光纤放大器大芯径吸收效率掺杂分布螺旋状纤芯硕士论文_第1页
光纤放大器大芯径吸收效率掺杂分布螺旋状纤芯硕士论文_第2页
光纤放大器大芯径吸收效率掺杂分布螺旋状纤芯硕士论文_第3页
光纤放大器大芯径吸收效率掺杂分布螺旋状纤芯硕士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增益介质的理论研究【摘要】 高功率双包层光纤放大器在光纤通信、光纤传感和光谱测量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光纤放大器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以双包层掺杂光纤为增益介质的放大器,由于纤芯比较小,当放大器处于高功率运转时,纤芯内功率密度过高,导致许多非线性效应的产生,严重影响输出特性,阻碍了功率的进一步提高。大芯径的多模光纤被认为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总结光纤放大器和双包层光纤的发展及应用,得出增益介质光纤发展的三个主要趋势:1)高吸收效率;2)低损耗;3)高非线性阈值。为进一步提高双包层光纤的吸收效率和光纤放大器的增益,文中提出了一种具有D形内包层、大芯径螺旋状纤芯的双包层光纤结

2、构。用光学几何法和光纤单位长度吸收效率对具有螺旋状纤芯内包层的吸收效率进行分析,得出螺旋状纤芯不会使D形内包层的吸收效率降低,反而因其具有较大的纤芯半径和对内包层折射率的扰动,提高了吸收效率。通过对模式增益系数的仿真和分析,得到了相对掺杂半径在0.50.6范围内时,有利于基模的选取。利用螺旋状光纤的损耗公式,对纤芯的各种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给出了一组合适的螺纹状纤芯参数。 更多还原【Abstract】 High power double-clad fiber amplifier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such as o

3、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fiber sensors, optical spectral measurements, thus they are considered to be a main direction of fiber amplifier development. The double-clad fiber with small core area is used as governing gain medium so far. When amplifier operated at high power, small area means high p

4、ower density which may cause many nonlinear effects. And nonlinear effects will have seriously influence on out. 更多还原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大芯径; 吸收效率; 掺杂分布; 螺旋状纤芯; 【Key words】 Fiber amplifier; Large core diameter; Absorption efficiency; Dopant distribution; Helical-core; 摘要 3-4 Abstract 4 第一章 绪论 7-21 1.

5、1 引言 7 1.2 光纤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7-11 采用活性介质的光纤放大器 8-9 基于光纤非线性效应的放大器 9-11 1.3 光纤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及研究发展状况 11-15 光纤放大器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11-12 光纤放大器的发展状况 12-15 1.4 双包层光纤的特性与发展情况 15-18 双包层光纤的结构与特性 15-17 双包层光纤的发展状况 17-18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18-21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8-19 本论文研究意义 19-21 第二章 大芯径双包层光纤的研究与纤芯模式控制技术 21-27 2.1 大芯径双包层光纤的研究现状 21-

6、23 2.2 大芯径纤芯模式控制技术 23-26 种子光注入法 23-24 光纤缠绕弯曲法 24 光纤拉锥法 24-26 2.3 本章小结 26-27 第三章 双包层光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参数 27-43 3.1 光线在光纤中的传输理论 27-28 3.2 几何光学法分析光纤内包层形状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28-35 光学几何分析法 29 圆形内包层的吸收效率分析 29-33 矩形内包层的吸收效率分析 33-34 六边形内包层的吸收效率分析 34-35 3.3 模式耦合理论分析弯曲状态下双包层光纤的吸收效率 35-42 模式耦合理论 35-38 弯曲结构双包层光纤吸收效率的分析 38-39 非圆形内包层和复合结构双包层光纤吸收效率的分析 39-42 3.4 本章小结 42-43 第四章 螺旋纤芯双包层光纤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43-55 4.1 具有螺旋状纤芯的D 形内包层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