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集合4篇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材说明】家乡景物是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本单元的主题就是大自然的美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处家乡的美景进行观察、口头表达和写作。这是学生第一次写有关景物的作文,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作比较详细的指导。本次作文教学的步骤是探讨方法课外观察交流信息学生写作师生共改,本教案是作文教学的第一环节。【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便成了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
2、肩上的重任。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才能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氛围内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产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次作文不再是学生盲目观察交流信息指导写作这样的过程,而是探讨方法课外观察交流信息学生写作师生共改。是为了让学生写有准备的作文、写思路清晰的作文。本课时的作文指导也改变了教师以前一味的灌输式,而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探究性地获取写景作文的知识,实实在在掌握写作方法。【教学目的】1、初步掌握写景作文的方法。2、养成写作文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教学过程】一、以歌动情导课 进入写作主题1、师生共同演唱阿里山这首歌。2、歌好听吗?歌中的阿里山美吗?其实我
3、们身边也有这样的美景,你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景吗?3、你们喜欢这些景物吗?为什么?4、今天,我们就要把我们对家乡的热爱用笔来写出来,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怎样写家乡景物。(板书:家乡景物)设计意图:用歌声进入主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引起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学生对家乡的景物也有了热爱之情。二、回顾所学课文 掌握写景要素1、写景要素之位置。 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是描写景物的,想写好景物作文,可以借鉴这些课文,如:黄山奇石、日月潭、珍珠泉。(用投影出示这几篇课文) 观察每篇课文的第一段,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写景要先写什么?(板书:位置) 说说你想写的家乡景物在什么地方?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探究
4、性学习,发现写景作文通常会先介绍所写景物的地理位置。2、写景要素之特点。 黄山、日月潭、珍珠泉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想一想课文的题目与这些特点有什么关系?(板书:抓特点 写题目) 这次作文的题目,你打算怎样写?设计意图:此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景物的特点是写景作文的重点,其特点可以作为题目统领全篇。 这些特点都是作者怎样得出的?(板书:观察) 观察是写作文的基本方法,写景物的作文更离不开我们细心的观察,在观察景物时,你有什么建议吗?(板书:用眼、用耳、用手、用心) 试着去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你打算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 通过对同学的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板书:顺序) 我们认真的、有顺序的观察就是
5、为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写出家乡景物的美。你能从印象中找到将要写的景物的特点吗?请说一说。 小结:为了把景物写得更美,光凭平时的印象还不够,我们要用上足够的时间仔细去观察你将要写的景物。设计意图:观察是写景作文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怎样去观察景物的特点,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通过同学间的互相建议、现场观察一位同学的外貌,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明白观察不是走马观花,观察不是杂乱无章的。3、写景要素之想象。 珍珠泉中说潭底有冒不完的水泡是有许多快乐的孩子吹出来的,这是真的吗?(板书:想象) 听听这篇作文神女峰,它是怎样想象的? 想象对于我们的作文有什么好处?(小组
6、讨论) 小结:我们在写景物的作文时就要展开丰富的想象,甚至还可以用上传说来写出我们家乡景物的特点。想象可以使一篇文章生动,只要肯想象,身边的一切都可以变得神奇。设计意图:课文、范文都是指导写作的资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更加清楚想象在写景作文中的作用,想象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4、写景要素之感情。 你喜欢学校的花坛吗?你会把它写得很美吗?你喜欢班上的哪一位老师?你写他的时候会把他写得很丑、很可恶吗?为什么? 作者为什么把黄山、日月潭和珍珠泉写得这样美?(板书:感情) 小结:我们写景,就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写,尽情的在作文中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的作文才会吸引读者。设计意图:从
7、实际生活中得出真实的体验,写喜欢的事物才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三、师生共同建议 完善写作方法1、想要写好家乡景物,你们还有什么建议?(板书:优美词句 动静结合)2、自由读板书,巩固写景作文的方法。3、总结:选择好自己想要写的对象,用上今天学到的方法,利用课余时间去仔细观察,为写景作文做好准备,并要养成写好观察记录、先准备后下笔的习惯。设计意图:用朗读来巩固方法,使作文课的指导又多了一种形式,总结中的习惯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永远受益。【板书设计】家乡景物了解位置观察 特点 感情 抒发想象展开教学设计方案 篇2课文内容简析:搭石这篇课文描绘了一幅幅乡间人筑就和谐、动人的画面: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
8、岸边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了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两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在学生们的齐声呼唤中,在听课老师热情的掌声中,王玲湘老师结束了她四十分钟的讲课搭石。听完课后,留在我心头的热乎却远远没有因为欢呼、掌声的渐行
9、远去而消逝,她已深深地印在我一个年青老师的心底。对王老师这一堂课的评价,人民出版社网站的论坛上已经有很多了,我先没去看,就想让自己先想想自己对这堂的解读,之后写出的东西也算是对王老师的敬畏。对这堂课,就让我先冒昧地改用课堂上王老师统领全课堂的“文眼词句”谈谈我对课的整体感觉,那真可谓是搭石,构建了新课程背景下的和谐课堂。一、如“小溪,顺流而下”景一师:(出示图片,配乐)文章的作者刘章爷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回过家乡。但当他静心闲坐,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家乡的一幕幕,浮现出的不仅是家乡那优美的风景连绵起伏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以及散落在小溪边的风情民居,但让作者觉
10、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在开课时一段优美音乐的配乐下,加之王老师入情的课堂引领辞,在每一个听课学生面前勾勒出一幅乡间恬淡、闲适的画面,以及文章的“主角”小溪上的搭石。那一幅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听课的每一个孩子,他们很快便就融入到了课堂当中,有了很强的欲望想去刘章爷爷家乡看看的欲望,想去读读文本的欲望,想去了解自己可能先前从未见过的乡村世界小溪上的搭石的欲望。开篇之景,就像小溪的源头活水,浸润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有了源头,便有了源源不断的溪水,也就汇就了那涓涓小溪。顺流而下,王老师紧扣“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初读课文,并用课文中的
11、句子来说说什么是搭石。通过对比,学生感受到了有了这不起眼的搭石,给当地人们带来很大的便利。课堂由此逐层深入,恬静的溪水流向深潭景二师:你们说得都不错,和作家心是相通的。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有一句写搭石很美的句子,找一找。生:“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师:想不想一起去欣赏这道风景呢?让我们跟随着作家,跟随着家乡的人们一块去走走搭石吧。请大家静静地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让学生细细品读咀嚼。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如流水般顺畅、自然。在一系列的学法指导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乡村人
12、淳朴的民风、民情。二、如“行云,沁人心脾”景三师:搭石是怎样一道风景呢?生:我找的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师点击课件)师:怎样的动作才是协调有序的呢?生1:就是很有秩序,配合得很好。师:这是从字面上理解。生2:就是“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师: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指一组学生: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师:没有人踩在别人脚上,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指挥吧?(生摇头)其实没有人指
13、挥,但配合得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在上述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始终体现着新课程提出的引导者的角色。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由学生主动完成。那道“协调有序”的风景,在初读之后,可能学生只是基于文本,感觉到乡亲们走得很有秩序,至于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他们没有一个真切体会。此时老师适时得引导,加入表演读的元素,创造出似“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的课堂朗读呈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乡亲们过搭石时的和谐之音。如行云,似轻扶,无形之中体悟朗读带给他们的震撼。这一教学过程,王老师也充分加强了对阅读的学法指导。“这是从字面上理解;你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这样的
14、动作就叫做协调有序。”等等,老师甜美轻快的小结之音,深深扎根孩子们的心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对如何进行文本理解、阅读有了一定的方法积累。斯事虽小,但足见老师的匠心独具。如朵朵浮云,沁人心脾。三、如“民歌,唱响一曲和谐之音”景四师:让我们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再次去感受走搭石的美。师:展开你们的想象,每天有多少人走搭石呀!假如怀抱着宝宝的妈妈来走搭石假如生1:假如胆小的孩子来走搭石;生2:假如拿着行李的外乡人第一次走搭石;生3:假如回娘家的妇女走搭石;师:“假如谁总会怎么做”,发挥你的想象,想一想,再说说你心中的假如吧。生1:假如遇上年幼的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会用强健有力的手抱起孩子过搭石
15、,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生2:假如遇到抓扛着一大包行李的外乡人来走搭石,年轻人一定会接过他的行李,扛在自己的肩膀上,还会提醒外乡人“紧走搭石慢过桥”。生3:假如有残疾人来走搭石,家乡的人会脱鞋绾裤,不顾水凉,小心翼翼地扶他过搭石。通过孩子们对来走搭石人的假设,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将那些原本自己本无法亲身经历,但又想借他们让自己所想帮助的人去经历走搭石过程,都搬上了课堂。小空间瞬间变成了乡村大世界,各色各样的特殊人群都来了:胆小的孩子,第一次走搭石的外乡人,抱着孩子的妇女,手拄拐杖的老伯从孩子们的回答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这些假设人群正代表着什么?是的,那些正是些需要帮助的人,孩子们心中有的
16、正是那颗像乡村人那样为他人无私奉献的心呀!这正是我们新课程下的课堂,正是我们想培养的人才孩子们通过想象,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那些过搭石需要帮助的人。多善良的孩子们,正是基于王老师巧妙的设计,引领着孩子们在天堂里畅谈感受着人间温情。多好的课堂,多美的乡音,孩子们被文章中的那些无私奉献的乡亲们感动了,自己也愿意成为那些淳朴乡民,共同奏响一首淳朴的民歌,让余音久久环绕在广阔的山村间,让和谐之音畅响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篇3教学要求: 1、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独立学习课文中的相似小节。2、懂得萝卜、白菜、西红柿和马铃薯的食用部分,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对学生进行认真学习,勤于观
17、察的教育。3、学习区分:“不好吃、不能吃、最好吃”这三个词语的意思4、进行仿写练习,培养学习能力。教学重点: 1、通过教扶放,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相似小节,知道不同的蔬菜的食用部位是不同的。2、进行段的仿写练习。3、辨别词语的意思,并学习用“带着”“跟着”说话。教学难点:1、通过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课文。2、进行段的仿写练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九课熊妈妈收菜的生字,通读了课文,并给课文分了小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复习: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二、从扶到放,学习课文(一)、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节1、过渡: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听老师来读课文的第一节。“菜
18、园里的蔬菜都长大了,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出示: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练习:问:“带着”可以用什么词替换?(领着)读一读能否说:“小熊带着熊妈妈去收菜”?为什么?应该用哪个词来表达?(跟着)请用“带着”、“跟着”各说一句话。(老师示范,学生练习)2、整体感知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小熊一起跟着熊妈妈去收菜呢?听录音,看课文,熊妈妈带着小熊都来到了哪里?生:回答板书:萝卜、白菜、西红柿、马铃薯(四幅图)(二)、学习第二节,掌握学习方法1、过渡:在收菜过程中,小熊都增长了哪些知识呢?让我们来学习第二小节2、集体读第二节:数数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出示:1)熊妈妈和小熊走到什么地
19、方?熊妈妈干什么?2)小熊要怎么样?3)熊妈妈说什么?4、根据以上问题引读,板书:叶子、根(最好吃)5、学习了第二节,你懂得了什么?(三)、归纳学法,小组学习第三、四节1、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学习第二节的?2、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四人小组学习第三、四节,并同时完成第43页上的填空1-3题。3、请二位同学上来,完成第三、四节的板书4、分别请两个学习小组的同学演示学习成果,并派代表给全班同学引读。(四)、学生独立学习第五节1、学生自学,完成填空第4题2、请一个同学上黑板完成板书,并带领大家学习三、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老师想考考你:这里有三个词:“最好吃、不好吃、不能吃”他们在使用时有什么区别?2、是啊,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蔬菜,他们的食用部位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老年医学护理康复竞赛题库及答案
- 桃花源记课件重点字
- 国企银行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药品监管笔试备考冲刺卷2018
- 2025年协会财务岗位笔试中的法律法规知识预测题
- 2025年跨国公司招聘区域经理面试技巧与模拟题集
- 2025年殡仪专业考试模拟题及解析
- 公务员选岗面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面试题答案及分析
- 校长述职报告课件
- 眼的生物化学讲义
- GB/T 3098.15-2023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母
- 陈琦《教育心理学》课件
- 封头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 护理副高职称答辩5分钟简述范文
- (3)-2-1-药物的跨膜转运
- 幼小衔接资料合集汇总
- 八年级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
- GB/T 28575-2020YE3系列(IP55)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条件(机座号63~355)
- 储油罐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表
- 传媒公司员工劳动合同(标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