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_第1页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_第2页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机械伤害(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 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 橡皮带或三角巾、 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 1/2 处(靠近心脏位置) 。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 1/3 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 40 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 1 分钟。( 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

2、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3)消除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4)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机构的电源。 (5)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6)事故发生后项目现场的抢救伤员, 保护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领导、项目部报告。( 7)项目部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8)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1)

3、发现者关闭机械设备(如条件允许进行断电处理)并高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其他人员电话报告公司办公室(电话:xxxxxxx )。( 2)附近人员对受伤人员实施抢救;抢救过程参照人身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背面简易处置流程,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3)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 4 )抢险过程中,抢险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5)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2、物体打击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重点放在对伤者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部位的行处理上。( 1)发生物体打击事

4、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伤者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男女iii 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触电( 1)发生触电,立即切断电源或使人体脱离带

5、电体,进行现场急救;同时向上汇报(电话 xxxxxxx ),送医院继续救治(2)发生电灼伤,停止操作,远离带电体,断开电源,同时向上汇报(电话xxxxxxx ),将伤者送医院救治(3 )发生电气火灾后,首先设法及时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扑救;如果不能及时切断电源,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同时向上汇报(电话 xxxxxxx ),紧急情况下可直接拨打火警电话 119 。4、火灾( 1)发生着火爆炸后, 首先紧急撤离,最大限度的转移易燃易爆品到安全地点,防止二次爆炸发生; ( 2)在安全的条件下采取灭火措施,同时向上汇报(电话xxxxxxx ),启动应急预案;5、灼烫( 1)迅速将烧烫伤人员脱离现

6、场,如果可以,剪掉身上的衣服。检查有无损伤,如颅脑、胸腹内脏器官有无损伤,有无中毒、骨折等。注意防止伤员休克、窒息、创面感染,必要时可用止痛剂,喝淡盐水。注意: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对创伤面一般不做处理,有水疱不要弄破,用洁净衣服覆盖,把伤员及时送医院救治。(2)一度烧伤或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表面温度, 然后涂以鸡蛋清、香油等,一般3 5日治愈。( 3)二度烧伤水疱未破,可先用冷水冲洗创面擦干,然后用酒清消毒针挑破水疱,放出脓水,局部涂以京万红、獾油烫伤膏,再用纱布加压包扎,23 日更换一次,一周左右治愈。一、二度烧伤禁用粘性纱布,禁止在伤处涂敷油脂、紫药水等。( 4)

7、三度烧伤或头面部、手、脚、会阴部烧伤面积超过全身体表面积的 1% ,应用干净布单覆盖,尽快送医院急救处理。6、中毒窒息( 1)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请求急救救护,同时向上汇报(电话 xxxxxxx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穿戴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7、气瓶、管道的泄漏( 1)建立警戒区。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泄漏点一定距离处划出警戒线

8、,设立明显标志, 已各种方式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 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2)消除所有火种。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应喷湿地面避免出现静电引发爆炸; (3)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 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 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4)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5)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

9、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6)控制蒸气云。若可能,可以采用锅炉车或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 用来冲散可燃气体; 用中倍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 减少液化气蒸发; 用喷雾水战役蒸气云飘逸的方向, 使其在安全地方散掉。( 7)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8)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露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 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 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气达到爆炸下限以下方可撤除。A、小泄漏事故( 1)发现泄漏第一人应立即停止作业, 立刻关闭或切断气体来源的各相关阀门,并报告当班负责人。( 2)当班负责人应立刻组织受影响

10、岗位的作业人员进行疏散,并通知抢险组组长。( 3)抢险组抢险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赶赴泄漏点对泄漏物进行处置。低温液体储罐泄漏,可使用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积漂浮的气体。必要时可设置排风扇驱散气体。 ( 4)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1)抢险抢修组穿戴防毒面具、防冻服赶至现场。低温液体储罐泄漏,可先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积漂浮灌区内的气体,靠近灌区判断泄漏位置,若泄漏口较小,流速慢,泄漏量少,可进行堵漏。 (2)工作员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3)抢修人员进行堵漏

11、时,必须设喷雾水枪掩护;对贮罐顶部开口泄漏,要用喷雾水枪托住下沉的气体,往上驱散,使之在一定高度飘散。( 4)若管道泄漏或罐体孔洞型泄漏,应使用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迅速堵漏,或用金属螺钉加粘合剂旋拧,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晒封堵。堵漏完毕后,继续使用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泄漏气体。 (5)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戒区, 无关人员从侧风、 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8、容器爆炸( 1)发生火灾和爆炸,

12、首先是迅速关闭气瓶阀门,扑灭火源和报警,抢救组负责及时疏散有关人员,对伤者进行救治,并对氧气罐进行降温。 ( 2)火灾发生初期,是扑救的最佳时机,突击组要及时把握好这一时机,尽快把火扑灭。 ( 3)联络组在扑救火灾的同时拨打“119 电”话报警和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及领导报告。( 4)在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立即指挥员工撤离火场附近的可燃物,避免火灾区域扩大。( 5)警戒组负责对事故区域进行保护。(6)及时指挥、引导员工按预定的线路、方法疏散、撤离事故区域。 (7)发生员工伤亡,要马上进行施救,将伤员撤离危险区域,同时打 “120 电”话求救。9、起重伤害( 1)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抢救的重

13、点放在对休克、 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2)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应急救援队伍应马上到达现场, 由医疗救护组作为主要救援力量,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 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护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 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 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14、后,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 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 神经或血管。 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健侧下肢缚在一起。(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7)动用

15、最快的交通工具, 及时把伤者送住邻近医院抢救, 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 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10、高处坠落发生高处坠落(1)头部先着地,呕吐、昏迷,可能颅脑损伤,立即送医院抢救;( 2)伤者耳鼻出血, 严禁用手帕、 棉花、纱布去堵塞;( 3)伤者腰背部先着地,可能脊柱骨折,下肢截瘫,不要随意翻动;( 4)顺伤员躯干轴线,滚身移至硬担架或木板床上,取平卧位,运输过程中注意颠簸;(5)发现病人同时,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同时向上汇报(电话11、车辆伤害xxxxxxx )。( 1)复杂天气、路面情况下发生事故,保护现场,拨打 122 电话报警,同时向上汇报(电话 xxxxxxx )。( 2)如刹车失灵,观察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