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安塞腰鼓_第1页
14、安塞腰鼓_第2页
14、安塞腰鼓_第3页
14、安塞腰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塞腰鼓教学目标:l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2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3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 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大家在电视节目上看过陕西安塞地区的腰鼓吗?我想大家一定会被安塞腰鼓那种壮阔、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对安塞腰鼓是怎样欣赏、体会的。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讨论并归

2、纳: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第二段:从“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第三段:从“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到完。 3提问:文章怎样写表演前的情况? 讨论:从背景写:是一片高粱地、丝溜溜的南风。从人物写:是蓝腾腾的后生。从性格写:是朴实的。从神情写:是沉稳而安静的。从腰鼓写:是呆呆的、不曾响。 4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讨论:为下文写腰鼓表演铺垫。 5提问:作者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 讨论:壮阔、豪放、火烈。 6、提问:作者是怎样写的? (1)归纳:先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 没命了。再用比喻从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写,如强震起的石头的

3、狂舞。再 用排比、连续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急促的鼓点像骤雨,飞扬的流苏像旋 风,蹦跳的脚步像乱蛙,闪射的瞳仁像火花,强健的风姿像斗虎。 (2)朗读指导。8提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使描写的对象更加形象生动具体。运用排比使文章的气势更加恢宏、雄浑有力,用来描写安塞腰鼓很适当。 13提问:作者联想到什么? 讨论并归纳:联想到落日古战场,电闪雷鸣和人的大彻大悟。14提问:“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句话怎么理解? 讨论并归纳:这里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矿、豪迈、开放的。 四、小结 文章描写安塞腰鼓的特点:壮阔、豪放、火烈

4、。先写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后通过联想、想象,写安塞腰鼓给人的感受写出了陕北人们的性格特征。 五、作业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激趣导入1、(多媒体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2、同学们,欣赏了这幅精彩的表演场面,你的心中必然会有所触动,那么请用语言描绘一下这场表演。3、(交流评议)师:如此惊心动魄的场面要形象地描绘出来,确实有困难。不妨让我们一同欣赏刘成章是怎么把安塞腰鼓写得有声有色有气势,竟至于使我们如痴如醉。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2、提问:这是

5、( )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词句来回答。 如“亢奋”、“豪迈”、“惊心动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声地朗读 找出描写“腰鼓表演中”部分。 三深入感受 1、布置分组朗读,分组寻找“好一个安塞腰鼓”中的“好”体现在哪儿?请用“好在( ),你看(听)( )”句式叙述。 2、交流如:.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场面。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好在鼓声的巨大力量。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好在有茂腾腾的击鼓后生。你看,后生们的胳膊、

6、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好在变幻的舞姿。你看,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3提问:这样“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这股力量,有西北汉子热情奔放的腰鼓表现出来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重负的力量; 歌颂阳刚之美,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 4、自由读课文,找出最震撼你的字词或句子。 学生边读边做记号。5全班

7、交流学生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三次。请用“我喜欢 ( )    句子,因为   (              )的句式进行评点。 (教师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入手)举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句子,因为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学生间互相交流 教师作适当的归纳 6、小结: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4配乐朗读,体会情感,品味语言。四作业(迁移练习) 1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2背诵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并摘抄笔记本上 3模仿课文的排比句,仿写句子。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