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制定要求_第1页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_第2页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_第3页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_第4页
课程标准制定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镇江高专关于制订课程标准的原则及管理办法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依据教育目标, 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形成为重点而确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明 确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课程实施方案,规范课程的教学过 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规范课程标准的制订、修订和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一、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一)体现职业性原则课程标准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的要求进行编写,参照职业 资格标准编写,要充分体现职业性和岗位性要求, 不能只凭编写人的 主观想象,或只依据某一教材进行

2、编写,更不能将教材的目录作为课 程标准的内容提纲。(二)突出能力原则以能力分析为基础设计课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组织教学、以 能力形成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以企业认可的能力指标体系评价学 习成果。突出能力就是要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培 养,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 标准确定教学内容,要将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着眼于探索建立工 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 有效教学模式。(三)可学习性原则“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 能力为依据,以学生的现有经验为起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 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四

3、)规范性原则课程标准的文字表达要规范, 技术要求和术语应符合国家有关标 准和技术规范,力求文字严谨、术语规范、简明扼要,公共基础课 等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可对统一格式进行调整。(五)可操作性原则课程标准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应清晰明确,尽可能具体化、可度 量、可检验,便于任课教师参照执行。(六)创新性原则打破传统职业教育的约束,构建适合现代职教理念的新课程标 准,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就业、职业发展 和个体职业生涯的需求。二、课程标准的制订程序1课程标准的制(修)定由课程所属系(部)负责,在教研室主任或 课程负责人主持下,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理念, 贯彻 学校制订课程标准

4、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 准确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和培养规格;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提出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思路; 安排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负责执笔起草。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核心课程要在实 践专家研讨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 由相应专业的专、 兼职教 师组成的课程开发组以团队工作的方式完成课程标准设计工作。2课程标准应由对课程有研究、直接从事课程教学的教师负责起草,教研室负责组织相关教师、企业技术人员,集体讨论修改,形成课程标准初稿。系(部)组织由行业企业专家、技能能手参加的课 程标准审核专家组对课程标准初稿论证审议后,系(部)主任审批签 字报送教务处备案 (

5、以专业为单位按以理论课程、 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践课程顺序装订,包括封面、目录、内容等,公共课由所属系部负责 报送。)学校发文公布。3教务处应就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和管理要求进行宏观指导,对需要统一的部分,做出明确规定,协调公共课和专业课之间,各系(部)之间的关系,确保制订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标准。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均应制订课程标准。不同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及格式要求参见附件、附件二、附件三。四、课程标准的执行和管理1课程标准是学校具有法规性质的基本教学指导文件,必须严肃认真执行。各教研室要认真依据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或编写教材,

6、建设课程教学资源,组织实施教学,进行教学评价;学校各部门要为 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各教学环节的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2任课教师应理解掌握课程标准的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任课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在执行课程标准时, 在保证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时的培养要求和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 有一定的灵活性 执行课程标准遇到问题应及时向系主任和教务处报告, 决。3各教学单位和教务处应对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组织经常性检查,学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时,将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列入检查 内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课程标准的完善与优化须经过多次实践检验和修正。科技和经济发展及专

7、业教学改革的深化也要求适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 各教研室对课程标准进行较大幅度调整时, 应向系(部)提出修订申请。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和程序与制订的要求相同。允许根据当各教研室在研究并妥善解五、制订课程标准应注意的问题1课程标准应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专业培养目标是通过讲授一门门课程来实现的, 课程标准必须充分反映教育目标, 与培养目标 相一致。如课程标准脱离了培养目标,也就失去了意义。2应将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标准。 在人才培养上, 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是新时期具有时代特征的 教育理念。因此,课程标准不能只规定知识和能力标准,而应将素质 培养特别是职业素质培养纳入课程

8、标准之中,在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的同时,要融入相应的素质教育内容以及应该达到的具体要求。3课程标准应该是合格标准,而不是选拔标准。课程标准的制 定不应过分强调选拔与淘汰, 而应强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帮助不 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应理解为课程的基本要 求,应有一定弹性。为学生提出一个基本能达到的学习要求,使其在 个性上能得到一定张扬。4课程标准应面向未来。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掌握的 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及其技术技能结构, 应随着市场的发展不断调 整和深化。适应未来的课程,必定是综合考虑现在和未来需要的课程, 是把发展潜在能力与获得技能结合在一起,体现行业主流技术、

9、 核心 技术,介绍行业的先进技术、未来技术的课程。5.课程名称要规范,不能随意简写,要区别教材名称与课程名 称的关系,不要使用教材名称作为课程名称。课程名称一经确定,不 得随意改变。附:课程标准制订参考格式二o二年五月十六日系主任审定签字: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1. 1 1 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课程是XX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 作过程的课程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性质和作用,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 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

10、成要起什么支撑或明显的 促进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1.21.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与 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理念,充分体现职业性、实 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按照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 定良好的基础。1.31.3 课程设计思路附件一 “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红色内容是对项目的说明,不要保留)xxxx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系(部):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教研室主任审

11、核签字:审核日期:审定日期: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参照职业岗位实际 工作任务具体要求,阐述课程总体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 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及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资源的利用等。要将组成课程的每一教学单元的知识、 技能和态度尽量按照相应的专项能 力在实际职业工作中出现的频度、内容的难度和要求掌握的程度进行排序。排 序的原则是:将专项能力中频度高和要求掌握程度高者所对应的教学单元确定 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低的转化为一般要求;将难度高的专项能力所对应的教 学单元定为教学中的难点。可以结合专业提出有专业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例如:针对行业特点,设 计学习情境

12、,实施“课堂 + +景区”、“课堂与车间合一”教学模式,以真实项目 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等。2课程目标参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标准和技术要求确定本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用 具体、可校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实际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以工作任务为 载体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对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要得到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出明 确的要求。课程工作任务目标 (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哪些具体工作任 务,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职业能力目标(突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要求,从专业能力、方 法能力、社会能力三方面入手。要深化对职业能力的理解,既要重视外显化

13、、 行为化的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要求,又要重视职业能力的内隐性、过程性、动 态性。)(2(2)(3(3)3.课程内容设计与要求3.13.1 课程内容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 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识、能力与素质。3.3. 2 2 学习情境设计建议采用“能或会+ +动作要求(程度副词+ +操作动词+ +操作对象)”的格式,表 述对能力的要求,具有可操作性。按“了解、基本了解”、“理解、基本理解”“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对知识的基本要求。学习情境情境 1 1 :参考学时主要 学习 目标1.1.2.2.3.3.工作任务教学条件

14、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子情境名称学习目标参考学时1 1. 1 11 1. 2 24.课程实施4.1.4.1.教师基本要求对“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对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行业企业工作经历、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 的要求;对兼职教师的行业企业相应工作岗位年限、职业资格及能力和知识结构的 要求。4.2.4.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要求:课程对校内生产性或物理仿真(实物模拟仿真)半物理仿真(混合仿真)和计算机仿真(数字仿真)实训基地条件的要求,主 要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媒体要求。校外实训基地条件要求:课程对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工学结合、社 会资源等。4.34.3 教学方法建议针

15、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 如何采用项目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讲授法、引导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4.44.4 教学评价、考核要求教学评价和考核中贯彻能力本位的理念。变单向教学评价为多元评价,将 静态教学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变学生被动应对考试为主动参与考核,将结果式 考核变为分阶段分层次的过程考核。在设计教学考核方式时,不再简单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单一的期末考试等 做法,推行教学评价、考核的多元性,通过项目考评、产品考评、过程考评、 报告考评、知识考评等,逐步实现形成性评价和中介性评价相结合,要对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进行全面评价。针

16、对工学结合的学习领域课程,可采用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 结合的方式进行。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教材的选用与编写;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等;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教学文件和资料、实训指导书、学习参考 书、专业期刊等。6其他说明系主任审定签字: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1. 1 1 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课程是XX专业的(公共课程/ /专业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 性质和作用, 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

17、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 (群)的知识、 能力、素质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哪些支撑或明 显的促进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1.21.2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 要体现以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为目标,按照 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 能力、素质要 求,选取课程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31.3 课程设计思路结合先进教育理念及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技能、综合素质要求,阐述课程总体 设计的基本思路,包附件二 理论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红色内容是对项目的说明,不要保留)xxxx课

18、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审定日期:括课程框架的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 学资源的利用等。课程目标阐述学生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3.13.1 课程内容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及岗位职业素质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 单元,并详细介绍单元课程的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3.23.2 教学单元设计建议采用“能或会+ +动作要求(程度副词+ +操作动词+ +操作对象)”的格式,表 述对能力的要求;按“了解、基本了

19、解”、“理解、基本理解”、“掌握、熟练 掌握”三个层次写明课程对知识的基本要求; 课程单元内含有实践教学的课程可在教学内容中进行学时分配标注。学习内容教学单元 1 1:参考学时学习目标1.1.2.2.3.3.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教学单兀内容简要描述学习目标参考学时1 1. 1 11 1. 2 2课程实施4.1.4.1.教师基本要求对任课教师的教师资格、专业背景、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教学硬件环境要求说明实施课程教学,对校内外实验、实训环境的条件要求。4.34.3 教学方法建议提出本课程各部分主要教学内容应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4.44.4 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课程资源开发与

20、利用教材的选用与编写;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如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等;其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如教学文件和资料、实训指导书、学习参考书、 专业期刊等。6.其他说明系主任审定签字: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1. 1 1 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课程是XX专业的(专业课程/ /专业拓展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此处应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 性质和作用, 具体要体现:课程要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 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

21、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要起什么支撑或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1.21.2 课程设计理念主要是指导性的思想观念, 参照行业企业工作过程, 选取集中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实践项目设计,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附件三 实践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红色内容是对项目的说明,不要保留)xxxx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分学时:编写执笔人: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审核日期:审定日期:1.31.3 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思路: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设计思路、以工作项目(任务)为载体的结构模式设计思路、及实训内容确定的依据等。课程目标经过实践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 学生得到哪些方面的实际训练,掌握那些基本操作技能,对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突出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要求。(2)(2).(3(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3.13.1 课程内容以实践项目或任务为单元,详细介绍课程的实训内容,明确实训目的和教学基本要求。说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