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写作的几点体会_第1页
谈信息写作的几点体会_第2页
谈信息写作的几点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信息写作的几点体会从2000年毕业工作以来,从事信息工作六年,谈谈自己的几点拙见,请大家指正:体会一:学习是信息工作的“源动力”。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时期写好信息既要有横向思维,又要有纵向研究。对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有一定洞察力,从思想上、政治上认识、分析、研究“大视野”能力。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做到基本知识笃学,业务知识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要多从书本中学,多看别人写的信息类文章,多想别人为什么这样写,多归纳总结,吸收消化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从工作中学,可以多阅览中央、省、市、区下发的各种文献,尽量多掌握上情,了解下情,对重要文件力求弄懂吃透;从身边中学,可以多查看相关原创网

2、站、收看各类新闻、阅读报刊杂志,对精彩语句、独到论点、思想火花、点滴发现可以多做笔记,结合实际,经常整理,形成“学而思,思而入,入而进”的良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和提升自身素质,才能使信息服务更加贴近中心、贴近领导、贴近决策、贴近时代。体会二:积累是信息工作“新源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离开信息积累,信息写作就成了“空中楼阁”。积之愈厚,才能厚积薄发、言之有物。所谓唱信息“四季歌”,日常中很多常规信息的撰写都可以借鉴分析以前上报的信息和中央、省、市、区下发的信息,关键是要变换角度,推陈出新。几年来,我把在乡镇工作、区工会、区委宣传部办公室撰写的各类文件、公文电函、领导讲话、会议纪要、信

3、息简报、综合汇报材料、理论调研文章,编发的瑞云山下、宣传动态简讯,制作的组织、宣传、政法、统战、文明、团委等机关网站,基层上报的各类信息、论文,中央、省、市、区四级相关信息等都录入电脑,通过数据库做好积累和储存,在需要时可以更便捷、更方便地检索各种信息。我在读书看报、收看电视、上网冲浪、阅读文件,及休闲聊天,时时处处注意积累信息。在工作量上我给自己定了每期梅列信息有一篇信息,每月的三明宣传信息出一篇信息,每季的宣传思想工作发一篇信息的目标,并通过坚持每两天给自己出题目写一篇信息加以实施。    体会三:思考是信息工作的“助推器”。一篇有见地、有厚度、有看头的信息在

4、于标题、数据、表述、角度等几个方面的历练:一是标题“靓”。标题是信息之“眼”,要扣紧上级决策焦点、政府关注重点、群众关心热点、日常工作亮点。“语不惊人死不休”,要以尽少的文字涵盖信息最丰厚的内容。二是数据“准”。数据在信息写作中具有说明信息效用和功能的独特作用。在信息写作时,恰当地使用数据,既有利于信息的收集、归纳和整理,也增强信息的说服力和可信度,提高信息效用和价值。三是内容“精”。臧克家说,下一字像下一个棋子。信息贵在精,要开门见山、简洁精炼,少一些“穿靴戴帽”的文字修饰和长篇冗长的空话套话。四是角度“新”。善于发现是一门艺术。信息工作者要像新闻记者一样,有灵敏的嗅觉和敏锐的目光,多听、多

5、看、多想,很多信息源要靠“挖”、“捞”、“吹糠见米”。譬如,各种会议无形中就是“信息源”、“信息库”;在生活中,对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一些事例进行理性思考,揣摸规律性东西采编信息。如从我们沙溪河边路灯被破坏现象中,挖掘出提升市民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从上下班途中感受到的交通混乱,挖掘出对交通次干道路线的管理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