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_第1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_第2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_第3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_第4页
新课标201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训练四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选对得4分。共44分)(2012·贵州五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中Q、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读图完成12题。1当P点地方时为5:45时,Q点的地方时为()。A17:45 B18:15 C18:45 D19:152一年中,Q、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A0°23°26 B23°2666°34C66°3490° D0°90°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两地理兴趣小组3月21日在图示地区宿营。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读

2、图,回答34题。3图中地海拔高度可能为()。A80米 B250米 C390米 D420米4图中四地中,此日地方时6时最可能看到日出的是()。A B C D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57题。5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甲、乙、丙 B甲、丙、乙C丙、乙、甲 D丙、甲、乙6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7湖面的海拔最大值可能是()。A2 050 m B2 100 m C1 990 m D1 850 m下图中的甲图是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3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乙是同地区都市

3、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12 000人、城北区有19 000人、城南区有15 000人;已知甲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阅读资料回答89题。8在GIS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1的人口为()。A2 500人 B3 450人 C4 500人 D3 000人9某超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分店,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A10 B6 C13 D1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常造成重大影响,例如城市化的进程大

4、幅度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专家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负相关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A B C D11依据该模式推论,某都市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的多少倍()。A1 B2 C3 D4二、综合题(共56分)12我

5、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28分)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B._。(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13图1是1990年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环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城市外

6、环区19902000年的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和粮食播种面积等的变化情况图。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28分)(1)2000年,该城市外环区的城市人口数量是_人,人口密度是_人/km2。(2)图1中,甲处地价高于乙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甲处(双选)()。A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C交通便利 D人口稀疏(3)十年间该地粮食播种面积约减少_,简述该城市外环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参考答案训练四巧攻四类地理计算题1B2.C第1题,P、Q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昼长相等,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得,Q地昼长为12小时30分钟,日落的地方时为18时15分。第2题,P、Q重合,表明重合点有极昼

7、或极夜出现,因此P、Q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66°3490°。3D4.C第3题,由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可判断图中等高距为400米。地可能位于一岛屿之上,该岛屿外围等值线为海岸线,内侧等高线为400米,地海拔介于400至800米之间。第4题,处位于海岸线上,且东侧无遮挡,此日应在地方时6时看到日出。5D6.A7.C第5题,根据题目所给条件丁地海拔高且“甲、丁两地气温相同”,可以判断丁地比甲地纬度低,即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气温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可以判断丙纬度低,海拔低,气温最高;而乙地纬度高且海拔高,其气温最低。第6题,结合上题解析可以判断该山地南坡为阳坡;从

8、其终年积雪在南坡(阳坡)的分布高度比北坡(阴坡)低,可以判断该坡向的降水多。第7题,湖面的海拔高度可以无限接近2 000 m,但不能等于2 000 m。8B9.A由题意分析,丙中网格代码1为商业区,其人口数量为××(12 00019 00015 000)3 450。故第8题选B。第9题,超市在城西区设新分店,最佳设立地点应是地价低,人口数量多的地区,故应选A。10C11.C第10题,读图可知,图中同一数字表示径流量相同,所以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第11题,根据题意,某都市197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图中数字为2;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图中数字为6;所以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的3倍。12解析图中M地气温25 ,水汽含量每立方米15克,据图乙可知在17.5 时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有降水,根据气温每百米降0.5 计算可知海拔1 500米附近天气变化显著。同一高度的A、B两地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以计算出各自的气温。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答案(1)22.5 28.5(2)1 500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