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学校读后感_第1页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_第2页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_第3页
明日之学校读后感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日之学校读后感看到明日之学校的书名,给人一种希望同时又不着边际之感。对美国人来说对书名 Schools of Tomorrow 更多感受到的是希望,作为美国人的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将题目理解为 今日之学校 。 因为此书的出发点正是描述美国各地受卢梭、裘斯泰洛奇金和其他教育改革家印象的一些新型学校, 是关于正在实验中的这些学校的描述, 特别是关于这些学校用实例说明的观念以及杜威对于初等、中等教育改革的建议。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州的葛雷学校。这些学校虽然尚在实验阶段, 但至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这些学校的教育模式极有可能扩大推广于社会成为普遍的今日之学校。明日,对国人来说,更多只能代表它的本意:未来

2、。 明日之学校是杜威1915 年的著作,时至今日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时近百年,杜威这本著作的价值仍未被中国社会真正重视,更不要说发现可行的实践方法。中国高喊教育改革,高喊减压减负,高喊课程改革,这些已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了,而实际情况是:中国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读书越来越辛苦, 辛苦到父母都不舍得的地步。 在现在的中国,还只能看到“明日之学校”的海市蜃楼,不着边际。杜威在 “教育即自然发展” 一章中的一个观点, 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力量。那就是: 把作为一个儿童用得着的东西交给儿童, 而不应该只是拿成人所积累的知识即与儿童的生长迫切需要毫不相关的东西强加给儿童。 误用时间比虚掷光阴浪费更大, 教育

3、不当的儿童比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儿童离美德更远。 前一句说明了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学习时间,后一句在说明误用时间的惨痛损失。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归结到本质, 学习是为了生存, 达到一个再高些的层次就是为了生活, 如此而已。 当中国的孩子是辛苦的。 中国当今的教育真是在不惜一切代价迎合一句古话: 活到老学到老。 从还是母亲肚里的一滩血团开始, 中国的儿童就已经在接受胎教了。 对于胎教我不置可否, 听一些古典音乐和胎教故事,这些不会增加大人和肚里的负担,即使无益那也无害。一旦进入小学,中国的孩子就被宣判了 12 年有期徒刑,直到进入大学才获得解脱(大学教育制度把读书人从监牢里解救出来到底是好是坏这里暂且不

4、论)。在12 年服役过程中,中国孩子被要求强制学习的内容果真有必要学吗?回答这个问题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即: 一个人在努力生存和生活中是否用得到这个东西。 按照这个标准所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 试看中国的奥数事业。 我之所以称其为事业, 因为它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变态的系统。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那样把奥数当做一门事业看待。 25 年前中国开始正式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11 年前,中国奥数不断升温,进而演变为疯狂的“全民奥数”。目前,我国已有100 余名少年选手获得国际奥赛金牌。可是中国真正的数学人才, 似乎并未因奥数的全民化而培养出来, 国人已很久未见大师了。 中国的邻国日本教育不可

5、说不发达,但奥数成绩却一塌糊涂,很少能进入前10 名。中国人和日本人同属黄种人,甚至很多中国人认为日本人也是很聪明的,为什么在智力大赛上却不敌中国呢 ? 答案很简单, 因为它没有搞像中国一样的全民“奥赛运动” ,这种奥赛运动给中国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展现在人们面前的, 是一个与择校升学和产业利益相关联的“乱局”。奥数变得日益功利化、大众化、低龄化。什么南京名师奥数辅导,苏州名师奥数辅导, 无锡名师奥数辅导, 各地的奥数培训班如 “雨后春笋” 无耻地冒起,昧着良心大发奥数财。 中国奥数在养油了多少相联系的人的同时坑害了多少稚气 未脱的无知的孩子。 奥赛的初衷是为了发现智力超常的儿童, 演变至

6、今的奥赛俨 然成为小学生进名初中的敲门砖、高中生进名高校的“助推器”。大多数学生对 奥数抓狂, 明智的家长对奥数憎恶, 但因为现行的一些入学录取体制, 他们又不得不卷入到奥数的涡流中。学习奥数真的有用吗?国内外专家公认,只有5% 智力超常的儿童适合学习奥数。 换句话说百分之九十五的的学生只是在陪读。 更坏的影响是: 强制不想学的孩子去学奥数, 不但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而且压制了对其它兴趣的开发。2010 高考刚落下帷幕,最大的重磅炸当数学莫属,被社会疾呼“怎一个难 字了得” 。 据说数学考卷最后一道大题需要运用传说中的拉格朗日定理才能解答。 在惊叹高考数学之余我们可以联想到当今的高中数学

7、教育。 我常常困惑:我们把数学学得这么难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国际数学竞赛上多拿奖杯以显示中国人的聪明?同是地球人, 中国何苦使自己的孩子在数学学习上如此痛苦呢?更要命的是: 有多少人在他们今后几十年的工作、 生活中运用到高中艰难得痛苦着学完的数学定理、公式呢?就像杜威在“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一章中说道:绝大部分学校在其教学方法和教科书中, 却忽略了社会生活的基础。 这些学校不是把具体的工作和工作中人的方面放在中心,相反却强调抽象的东西。人、社会,说来复杂,其实又很简单。人或者为了生存,为了更好的生活,有余力时回报社会。 我们之所以送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就是为了让他们学习谋生之道, 为以后的生活打基础

8、。 人是具体的感性的动物, 何必让自己在无情的抽象的、 今后不可能用到的东西中挣扎呢。 也许生活很简单, 只是人类自己把它搞复杂了, 而且是没有意义的复杂。杜威认为“误用时间比虚掷光阴浪费更大,教育不当的儿童比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儿童离美德更远”。 孩子童年时至关重要的两样活动的时间:一是嬉戏玩耍时间,二是和家长共度亲密时光。当中国儿童刚牙牙学语和蹒跚走路时, 各种名目的兴趣班就如飞机投弹般狂轰滥炸而来。兴趣班、特长班、考级、考证书, 儿童在作为儿童而有的承受能力范围内过得比父母还要沉重和繁忙。 在这种情况里,父母更多地成为了孩子的督导员。儿童是羊,父母是放羊人,父母拿着鞭子将小羊从这块草地赶到

9、那块草地。儿童还没到自己能决定是非和反抗的力量,任由父母摆布,过着看似放养实际豢养的生活。赶场子的时间多了,父母和孩子一起游戏玩耍的的时间就少了, 父母和孩子的亲密感就会大打折扣, 在儿童的内心深处, 也许父母更多时间的角色是严格的家庭教师, 孩子始终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 现在的社会氛围还造成了这么一种情况: 放学后儿童在家附近与小伙伴玩耍的情景成了罕见现象, 难得看到一两个时那一两个追求儿童天性的小孩往往被认为是调皮的不好好学习的学生。而在10 年前我读小学时,这种现象是没有这么严重的。 这对孩子们的开朗性格的培养和大胆创兴的美德的培养都是危害极大的。 现在中国有很多这样的家庭, 在经济发达

10、地区此种现象尤为普遍。 父母的心理是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别的孩子在学, 我的孩子就也要学。 我的表妹就是这样一个很好的可怜的例子。 周六下午书法班, 晚上手风琴课, 周日上午“小荷作文”,下午珠心算班。我的舅舅偶尔带她去看外婆家,屁股还没坐热就要接着赶场了。 弥足珍贵的童年时光就被消耗在一间间课堂里和去往课堂的拥挤的马路上,学到的是不用如此刻意将来也能学会的一些抽象的高高在上的知识,或者是对将来有一些帮助却也得不偿失的东西。现在教育所用的整个方法是残酷的, 因为它为了遥远的不确定的将来而牺牲了现在。 社会使得家长变得敏感, 家长越来越害怕孩子浪费童年, 不做什么事?可是难道快乐不算吗?整

11、天跑跑跳跳不算什么吗?人的一生永不会这样忙碌了。卢梭说:“自然要求儿童在成人以前还是儿童。如果我们想要颠倒这个程序,就 会结出一种不自然的果子不到成熟就烂掉了。”现在的孩子所能接触到的就 是教室里的课桌、书本、黑板、同学、老师,家里的电器、书桌、父母。大自然 慷慨赐予人类的广阔的奇妙的世界:西瓜虫,变成两断还在蠕动的蚯蚓,水稻, 小麦人类在自己儿时尽情享受过这些自然赐予的宝藏后却禁止下一代接触、 抚摸、探寻。这是对后来出生的孩子的不公,而社会实际也没有这个权利去剥夺 孩子们贴近自热,发展天性,培养美德的权利。这是人类发展的悲哀。当今学校教育似乎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每每遇到小升初、中考、高考等影 响孩子命运的考试,媒体总是不舍放弃新闻报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