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四篇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四篇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四篇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四篇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四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模板四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想象刷子李刷墙时的风采。、能抓住重点句段反复朗读,体会文章是怎样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的,感受独特的语言韵味。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看了刚才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是的,他们都是一个个身怀

2、绝技的人,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俗世奇人就记载了民间许许多多身怀绝技的奇人。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2、出示课题:刷子李齐读、把第二个字念轻声会更好,一起读3、从课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姓李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技术高)4、是的。在天津卫这个地方,某一行有绝活的人,人们用他的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在天津,有个姓张的,泥人捏得特别好,就叫他二、初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2、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词语(难读的)读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随机板书:技艺高超四、感悟文本(一)正面描写1、学习第一自然段(1)刚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刷子李

3、是个粉刷技术非常高超的人,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2)出示第一自然段(3)自由读边读边找哪些地方体现了刷子李的技艺很高超?(4)交流:a:如同升天一样美感受到什么?(如同仙境)技艺高超师: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b:干完活,绝没有白点1、你见过粉刷吗?是怎么样的?干粉刷匠身上没有白点,难吗?2、但刷子李粉刷时却引读2、3句3、奇不奇?哪里奇?板书:规矩奇刷子李简直是跟黑较上了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概括(黑衣无瑕)(5)这只是个传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一起去看看刷子李是不是真的有这么高超的技艺?2、学习第五自然段(1)、哪个自然段是写刷子李刷墙时的情景?(2)快速浏览第

4、五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3)生汇报,师出示匀匀实实一道白啪啪声里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4)请同学们读读这几句话,对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感受到了什么?第一句1、指名读2、你感受到了什么?(抓匀匀实实透亮清爽)3、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第二句1、指名读从他的朗读中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悠然悠然)2、从这两个悠然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随机板书:动作奇3、我们也来做一回刷子李,悠然地刷一次墙壁生动作模仿4、这时,你觉得刷子李成了一个什么家了?5、把你地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读(啪要读得干脆)齐读第三句1、指名读你又有什么想说的?(天衣无缝技术高超像美术家)随机板书

5、:效果奇(5)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为什么称他为刷子李了吧?用好一个刷子李开头,齐读上面的四句话(做修改)(6)对刷子李的高超技艺,还仅仅是传闻吗?我们已经(眼见为实)了(7)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肯定的语气)(二)侧面描写1、我们刚才亲眼见证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那么他的徒弟曹小三一开始就相信了吗?(半信半疑)他是怎么做的?快速浏览69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2、出示:每一面墙刷完,也没发现。(1)自由读(2)体会到什么?板书:佩服(3)居然?课文的哪个地方也写到了事情出乎曹小三的意料?3、出示:当刷子李刷完出现一个白点(1)齐读(2)刚刚还是对师傅佩服的五体投地,转眼间,在曹小三的心目中,师

6、傅的形象(轰然倒地)板书:;失落(3)那事实真像曹小三想的那样吗?(不是,是烟洞)板书:敬佩(4)指板书,曹小三的心理活动可谓是一波三折,如果把小三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具体,那曹小三的形象就更具体,更丰满了。4、出示练习题,用几句话写出曹小三的心里活动(任选一题)(1)当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2)当小三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3)当小三明白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的小洞时,心想:5、交流6、课文学到这儿,我们知道这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那文章为什么要写曹小三呢?是不是多此一举了?7、在小三向刷子李学艺的过程中,你明白了什么?五、推荐

7、阅读: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的资料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球”这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朗读文中角色对话。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的知识,鼓励学生留心身边的科学,培养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地心引力的知识。读好课文。课前准备:学生预习新课。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花果山的桃子熟了,小猴子请他的好朋友小白兔一起吃桃子,可今天他们不用自己动手摘桃子了,地球爷爷已经用他的大手替他们把桃子摘下来了。地球爷爷的手是什么样的?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认读生字“球”。3、学写“球

8、”字:(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球”字)怎样才能把“球”字写漂亮呢?请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发现“王”变成“王字旁”后的区别。老师范写,学生书空。4、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年纪已经很大很大了,他从形成到现在已经有45亿年了,所以我们称他是地球爷爷。(板书:爷爷。)让我们一起来亲切地读一读。(齐读。)谁能和地球爷爷打个招呼?(请学生说,表扬说话亲切热情的小朋友。)二、创设情境,自读识字。1、创设情境,自读课文。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地球爷爷年纪大了,有几个字他总是念不准。小朋友,我们能帮助他吗?(能!)好!巧的是,他念不准的的字就在课文中。我们赶紧打开书,读一读课文吧。平时自己读课文时,你会做些什么?指

9、名说,老师建议:把预习时圈记的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文,老师巡视了解学情。)2、利用情境,认读生字。大家准备好了吗?看,想要摘到花果山上的桃子,就要把这些生字给读出来,就是这几个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谁能大声地念给出来?指名认读,随机正音。(这时,课件上生字的拼音消失。)哎呀,拼音不见了,字也打乱了,现在谁还会读?(随机点读、正音。)开火车读,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3、认读词语,引导学生说更多的词语。三、情境继续,研读对话。1、大家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到三自然段,说说小猴和小兔在森林里干什么,指导读好“唱啊,跳啊,真高兴!”树上的桃子长得怎么样?指导读好“又大又红”。2、出示课件,又

10、大又红的桃子,真可口,我们再来读读桃子上的词语,把它摘下来吧!学生读词语。3、小猴想请小兔吃桃子,可是又大又红的桃子高高地挂在树上,该怎么办呢?认真读一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读,听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读好“有礼貌的小猴”。出示桃子掉下的课件,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你有疑问吗?4、自由读课文的六到九自然段,注意读好小动物的对话。集体交流,指名逐个读,评价提高,最后整合。重点读好:(1)小兔:礼貌;很奇怪(适当加动作。)(2)小猴:很奇怪。(3)猴爸爸:笑着说。速度较慢。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把书立好。你们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5、自由读一读地球爷爷说的话,指名学生读,其

11、他同学说说听后知道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集体交流:(1)地球有地心引力。带领学生根据词语初步理解意思,板书:地心引力;(2)地心引力“很大很大”,“能”做很多事。根据课文,观看课件,联系生活:说一说“地球爷爷的手能”有表情读好这句话,读出自豪高兴的语气。6、地球爷爷真厉害,你们知道什么是地心引力吗?老师演示磁铁和曲别针的实验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师小结:吸铁石把曲别针吸过来的力就叫引力,地球爷爷一样有这样的引力,不过要比磁铁的引力大得多。7、列举有地心引力的现象,教师演示纸飞机现象,总结地心引力现象。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有地心引力的现象。能不能把第十自然段读好?再读课文。指名读。地球爷爷的年纪很

12、大,指导读慢,“很大很大”读好,教师范读,学生再读,指名读。补充句子的练习:地球爷爷的手能让( ),能让( ),能让( )8、师读最后一段,学生读。说话练习:老师刚讲完课,( )。四、情境小结,拓展阅读。听了地球爷爷的话,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个故事(课件播放相关画面)340年前的一天,有一个人在果树下休息。忽然,“扑通”一声,一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这个现象很平常啊,却引起了这个人的思考,后来他成了一名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他是谁(牛顿。)一只苹果给牛顿带来了什么呢?大家课后可以问问家长、查查资料、看看书,下次我们再来讲故事!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目标:1、学会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13、与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习声母与a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3、能够根据音节拼读句子。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5、认识“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9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重点:学会四个后鼻韵母,拼读带有这些后鼻韵母的音节。教学难点:eneng、ining的读音容易混淆。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与整体认读音节ying,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习声母与ang eng ing ong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教

14、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要学四个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上节课我们学了前鼻韵母的韵尾是“-n”,发音时舌尖抵住哪里?(上腭的前部。)齐读前鼻韵母,问:发“-n”的时候,口开得大不大?今天我们学后鼻韵母,用什么记号呢?我们在-n后面加上一个字母g,在这里它不念g,和n合在一起念“-ng”。发-ng的时候,口要开得大一些,舌尖的后面部分要往后靠,下巴要放下来。(用手指示意)指名读、正音、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二)学习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与整体认读音节ying。1、-n有几个好朋友?(五个)复习已学的知识。教师讲解:-ng有四个好朋友。(在

15、第一个-ng前面加上a,指名读、齐读。)2、请同学拼读后鼻韵母eng ing ong。(范读、指名读、正音)教师讲解:后鼻韵母中a e o实际发音跟单韵母a e o的实际发音有所不同。3、教学后鼻韵母的发音。(1)大家听过寺庙的钟声吗?敲钟的声音是怎样的?念ang音。(2)你知道有哪些灯?念eng音。(3)在-ng的前面加上i你会念吗?(4)ong像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蜜蜂的叫声、苍蝇的叫声、蚊子的叫声)(5)齐读四个后鼻韵母,谁有好方法能记住这四个后鼻韵母?4、教学整体认读音节ying。出示老鹰的挂图,“鹰”老鹰的“鹰”,板书ying。这里的ing加上了大y,成为了整体认读音节ying,它

16、们的读音相同。练习四个后鼻韵母和一个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三)课中操。念儿歌,并配上动作表演:放羊娃,喜洋洋,挥动羊鞭去放羊。青青草,满山岗,羊儿吃得肥又壮。(四)拼读ang eng ing ong与声母构成的音节。(五)书写指导。后鼻韵母都是由三个字母组成的,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和以前相同。要注意的是,虽然是三个字母但组成的是同一个韵母,因此在书写的时候要靠拢。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复习巩固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及整体认读音节ying。2、会拼读带有ang eng ing ong的三拼音。3、能够根据音节拼读句子。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5、认识“老、师、文、朵、鹅

17、、条、雨、天、桥”9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卡片认读an ang en eng in un ün yi yin说说哪几个是前鼻韵母,哪几个是后鼻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2、对比读:anang eneng ining unong,说说每组有什么不同?3、拼读音节练习。(二)三拼音练习。qingqing(水枪)chungchung(窗户)xióngxióng(熊猫)xiàngxiàng(飞翔)(三)根据音节拼读句子。1、自由拼读句子,说说句子讲了什么?2、拼读句子。(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

18、点符号的停顿。3、你会用电脑画画吗?画过什么?有趣吗?(四)拼读儿歌。1、出示儿歌彩虹,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见过彩虹吗?在什么时候?你了解彩虹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补充。)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五)认生字。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开双人列车)2、出示生字:老、师、文、朵、鹅、条、雨、天、桥。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3、扩词练习,谁

19、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六)巩固练习。1、看谁听得清,找得对,读得准。黑板上站着五个前鼻韵母和四个后鼻韵母的卡片,老师读其中一个韵母,请一名同学上台摘下它,并带领全班同学读一遍。2、拼读音节:dà xiàng bng máng xìn fng fng zheng xng xing dng long yíng hu chóng3、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七)小结。教学设计方案 篇4桂林山水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但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于是,我除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查找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

20、资料来了解桂林的山水以外,在课堂教学中我还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教学的功能优势,利用它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直观、跨越时空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想象情境,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录像、文字等进行导入、导学、导文、导读、导练是本课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特色与切入点。这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得轻松、有趣、高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教学理念:贯彻“以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鼓励学生对阅

21、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通过欣赏画面和配乐品读、评读、诵读、引读、挑战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验情感,加深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并从中受到文学的熏陶。教学分析:桂林山水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作者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对祖国锦绣河山的赞美。文章语句精炼,层次分明,结构完整。开头引用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统领全文,然后,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受。这篇讲读课文是看图学文

22、,课文中配有插图,但结合现实中有很多学生没见过桂林山水这一情况,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多种情境,通过展示图片和文字、播放录像等让学生在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其以直观感受,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作者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本文通俗易懂,我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让学生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过语言文字的能力。本课例,我用两个教时完成,第一教时:以学习、理解课文,进行感悟、积累为主。第二教时:进行练笔、学习生字词和背诵课文为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会写

23、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波澜壮阔、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感情地品读,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难点:通过自读自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排比、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24、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请看!这是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名胜,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这个地方吗?(出示图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它们的独特之美吧!(齐读)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老师也游览过不少的地方,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去年暑假游览过的广西桂林(播放一张桂林旅游的照片)桂林美得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能拍了一些照片来作美好的回忆。但是,作家陈淼游览过后却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这就是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桂林山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不会读的字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1、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先自由拼读,再

25、指名读三组词语,师指导读准字音,特别是读准“屏障、嶙峋”的读音和“骆驼”的轻声。xiápnluòtàizhàng无瑕攀登骆驼泰山屏障lánmiánwù波澜壮阔连绵不断危峰兀立luóluánlín xún奇峰罗列峰峦雄伟怪石嶙峋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哪个自然段是写山的,哪个自然段是写水的?三、细读课文,品味文字,积累语言(一)学习第二自然段,观赏漓江的水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用笔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句子,并圈出关键的词语。2、学生汇报,相机品味

26、句子。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翡翠。”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漓江水的特点吗?(板书:静、清、绿)它的静体现在哪里?(1)出示静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静。漓江的水清得怎样?(2)出示清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它的清。漓江的水绿得怎样?谁能读出这种绿和美?(3)出示绿句子,齐读句子,这是个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无瑕”的意思。(4)把三个句子连起来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和感悟。(5)拓展句子练习:出示静图片: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静,水面上几乎没有一丝波纹,静得就像是(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像)出示清图片:假如你站在漓江的游船上,你还可以看见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出示

27、绿图片和翡翠图片:漓江的水除了绿得像翡翠,还像什么呢?(出示: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谁能仿照课文的写法把我们说的这些事物用一个排比句表达出来?(出示: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指导学生结合刚才的想象说好这个句子。师介绍漓江:是啊,漓江真美啊!这美丽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桂林市的猫儿山,就像一条秀丽的玉带流经桂林、阳朔,全长有170多千米。从古至今有多少名人为它写下了赞美诗篇,连作家袁鹰也为它写了一首赞美的诗。3、出示浓碧(1)自由地读一读,看看这首诗写出了漓江水的什么特点?(2)男女比赛读。男同学读第一节,女同学来读第二节,看看谁读

28、得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4、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配乐)。5、指导学生根据板书试背第二自然段,然后师生合作背诵。6、学习作者表达方法:作者把漓江的水写得让我们感觉像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一样,他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手法把事物写得形象、生动、具体的巧妙的写作方法。相机板书:比喻排比、对比)7、小结学法:作者是这样描写漓江的水,那他又是怎样描写桂林的山的呢?请同学们运用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读课文画句子圈关键词有感情地朗读来自学第三自然段。(二)自学第三自然段,观赏桂林的山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和词语,并圈出关键词。1、学生汇报,相机品味句子。师:谁来读一读描写桂林山特点的句子?你能用三个字概括桂林山的特点吗?(板书:奇、秀、险)桂林的山究竟有多奇,多秀,多险呢。请看:(1)出示配有词语的图片,师引导学生理解“拔地而起、危峰兀立、奇峰罗列、怪石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引导读一读,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2)拓展思维训练:桂林的山还有很多的形态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桂林的山还像什么?(出示桂林山图片,指导学生观察和说话)(3)出示描写桂林山的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