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袁伟梅-酿得诗香自幽远_引来蝴蝶弄清风_第1页
17-袁伟梅-酿得诗香自幽远_引来蝴蝶弄清风_第2页
17-袁伟梅-酿得诗香自幽远_引来蝴蝶弄清风_第3页
17-袁伟梅-酿得诗香自幽远_引来蝴蝶弄清风_第4页
17-袁伟梅-酿得诗香自幽远_引来蝴蝶弄清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酿得诗香自幽远 引来蝴蝶弄清风小学儿童诗课堂教学略谈【摘要】儿童诗是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儿童诗短小而又文思流畅、意境优美、生动有趣,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火花,诗中文字处处留给人美的享受。教师在儿童诗教学中要明了不同文本在语文学习中的不同意义,了解儿童诗之于儿童的无可替代的语文教育价值。首先应该立足于儿童诗充满童趣,饱含情趣的特点,由童趣促诗趣,把儿童诗还给儿童;第二,由童心入诗境,发挥儿童丰富的想象,进入声韵和谐的美妙诗境;第三,由童言传诗美,习得意象与意境的融合,感受到童诗的语言美,从中习得意境转化的方式,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最后,由童智再散诗香,童心仿诗,童心写诗,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提升

2、学生生命品质,丰盈学生生命内涵,酿得诗香自幽远,引来蝴蝶弄清风,教学也会变得超然放达。【关键词】童诗 童趣 童心 童言 什么是儿童诗? 请先看这样一个场景。 在一次师德培训会上,一位教师带着4岁的女儿一同坐在会场里。会场角落有个水龙头坏了,拧不紧,水在一滴一滴地滴着。坐在边上的老师见了感叹道:“别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啊!”,清洁工见了说:“该叫人来修理修理啦!”;4岁的小女孩来接水了,见到这滴答的水,歪着小脑袋轻轻说:“谁欺负你了吗?你怎么哭了?”多美的童声,多美的语言啊!听了让人心生怜惜,不觉为这滴答的水滴伤心。在场的老师说得虽然含义深刻,但这是公益广告语,清洁工说的则是生活用语

3、,只有小女孩,不经意的言辞散发着幽幽诗香,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感召力,这就是诗,是儿童特有的童趣、童心、童言编织出来的儿童诗。儿童诗短小而又文思流畅、意境优美、情感充沛、生动有趣,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的火花,诗中的文字处处留给人美的享受。细心的老师会发现,现在的教材平均每册都有两三篇儿童诗。而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儿童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后的初步的情感体验,并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但在我们儿童诗的教学中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童诗童趣的不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那种童真童味也不浓,这不免有些遗憾!作为教师,我们如何把握儿童诗的特点,达到课程标准所提的要求,展开有效教学,

4、让儿童诗那活泼的童趣、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想象,成为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学习语言的文本典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一、栩栩童趣促诗趣儿童的天性首先表现在一个“趣”字上,世界的一切对儿童来说都是新鲜的,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充满着浓郁的探究欲望。沈复的童趣中这样记叙:“余忆童稚时,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文中的“物外之趣”是成人无法再涉足的,只有孩子们稚嫩的心里才能把夏天成群轰鸣的蚊子,当成群鹤飞舞,并把它们留在蚊帐中,再喷点烟,就像鹤唳云端。

5、这样怡然称快的趣事,是孩子们天然的童趣,是任何事物无法替代的。然而老师们却常常会忽视这种童趣,以成人的思维掩盖了儿童诗弥漫的清香。我听过两位教师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出现同样的现象:学生自读过课文后,教师就课文内容接二连三地提问:雪地上来了哪些小画家?文中怎么写的?它们用什么画的?谁没来呢?青蛙为什么没有来?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想一想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呢?老师问了,学生答了或者老师帮学生答了,最后,教师提议:“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从头到尾地读一读课文吧。”至此,“课文”学完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儿童诗呢?不见了! 目前,像上述案例中那样无视阅读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上的

6、巨大作用,不明了不同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的不同价值,更不了解儿童诗之于儿童的无可替代的语文教育价值的教师很多。我们应该立足于儿童诗充满童趣,饱含情趣的特点。促进学生生命成长,丰盈学生生命内涵,把儿童诗还给儿童。像上面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教学,教师是不必急于用那么多问题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正确的选择是陪着学生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当学生读到兴味盎然时,再引导交流一下自读的初步感受。这时的交流不必深入,只需指向学生最易产生共鸣的那份童趣。比如,喜欢读吗?你从诗歌里看到了什么呀?就让那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尽情地说一通吧哪怕情景的还原是零碎的,对诗歌情景的感受是肤浅的那也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啊!此时,

7、学生已经与儿童诗中的童趣产生共鸣了,他的心已经融进了儿童诗富于童趣的情景中了。二、朗朗童心入诗境童诗因其具有童趣的特点,故其题材也是最为广泛、自由的,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下至鸟兽虫鱼、花草木石,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可入诗。而且它重视节奏、声韵的美感,文字流利自然,从而让人进入声韵和谐的美妙诗境,这是学生丰富情感,学习语言的最美境地。(一)用心朗读融入诗情一方面,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通过更多的阅读来实现,另一方面,语文教学又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可以说多读是必须的。儿童诗大多情趣盎然,体味情趣和节奏需要朗读,加上通过朗读还可以检查读音,让学生开口出声表达,这样,朗读就成了儿童诗教学的一种

8、基本阅读方式。1、内容入诗情在朗读中,学生读诗要读懂诗的内容,读出感情来。儿童诗的朗读不仅仅是读出诗歌节奏的停顿,轻重的起伏,可以说,那只是没有心情的感情,只是表现阅读技巧的虚假表情,因此指导朗读先要让学生读懂内容,体会到某种心情,融入诗境产生某种喜怒哀乐的各种感情。如,读两只鸟蛋时的真心呵护之情,读红领巾真好时的自豪感,读和我们一同享受春天时的无限渴望2、音响助诗情音响包括拟音、朗读、乐曲的录音。指导学生阅读之前,放一段与所读童诗情感相符的音响,可以把学生带入音响所描绘的情境中去,容易使他们联想起自己的生活和经验,建立起关于所读童诗的具体形象。我在教学四季的脚步时(人教版二年级),借助钢琴弹

9、出的不同的泉水声,“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叮咚”等不同的泉水流动的声音和节奏,让学生置身山涧,感受到泉水的快乐,课堂上孩子们也自然融入诗意其乐无穷。上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人教版四年级)可播放点伤感的音乐,学生的朗读自然会悲从中来,愿从心生。(二)唤起想象融入诗境 1、图画唤起想象图画是用线条、色彩描绘形象的,是唤起儿童想象最直接的形式。图画中描绘的各种景象又能刺激儿童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诗的意境。我教学四季(人教版一年级),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先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再想象雪人都有哪些顽皮的表现。有的学生想象雪人大肚

10、子往前一挺的动作,有的学生想象雪人边做鬼脸边说话,有的学生还想象了雪人用手拍大肚子的神气样儿。在想象中,雪人的形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丰满了,接下来的朗读就充满情趣了。2、故事唤起想象在指导阅读之前,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说所读的童诗故事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教学假如一课前,就要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使他们比较顺利地进入童诗情境,从而加深对童诗的理解。3、表演唤起想象在初读之后,指导学生用自己对童诗意境的理解,分角色登台表演,看哪位同学朗颂表演得最出色。学生可以在这种活泼、有趣的表演中,通过相互启发,想象童诗的内容,人物对话的感情、意思等等。(三)角色体验融入诗境既然儿童诗是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那么,教

11、学儿童诗的课堂上,只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诗歌形象,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架起儿童诗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就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心灵的对话,情感的共鸣。如教学儿童诗看电视(人教版一年级),在充分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一家人看电视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感受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从而沟通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领会了诗歌所传达的情意。教学春的消息(人教版二年级),引导学生把诗歌中的“我”想象成自己,在角色体验入境入情,那份春天带来的快乐便激荡在学生心中,再次诵读诗歌,一张张小脸便“春意盎然”了。三、牙牙童言传诗美儿童诗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在儿

12、童诗的课堂教学上,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感受到童诗的语言美,从中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一)习得意象与意境的融合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就是指那些客观的具体的事物(表象)带上了人的痕迹,烙上了人感情印记。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如 “望月怀远” “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诸如此类的意象成了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诗人在表达的思想感情鉴赏时,领会意境是自然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把握。在一次走进儿童诗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条曲线,然后出示:“小鸡看见了说这是条肥美的青虫,蝴蝶看见

13、了说这是花香飘过的痕迹。”我告诉学生这条曲线就是诗中的意象,但在小鸡和蝴蝶眼中会有不同的意境。然后出示更多的小诗,让学生找出意象和意境,再用同一条曲线展开自己的想象,写出不同的小诗,学生写得很好,我记得有个学生这样写道:“这是云彩张开的一条缝隙,从里面逃出了顽皮的雨滴。”学生马上从同样的意象中,融入了自己的意境,一首童趣清丽的儿童诗就应运而生了。(二)习得意象转化的方式 儿童诗中意象和意境的融合,需要奇妙的想象和联想。儿童最容易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皮亚杰说:“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

14、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意象,如初冬冒着寒气的红日、蚕豆叶柄上的小耳朵、蜻蜓翅翼上的纹路、大雪笼罩的除夕这一切能激起儿童多少神奇的想象啊!”至于联想,则如一串项链环环相扣,又如花瓣层层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联想,也可以是间接联想。1、直接联想是由某一事物的具体特征迅速联想到另一相似事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比喻或拟人。  原物联想物方法大树伞比喻云朵棉花太阳喝醉了拟人小雨云妈妈哭了2、层层联想是在直接联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想下去。要写好儿童诗必须学会层层联想,联想的层次越深,儿童诗的意境就越好。 比如,看到牵牛花我们马上想到什么?(喇叭)由喇叭你又马上想到什么?(吹响的军号)类似的推想比如:&#

15、160; 原物第一层联想第二层联想大树伞小麻雀的屋檐云朵棉花大树爷爷的棉衣月亮小船小河里的鱼儿睡了 当然我们在教学儿童诗时会发现,儿童诗表现意境的方式不只想象和联想,还可以用夸张、排比等方法给儿童诗镶上美丽的花边,酿得一首首生动幽香的儿童诗,学生在朗诵欣赏的过程中,一定会慢慢领会其美妙之处。四、幽幽诗香引蝶舞儿童是“本能的缪斯”,他们具有潜在的艺术灵性。儿童诗表现的就是儿童的生活,抒发的是儿童的情感,因此,学习儿童诗就成了儿童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充分地表现出来。(一)童心仿诗在课堂上,除了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活动充分展现自己对诗歌形象个性化的理解

16、、体验和感悟外,还要引领学生用课本上的诗歌为例子,仿写其优美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的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品读诗歌前三节的基础上,呈现第五节诗句,并出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照着诗的样式,展开想象说一说。接着,又引导学生生发开去: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用心倾听吧,你还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呢?很快,学生们成了一个个小诗人:听听/秋的声音/秋风吹起了口哨/“呼呼”/那是和田野打招呼。听听/秋的声音/大豆裂开了嘴/“啪啪”/那是给秋天的掌声。听听/秋的声音/秋雨纷纷飘落/“滴答”/那是给水果的甜吻。.(二)童心写诗在指向儿童心灵需要的语言学习上,儿童诗为儿童学习驾驭语言,展现自我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在学习儿童诗的课堂上,只要教师心中有课堂,有诗,有儿童,学习表达就不仅仅是仿写了,它自然而然地成了学生进行再创作、实现自我的需要。因为那诗句是从儿童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了同样在走近儿童诗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根据那条曲线和提供的句式让学生仿写后,又给学生提供许多生活的意象,如春雨、树林、小溪等图片,配上动听的音乐,学生进入自己的童心世界,带着一种纯真的情愫,一种智慧的灵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