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和差模干扰_第1页
共模和差模干扰_第2页
共模和差模干扰_第3页
共模和差模干扰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包含共模电感的滤波电路, La 和 Lb 就是共模电感线圈。 这两个线圈绕在同一铁芯上,匝数和相位都相同 ( 绕制反向 ) 。这样,当电路中的正常电流流经共模电感时,电流在同相位绕制的电感线圈中产生反向的磁场而相互抵消,此时正常信号电流主要受线圈电阻的影响 ( 和少量因漏感造成的阻尼 ) ;当有共模电流流经线圈时,由于共模电流的同向性,会在线圈内产生同向的磁场而增大线圈的感抗,使线圈表现为高阻抗,产生较强的阻尼效果,以此衰减共模电流,达到滤波的目的。事实上,将这个滤波电路一端接干扰源,另一端接被干扰设备,则La 和 C1,Lb 和 C2就构成两组低通滤波器,可以使线路上的共模EMI 信号被控

2、制在很低的电平上。该电路既可以抑制外部的EMI 信号传入,又可以衰减线路自身工作时产生的EMI 信号,能有效地降低 EMI 干扰强度。小知识:漏感和差模电感对理想的电感模型而言,当线圈绕完后,所有磁通都集中在线圈的中心内。但通常情况下环形线圈不会绕满一周,或绕制不紧密,这样会引起磁通的泄漏。共模电感有两个绕组,其间有相当大的间隙,这样就会产生磁通泄漏,并形成差模电感。因此,共模电感一般也具有一定的差模干扰衰减能力。在滤波器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利用漏感。如在普通的滤波器中,仅安装一个共模电感,利用共模电感的漏感产生适量的差模电感,起到对差模电流的抑制作用。有时,还要人为增加共模扼流圈的漏电感,提

3、高差模电感量,以达到更好的滤波效果。摘要:开关电源由于本身工作特性使得电磁干扰问题相当突出。从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模型入手论述了开关电源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种类,并给出了常用的抑制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措施、滤波器设计及参数选择。<BR>关键词:开关电源;电磁干扰;分析与抑制0 引言近年来,开关电源以其效率高、体积小、输出稳定性好的优点而迅速发展起来。但是,由于开关电源工作过程中的高频率、 高 di/dt 和高 dv/dt 使得电磁干扰问题非常突出。 国内已经以新的 3C 认证取代了 CCIB 和 CCEE认证,使得对开关电源在电磁兼容方面的要求更加.详细和严格。 如今,如何降低甚至

4、消除开关电源的 EMI 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开关电源设计师以及电磁兼容( EMC)设计师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讨论了开关电源电磁干扰形成的原因以及常用的 EMI 抑制方法。1 开关电源的干扰源分析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di/dt和高 dv/dt ,它们产生的浪涌电流和尖峰电压形成了干扰源。工频整流滤波使用的大电容充电放电、开关管高频工作时的电压切换、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都是这类干扰源。开关电源中的电压电流波形大多为接近矩形的周期波,比如开关管的驱动波形、MOSFET漏源波形等。对于矩形波, 周期的倒数决定了波形的基波频率;两倍脉冲边缘上升时间或下降时间的

5、倒数决定了这些边缘引起的频率分量的频率值,典型的值在MHz范围,而它的谐波频率就更高了。这些高频信号都对开关电源基本信号,尤其是控制电路的信号造成干扰。开关电源的电磁噪声从噪声源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部噪声,例如,通过电网传输过来的共模和差模噪声、 外部电磁辐射对开关电源控制电路的干扰等。 另一类是开关电源自身产生的电磁噪声,如开关管和整流管的电流尖峰产生的谐波及电磁辐射干扰。如图 1 所示,电网中含有的共模和差模噪声对开关电源产生干扰,开关电源在受到电磁干扰的同时也对电网其他设备以及负载产生电磁干扰(如图中的返回噪声、输出噪声和辐射干扰)。进行开关电源EMI/EMC设计时一方面要防止开

6、关电源对电网和附近的电子设备产生干扰,另一方面要加强开关电源本身对电磁骚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面具体分析开关电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途径。图 1 开关电源噪声类型图1.1电源线引入的电磁噪声电源线噪声是电网中各种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骚扰沿着电源线传播所造成的。电源线噪声分为两大类:共模干扰 、差模干扰。 共模干扰 ( Common-modeInterference)定义为任何载流导体与参考地之间的不希望有的电位差;差模干扰( Differential-modeInterference)定义为任何两个载流导体之间的不希望有的电位差。两种干扰的等效电路如图21 所示。.图中 CP1为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分

7、布电容, CP2为开关电源与散热器之间的分布电容(即开关管集电极与地之间的分布电容) 。(a)共模干扰(b)差模干扰图 2 两种干扰的等效电路如图 2( a)所示,开关管V1 由导通变为截止状态时,其集电极电压突升为高电压,这个电压会引起共模电流Icm2 向 CP2充电和共模电流Icm1 向 CP1充电,分布电容的充电频率即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则线路中共模电流总大小为(Icm1 Icm2 )。如图 2( b)所示,当V1 导通时,差模电流 Idm 和信号电流 IL 沿着导线、变压器初级、开关管组成的回路流通。由等效模型可知, 共模干扰 电流不通过地线, 而通过输入电源线传输。 而差模干扰电流通

8、过地线和输入电源线回路传输。所以,我们设置电源线滤波器时要考虑到差模干扰和共模干扰的区别,在其传输途径上使用差模或共模滤波元件抑制它们的干扰,以达到最好的滤波效果。1.2输入电流畸变造成的噪声.开关电源的输入普遍采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型整流电源。如图3 所示,在没有PFC功能的输入级, 由于整流二极管的非线性和滤波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二极管的导通角变小,输入电流i 成为一个时间很短、峰值很高的周期性尖峰电流。这种畸变的电流实质上除了包含基波分量以外还含有丰富的高次谐波分量。 这些高次谐波分量注入电网, 引起严重的谐波污染,对电网上其他的电器造成干扰。 为了控制开关电源对电网的污染以及实现高功率

9、因数,PFC电路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图 3 未加 PFC电路的输入电流和电压波形1.3开关管及变压器产生的干扰主开关管是开关电源的核心器件,同时也是干扰源。 其工作频率直接与电磁干扰的强度相关。 随着开关管的工作频率升高,开关管电压、 电流的切换速度加快,其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也随之增加。此外, 主开关管上反并联的钳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不好,或者电压尖峰吸收电路的参数选择不当也会造成电磁干扰。开关电源工作过程中, 由初级滤波大电容、 高频变压器初级线圈和开关管构成了一个高频电流环路。 该环路会产生较大的辐射噪声。 开关回路中开关管的负载是高频变压器初级线圈,它是一个感性的负载,所以,开关管通断时

10、在高频变压器的初级两端会出现尖峰噪声。轻者造成干扰, 重者击穿开关管。 主变压器绕组之间的分布电容和漏感也是引起电磁干扰的重要因素。1.4输出整流二极管产生的干扰理想的二极管在承受反向电压时截止,不会有反向电流通过。 而实际二极管正向导通时,PN结内的电荷被积累,当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时,PN结内积累的电荷将释放并形成一个反向恢复电流, 它恢复到零点的时间与结电容等因素有关。反向恢复电流在变压器漏感和其他分布参数的影响下将产生较强烈的高频衰减振荡。因此,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噪声也成为开关电源中一个主要的干扰源。可以通过在二极管两端并联RC缓冲器,以抑制其反向恢复噪声。1.5分布及寄生参数引起

11、的开关电源噪声开关电源的分布参数是多数干扰的内在因素, 开关电源和散热器之间的分布电容、 变压器初次级之间的分布电容、 原副边的漏感都是噪声源。 共模干扰 就是通过变压器初、 次级之.间的分布电容以及开关电源与散热器之间的分布电容传输的。其中变压器绕组的分布电容与高频变压器绕组结构、制造工艺有关。 可以通过改进绕制工艺和结构、增加绕组之间的绝缘、采用法拉第屏蔽等方法来减小绕组间的分布电容。而开关电源与散热器之间的分布电容与开关管的结构以及开关管的安装方式有关。 采用带有屏蔽的绝缘衬垫可以减小开关管与散热器之间的分布电容。如图 4 所示,在高频工作下的元件都有高频寄生特性2 ,对其工作状态产生影

12、响。高频工作时导线变成了发射线、电容变成了电感、电感变成了电容、电阻变成了共振电路。观察图 4 中的频率特性曲线可以发现,当频率过高时各元件的频率特性产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为了保证开关电源在高频工作时的稳定性,设计开关电源时要充分考虑元件在高频工作时的特性,选择使用高频特性比较好的元件。另外,在高频时,导线寄生电感的感抗显著增加,由于电感的不可控性,最终使其变成一根发射线。也就成为了开关电源中的辐射干扰源。图 4 高频工作下的元件频率特性2 开关电源EMI 抑制措施电磁兼容的三要素是干扰源、耦合通路和敏感体,抑制以上任何一项都可以减少电磁干扰问题。 开关电源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的高频开关状态时,

13、其引起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是比较复杂的。但是,仍符合基本的电磁干扰模型,可以从三要素入手寻求抑制电磁干扰的方法。2.1抑制开关电源中各类电磁干扰源为了解决输入电流波形畸变和降低电流谐波含量,开关电源需要使用功率因数校正( PFC)技术。 PFC技术使得电流波形跟随电压波形,将电流波形校正成近似的正弦波。从而降低了电流谐波含量, 改善了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的输入特性, 同时也提高了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软开关技术是减小开关器件损耗和改善开关器件电磁兼容特性的重要方法。开关器件开通和关断时会产生浪涌电流和尖峰电压,这是开关管产生电磁干扰及开关损耗的主要原因。使用软开关技术使开关管在零电压、零电流时进行开

14、关转换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使用缓冲电路吸收开关管或高频变压器初级线圈两端的尖峰电压也能有效地改善电磁兼容特性。.输出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可以通过在输出整流管上串联一个饱和电感来抑制,如图 5 所示,饱和电感 Ls 与二极管串联工作。 饱和电感的磁芯是用具有矩形 BH曲线的磁性材料制成的。同磁放大器使用的材料一样,这种磁芯做的电感有很高的磁导率,该种磁芯在BH曲线上拥有一段接近垂直的线性区并很容易进入饱和。实际使用中,在输出整流二极管导通时,使饱和电感工作在饱和状态下,相当于一段导线;当二极管关断反向恢复时,使饱和电感工作在电感特性状态下, 阻碍了反向恢复电流的大幅度变化, 从而抑制了它

15、对外部的干扰。图 5 饱和电感在减小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中的应用2.2切断电磁干扰传输途径共模、差模电源线滤波器设计电源线干扰可以使用电源线滤波器滤除, 开关电源 EMI 滤波器基本电路如图 6 所示。一个合理有效的开关电源 EMI 滤波器应该对电源线上差模干扰和 共模干扰 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图 6 中 CX1和 CX2叫做差模电容, L1 叫做共模电感, CY1和 CY2叫做共模电容。差模滤波元件和共模滤波元件分别对差模和共模干扰 有较强的衰减作用。共模电感 L1 是在同一个磁环上由绕向相反、匝数相同的两个绕组构成。通常使用环形磁芯,漏磁小,效率高,但是绕线困难。当市网工频电流在两个绕组中

16、流过时为一进一出,产生的磁场恰好抵消, 使得共模电感对市网工频电流不起任何阻碍作用,可以无损耗地传输。如果市网中含有共模噪声电流通过共模电感,这种共模噪声电流是同方向的,流经两个绕组时,产生的磁场同相叠加,使得共模电感对干扰电流呈现出较大的感抗,由此起到了抑制共模干扰 的作用。 L1 的电感量与EMI 滤波器的额定电流I 有关,具体关系参见表1 所列。实际使用中共模电感两个电感绕组由于绕制工艺的问题会存在电感差值,不过这种差值正好被利用作差模电感。所以,一般电路中不必再设置独立的差模电感了。共模电感的差值电感与电容CX1及 CX2构成了一个型滤波器。这种滤波器对差模干扰有较好的衰减。.除了共模

17、电感以外,图 6 中的电容CY1及 CY2也是用来滤除 共模干扰 的。共模滤波的衰减在低频时主要由电感器起作用,而在高频时大部分由电容CY1及 CY2起作用。电容CY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由于电容CY接于电源线和地线之间,承受的电压比较高,所以,需要有高耐压、低漏电流特性。一般装设在可移动设备上的滤波器, 其交流漏电流应 <1mA;若为装设在固定位置且接地的设备上的电源滤波器, 其交流漏电流应 <3.5mA,医疗器材规定的漏电流更小。 由于考虑到漏电流的安全规范,电容 CY的大小受到了限制,一般为 2.2 33nF。电容类型一般为瓷片电容,使用中应注意在高频工作时电容器CY与引

18、线电感的谐振效应。差模干扰抑制器通常使用低通滤波元件构成,最简单的就是一只滤波电容接在两根电源线之间而形成的输入滤波电路(如图6 中电容 CX1),只要电容选择适当,就能对高频干扰起到抑制作用。 该电容对高频干扰阻抗甚底,故两根电源线之间的高频干扰可以通过它,它对工频信号的阻抗很高, 故对工频信号的传输毫无影响。 该电容的选择主要考虑耐压值, 只要满足功率线路的耐压等级, 并能承受可预料的电压冲击即可。 为了避免放电电流引起的冲击危害, CX电容容量不宜过大,一般在 0.01 0.1 F之间。电容类型为陶瓷电容或聚酯薄膜电容。图 6 开关电源 EMI 滤波器 32.3使用屏蔽降低电磁敏感设备的

19、敏感性抑制辐射噪声的有效方法就是屏蔽。可以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材料对电场进行屏蔽,用磁导率高的材料对磁场进行屏蔽。为了防止变压器的磁场泄露,使变压器初次级耦合良好,可以利用闭合磁环形成磁屏蔽,如罐型磁芯的漏磁通就明显比E 型的小很多。 开关电源的连接线,电源线都应该使用具有屏蔽层的导线,尽量防止外部干扰耦合到电路中。或者使用磁珠、磁环等 EMC元件,滤除电源及信号线的高频干扰,但是, 要注意信号频率不能受到EMC元件的干扰, 也就是信号频率要在滤波器的通带之内。整个开关电源的外壳也需要有良好的屏蔽特性,接缝处要符合 EMC规定的屏蔽要求。 通过上述措施保证开关电源既不受外部电磁环境的干扰也不会对外

20、部电子设备产生干扰。3 结语.如今在开关电源体积越来越小,功率密度越来越大的趋势下。EMI/EMC问题成为了开关电源稳定性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个最容易忽视的方面。开关电源的EMI 抑制技术在开关电源设计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实践证明,EMI 问题越早考虑、越早解决,费用越小、效果越好。作者简介王凡( 1982),男,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频开关电源。王志强( 1951),男,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及高频开关电源等方面的研究。摘自中国电源网作者:王凡,王志强开关电源基于补偿原理的无源共模干扰 抑制技术-江苏电子网QQ:99296827由于

21、MOSFET及 IGBT 和软开关技术在电力电子电路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功率变换器的开关频率越来越高, 结构更加紧凑, 但亦带来许多问题, 如寄生元件产生的影响加剧, 电磁辐射加剧等,所以 EMI 问题是目前电力电子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传导是电力电子装置中干扰传播的重要途径。 差模干扰和 共模干扰 是主要的传导干扰形态。多数情况下, 功率变换器的传导干扰以 共模干扰 为主。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补偿原理的无源 共模干扰 抑制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多种功率变换器拓扑中。理论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 它能有效地减小电路中的高频传导 共模干扰 。这.一方案的优越性在于, 它无需额外的控制电路和辅助电源, 不

22、依赖于电源变换器其他部分的运行情况,结构简单、紧凑。 1 补偿原理共模噪声与差模噪声产生的内部机制有所不同: 差模噪声主要由开关变换器的脉动电流引起;共模噪声则主要由较高的 dv/dt 与杂散参数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频振荡引起。如图 1 所示。共模电流包含连线到接地面的位移电流,同时,由于开关器件端子上的 dv/dt 是最大的,所以开关器件与散热片之间的杂散电容也将产生共模电流。 图 2 给出了这种新型共模噪声抑制电路所依据的本质概念。 开关器件的 dv/dt 通过外壳和散热片之间的寄生电容对地形成噪声电流。 抑制电路通过检测器件的 dv/dt ,并把它反相,然后加到一个补偿电容上面,从而形成

23、补偿电流对噪声电流的抵消。即补偿电流与噪声电流等幅但相位相差 180°,并且也流入接地层。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这两股电流在接地点汇流为零, 于是 50 的阻抗平衡网络( LISN)电阻(接测量接收机的 BNC端口)上的共模噪声电压被大大减弱了。2 基于补偿原理的 共模干扰 抑制技术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本文以单端反激电路为例, 介绍基于补偿原理的 共模干扰 抑制技术在功率变换器中的应用。图 3 给出了典型单端反激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并加入了新的共模噪声抑制电路。如图 3 所示,从开关器件过来的 dv/dt 所导致的寄生电流 ipara 注入接地层,附加抑制电路产生的反相噪声补偿电流

24、icomp 也同时注入接地层。 理想的状况就是这两股电流相加为零,从而大大减少了流向LISN 电阻的共模电流。利用现有电路中的电源变压器磁芯,在原绕组结构上再增加一个附加绕组 NC。由于该绕组只需流过由补偿电容 Ccomp产生的反向噪声电流, 所以它的线径相对原副方的 NP及 NS绕组显得很小(由实际装置的设计考虑决定) 。附加电路中的补偿电容 Ccomp主要是用来产生和由寄生电容 Cpara 引起的寄生噪声电流反相的补偿电流。 Ccomp的大小由 Cpara 和绕组匝比 NPNC决定。如果 NPNC=1,则.Ccomp的电容值取得和 Cpara 相当;若 NPNC1,则 Ccomp的取值要满

25、足 icomp=Cpara·dv/dt 。.此外,还可以通过改造诸如 Buck,Half-bridge 等 DC/DC变换器中的电感或变压器,从而形成无源补偿电路,实现噪声的抑制,如图 4,图 5 所示。3 实验及结果实验采用了一台 5kW/50Hz艇用逆变器的单端反激辅助电源作为实验平台。交流调压器的输出经过 LISN 送入整流桥,整流后的直流输出作为反激电路的输入。多点测得开关管集电极对实验地(机壳)的寄生电容大约为80pF,鉴于实验室现有的电容元件,取用了一个 100pF,耐压 1kV 的瓷片电容作为补偿电容。一接地铝板作为实验桌面, LISN 及待测反激电源的外壳均良好接地。

26、图6 是补偿绕7组电压和原方绕组电压波形。补偿绕组精确的反相重现了原方绕组的波形。图是流过补偿电容的电流和开关管散热器对地寄生电流的波形。从图7 可以看出,补偿电流和寄生电流波形相位相差 180°,在一些波形尖刺方面也较好地吻合。但是,由于开关管的金属外壳为集电极且与散热器相通, 散热器形状的不规则导致了开关管寄生电容测量的不确定性。 由图 7 可见,补偿电流的幅值大于实际寄生电流,说明补偿电容的取值与寄生电容的逼近程度不够好,取值略偏大。图8给出了补偿电路加入前后,流入 LISN 接地线的共模电流波形比较。经过共模抑制电路的电流平衡后, 共模电流的尖峰得到了很好的抑制,实验数据表明

27、, 最大的抑制量大约有 14mA左右。图 9 是用 AgilentE4402B 频谱分析仪测得的共模电流的频谱波形。可见100kHz到 2MHz的频率范围内的 CM噪声得到了较好的抑制。但是,在3MHz左右出现了.一个幅值突起, 之后的高频段也未见明显的衰减, 这说明在高频条件下, 电路的分布参数成了噪声耦合主要的影响因素, 补偿电路带来的高频振荡也部分增加了共模 EMI 噪声的高频成份。 但从滤波器设计的角度来看, 这并不太多影响由于降低了低次谐波噪声而节省的设备开支。 若是能较精确地调节补偿电容, 使其尽可能接近寄生电容 Cpara 的值,那么抑制的效果会在此基础上有所改善。4 此技术的局

28、限性图 10 中的( a),( b),( c),( d)给出了噪声抑制电路无法起到正常效用时的电压、电流的波形仿真情况。这里主要包含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在输入电容的等效串联电感( ESL)上遇到的。电感在整个电路中充当了限制电流变化率 di/dt 的角色,很显然 LISN 中大电感量的串联电感限制了变换器电源作为电流源提供的能力。 因此,这些脉动电流所需的能量必须靠输入电容来供给,但是输入电容自身的 ESL也限制了它们作为电流源的能力。 ESL愈大,则输入端电容提供给补偿变压器所需高频电流的能力愈受限制。当 ESL 为 100nH时,补偿电路几乎失效。图 10(a)中虽说补偿电压与寄生

29、CM电压波形非常近似,但是图 10(b)中却很明显看出流过补偿电容 Ccomp的电流被限制了。另外一种严重的情况是补偿变压器的漏感。当把变压器漏感从原来磁化电感的0.1 增大到 10的时候,补偿电路也开始失效,如图 10(c)及图 10(d)所示。补偿绕组电压波形由于漏感和磁化电感的缘故发生分叉。 如果漏感相对于磁化电感来说很小的话,这个波形畸变可以忽略,但实际补偿电容上呈现的 dv/dt 波形已经恶化,以至于补偿电路无法有效发挥抑制作用。为了解决 ESL和变压器漏感这两个严重的限制因素,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于输入电容的 ESL,要尽量降低至可以接受的程度, 通过并联低 ESL值的电容来改

30、善;密绕原方绕组和补偿绕组可以有效降低漏感。.图 10 噪声电路失效仿真电压、电流波形5 结语由以上的实验和分析可以看到,应用到传统电源变换器拓扑结构中的这种无源CM噪声抑制电路是有一定作用的。由于用来补偿的附加绕组只须加到现有的变压器结构中,所以,隔离式的拓扑结构对于采用这种无源补偿消除电路来说可能是最简易、经济的电路结构。差模干扰串联在信号中;共模干扰 同时加在信号的两个输入端。差模传导噪音是电子设备内部噪音电压产生的与信号电流或电源电流相同路径的噪音电流。减小这种噪音的方法是在信号线和电源线上串联差模扼流圈、并联电容或用电容和电感组成低通滤波器, 来减小高频的噪音。噪音产生的电场强度与电

31、缆到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与电流和电流环路的面积成正比。 因此, 减小这种辐射的方法是在信号输入端加 LC 低通滤波器阻止噪音电流流进电缆;使用屏蔽电缆或扁平电缆,在相邻的导线中传输回流电流和信号电流,使环路面积减小。共模传导噪音是在设备内噪音电压的驱动下,经过大地与设备之间的寄生电容,在大地与电缆之间流动的噪音电流产生的。减小共模传导噪音的方法是在信号线或电源线中串联共模扼流圈、在地与导线之间并联电容器、组成LC 滤波器进行滤波,滤去共模噪声。噪音辐射的电场强度与电缆到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与频率和电缆的长度成正比。任何电源线上传导干扰信号,均可用差模和共模干扰 信号来表示

32、。 差模干扰在两导线之间传输,属于对称性干扰;共模干扰 在导线与地 ( 机壳 ) 之间传输, 属于非对称性干扰。 在一般情况下, 差模干扰幅度小、频率低、所造成的干扰较小,共模干扰 幅度大、频率高,还可以通过导线产生辐射,所造成的干扰较大。 因此,欲削弱传导干扰, 把 EMI 信号控制在有关EMC标准规定的极限电平以下。除抑制干扰源以外,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开关电源输入和输出电路中加装EMI 滤波器。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约为 10 100 kHz。EMC很多标准规定的传导干扰电平的极限值都是从10 kHz算起。对开关电源产生的高频段EMI 信号,只要选择相应的去耦电路或网络结构较为简单的EMI

33、滤波器,就不难满足符合EMC标准的滤波效果。在一般情况下,差模信号就是两个信号之差,共模信号是两个信号的算术平均值。共模抑制比: 差模信号电压增益与共模信号电压增益的比值,说明差分放大电路对攻模信号的抑制能力, 因此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说明电路的性能优良传输线的共模状态:当两条耦合传输线上驱动信号的幅度与相位都相同时,称为共模传输模式。 此时, 传输线的等效电容将随着互容的减少而减少,同时等效电感却因为互感的增加而增加。传输线的差模状态:当两根耦合的传输线相互之间的驱动信号幅值相同但相位相差180 度的时候,就是一个差模传输的模型。此情况下,传输线的等效电容因为互容的加倍而增加,但是等效电感因

34、为互感的减小而变小。干扰类型通常按干扰产生的原因、噪声干扰模式和噪声的波形性质的不同划分。其中:按噪声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放电噪声、 浪涌噪声、 高频振荡噪声等;按噪声的波形、 性质不同,分为持续噪声、偶发噪声等;按噪声干扰模式不同,分为共模干扰 和差模干扰。 共模干扰 和差模干扰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共模干扰 是信号对地的电位差,主要由电网串入、地电位差及空间电磁辐射在信号线上感应的共态(同方向) 电压迭加所形成。共模电压有时较大,特别是采用隔离性能差的配电器供电室,变送器输出信号的共模电压普遍较高,有的可高达 130V 以上。共模电压通过不对称电路可转换成差模电压,直接影响测控信号,造

35、成元器件损坏(这就是一些系统I/O 模件损坏率较高的主要原因),这种 共模干扰 可为直流、亦可为交流。 差模干扰是指作用于信号两极间的干扰电压,主要由空间电磁场在信号间耦合感.应及由不平衡电路转换 共模干扰 所形成的电压, 这种让直接叠加在信号上, 直接影响测量与控制精度。差模干扰在两根信号线之间传输, 属于对称性干扰。 消除差模干扰的方法是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偏值电阻 , 并采用双绞线;共模干扰 是在信号线与地之间传输,属于非对称性干扰。消除共模干扰 的方法包括:( 1)采用屏蔽双绞线并有效接地( 2)强电场的地方还要考虑采用镀锌管屏蔽( 3)布线时远离高压线,更不能将高压电源线和信号线捆在一起

36、走线( 4)采用线性稳压电源或高品质的开关电源( 纹波干扰小于 50mV)共模干扰 :一般指在两根信号线上产生的幅度相等,相位相同的噪声。差模干扰:则是幅度想等,相位相反的的噪声。常用的差分线对共模干扰 的抗干扰能力就非常强。共模电感Lcm=4×pi*u*A*N2*10(-7)/LmL=4*pi*u*n2*10(-7)/lm;u:incrmental permeability;A:cross section area in meters2;n:number of turns;lm:mean circumference of toroid in meter;u 是磁导率;A 是截面积;

37、n 是匝数;LM是等效的环路的长度对于共摸电感主要是共摸滤波作用, 主要参数是电感量和谐振频率.减少圈数不会有任何问题 , 因为为第一 , 共摸电感没有饱和问题 , 第二 , 减少圈数会市使电感的谐振频率增加 , 这是客户所希望的 .但是要增加圈数就要注意谐振频率的问题了.共模电感 器是滤除共模干扰信号的实际上需要的是阻抗电感量主要在低频起作用看共模电感 器要滤除的信号在哪个频段如果频率比较高就要用磁导率片小点的材料以便高频的阻抗大因此材料不能随便更换,之所以有些客户允许你更换材料是因为他对要滤除的干扰是那个频段的也不太清楚,实际会有影响因此不要随便更换材料,改变匝数以免造成损失差模干扰在两根

38、信号线之间传输, 属于对称性干扰。 消除差模干扰的方法是在电路中增加一个偏值电阻 , 并采用双绞线;.共模干扰 是在信号线与地之间传输, 属于非对称性干扰。 消除共模干扰 的方法包括:( 1)采用屏蔽双绞线并有效接地( 2)强电场的地方还要考虑采用镀锌管屏蔽( 3)布线时远离高压线,更不能将高压电源线和信号线捆在一起走线( 4)不要和电控锁共用同一个电源( 5)采用线性稳压电源或高品质的开关电源 ( 纹波干扰小于 50mV)关于滤波滤波技术是抑制干扰的一种有效措施, 尤其是在对付开关电源 EMI 信号的传导干扰和某些辐射干扰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任何电源线上传导干扰信号,均可用差模和共模干扰

39、信号来表示。差模干扰在两导线之间传输,属于对称性干扰;共模干扰 在导线与地 ( 机壳 ) 之间传输, 属于非对称性干扰。在一般情况下,差模干扰幅度小、频率低、所造成的干扰较小,共模干扰 幅度大、频率高,还可以通过导线产生辐射,所造成的干扰较大。因此,欲削弱传导干扰,把EMI 信号控制在有关EMC标准规定的极限电平以下。除抑制干扰源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开关源输入和输出电路中加装EMI 滤波器。一般设备的工作频率约为10 50 kHz 。 EMC很多标准规定的传导干扰电平的极限值都是从10 kHz 算起。对开关电源产生的高频段EMI信号,只要选择相应的去耦电路或网络结构较为简单的EMI 滤波器

40、,就不难满足符合EMC标准的滤波效果。1 .1瞬态干扰是指交流电网上出现的 浪涌电压 、振铃电压 、火花放电 等瞬间干扰信号, 其特点是作用时间极短, 但电压幅度高、瞬态能量大。 瞬态干扰会造成单片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波动;当瞬态电压叠加在整流滤波后的直流输入电压上,使超过内部功率开关管的漏源击穿电压()时,还会损坏芯片,因此必须采用抑制措施。通常,静电放电( ESD)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对数字电路的危害甚于其对模拟电路的影响。静电放电在5 200MHz 的频率范围内产生强烈的射频辐射。此辐射能量的峰值经常出现在35MHz 45MHz 之间发生自激振荡。许多I/O 电缆的谐振频率也通常在

41、这个频率范围内,结果,电缆中便串入了大量的静电放电辐射能量。当电缆暴露在4 8kV 静电放电环境中.时,I/O 电缆终端负载上可以测量到的感应电压可达到600V。这个电压远远超出了典型数字的门限电压值0.4V 。典型的感应脉冲持续时间大约为400 纳秒。将I/O电缆屏蔽起来,且将其两端接地,使内部信号引线全部处于屏蔽层内,可以将干扰减小60 70dB ,负载上的感应电压只有0.3V 或更低。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也产生相当强的辐射发射,从而耦合到电缆和机壳线路。电源线滤波器可以对电源进行保护。线 地之间的共模电容是抑制这种瞬态干扰的有效器件 ,它使干扰旁路到机壳, 而远离内部电路。 当这个电容的容量

42、受到泄漏电流的限制而不能太大时, 共模扼流圈 必须提供更大的保护作用。 这通常要求使用专门的 带中心抽头的共模扼流圈,中心抽头通过一只电容(容量由泄漏电流决定)连接到机壳。 共模扼流圈通常绕在高导磁率铁氧体芯上,其典型电感值为15 20mH。1.2 传导的抑制往往单纯采用屏蔽不能提供完整的电磁干扰防护,因为设备或系统上的电缆才是最有效的干扰接收与发射天线。许多设备单台做电磁兼容实验时都没有问题,但当两台设备连接起来以后,就不满足电磁兼容的要求了,这就是电缆起了接收和辐射天线的作用。唯一的措施就是加滤波器 ,切断电磁干扰沿信号线或电源线传播的路径,与屏蔽共同够成完善的电磁干扰防护,无论是抑制干扰

43、源、消除耦合或提高接收电路的抗能力,都可以采用滤波技术。针对不同的干扰, 应采取不同的抑制技术,由简单的线路清理,至单个元件的干扰抑制器、滤波器和变压器, 再至比较复杂的稳压器和净化电源,以及价格昂贵而性能完善的不间断电源,下面分别作简要叙述。1.3专用线路只要通过对供电线路的简单清理就可以取得一定的干扰抑制效果。如在三相供电线路中认定一相作为干扰敏感设备的供电电源;以另一相作为外部设备的供电电源;再以一相作为常用测试仪器或其他辅助设备的供电电源。这样的处理可避免设备间的一些相互干扰,也有利于三相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电子设备系统中,由于配电线路中非线性负载的使用,造成线路中谐波电流的存在

44、, 而零序分量谐波在中线里不能相互抵消,反而是叠加, 因此过于纤细的中线会造成线路阻抗的增加,干扰也将增加。同时过细的中线还会造成中线过热。1.4瞬变干扰抑制器属瞬变干扰抑制器的有气体放电管、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硅瞬变吸收二极管和固体放电管 等多种。其中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和硅瞬变吸收二极管的工作有点象普通的稳压管,是箝位型的干扰吸收器件;而气体放电管和固体放电管是能量转移型干扰吸收器件(以气体放电管为例,当出现在放电管两端的电压超过放电管的着火电压时,管内的气体发生电离,在两电极间产生电弧。由于电弧的压降很低,使大部分瞬变能量得以转移,从而保护设备免.遭瞬变电压破坏) 。瞬变干扰抑制器与被保

45、护设备并联使用。1.5 气体放电管气体放电管也称避雷管,目前常用于程控交换机上。避雷管具有很强的浪涌吸收能力,很高的绝缘电阻和很小的寄生电容,对正常工作的设备不会带来任何有害影响。但它对浪涌的起弧响应, 与对直流电压的起弧响应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 90V 气体放电管对直流的起弧电压就是90V,而对 5kV/ s的浪涌起弧电压最大值可能达到1000V。这表明气体放电管对浪涌电压的响应速度较低。 故它比较适合作为线路和设备的一次保护。 此外,气体放电管的电压档次很少。1.6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由于价廉, 压敏电阻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瞬变干扰吸收器件。描述压敏电阻性能的主要参数是压敏电阻的标称电压和通流容量即浪涌电流吸收能力。前者是使用者经常易弄混淆的一个参数。压敏电阻标称电压是指在恒流条件下(外径为7mm以下的压敏电阻取0.1mA; 7mm以上的取1mA)出现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降。由于压敏电阻有较大的动态电阻,在规定形状的冲击电流下 (通常是8/20 s的标准冲击电流)出现在压敏电阻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