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展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展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展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展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展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展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在下列1-20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一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玻璃的读数是118.75cm,那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1mmB1cmC1dmD1m2(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3(2分)(2014镇赉县模拟)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

2、奔腾D春风拂面4(2分)(2013秋荆州期中)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的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的时间之比是()A2:9B2:1C9:2D1:25(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6(2分)(2015秋北塘区期末)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

3、能是()A1.5m/sB2m/sC1m/sD2.5m/s7(2分)(2015秋罗山县期末)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BCD8(2分)(2011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9(2分)(2013秋团风县期末)一短跑运

4、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0(2分)(2009威海)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1(2分)(2015望城县校级模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12

5、(2分)(2011厦门)古筝校音时把弦调紧点,是为了()A增大响度B减小响度C升高音调D降低音调13(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A甲、乙、丁B甲、丙、丁C乙、丙、丁D甲、乙、丙14(2分)(2015秋枝江市校级期中)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

6、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15(2分)(2011嘉兴)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6(2分)(2011昭通)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D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17(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仍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B液化

7、C升华D凝华18(2分)(2012恩施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19(2分)(2012连云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20(2分)(2016南开区三模)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

8、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1(2分)(2010桂林)放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22(1分)(2011衡阳)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23(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单位换算:56m/s=m/min; 48km/h=m/s24

9、(2分)(2011秋合浦县期末)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m/s25(2分)(2011秋洛宁县期中)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6(1分)(2005临沂)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造成的27(2分)(2011张家界)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

10、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遇冷经过而形成的28(2分)(2011苏州)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吸收/放出)热量29(4分)(2011武汉)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为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三、实验题(第30题16分,第31题12分,共28分)30(16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

11、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1(1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

12、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四

13、、计算题(共14分)32(7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驾车前行,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该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33(7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m;当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

14、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展华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在下列1-20小题中,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到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一同学用刻度尺去测量一块大衣柜玻璃的读数是118.75cm,那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A1mmB1cmC1dmD1m【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倒数第二位与分度值对应,据此分析回答【解答】解:由玻璃的长度是118.75cm可知数字7是倒数第二位,即毫米位,对应于刻

15、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所用刻度尺分度值的确定,关键是由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找出刻度尺的分度值2(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步行的速度大约4km/h=4×m/s1.1m/s此选项不符合实际;B、张开手掌,中指指尖到大拇指指尖大约是20cm,全新的2B铅

16、笔长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此选项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在40左右,不会达到70此选项不符合实际;D、一张试卷厚度约为75m=0.075mm,1mm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以免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3(2分)(2014镇赉县模拟)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是()A一江春水向东流B星光闪闪C海水奔腾D春风拂面【分析】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解答】解:A、一江春水向东流,江水在流动,属于机械运动;B、星光闪闪是由于大气层对光线发生了折射形成的,不属

17、于机械运动;C、海水奔腾,海水的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D、春风拂面,风是空气的流动,位置在发生变化,属于机械运动故选 B【点评】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做机械运动,关键是要看它的位置是否在发生变化4(2分)(2013秋荆州期中)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所用的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的时间之比是()A2:9B2:1C9:2D1:2【分析】已知速度关系和路程关系,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它们运动的时间关系【解答】解:v=,甲、乙的时间之比:=×=;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5(2分)(2015

18、秋深圳校级期中)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前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min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是()A35 km/hB40 km/hC45 km/hD50 km/h【分析】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前20min和后40min汽车行驶的路程,然后求出总路程,知道总时间,利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得平均速度【解答】解:因为v=,所以前20min汽车行驶的路程:s1=v1t1=30km/h×h=10km,后40min内汽车行驶的路程:s2=v2t2=60km/h×h=40km,汽车行驶总路程:s=s1+s2=10km+40k

19、m=50km,汽车在这1h内的平均速度:v=50km/h故选D【点评】平均速度是指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值6(2分)(2015秋北塘区期末)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1.5m/sB2m/sC1m/sD2.5m/s【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加速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特点的理解,对于加速运动的物体,其前半程的平均速度要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解答】解: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加速通过一段路程,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最后

20、2s的平均速度是:;由于运动速度越来越快,所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小于1.5m/s,因此选项A、B、D都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了解做加速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其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7(2分)(2015秋罗山县期末)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BCD【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传播时

21、,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解答】解: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这是通过纸屑的跳动来显示鼓面的振动,表明正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这是研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的;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这是研究声音传播条件的;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第一次木梳齿的振动频率比第二次快,所以第一次比第二次听到的声音高,说明音调高低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锣面振动发出声音,振动停止,声音停止,是研究声音产生的条件的综上所述,能说明声

22、音产生或传播条件的实验现象是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以及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等知识进行解答8(2分)(2011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解答】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A错误;B

23、、物体的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C、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是控制噪声的一种有效方法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声音的利用以及噪声的防治措施,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基础题9(2分)(2013秋团风县期末)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动员、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

2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解答】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因此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10(2分)(2009威海)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分析】解决

25、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可传递能量【解答】解:A、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说法错误,故A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法错误,故B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频率太高,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听不到超声波,说法错误,故C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可传递能量,说法正确,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结合超声波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条件,知道超声波具有能量11(2分)(2015望城县校级模拟)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

26、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解答】解: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故不会改变;故A错误;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不会发生变化;故B错误;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发声体的距离越来越远,故响度减小;故C正确;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色和音调都不会改变,但响度会减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

27、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12(2分)(2011厦门)古筝校音时把弦调紧点,是为了()A增大响度B减小响度C升高音调D降低音调【分析】弦乐音调的高低跟弦的长度、粗细、松紧都有关系在弦的长度和粗细一定时,弦越紧,音调越高在弦的长度和松紧一定时,弦越细,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和松紧一定时,弦越短,音调越高【解答】解:古筝校音时把弦调紧点,是在弦的长度、粗细一定时,弦越紧,音调越高故选C【点评】掌握弦乐、管乐、打击乐的音调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其音调的变化13(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下列的实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甲:在鼓面上

28、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乙: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可使声音变得悦耳或低沉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A甲、乙、丁B甲、丙、丁C乙、丙、丁D甲、乙、丙【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甲: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用电话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指示灯闪烁,却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

29、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丙:吹自制的哨子,上下拉动活塞,改变了哨内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快慢发生了变化,听到的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说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丁: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因为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可以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故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甲,能说明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是乙、丁故选A【点评】此题探究的是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和声音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两个方面去考虑掌握声现象的基础知识,把小实验与识点要联系起来14(2分)(2015秋枝江市校级期

30、中)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对教学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校园周围植树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分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根据每个选项的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校园周围植树造林,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会使得我们听到的噪声更大,不符合题意;C、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不会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学生戴上防噪声耳罩后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到,无法进行学习,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防治噪声的具体做法

31、的理解情况,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难度不大,是中考的常考题型15(2分)(2011嘉兴)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分析】加快液体蒸发快慢的措施有三个: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将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与以上方法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故A正确B、将盘子里的水倒入瓶子内,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这样做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错误C、把衣服上的水通过外力挤掉一部分,衣服上的水是减少了,但这与加快蒸发没有

32、联系故C错误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慢液体蒸发,故D错误故选A【点评】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同时,由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三个因素有关,在这里也通常结合可知变量法以实验探究的题目来考查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16(2分)(2011昭通)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D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物态的几种变化,液态 气态;气态 液态;固态 气态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到达熔点和继续吸热【解答】解:A、

33、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因为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B、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啤酒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酒瓶上形成小水珠,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冰冷,是因为身上的水会发生蒸发现象,蒸发时需要从身上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比较冷,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D、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其温度是低于0的,所以需要先通过热传递吸收空气中的热量,温度到达熔点后才能继续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从而熔化故选D【点评】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体现了物理学的学以致用17(2分)(2015秋深圳

34、校级期中)冰雕是一种以冰为主要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当地气温持续在0以下,但冰雕作品仍会一天天变小,这是由于冰雕作品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分析】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解答】解:气温持续在0以下,温度低于冰的熔点,冰雕作品不会熔化,但是一天天变小,这是冰雕作品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概念,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18(2分)(2012恩施州)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

35、物质的温度是48【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表现为:晶体有一段水平线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所对应的温度是该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持续上升【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析图象可知,CD段已全部变为液态,继续吸热升温,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的初温是40,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加热5分钟时,该晶体处于熔化过程,应为固液混合态,此时的温度还是48,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从图

36、示的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物质的种类(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熔化时间等关键要将熔化过程与图象两者联系起来19(2分)(2012连云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分析】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解答】解: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小液滴,不符合题意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符合题意C、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D、液体沸腾时吸热,但温度

37、不变,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不同之处,属于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辨析20(2分)(2016南开区三模)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且水沸腾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分析】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要

38、燃烧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解答】解: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此选项错误;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此选项正确;C、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此选项正确;D、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停止沸腾此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不同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发生条件和特点,属于热现象基本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1(2分)(2010桂林)放

39、暑假了,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的【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这个标准位置没有发生了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以列车为参照物,窗外的人群与列车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列车是相对静止的,窗外的人群是运动的,所以会看到窗外的人群在往后退;小明以站台为参照物,站台与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站台是相对静止的,所以他是运动的故答案为:列车;运动【点

40、评】此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作出解释,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22(1分)(2011衡阳)甲、乙两物体都做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之比是3:1,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分析】已知路程之比和时间之比,根据公式V=可求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解答】解: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故答案为:9:2【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大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23(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单位换算:56m/s=m/min

41、; 48km/h=m/s【分析】本题根据不同物理量的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解答】解:(1)56m/s=56m×min0.93km/min;(2)1km/h=m/s,48km/h=48×m/s13.3m/s;故答案为:(1)5.6×106;(2)20【点评】无论什么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前面的数都表示倍数,不进行换算,只是把后面的单位进行换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位换算24(2分)(2011秋合浦县期末)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m/s

42、【分析】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前2min内,速度在各时间点处相等速度计算公式V=S÷T(S为通过的路程,T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解答】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可用v=计算由题干知S=300m,t=2min=120s,所以v=2.5m/s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处处相等,故这两个空结果一样答:2.5;2.5【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以及速度的计算公式做题时要注意单位的转化,把时间的min化成s25(2分)(2011秋洛宁县期中)现代城市在主要街道上装有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显示的示数为50.62,这个数字的单位是,当有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

43、会(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噪声越大,分贝数越大【解答】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几辆重型汽车并排通过时,噪声增强,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变大;故答案为:分贝,变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强弱的表示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26(1分)(2005临沂)在狭窄的空间燃放鞭炮比在野外燃放鞭炮时的响度明显大,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造成的【分析】根据声音的传播规律及回声的知识就可解答此题,利用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去分析即可【解

44、答】解:在狭窄的空间放鞭炮,鞭炮的响声碰到两侧的障碍物就像皮球似的弹来弹去形成了回声,回声不断反射,听起来就一连串的响个不停而在野外燃放鞭炮就没有这种效果故答案为:反射【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与回声的知识,属于常见的考试题型27(2分)(2011张家界)暑假小波参加学校举办的生存夏令营,学到了一些野外生存知识和技能,如要在山上获取饮用水,方法之一是清晨在树上收集叶片上的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遇冷经过而形成的【分析】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为液态小水滴,发生的是液化现象【解答】解:叶片上的露珠是液态,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答案为:水蒸气,液化【点评】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

45、弄清液化的特点,知道液化是由物体气态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根据选项所给物理现象的特点进行判断分析28(2分)(2011苏州)医生抢救中暑病人时,通常在病人的额头和身上擦酒精这种方法称为“物理疗法”这种疗法的依据是:酒精(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时会(吸收/放出)热量【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态变化的名称,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物质在汽化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解答】解:把酒精擦在身上后,酒精易挥发,即会发生汽化现象,在汽化过程会从身上吸收热量,这样会降低身上的温度;故答案为:汽化,吸收【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物态变化及变化过程中的吸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29(4分)(2011武汉)向云层投撒干

46、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为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分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变为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干冰升华时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水蒸气受冷就会液化为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降落下来形成雨【解答】解: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水蒸气变为小水滴,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水蒸气变为小冰晶,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升华;吸收;液化;凝华【点评】人工降雨用到了我们所学的物态变化知识,我们要学会使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这是一种

47、能力,需要掌握三、实验题(第30题16分,第31题12分,共28分)30(16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海波(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

48、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分析】(1)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下的深度要适当;(2)在观察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3)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根据这个特点进行分析(4)蜂蜡是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解答】解:(1)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破碎,所以在做实验时把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应该

49、使试管受热均匀(2)读数时视线就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A是俯视、C是仰视都会使读数不正确温度计所对应的示数是42(3)海波是晶体,BC段是海波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全部熔化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同时晶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4)蜂蜡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温度上升故答案为:(1)均匀受热;(2)B;42;(3)吸收;不变;增加;固液共存;(4)升高【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题目中给出两个物质,海波和蜂蜡,而海波是晶体蜂蜡是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完全不一样的应结合实验现象和图象进行对比分析31(12分)(2015秋深圳校级期中)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c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钢200.3钢钢400.5尼龙丝300.5尼龙丝400.5(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