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范文_第1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范文_第2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范文_第3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范文_第4页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五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那么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材分析:习作一要求学生写建议,春节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的理由充分。为了使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介绍的地方,还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以前去浏览时的照片。二、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我的建议,了解文中“建议”的材料选择和安排。2、读懂“习作要点讨论”,领悟关于为某件事情而提出“建议”的一般写法。3、按“习作要求”,选择一件

2、使自己冬青的事,写一篇日记,要能表达真情实感。三、教学重难点:理解习作的要求。四、教学时间:两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例文我的建议。1、自己先读读我的建议主要写了什么?2、交流。A小作者建议你做什么?B你能接受他的建议吗?为什么?3、小结。因为小作者把去的理由写得很充分。是啊,那里的景物虽然很普通,但作者写得很美,写出了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最米人的池塘”,他没有具体写,这样,同学们不是更想去了吗?(二)、宣布本次习作内容:我的建议。春天来了,大家想去春游吗?你认为到哪里去最好?请仿照例文写个建议。(三)拓展思路,习作指导。1想清楚你知道的哪个地方最值得人

3、留连往返?板书:我的建议交代地点 简洁2、要以理服人。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尽力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板书:主要景点 具体 文章结尾 点题(四)学生习作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第二课时习作讲评一、简介本次习作基本情况。大部分同学能选取一个地方,抓住关键的景点,有序、仔细地介绍这一景点。并把这一景点介绍清楚,介绍具体,能吸引读者。还能结合课内外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习作练习中。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写得较笼统,并不是十分吸引人。二、典型习作集体点评。习作例文:我的建议春姑娘又轻轻的来到了人间。在青翠的山间,留下了她的足迹。我建议同学们到诗情画意的山上去走一走,上次在山上看

4、日出的情景,至今都留在我的脑海里。走上干净的阶梯,好像走进了地球另一边的世界,那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蜿蜒起伏的山路,就像一条随时准备腾空的卧龙,景色秀丽宜人。如果你到了山的顶峰,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松柏向我们点头,鸟儿向我们歌唱,连路边平时不起眼的小草,也欢呼雀跃起来,衬托在小草上的鲜花,也那么透明晶莹,真不知道春姑娘施了什么神奇的咒语,把所有一切平常的事都变的不同寻常。一座座青山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这好像一幅画。我希望老师和同学采用我的建议,在山上玩一玩,看一看。总评:你进步了,老师为你高兴!继续加油!1、用词不当,应将“轻轻的”改成“悄悄地”2、“,”应改成“。”3、这句话过

5、渡很自然。4、“,”应改成“。”5、想象力丰富,比喻恰当。但“腾空”应用“腾飞”更好。6、“焕然一新”、“欢呼雀跃”、“透明晶莹”这几个词使文章增色不少三、板书设计:交代地点 简洁我的建议 主要景点 具体文章结尾 点题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二)能力训练点: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养观察、想象的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古诗、

6、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感情。(四)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能力的培养,学会说和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色,并写下来。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三)解决方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味及语言美。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自学生字。2动笔描绘春天的美景。五、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图意,明确字词的意思。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第二课时学会生字,让学生练笔。有感

7、情地朗读课文。(二)整体感知:这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古诗。有一幅插图,画的是几只鸟站在开满桃花的枝头上,春燕和鸟在空中飞翔,正是诗的意境。这首唐诗有四行两句。作者描述了一幅雨后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景。第一句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地天已亮了,窗外传来了一片婉转悦耳的鸟叫声,这是通过所闻描述春天早晨的情景。第二句讲朦胧中想起昨天夜里听见刮风下雨的声音,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凋落了。这是通过所想来描述春天夜里的情景。(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解题:人们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

8、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板书3春晓(齐读)。(二)看图,了解图意:1启发想象:从图上看这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美景?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春天,桃花开了,几只鸟站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雨下了一夜,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过渡语: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1借助拼音,读熟古诗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6。2教师范读古诗。3介绍作者: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

9、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1解题:从图上看作者描绘的是什么时间的景色?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2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的?(齐读古诗)3学习前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1)仔细读,小组讨论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2)重点体会:眠:睡眠,睡觉。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3)试着说第一句话的意思: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4)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体会

10、:处处:到处。闻:听到。啼鸟:鸟叫。想一想,鸟的叫声是什么样的?(5)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第二小句话的意思: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过渡语: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两句)4学习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出示挂图,观察: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2)试着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过渡语: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3)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4)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5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练习背诵和默写

11、:注意节奏和重音: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六)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扩展:春天的景色非常美,你们一定要珍惜春光,爱惜时间。(七)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八)板书设计:3春晓:春天的早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背诵,默写古诗。(二)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在了解字义的基础上分析字形:1重点指导:晓:从日不从目,日出而晓。与烧比较字形,右上没有一点。眠:目字旁,闭目则眠。闻:与问比较字形,课文中是听到,现在的意思是用鼻子嗅气味。2请学生说说字义。(三)练笔: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晓,看到作

12、者把景色描绘得这么美丽生动,你们想不想写一写呢?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春天的美景。2出示挂图(画面是春景),再听听音乐,想象春天是什么样的,小组互相说一说,然后写下来。3师生共同点评。(四)布置作业:抄写字词。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春晓教学设计三,希望对你有帮助!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要求:通过精读课文,体会文中蕴涵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演课本剧。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作者的家门口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十分美丽。可是有一天清晨,作者却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板书:我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板书:小女孩2、出示第二自然段3、自读:你从小女孩采花的动

13、作中体会到了什么?摘花很小心(小心地双手捧者)心里急(飞快地穿过跑)师相机指导朗读4、再读读这段话,你看到这个小女孩的行为,你会产生什么疑问?(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过渡:作者跟我们一样,也产生了疑问,你们想不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机会终于来了。几天后的一个清晨,小女孩又来了,作者便把她叫住了。三、学习第三至十自然段1、想要知道其中的秘密,那就应该问她?现在你们来做作者,老师来做小女孩,你们来文问看,看看能不能问出你们想知道的答案。2、学生问,师答(语气不好的不回答,语气好的回答。引导学生用温和的语气来说。)3、看看作者是怎样来问的?出示410自然段4、为什么作者用这样的语气?(发现小

14、女孩已经不知所措了,为了消除她的惶恐)5、同桌试试这样的语气,是不是更能让人接近。6、指名读,分角色读7、通过询问,作者不仅解开了心中的疑团,而且还知道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孩子。你有没有体会到?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自由读410自然段,思考8、交流(相机指导朗读)9、过渡: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让妈妈高兴她想到用漂亮有芳香的花瓣来送给妈妈。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10、如果是你,你会向小女孩孝敬你的妈妈吗?为什么?11、下面我们来听首歌,在歌声中希望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想想你的妈妈、爸爸为你操劳的情景。12、听歌曲妈妈的吻13、你有没有看见往日你爸妈为你操劳的场面,谁来说说?1

15、4、我们再来读一下对话,看看你是否会有一些新的感觉。学生练读、指名读、分角色读15、读得真感人啊!如果把这个场面拍成电影一定很感人,愿意做小演员把这个场面演出来吗?现在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把这个场面演出来。(要求:熟读对话,练好对白)板书:用心、用情16、指名表演17、总结:其实小姑娘送的不只是花瓣而是一份孝心。板书:孝心四、学习第11自然段1、师范读11自然段2、你是作者,你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吗?(受了感动,激发了孝心)板书:买花3、齐读4、如果你是作者,送花时你会对小女孩说些什么?如果你是作者的母亲,你看见了月季花,你又会说些什么?五、总结全文1、虽然我们手中没花瓣,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

16、片花瓣,那就是我们的孝心,希望我们能用我们的心,让爸爸妈妈每天都能闻到淡淡的清香。2、现在让我们听完歌曲妈妈的吻在歌声中为爸爸妈妈送上一份祝福。(闭上眼睛,双手握十靠额头。)板书:小女孩摘花花瓣飘香(孝心)送妈妈“我”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教学难点:创作诗歌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

17、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

18、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2交流

19、: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2.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七、作业自编一首诗。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体验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爱,感悟成长。【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验父爱,感悟成长。【教学方法】朗读、谈话法。【教具准备】多媒体、音乐。【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有一首歌一直在我们耳边回响,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来唱一唱。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跟唱。

20、这首歌我们唱了好多年,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每当你唱起这首歌时,你都会想些什么?生谈感受。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吧!二、整体感悟、题目代换:这篇文章比较长,通过我们预习课文,你觉得文章还可以用什么题目来代换?探讨结果:我和爸爸、爱花的爸爸、父爱、解释课题:同学们代换了这么多题目,那作者为什么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课题?探讨结果: 爸爸种的夹竹桃花败落。 暗示爸爸的生命之花败落,爸爸离开人世。、略谈感受:老师第一次读这篇文章的时候,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那你最初读完课文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生意见结果可能是感动、同情、敬佩等,要求说明原由。三、品读课文、品读最感动的地方:看来同学们和老师一样,是饱含激情地读完这篇文章,你能否把课文中让你最感动的或是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给大家读一读? 自己练读。 抽生单独读。、师生品读爸爸逼我上学的部分: 我与爸爸的故事中,哪一件事写的最详细,对我影响最大?明确:爸爸逼我上学。让我们跟随英子的回忆,一起回到六年前,来亲身感受一下英子被迫上学的经历。以读为主。 生自己朗读。 选优秀选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