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1]_第1页
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1]_第2页
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1]_第3页
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1]_第4页
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年 9月 第 22卷第 5期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 f the Ch i n ese C erea ls and O ils A ssoc i a ti o nVo. l 22, N o . 5 Sep. 2007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张守文 1孟庆虹 2 杨春华 1赵 凯 1(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工程学院 1, 哈尔滨 150076(黑龙江省农科院 2, 哈尔滨 150080摘 要 以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 , 采用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 ,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法制备 的最佳工艺条件 : -淀粉酶酶解条件为淀粉乳浓度 20%, -淀粉酶用量 15u /g, 酶解温

2、度 70 ; 普鲁兰酶脱 支条件为普鲁兰酶用量 4u /g, 脱支时间 10h , pH 值 4. 5; 糊化条件为糊化时间 20m i n , 糊化温度 120 。关键词 玉米抗性淀粉 -淀粉酶 普鲁兰酶 制备1981年 Anderson 等首次发现食物中的淀粉经过 小肠而不完全被消化。通过测定作为大肠发酵指示 的呼出的氢气 , 他们发现白面包中大约有 20%的淀 粉进入大肠 1。最初 , 研究者称淀粉进入大肠的现 象为淀粉的不良吸收 , 但是随着对淀粉在人体内代 谢过程的深入研究 , 发现进入大肠的淀粉能被大肠 里的微生物发酵 , 作为能 源利用。研究者们将这种 不被健康人 体小肠所 吸收

3、的 淀粉称 之为抗 性淀粉 (Resistant Starch, 简称 RS 。淀粉分子有两种结构形式 , 即直 链淀粉和支链 淀粉。由于抗性淀粉主要是由直链淀粉的结晶形成 的 , 因此脱去 支链淀粉的支链对制备抗性淀粉是有 利的 2。普鲁兰酶能够专一催化 支链淀粉 -1, 6糖苷键的水解 , 从而使支链淀粉的分支链脱离主链 形成一系列长短不一的直链淀粉。已在市场上销售 的抗性淀粉 产品 Crysta Lean 就是应 用酶解 法生产 的 1, 它的制备过程是 :将淀 粉充分糊化 , 用普鲁兰 酶对支链淀粉进行脱支 , 得到一种低 DE 值 (葡萄糖 当量值 的麦芽糊精混合物 , 然后再经过热

4、处理以提 高回生程度 , 它的抗性淀粉含量为 10%。本文以直 链淀粉的老化是产生 抗性淀粉的主要原因为依据 , 设计了先利用 -淀粉酶的酶解作用对淀粉分子链 进行适度修剪 3, 再采用普鲁兰酶对其进行脱支 , 使 支链淀粉脱掉分支部分变成 直链淀粉 , 从而提高抗 性淀粉的得率 , 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法制备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30271117; 教育部 重点 资助项目 (204042收稿日期 :2006-07-26:, , 1956, 教授 , 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普通玉米淀粉 :市售 ; 中温 -淀粉酶 :北京双旋 微生物

5、培养基制品厂 ; 普鲁兰酶 :诺维信生物技术有 限公司。1. 2 仪器设备TH Z-82(A 型数显水浴恒 温振荡器 ; TGL -16B 型高速搅拌机 ; GSA 型高压反应釜 ; A 1-808型 人工智能工业调节器。1. 3 试验方法1. 3. 1 酶解法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1. 3. 1. 1 玉米抗性淀粉的制备技术路线原玉米淀粉 -淀粉酶 处理 普鲁兰酶脱 支 糊化 4 冷藏 干燥 粉碎 玉米抗性 淀粉1. 3. 1. 2 -淀粉酶酶解条件的确定固定普鲁兰酶脱支条件 (酶用量 2u /g, 脱支时间 8h , p H 4. 5, 温 度 50 及 糊 化 条 件 (糊 化 时 间 20

6、m in , 糊化温度 120 , 通过初步筛选 , 将淀粉乳浓 度 , 酶用量及酶解温度作为三个因素 , 每个因素确定 三个水平 , 选用 L 9(34 表进行 -淀粉酶酶解正交 实验。1. 3. 1. 3 普鲁兰酶脱支条件的确定固定 -淀粉酶酶解条件 (1 2. 1. 2正交试验确 定的 最 佳 条 件 及 糊 化 条 件 (时 间 20m i n , 温 度 120 , 通过初步筛选 , 将普鲁兰酶用量、 脱支时间 pH , ,中国粮油学报 2007年第 5期用 L 9(34 表进行普鲁兰酶脱支正交试验。1. 3. 1. 4 糊化条件的确定固定 -淀粉酶酶解条件及普鲁兰酶脱支条件(由 1

7、 2. 1. 2及 1 2. 1. 3正交 试 验确 定 的最 佳条件 , 通过初步筛选 , 将糊化时间及糊化温度作为两个因素 , 每个因素确定两个水平 , 选用 L 4(23 表进行糊化正交试验。1. 3. 2 玉米抗性淀粉的测定抗性淀粉测定步骤如下 4-5:(1 取 1g 样品溶于 20mL p H 6. 0的磷酸缓冲溶液中 , 加入 1mL 耐热 -淀粉酶 (200u /mL, 置于沸水浴中振荡 30m i n , 通过耐热 -淀粉酶分解其中的可消化淀粉。然后用柠檬酸调整其 p H 值至 44. 5,再加入 1mL (1000u /mL 的糖化 酶 , 60 水 浴振荡60m i n ,

8、 将可消化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2 离心 (3000r /min, 除去上清液 , 水洗离心(重复两次 , 洗去其中的葡萄糖 , 抗性淀粉就全部在沉淀中。 向 沉淀 中 加 入 4m ol/L的 氢 氧 化 钾 溶液5mL, 置于沸水浴中 5m i n , 使抗性淀粉全部溶解。(3 加 2m o l/L盐酸 10mL 中和氢氧化钾 , 用缓冲液调节 p H 值至 44. 5, 再加 1mL 糖化酶 , 60 水浴振荡 60m in , 将抗性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4 将样品全部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 , 用蒸馏水定容 , 摇匀。样品采用 So m ogy i-N elson 法测定还原

9、糖。(5 抗性淀粉的计算 :抗性淀粉得率 (% = C ! 1000! 0. 001W! 162 180 !100式中 :C 0. 1mL 样品的葡萄糖含量 , 由葡萄糖标准 曲线求得 ;1000 100mL 溶液中取 0. 1m L ;0. 001 微克数换算成毫克数 ;W 样品的毫克数 ;162/180 自由葡萄糖换算成脱水葡萄糖基的换算系 数。2 结果与分析2. 1 -淀粉酶的酶解条件-淀粉酶是一种内切型淀粉酶 , 它作用于淀粉 时是从淀粉分子的内部任意切开 -1, 4糖苷键 , 使 淀粉分子降解。采用正交试验 L 9(34 来确定 -淀 粉酶酶解的最佳条件 , -淀粉酶酶解的正交试验结

10、由表 1可知 , 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 A 2B 2C 2, 即淀 粉乳浓 度 20%, -淀 粉酶 用 量 15u /g, 酶 解温 度 70 的酶解条 件所得的抗性淀粉得率最高 , 在这一 最佳作用条件下 , 淀粉分子被酶解的程度适中 , 有利 于普鲁兰酶的继续作用。极差直观反映出各因素对 结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 B >A >C , 即 -淀粉酶用 量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最大 , 淀粉乳浓度次之 , 酶 解温度则影响最小。由表 2进行方差分析可 知 , 三 因素中 -淀粉酶用量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非常 显著 , 淀粉乳浓度和酶解 温度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 响显著。所以在酶解法制备抗性

11、淀粉的过程 中 , 要 注意控制好 -淀粉酶的用量及酶的作用条件。 表 1 -淀粉酶酶解的正交试验结果试验号 因素A 淀粉乳浓度/%B 酶用量/u/gC 酶解温度/抗性淀 粉得率 /% 11(15 1(10 1(60 3. 65 212(15 2(70 5. 52 313(20 3(80 4. 46 42(20 125. 12 52235. 84 62314. 90 73(25 133. 98 83215. 15 93325. 09 K 113. 62912. 75013. 701K 215. 86116. 50915. 729T=43. 71 K 314. 22014. 45114. 280

12、k 14. 5434. 2504. 567k 25. 2875. 5035. 243 x =4. 857 k 34. 7404. 8174. 760R 0. 7441. 2530. 676优水平 A 2B 2C 2表 2 -淀粉酶酶解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方差来源平方和 Q自由度 f均方和VF 值 临界值 F 显著性A 0. 89020. 44549. 4440. 05*B 2. 36321. 182131. 278F 0. 01(2, 2 =99. 000*C 0. 72920. 36540. 500* e 0. 02020. 0101. 000T 4. 00282. 2 普鲁兰酶的脱支条件对经

13、 -淀粉酶酶解的淀粉样品进行脱支 , 试验 选用普鲁兰酶对淀粉脱支 , 它是一种内切酶 , 能水解 支链淀粉、 糖元和糊精中的 -1, 6糖苷键 , 生成直 链淀粉。通过正交试验 L 9(34 来确定普鲁兰酶脱支 的最佳条件 , 普鲁兰酶脱支的正交试验结果见表 3, 方差分析见表 4。由表 3得到普鲁兰酶脱支条件的优水平为 A 2B 2 1, , 10h, 554第 22卷第 5期 张守文等 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时抗性淀粉得率最高。各因素对结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 B>A >C , 即脱支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最大 , 普 鲁兰酶用量次 之 , p H 值 影响最小。由表

14、 4的方差分析可知 , 普鲁兰酶用量与脱支时间对抗性淀粉的得率有显著影响 , p H 值的影响不显著 , 这与正交试验的分析结果一致。结果表明 :普鲁兰酶的脱支程度对抗性淀粉得率有 很大的影响 , 若淀粉分子脱支过度 , 形成短的直链淀粉链及低聚糖 , 则无法形成抗性淀粉 ; 若淀粉分子脱支不完全 , 支链淀粉的支叉结构阻碍直链淀粉互相 接近 , 同样会降低抗性淀粉的得率。表 3 普鲁兰酶脱支的正交试验结果试验号 因素A 普鲁兰酶 用量 /u/g B 脱支时间/hCpH 值抗性淀 粉得率 /%11(2 1(8 1(4. 5 5. 37 212(10 2(5. 0 5. 68 313(12 3(

15、5. 5 4. 72 42(4 125. 99 52236. 24 62315. 73 73(6 135. 15 83216. 09 93324. 69 K 115. 77116. 50917. 190K 217. 96118. 00916. 359T=49. 66 K 315. 93015. 14116. 110k 15. 2575. 5035. 730k 25. 9876. 0035. 453 x =5. 518 k 35. 3105. 0475. 370R 0. 7300. 9560. 360优水平 A2B 2C 1表 4 普鲁兰酶脱支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方差 来源 平方和 Q自由度 f均

16、方和VF 值 临界值 F 显著性A 0. 99420. 49723. 667F 0. 05(2, 2 =19. 000*B 1. 37420. 68732. 714F 0. 01(2, 2 =99. 000*C 0. 21320. 1075. 071 e 0. 04020. 0201. 000T 2. 62182. 3 糊化条件抗性淀粉也称老化淀粉 , 所以要 得到抗性淀粉 必须让淀粉经历糊化 -老化的过程。通过正交试验 L 4(23 来确定糊化的最佳 条件 , 糊化的正交试验结 果见表 5, 方差分析见表 6。由表 5得到糊化条件的优水平为 A 1B 1, 即糊化 时间 20m i n ,

17、糊化 温度 120 时抗性淀 粉得率最高。 二者对试验结果影响大小的顺序为 A >B , 即糊化时 , 由表 6的方差分析可知 , 糊化时间和糊化温度对抗 性淀粉的得率均有显著影响。糊化温度达到 120 时有较高得率 , 因为直链淀粉在 120 时溶出 , 低于 此温度时 , 溶出的直链淀粉少 , 抗性淀粉得率就低 ; 温度过高 , 淀粉分子水解过度 , 得率下降。所 以 , 糊 化温度在 120 为宜。糊化时间在 20m i n 时抗性淀 粉得率较高 , 糊化时间短 , 直链淀粉分子没有完全溶 出 , 会降低抗性淀粉得率。表 5 糊化的正交试验结果试验号 因素A 糊化时间/m i nB

18、 糊化温度/抗性淀粉得率 /%11(20 1(120 6. 72212(130 6. 2832(30 16. 194225. 80K 119. 50019. 365T =24. 99 K 217. 98518. 120k 16. 5006. 455 x =6. 248 k 25. 9956. 040R 0. 5050. 415优水平 A1B1表 6 糊化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方差来源平方和 Q自由度 f均方和VF 值 临界值 F 显著性A 0. 25510. 128255. 000F 0. 05(1, 1 =161. 448*B 0. 17210. 086172. 000* e 0. 00010.

19、 0001. 000T 0. 42733 结论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 -淀粉酶酶解条件为淀粉乳浓度 20%, -淀粉酶用 量 15u /g, 酶解温度 70 ; 普鲁兰酶脱支条件为普鲁 兰酶用量 4u /g, 脱支时 间 10h , pH 值 4. 5; 糊化条件 为糊化时间 20m in , 糊化温度 120 。参 考 文 献1 S . G. H arala m pu . R es i stant starch -a rev i ew of the physica l properties and bio l og i ca l i m pact of R S3J.Car

20、bohy dra te Po ly m ers , 2000, 41:285-2922 Yong Cheng Sh, i T err i Capitan, i T rzas ko , et a. l M o lecular structure of a lo w -a m ylopecti n starch and other h i gh-a m ylose ma ize starches J.Journal of Cerea l Science , 1998, 27:289-2993 v and i v f 55中国粮油学报 2007年第 5期u m e starchs by -amy l

21、ase and resistant starch for m ation in legu m es-a rev ie w J.C arbohydrate Po l ym ers , 2003, 54:401-4174 I . G on, i L. G arcia -D iz . Ana l y si s of resistant sta rch :am et hod o f foods and food produc tsJ.F ood Che m istry , 1996, 56(4:445-4495 M uir J . G. , B irkettA. , Brow n L. , et a.

22、 l A dvance o f resi atant starchJ.C li n Nutr . 1995, 61:82-89Enzy mol ysis Technology for Preparati on ofCorn Resistant StarchZhang Shou wen 1M eng Q i nghong 2Y ang Chunhua 1Zhao K ai 1(Depart m ent o f Food Eng ineeri n g , H arbin Un iversity of Co mm erce 1, H arb i n 150076(Heilong jiang A ca

23、de m y o fAgricu lture Sciences 2, H arbin 150080Abst ract The corn resistant starch w as prepared by usi n g the enzy m olysism ethod w ith the resistant starch y ield as eva l u ation i n dex . The conditi o ns of the enzy m o l y sis m ethod w ere opti m ized by an orthogonal experi m en. t The ob tained conditi o ns for the -a m ylase enzy m o l y sis are starch m ilk concentrati o n 20%, -a m y lase dosage 15u /g, and enzy m o lysis te m per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