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八篇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了解并想像1970年5月1日,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情景,知道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能比较熟练地,根据词语确定字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想像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东方红1号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情景,体
2、验人们欢乐、自豪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课文第4自然段,特别是有关人造卫星和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词语理解。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掌握第1、2、3自然段中的新生词语。学习用原来把上下文连起来。2、读通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3自然段。3、想像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东方红1号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欢乐情景。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20xx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一号无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上天之梦迈步坚实的一步。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
3、星时的情景。3、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二)检查家庭预习情况1、 自告奋勇朗读课文句子或段落就,其他同学点评。2、 交流识字、学词。(1)学生起立朗读本课生字,并挑选认为自己学得最好的或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告诉大家识字的方法。师随机进行正音或分析字形。(2)出示顿时、预定、返回等词语及带点字字义,训练学生给带点字据词定义。(3)指名朗读课文。(三)讨论课文第13自然段。1、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怎么分。(学生读,并在书上做记号。)2、交流,分层次。3、研读课文1-3自然段。(1)朗读课文1-3段,边读边发现:从这三段课文中,你了解了东方红1号哪些情况?(2)自由交流。(东方红1号是我国第一
4、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5月1日晚飞越北京上空;东方红1号从太空向地球发回东方红乐曲-)(3)除了写卫星,课文中还写了许多人的活动,仔细读写人的句子,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出了什么?(4)指导朗读有关句子,指导用原来把两句话连起来。句子一:顿时,广场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句子二: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正经过北京上空呢!读两个句子,想想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用哪两个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的?练说,把句子补充完整:1970年5月1日晚,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原来-人们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夜空中缓缓移动,原来-从收音机中传来东方红的乐曲声,原来-(5)讨论:人们为什么如
5、此激动?(6)有感情朗读。(四)作业 本作业 1、2、3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 :1、学会第4、5自然段中的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第4、5段,默写第5段。3、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体会顿号和叹号的用法。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1)复习生字新词并听写。(2)指名朗读课文1-3段。2、研读4、5段。(1) 自由朗读课文第4段,找找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令人骄傲的成绩。(2) 交流汇报。(卫星种类多,发射的卫星数量多,卫星研制时间只有20多年,时间短;技术高,能按预定轨道返回地球-)(3) 指名有感情朗读第5段,尝试背诵。(4) 完成作业 本第6题;默写课文第5自然段。(5) 背诵第
6、4自然段。3、作业 本作业 4、5题;背出课文。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把握加、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并会在实际计算中应用通过学习加、减法的简便运算,逐步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并把握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明确要加的数或要减的数是接近哪个整百、整十数;加上或减去整百、整十数,多加了或多减了多少教具和学具:教具:口算卡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减法的意义是什么?2根据1745 980=2725,直接写出下面的得数.27251745=( ) 2725980=( )3口算下面各题574 200476300247 20352200615
7、300113 60(二)探求新知导入:利用复习中的口算最后一道题113 60教师叙述:同学们会很快地计算出113 60的得数,因为60是一个整十数.那么,怎样很快计算出象113 59这样算式的得数呢?首先我们要研究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课题)下载教学例1(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1)下载育民小学图书室新买来130本图书其中故事书46本,科技书34本,其余的是连环画买来连环画多少本?(1)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自己解答1304634130(46 34)=8434=13080=50(本) =50(本)(2)学生讨论:两种算法结果怎样?哪一种算法比较简便?(3)
8、教师提示:从130里依次减去46和34,等于从130里减去46与34的和.3学例2(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例2)下载计算29512872(1)让学生观察题里的数目有什么特点?(2)让学生联系例1同桌进行讨论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3)教师强调:从295中依次减去128和72,等于从295中减去128与72的和.而这两个数的和恰好是整百数,所以,先算 (128 72),再算295200,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完成55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56755145 47025446(三)巩固发展(演示“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出示练习) 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2639610497
9、013268400185154721261241682872 43713763244 182 5620017327124 68 76(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加、减法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实际计算中可以使计算简便,提高同学们的计算能力(五)布置作业 教材58页7、18题7题: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26396104 9701326840018515 47212612418题:学校买来2500张白纸,第一次用去365张,,第二次用去335张,还剩多少张?板书设计探究活动游戏:鸽子传信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简算的方法,在计算中使一些计算简便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提
10、高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游戏预备: 1、全班学生分为个竖排,每一竖排将有名同学组成2、预备一个画有鸽子的信封,每个信封中装有道简算题的试卷3、教师在黑板上划分出个区位,然后分别贴出的名次序号4、分别给每一小组取个名字游戏过程: 1、把预备好的题装入信封内,并放在每一组的第一个桌子上,老师开始计时由第一个同学开始答题,然后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当最后一名同学答完时把手中的题先交给老师然后再把自己的组名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在黑板相对应的区域上写出来2、比赛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一起来检查信封中试题的正误,最后排出比赛的名次3、获得本次比赛第一名的同学将每人得到一朵小红花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理念
11、】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学自悟为主,老师组织自学,点拨赏读部分,指导朗读。引导适当拓展。【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个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教学准备】、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的优美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教学课时】课时
1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朗读“导读”。、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醒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轻盈: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啼啭:形容鸟婉转地叫。、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
13、序来描写山雨的。、提出疑难之处。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自读感悟。带着“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这一问题,再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并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及语言表达的特色。、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山雨的音韵美和色彩美的句子,通过反复朗读,领悟作者通过观察、倾听,引发了奇特的联想、想象,并运用了比喻等多种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山雨的独特感受,优美抒情的语言背后所表现的是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保证学生朗读的时间,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赏析语言、体味情感都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落实。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
14、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课件):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感情朗读,加深理解:谁能
15、把优美动听的雨声、雨色变成朗读声来告诉大家?课件: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抽生配乐朗读声,其他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四、背诵积累,拓展延伸、试背赛背课文。、交流学生教师收集的其他写“写雨”的词语,语段或诗文:小组交流学生收集的材料。集体欣赏:孩子们,如果你们能热爱身边的大自然,
16、用心去看每一处景物都会似人间仙境。用心去聆听每一个声音都会是优雅的乐曲。作者赵丽宏把雨声比作音乐,散文家朱自清眼里的雨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课件:雨下个不停,紧张而又舒缓我们在雨水的弹奏中攀缘于茫茫山谷,感觉着上天赐予的无边旋律,它一会儿如小提琴空旷轻灵,一会儿铁骑突出,一会儿春江花月,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雨滴,在伞上清晰地弹奏着,又顺着伞缘滴入泥中,有着鸣筝般的乐声,仔细听去,耳中似乎并没有声音,再听,又分明翁翁地,遥远而飘忽,如身边的雾、写话:那么你眼中的雨又是怎样的呢?用几句话写下来吧!可以用自己的话写,也可以摘抄课文中和课外你收集的语句。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
17、观察、猜测、推理、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和生活中一些事物的简单的排列规律。2、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3、借助变一变、找一找等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图形和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教学难点:一组图形或事物排列中有多个组合的。教具准备:花边、图形(教具盒)、复印纸纸、小三角形、磁铁教学过程:一、在游戏中感知规律1、从里面分别逐一抽出有规律的三角旗,让学生猜一猜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的?(猜得真准呀)2、从里面分别逐一抽出没有规律的三角旗,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是什么?问:为什么第二次猜不准,而第一次猜的又快又准呢?这里到底
18、有什么秘密呢?(生发表意见)3、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规律。(板书:规律)4、你观察两条彩带,哪条美一点?(师:嗯,看来规律可以你我们带来美感!)二、在探究中发现规律(一)颜色不一样的花边(两个一组)1、猜一猜:出示花边红绿红,猜一猜接下来是什么颜色的花?(随学生的猜出示花)师:你们真厉害,又猜对了,有什么发现吗?(生说)2、交流:说说你们的想法。(按红绿红绿红绿这个规律排列的)3、变长:按红绿红绿红绿这个规律排列,你能把这花边变长吗?(生说师贴:先往左贴,在往右贴)(二)颜色一样,形状有规律的(二个一组)1、找一找: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2、全班交流:有什么发现?谁来说说。(苹果
19、都是1个,梨子一次比一次多1个。)3、变长:根据这样的规律,如果继续延长,应怎样摆?(让学生报)(三)颜色或方向、大小都有规律的(三个一组)1、找一找:生找一找有没有规律?2、同桌交流:有没有规律,如果有那么有怎样的规律?把找出的规律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找规律)3、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四)猜一猜(体验一条规律中一组图形一般要重复出现三次)(1) ×¥(2) (3) 小结: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至少三次)。三、巩固练习1、圈一圈:(书上第88页例1)2、我会画:(书上第89页)(1)颜色规律(2)颜色、方向的规律(3)颜色、形状规律3、节秦中发现规律(1)师拍: (2) 生接着拍
20、、说说规律。问:为什么这么快跟上节奏?(有规律的)(3)你能根据这个节奏编一段动作吗?(动作中也可以有规律)(4)自己编一段有规律的节奏或动作让桌猜。如:伸伸手、拍拍肩、伸伸手、拍拍肩。4、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也是有规律?小结:刚才小朋友们发现了很多规律,有的规律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的,如:斑马身上的条纹、一年四季、白天黑夜等等,有的规律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如衣服上的花纹,项链等等)这些规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5、小小设计师(创造规律)(1)创造规律:形状、颜色上有规律或别的(2)展示作品(3)评价作品6、机动:欣赏有规律的图片(再一次感受规律美)四、课堂总结:这些有规律的事物让我们
21、的生活变得更美丽,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善于发现美,创造美的有心人!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1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的意思。3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15个生字,理解17个词语意思;能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一段话的主要意思。教学难点: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2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二)教学过程1启发谈话。谁还
22、记得南京长江大桥这篇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座大桥的?指名说说南京长江大桥的结构特点。(南京长江大桥有9个大桥墩,22孔引桥,大桥分两层。底层是铁路,铺双轨。上层是公路,两侧是人行道。)这座现代化的桥梁是1968年建成通车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介绍我国古代的石桥,名叫赵州桥。zhàozhu板书:赵州桥2指导预习。(1)读课题。注童读准zhàozhu这两个翘舌音。(2)轻声读课文。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想想新词的意思。(3)用部首查字法查“创、固、慧、遣”等字。3 检查预习。(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意思。(2)指名回答查字典结果。(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4指
23、导学习第l自然段。(1)阅读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2)指名读第1自然段,教师在图上指出赵州桥的位置。(3)课文是围绕哪个重点词语来叙述的?(世界闻名的石拱桥)(4)说说“世界闻名”的章思。跟这个重点词语有关的词语还有哪些?(“隋朝”“已经有1300多年了”)小结:以上这些词语是赵州桥“世界闻名”的原因之一。5练习作业。(1)抄写生字。重点指导“减、慧”书写的间架结构。注意“减”字的偏旁是两点,“慧”字上面部分中间不要加竖。(2)完成作业本1、2题。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知道赵州桥的设计是建桥史
24、上的一个创举。(二)教学过程1复习生字。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3 指导阅读第2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段中的重点词句是什么?(“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2)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5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 (桥面又长又宽);第1句写了什么?(全都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3句写什么?(写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第4句写什么?这一句揭示了“这种设计”的作用);第5句写什么?(点明了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是一个创举”)教师小结:因为“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是世界建桥史上从未有过的,所以
25、说它“是一个创举”。4完成作业本第5题。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句话。3知道赶州桥世界闻名,它的设计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而自豪。(二)教学过程1听写生字词语,写好后同桌同学互批有错误的进行订正。2读第3自然段让学生划出这段的重点词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3句话)第1句写了什么,这一句起了什么作用?(这一句是承上启下,引出了赵州桥建筑的又一特点:美观)第2、3句写了什么?(第2、第3句是以“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具体说明它的“美观
26、”)第2句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列举了一些龙的图案,具体说明桥的“美观”。启发学生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来写的怎样写出桥的美观。根据重点词句让学生说说这一自然段的主要童思。3读第4自然段。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4重点指导“不但而且”关联词语的运用。5教师.总结:赵州桥不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且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6,完成作业本3、4、6题。教学设
27、计方案 篇6课题名称认识钟表移秀兰 溱潼中心小学一、概述·小学数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84、85页一课时 · 认识时针、分针、整时、大约几时 · 认识钟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2、过程与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单元在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对于一年级的学
28、生来说,时间既熟悉又陌生。有些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时间观念差,对钟表的知识感到陌生。这就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认识钟表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理念:设计本课时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整堂课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活动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认识钟表。拟在本课教学中体现以下几点: (一)知识呈现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新知从生活中自然导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
29、,到生活中去”,使数学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二)学生学习自主化: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认识钟表面、认识整时刻、判断大约几时等,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的探索过程中自主获得。(三)学习过程活动化:新课程以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方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总能处于一种新奇、兴奋、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亲自实践,大胆探索。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师:猜
30、猜它是谁?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 2、教学整时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
31、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拓展空间。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再出示1时、4时、6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1时、4时、6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
32、学生的学习兴趣。3、教学大约几时出示7时、7时不到和刚过7时三个钟面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小结:一个是7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时 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7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时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 (三)巩固练习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10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
33、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出示两幅表示10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是10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10时,一个是晚上10时。提问:一天有几个8时,几个9时?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完整。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使学生 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
34、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全课小结。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七、教学评价设计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习。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八、帮助和总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
35、地理解新知。教学设计方案 篇7一、教材背景:这是一则寓言。寓言,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练、生动的故事里的文学体裁。它大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事物“人格化”。这寓言写的是印度的一个挑水工,用两只水罐挑水。一只水罐完好无损,另一只有条裂缝。后来当有裂缝的水罐感到惭愧的时候,挑水工与其对话,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作用,同样能给人类以美的享受。从课题“一路花香”着手,可以引起学生无限联想,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急于了解一路花香是怎样的一幅美景、为什么会一路花香、从这个故事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二
36、、教学设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接受教育。2、能自主学习课文,并通过合作拓展思路发展交流能力,抒发自己感受。3、通过这则寓言故事或深或浅地感悟其中的道理,四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些困难,应对的策略是精心设计,形成读书系列活动,并通过合作、交流能有所领悟。三、教学准备:1、挂图2、关于“鲜花”的动画四、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阐述:教学步骤每个教学环节的教与学的设计(中间可以分成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两部分)每个教学法环节设计意图的阐述五、教学步骤:第一教时一、抓住题眼,激发阅读兴趣。1、师:板书“花香”,读读想想感觉怎样?再完整板书“一路花香”,再读读题目,说说有什么不同的
37、感觉?2、生说题:(1)说到花,我们脑海里会自然浮现怎样的一幅图画?会用什么词来赞美来描绘?(2)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有关花的词语。(3)说到“花香”,我们又会想到哪些词呢。(4)老师也送给大家一组关于“花香”的词语。从题入手,想象课文可能描绘的景观,从易入手,从词入手。读题时要富有诗意的语气来朗读。3、请学生扣住“路”字设置疑问:这一路的花香是怎么来的?是谁浇灌了这么的鲜花呢?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学习新课时,一般可以抓住题眼,创设一定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继续阅读课文的情趣。二、初读课文,养成习惯。1、讨论:我们初读课文应该做些什么?2、小组交流后,归纳学习的方法。3、学生自读课
38、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4、请全班学生推荐三名同学分节朗读,并讨论其他听的同学该做些什么?5、学生读文,老师采访:取得这么好的读书成绩,有何感想?6、精读课文对话部分,自行寻找伙伴分角色练读。7、推选一组读,相机采访读得不太出色的同学有何感想?8、再读角色对话,想想说说读懂的意思。在初读课文时做到:读准子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想一想,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索,勤动笔墨的良好习惯。三、看画面,展想象。1、欣赏动画,闭眼想象,一路鲜花的景象。2、结合刚才的提供的词语描绘一下。3、观察课文插图,说说破水罐给路旁鲜花的作用。在阅读过
39、程中,适时恰当地利用媒体播放动画,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适当展开联想,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想象空间能力。四、感悟课文,合作探究这美丽的鲜花与破水罐有什么关系呢?.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自主合作(先考虑,后小组讨论。)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提高。五、读中理解,抒发感受1、在班中你可能是个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学了这课文你会想2、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可能是个不太出色的人,想想小学时读的这篇课文你会想在探究中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以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寓言的哲理,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六、课内延伸,设疑拓展1、师谈感受。2、设疑:你从挑水工这个角色又体会到什么呢?3、课外再要求学生读文。读通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读课文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课文不断深入的过程,从通顺到流畅到感情朗读,在这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困难,让学生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练习。通过采访,间接地让学生感悟课文主题。先抑后扬,通过观赏动画想象情境,让学生感受鲜花的美丽,然后与破水罐联系起来,一美一丑,一扬一抑,前后对照形成鲜明对比,领悟其间涵着的道理。设置话题,创造平台,让学生抒发感受,既内化了课文又拓展了文本。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及内在联系,并能灵活运用。2、在学生对这些形体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酿啤酒行业市场分析及流程研究
- 环评公众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沟通策略研究报告2025
- 电子厂员工入职笔试题及答案-企业管理
- 护理铺床试题及答案
- 茅台酒厂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职钳工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烟囱设计题目及答案
- 物理实验浮力考试题及答案
- 足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
- 会员评家民主测评表、评主席测评表
- 中小学防欺凌安全教育课件
- 【课件】Welcome+Unit+Reading+and+Thinking+高一上学期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外墙翻新施工方案
- 交运交通运输工程课件道路交通安全
- 胆管空肠吻合术护理查房课件
-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
- 千字文-带拼音A4完美打印版
- 主动脉夹层-课件
- 胸痹的中西医治疗课件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习加油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