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年、月、日一、教学内容及重难点认识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常在学生的身边环绕,并越来越多的出 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可以说学生已或多或少地形成了一定的时间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明确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原省编义务教材这一部分 内容安排在六年制第八册的第一单元。本单元在结构上与原省编义务教材大体 相同。本单元结构如下:本 单元重

2、难点如下:二、教材编写特点2.编写特点谁都知道时间单位抽象难懂,“年、月、日和24记时法”也是如此。义务 教材安排在四年级下学期,而人教版却安排在三年级下学期,从原先的“时、 分、秒”较短的时间单位跨越到“年、月、日”较长的时间单位,跨度大,换 算难。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挑战也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同时本单元的知识点较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并不是通过纸上谈兵就能得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是在学生不断的应用、不断的体验中建立的。为了让 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块知识,教材在安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时间。由于年、月、日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三

3、者中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时间单 位“日”是最容易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的。 但让学生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 有多长却需要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教材选 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 如一些有意义的日子: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日、北京申奥成功之日、3 月 12 日植树节、六一儿童节等日子, 还有生活中处处可见的年历、月历。 练习十二中还设计了让学生制作月历,小组猜生日等活动,同时还安排了闰年的来历小知识。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让这些素材为师和为生所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展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达到能运用身边事件体验生活时

4、间的关系,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年、月、日的观念。( 2)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足够的时空中建构知识。年、月、日和24 时计时法是在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但是年、月、日和24 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较之时、分、秒却显得更加复杂。虽然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但是依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缺乏对年、月、日的清晰认识和数学化的思考过程。如:学生虽然知道一到过年就是又长了一岁,但对于一年到底有多长是个模糊概念;他们虽然知道4月份过了就是5月份, 可对一月到底有多长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他们知道上午时间加下午时间就是一天,但对用 24 记时却是陌生的操作。因此,为

5、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人教版教材内容的设计关注了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如: 在观察年历月历有序得出“一年有几个月? ” 一 “哪几个月是 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一 “二 月有几天?” - “一年有几天”?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 题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解答这些他们力所能及的问题。当然, 思维的有序不等同于知识发现的有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要不唯自我教学法或单一教学法,强拉学生的超前思维。教学24 时计时法时,要注重与现实生活接轨,如让学生提前有意识地感知少儿栏目的开始时间、中央新闻联播时间和地方新闻播出时间等,强化

6、对24 记时法的有意识关注,上课时尽量少作无用功;在教学求经过时间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钟面,探索外圈和内圈的关系等等。不管是教学哪一块的知识点,我们都要给学生足够操作的时间和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和24 时计时法。( 3)重视教师的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 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 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抽象的时间概念的理解离不开活动,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要学好关于时间的知识,应不时的让学生接触时间的应用, 在不断的生活应用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7、 所以 在教学中应尽量培养学生收集有关时间信息的习惯,了解更多关于时间的知 识。教学时,应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对钟面的观察, 生活感受是学生主体 感知意识,就是一些超市、商场、书店等的营业时间要让学生在平时进行有意 关注;对钟面的观察是我们当教师的客体准备, 就是说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 生观察一日这时针正好走两圈,并让学生体会钟面外圈与内圈的数的关系, 从 而让学生积累丰富短时间的表象,进而学习 24时计时法。在教学计算简单的 经过时间时,让学生通过观察钟面和直观演示, 从出发时刻开始,转动分针到 到达时刻,把直观观察和线路图对应起来, 并口算得出经过的时间。教材通过 这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

8、件来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 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 24记时法的实际意义,逐步 养成遵时和惜时的良好习惯和意识。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并建立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2 .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3 .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4 .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5 .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时间段的简单计算(计算简单的经 过时间)。6 .适时适地进行情感教育。四、课时划分本单元可以划分为6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有意义的日子、例 1、例2练习十二第3题和你知道吗?P4649、50、51第二课时:

9、练习十二第 1、2、4、5、6、7题 P50、51P52 、53、54、55、57第三课时:百货商场、例3和练习十三你知道吗?第四课时:练习十三第1-7题P54第五课时:机动实践活动课:制作年历P56第一课时1 .教学内容:有意义的日子、例1、例2练习十二第3题和你知道吗?P4649 、50、512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有意义的日子(情感启知):教材首先提供了几幅有意义的日子的图片:课开始,教材就通过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六一 儿童节等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 有意义日子进行情感的渲染和认知的 呼唤,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认识年、月、 日的必要性并感受数学知识和实际生 活的紧密联

10、系,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知 识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 国主义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前进行小时间地播放如: 国庆节放假七天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 57周年等,拉起学生的原有生 活感悟,使教学本块知识作到足够的心理优势化准备。 没有多媒体的教师可以 把这几幅图制成投影片,用一张最能唤起学生感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然后让学生 进行有效回忆:“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可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介绍 吗”?也可以通过学生发言、老师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有意义的事件。 这样组织教学一方面是从低

11、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也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学会用数 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年、月、日,把数学的学习置于实际生活的 背景之下,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情境对学生进行 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3 1初步感知年、月、日(展开认知):这部分教材为学生安排 较直观的年历,并利用年历 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这样 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学生 学会看年历;二是让学生有 地观察年历,从而得知一年 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2003ft了比 组织 安排 初步 目的 有多(习惯上称大月),哪几个月是 (习惯上称小月)以及二月特殊

12、月份的天数,在次基础 讨一年有多少天。在“做一 让学生从年历上找出自己的 是几月几日,父母的生日是75 S 7 9 9 ID H202112 23 24.1" N7 制 J9 3D3110 fj天个探”日月30是上做生几几日,用彩笔在年历里圈出来。这里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初步感知年历的基础上进行对知识的第一次梳理和 运用。接着教材介绍了生动活泼的拳头点数法和歌诀记大月法帮助学生记忆每 个月有多少天,目的是让学生把本节的基本知识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巩固下来, 便于以后快速地使用。教学前沿,教师可以不拘教材安排,让学生自己带一些自己家里不同年份 的年历;在教学中,因为这部分知识学生或多或少地

13、生活中接触并不自觉地运 用过,所以在探究中教师要尽量做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把信任教给学生,组织一些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如 “一年有几个月? ” “每个月的天数一样 吗? ” “哪几个月是31天? ” “哪几个月是30天? ”等等知识,同时教师要 注重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的合作交流。对于“一年有多少天?”,根据部 分学生的生活经验可能会说出一年有 365天,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因为二月份 的特殊性导致了一年的天数的不一样, 让学生初步感受二月天数与全年天数之 间的微妙关系。快速记忆每月天数法是一种融知识记忆与趣味活动于一体的教 学。教师在思想上不可等闲视之,因为这里是半节课中的思维体操。第

14、48页 下面的“做一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教师可以根 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课时时间的充裕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 如果时间不允许可把活动安排到机动课中。 当然,有老师会问活动有必要吗?IPCH有,因为通过自身的活动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年T;I - c F 靠方 _ I” I _ 1n , T i| ; 4i II 'f理成章地达到年正月日理性的提升。月、日的感性力711 t I II , H .KUI识从而顺例二2感知平闺年理性提升*:却三口】斗;3公历斗份* *7F« 占9 . 小诲 *KO*二*1仲寸 < .S弓高"T,”

15、门 巧-八工厂口不* g 2000邱,藻问斗二教材安排一:观察2004年和的二月月历。说明: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探讨:闰年全年有多少天。教材安排二:观察“做一做” 19932004年各年的二月月历。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二月有29天,其他的二月有28天。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判定方法(四年一闰,百年不闰)。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手中的年历进行二月份特殊性的探究。对二月28天的年份和二月29天的年份进行列表说明。也可以利用教材上的1993年到2004年的年历进行教学。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观察到最后一行的二月 都是29天。”还有的说:“我发现每4年中二月是28

16、天的有3年,二月是 29天的只有一年。”对学生的发言,只要是有道理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然后在总结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说明: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并运用书 51页的“你知道吗?”来简要的介绍闰年的来 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计算闰年全年的天数, 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算,允许学生 有不同的算法,然后再讨论哪种计算方法简便以及平年和闰年全年的天数有什 么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准备:年历卡3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

17、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 判断推理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4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故事导题故事发生在2001 年 3 月 15 日, 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 2001 年 2 月 29 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2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3年、月、日是表示时间的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

18、些时间单位呢?(时分秒)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二、展开新知1. 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应用。A:展示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让学生说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展示方式:( 1 )多媒体设备在课前进行小时间地播放如:国庆节放假七天为了庆祝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57 周年等 , 拉起学生的原有生活感悟,使教学本块知识作到足够的心理优势化准备。( 2)没有多媒体的教师可以把这几幅图制成投影片,用一张最能唤起学生感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然后让学生进行有效回忆: “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可

19、以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介绍吗”?( 3)通过学生发言、老师介绍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这些有意义的事件。B: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年、月、日?(报纸上、日记里、食品和药品标签上的保质期。)C: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D:根据你的生活经历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生 1 :从我去年的生日到今年的生日经历了一年,去年儿童节到今年儿童节也是一年。生 2:爸爸上月7 号发工资,到这个月7 号发工资,中间经历了一月。生 3:我昨天早上7 点上学,今天早上还是7 点上学,中间经历了一日)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A:小组合作,根据问题合作探究: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31天?哪几个月 30 天

20、?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B:师说明: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是 31天的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 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注意思维的超前性,教师不可强拉。)C:看年历卡,完成做一做。3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A:师提问:你觉得大月、小月的天数对我们有用吗?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B:引导学生讨论,交流。C:得出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学生自己有方法记忆教师要充分肯定。)D:完成做一做。4梳理知识,基础练习。A: 抢答:大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个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老师出生在

21、12 月, 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B:小游戏(判断大小月)游戏规则:大月举右手,小月举左手。3月、9月、2月5观察比较,特殊2 月。方案一:按教材方法一步步教A:出示书上2004年和二月的卡片。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C:师说明:2月有28天或者29天。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 月是 29 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6自主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A:学生自主计算。B:交流汇报。知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7探索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A:学生出题“考”老师。由学生根据年历卡说出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2 月有多少天?(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B:师说明:其实,闰年和平年的

22、年份也是有规律的。C: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做一做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D:提问:你能按规律再写几个闰年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E: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F:判断平年和闰年练习:1854年、3000年。方案二:(运用学生自己带来的年历或把书上的“做一做”的 1993到2004年的二月份连起来看,把特殊性与判断法一起感悟。)三、巩固新知,应用提高。1 填空。( 1) 8月 1 日的前一天是()月()日。( 2) 6 月 30 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3)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

23、 天,正好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月和( )月。2判断。( 1)每年都是365 天。( 2)一年中有7 个大月,5 个小月。( 3) 25 个月就是2 年多 5 个月。( 4)因为1900 是 4 的倍数,所以1900 年是闰年。3找规律。1 月, 3 月, 5 月, 7 月, 8 月,(),()。4小强今年12 岁,可是他只过了3 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5故事揭谜。2001 年是平年。2001 年 2 月根本就没有29 日这一天,所以边境通行证是伪造的。四、课堂总结,理性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教材这样设计一方面是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力求让

24、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年、月、日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借助 于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像力,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的事件联系在一 起。通过对事件与时间关系的体验,逐步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第二课时1 .教学内容:练习十二第 1、2、4、5、6、7题 P50、512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练习十二的第1题是计算平年一年的天数。这个学生的难度应该不大, 但是要让学生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让学生想到“一星期七天”问题不大, 可“零几天”学生可能理解有困难,教师要适当点拨。第 2题算全年天数,教 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扩散性和计算

25、的优化。3 4题,学生口答时教师要让学生说出简单的推理理由。第5题在操作时,可由教师告诉学生明年1月1日是星期几,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制作月历。 教材第6提蕴涵了逆向思维,部分学生可能会有难度,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第7题是个猜生日的游戏小小实践题,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操作,- 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日提出一个线索,比如像书上一样:“我的生日比国庆节晚一天。” “我和党的生日是同一天。”等等,其他的学生来推算他的生日。通 过这个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必要的 社会知识和重大节假日的日期。教师要注意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 中。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

26、际问题。教学难点:变换角度运用所学知识。3.教学£用¥表制作一个明和月份的月历.(1)建运注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1 二 三五用年、月、日中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重知识的联系和小组的合作。4.教学建议第5题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但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动手操作慢是不 可否认的事实,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要注意留有一定的操作时间和必要的思节晚"夫维空司。如果课作小小数学实践课外题。本题是最有实践意义的题目,也是学生思维灵动的体现,更是对所学知识 的一次综合运用。可以了解学生对一些节日的熟悉程度。 教师在教学本节课前可以让学生去了解生活中另外一些重大节日或人人

27、皆知的约定俗成的节日。同时,教师要在课堂中尽量捕捉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为配合第7题的顺利进行,可以在做第7题前增加“重要节日我知道”的环节,也可以采用节日连接方式:中国共产党成立!植树节8足球世界杯中国队首次出线了!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和州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京二课时1019212001月12日年7月年7月“晚上9时才关 门”。让1 .教学内容:百货商场、例3和练习十三你知道吗?P52 、53、542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百货商场(感知24记时法): 教材以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开场展开教学。以商场门口的牌子上的“营业时间:9: 0021: 00”引发 女孩的思考,并由此提出疑问:“21:

28、是几时”?从而展开对24时计时法 探讨。在妈妈的帮助下疑惑打开: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的 族: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就定为 一日* 一日是24时。学生初步接触了生活中24记时法。接着,教材通过五个环节进一步教学:(1)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介绍了在 1日的时间,说明1日有24小时。(2)教材54页的“你知道吗? ”介绍了一日的来历,证明了 24记时法的科学性。(3)通过小精灵的提问,让学生去 观察钟面上外圈的数的含义以及钟面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的关系。(4)探讨发现: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 24时计时法表示时,就是把原来的时数加上 12,即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所指的时刻分别加上 12。

29、(5) “做一做”让学生把 生活场景与24记时法中的时刻对应连起来,进一步来熟悉 24时计时法。教学时,教师应利用问题:” 21: 00是几时? ”捕捉学生对24记时法的 了解,着眼于学生的认知起点展开新知教学。用“猜” “说”“观” “得”引导学生探讨24时计时法。“猜”就是猜" 21: 00是几时”? “说”就是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也见过这种记时法?“观”就是观察直观教具钟面的走动引起“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的思考,“得”就是得出1日=24时、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 12。例3 (区别经过时间和钟面时刻)情景图中显示出两个常见的钟面时刻: 下午2时40分

30、出发-17时45分正点到 过时 较生 从北 间” ? 一的 了学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达。同时提出需要求经 间的很正常地提出一个 活化的问题:“坐火车 京到石家庄要多长时由于这两个时刻不是统 计时法,这里的教学有 生理解差异问题,基础好的学生直接得出经过彳* 卢二时间,其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一 I J钟面数出经过时间,还可以通Vtju/,过观察钟面下的线段图来理 野可疗用图牝示解经过时间和钟面时刻。由于这里出现的时刻都不是整时, 工一-LT都含 有复名数,对于三年级的开车时赳到达什列学生来说列式计算比较困难,存在一个换算难点。所以不要求列式,只要学生能直接从线段图中口算出经过的时间就行

31、了。教学是教师要恰当引导,适当利用线段图进行有效教学,加深学生对 24 时计时法的认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区别时间与时刻;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到1日=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4 时计时法,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3)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4教学过程:一、认识24 时记时法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时刻信息。2组织交流时刻信息,提出问题:8 时的时候

32、, 你猜老师会在干什么?3 组织学生猜测。(老师在我们班上课工作;老师可能没有课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或许有学生也会猜到是晚上 8时)4揭示答案:每天的这个时候,老师都在家里备课,为什么你们没猜到(为什么这么多小朋友没猜到呢)?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讲的是上午8 时,而老师指的是晚上8 时。师: 是的。 晚上 8 时和上午8 时是我们惯用的12 计时法, 谁还知道别的计时法?学生可能会说:晚上8 时就是 20 时?你怎么知道的?(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我妈妈教我的;我是在收音机上听到过)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师:小朋友真

33、是生活的有心人,采用这种计时法就不会让人产生误解了。这种计时法就是24 计时法。5组织学生观察: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 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 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1 日(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 12时( 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 12 时( 0 时) ,时针又走1 圈也是 12 小时,一共是24 小时,感受一天共有24 小时。6.师生共同得出:1日=24时、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也就是“24 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 时到24 时的计时法,叫做24 时计时法。7了解一日24

34、小时的由来。(教材 54 页的“你知道吗?”介绍了一日的来历,证明了24 记时法的科学性。)二、学会24 时计时法1 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2 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 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 )3 让学生用24时记时法探讨一: “上午 9时、晚上9时”?让学生用24 时记时法探讨二: “下午5 时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学生自己思考后交流,有的学生可能根据钟面上5 时所对的外圈的数 17得出,下午5时就是17时;有的也可能

35、根据内外圈的数的关系,用5+12=17得出结果。)4 小结: 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 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来的时数加上12,即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所指的时刻分别加上12。5 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 时到晚上12 时用 24 时计时法的方法(下午 1 时,下午5 时,晚上9 时,晚上12 时)说说是怎样想的?即时互化抢答:( 1)上午7 时中午 12 时 下午 4 时 下午 6 时 40 分 晚上 9 时 12分( 2) 19 时 23 时 40 分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 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6 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三、时间与时刻1

36、 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2 说说下午2 时40 分和17 时45 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3 说说下午2 时40 分用24 时计时法怎样表示?4 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5 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 时 40 分、 17 时 45 分,还像上午7 时 50分上学,11 时 35 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 “几小时”来表示, 如工作了8 小时,在校 3 小时 45 分。6 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

37、时间的方法。7 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四、巩固新知、强化区别1 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2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五、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六、课外小实践:为全家设计一张双休日安排表。 这种设计较为平实,每一个环节虽说不够新异,但是每一个问题都让人深思。 真实的课堂就是这样,它不一定要有图文并茂的情景引领;不一定要有妙语连珠的言语讲解;也不一定要有引人入胜的跌宕悬念,只要学生能将生活的经验迁移到数学教学中,就是平

38、常课堂中的平常教学。第四课时:1 教学内容:练习十三第1-7 题 P54 、 552教材分析及重难点:教材第 1 题安排了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化,(如电子表上的时刻等)能使学生在刚学习新知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24 时计时法,并感受这是生活的需要。第2题要求学生写出每次取信的时刻。就是把上一次取信的时间加上 4小时, 就得到下一次取信的时刻。这个难度不大,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第3题已明确告诉学生钟面时刻,想必学生的问题很小,预测可能会有个别学生把8: 00转化成16时。如果出现这种矛盾现象,教师完全可以把问题交学生自己去解决。第4题第(1)题是把晚上的营业时间转化为普通计时法的时刻;第( 2)题要求

39、计算一天的营业时间,可以先分别算出中午和晚上的营业时间; 第(3) 题是开放题,学生可以提出“中午营业了多长时间”“中午和晚上哪一段营业时间长”等等。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散和问题的合理性。第 5题的第(1)题的解法是:先分别算出第一、二天各睡了多长时间,再求一共睡了多长时间 第一天晚上9时(即24时计时法的21时)到12时(即24时),睡了 24 21 =3 (时),第二天睡了 6小时。所以,一共睡了 9小时。第(2)题中的14: 30是活动开始的时刻,1小时20分是活动进行的时间。用开始的时刻加上 1 小时20分,就是活动结束的时刻即15时50分。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钟面 模型加以直观演示

40、。第6题,是联系实际的题目。这是火车时刻表,由于项目 多,较难看懂,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借助钟面模型和画线段图来解答。运行时间分期是永不妙£柬7金 切42时,13小时35分。第7题,是已知开始 时刻和球赛经过(的时间叼冰和加肘刻。筋遇彤迫她睡床.155分改写成2时35分。再用19时匐分加止:2时35;夕H等于22时零5分,即球赛结束的时 刻是22时零5垮。:粲东 密47逾刘佛吩毕生柬现建需婆教师适时引导,教师 要让学生充分运用好钟面模型和线段图的使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黄距型砺门4记玲诔的甲£经部迥的简单计算4.教学建议;虽说有堂课曲航24记时法和计算简单

41、的经过时间,所以在练习中教师还是要注重概念的落实和强化有些题目要让学生用换位的思想来解决。如:分钟,比东什幺时候结束?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练习:(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18时就是下午8时工人上午8: 00 上班,下午16: 30 下班。深夜 12 时就是 24 时,也是第二天的0 时。( 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 或10)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 时,也可能晚上8时。 )本课以练习、巩固、 提高为主,具体教学时应理解教材所提供素材的意义,再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组织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实践活动

42、:制作年历1教学内容:制作年历P56 、 572教材分析及重难点:制作年历是安排在“年、月、日”后的一节综合实践课,通过本次活动,一方面能使学生巩固对年月日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教材安排的内容包括:1调查分析;2讨论制作;3展示交流;4现实应用。( 1 )调查分析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年历多种多样,为了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它们,安排学生在制作年历以前调查分析交流年历的式样是很必要的。教材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不同种类的年历,实际教学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展示。( 2)讨论制作教材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年历的制作活动。教材中以单张年历为例, 展示了一种制作方法。教材中提供的年历制作方法仅是一个范例,实际教学中,如果安排合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创新,制作出多种样式的年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