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把每个词写得规范工整。jio zi yuán xio rán fàng suàn bàn luò tuo là ròu xì nì bi tn jio huo nóng chóu 评卷人得分二、信息匹配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
2、读音。1新年伊始,万象更(gng gèng)新,我们要更(gng gèng)加努力。2他们两人之间(jin jiàn)的友谊从来没有间(jin jiàn)断过。3用线条进行区分(fn fèn),整个色调变得分(fn fèn)外好看。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3.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截然不_ 万不得_ 悬灯_彩 万_更新元宵节到了,处处_,那光景与铺户都上着板子的初一真是_。4.你知道下面风俗的寓意吗?请写在横线上。过年了,宁宁去参加小姨的婚礼小姨家的房子上雕刻着蝙蝠(寓意:_),走进主屋,桌子上有个小摆件,童子手持如意(寓意:
3、_),佛手和桃子、石榴放在一起(寓意:_)。吃饭了,桌上的菜特别丰盛,有大条的鱼(寓意:_),还有宁宁特别喜欢的年糕(寓意:_)。5.默写古诗寒食。_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6.按要求完成。1下面横线上要填写的词都表示“得了第一名”的意思,请你用意义相近的词语填写,使其构成排比句。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_,志杰在跳高比赛中_,思雨在跳远比赛中_,宁宁在游泳比赛中_。2下面横线上要填写的词都表示“全部”的意思,请你用意义相近的词语填写,使其构成排比句。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_是玻璃的,有的_是牛角的,有的_纱灯;有的_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3春节整整持续了一
4、个多月,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修改病句)_4这是藏戏而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缩句)_7.口语交际有一些古诗写到了传统风俗你知道的有哪些?_评卷人得分五、判断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句子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_9.藏戏按说明事物的不同方面为顺序,以“总一分一总”的关系结构文章。_10.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等粥写得详细些,喝粥写得简略些。_11.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_评卷人得分六、古诗阅读阅读理解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
5、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中庭地白树栖鸦_ A安歇。 B隐居。(2)寄书长不达_ A长度。 B一直。13.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可以从“_”一词看出。这不禁让人想起李白静夜思中的诗句:“_,_。”14.明明普天之下的月亮都是一样的,但在月夜忆舍弟中,诗人为何偏偏说“月是故乡明”?_15.下面是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在说法正确的后面画“”,错误的画“×”。(1)十五夜望月一诗的前两句是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来写的。_(2)“
6、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委婉含蓄,别有韵味。_(3)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诗人的心境都是欢喜的。_(4)这两首诗都以明月为内容,表达了思乡之情。_16.下面的诗句中,同样以明月为内容的是(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评卷人得分七、现代文阅读阅读。腊八粥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
7、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九三O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
8、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 )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们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记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
9、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表,就是腊八!”我没有说什么,只泫(xuàn)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17.填入第五自然段中括号内最适当一项是( )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煮腊八粥吃。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D姥姥,难道以后我们
10、不煮腊八粥吃了吗?18.用横线画出叙述腊八粥做法的句子。19.这篇文章的内容共涉及“我”家几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有哪些人?_20.找出与结尾处相照应的语句。请用波浪线画出来。21.联系上文,分析作者“没有说什么,只泫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时的心理。_22.从内容的特点来看,文章中写“我”为纪念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什么?_评卷人得分八、书面表达23.习作表达请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某项风俗活动的经历,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也表达出来,题目自拟。参考答案1.饺子 元宵 燃放 蒜瓣 骆驼腊肉 细腻 摆摊 搅和 浓稠【解析】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
11、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燃、蒜、瓣、腊、腻、摊、搅、稠”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1gng gèng 2jin jiàn 3fn fèn【解析】这道题查学生对多音字辨析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正确读音。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音字。1万象更新,拼音是wàn xiàng gng xn,意思是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更加,拼音是gèng ji,意思是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比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
12、2之间,拼音:zh jin。间断,拼音:jiàn duàn,释义:中断而不连续间断是意为事情的开展失去连贯性的一个词语。3区分,拼音:q fn。分外,拼音是fèn wài,意思是特别。3. 同 已 结 象 悬灯结彩 截然不同【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补充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
13、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悬灯结彩: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万象更新: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4. 洪福齐天 吉祥如意 多福多寿多子 年年有余 万事
14、如意年年高【解析】本题考查风俗寓意。本题不难,可以从生活中的语文角度作答,结合生活中的常识来完成。蝙蝠的“蝠”与“福”谐音,寓意洪福齐天或福从天降;童子手持如意寓意吉祥如意;佛手代表“多福”,桃子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多子”,合在一起寓意多福多寿多子;鱼同“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年糕的“糕”与“高”谐音,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5.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
15、#160; 轻烟散入五侯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记忆积累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6. 勇夺第一 喜获金牌 摘得桂冠 拔得头筹 一律 清一色
16、0; 都是 通通 春节持续了一个多月,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是重要原因。【解析】1本题考查近义词的理解与运用。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本题解答时注意填写的词符合“得了第一名”的意思,符合“得了第一名”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如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等,填写时结合语言环境,填写顺序不定答案不唯一,注意填上恰当的词语即可。2本题也是考查了近义词的理解与运用。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本题填写的词语要表示出“全部”的意思,类似词语有一律、
17、清一色、都是、通通等,填写不定只要都表现出“全部”意思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修改能力。需要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本题语句前后矛盾,前面说“整整”后面又说“一个多月”,去掉“整整”即可。4本题考查的是缩写句子,学生需要注意方法。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分,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本题去掉“这是”后面的修饰语,即可得到主干部分。7.宋代王安石的元日,诗中讲述了人们在这天要放爆竹、喝屠苏酒、换新桃符;还有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
18、忆山东兄弟,诗中写到了九月九重阳节这天有登高、插茱萸等传统风俗。【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学文化常识,考查了诗中带传统风俗的古诗。学生要注意平时古诗积累,做起来就不难。解答时可选择带有传统风俗的诗,除了王安石的元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外,还有杜牧的清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王勃的蜀中九日 等,学生可展开说明一两个即可。8.9.10.11.【解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与熟悉程度。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2)本
19、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与熟悉程度。藏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描绘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反映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接下来描述了藏戏开山鼻祖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历程,紧接着介绍藏戏的重要特征和主要特色,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藏戏这一民族戏剧艺术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作者按说明事物(藏戏)的不同方面为序,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文章。(3)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与熟悉程度。腊八粥一课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部分内容,2至17自然段等粥,等粥写得详细,18至19自然段写喝粥,喝粥写得简略。(4)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
20、构安排和作者写作目的的掌握和理解,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加积累和巩固。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具体详细一点,次要内容则简略一点。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12. A B13. 地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14.因为这里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5.
21、160; × 16.A【解析】(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1)中庭地白树栖鸦: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中庭:即庭中,庭院中。(2)寄书长不达: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长:一直,老是。(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地白”意为地面雪白,作者不写月光,其原因是十五之夜,满地的月光,皎洁、明净、素洁、清美、寂静。可以从“地白”一
22、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清冷、寂静的特点。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原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3)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在学习诗文的时候,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掌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月是故乡明”,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
23、,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与思念。此句点题,更是千古名句。(4)(1)正确。前两句的意思是: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这两句分别从视觉、听觉来描写月夜的寂静。(2)正确。诗人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痴情,手法确实高妙。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
24、的相思之情,而是用委婉的问句表达,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3)错误。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是愁思,题目中的“欢喜”错误。(4)正确。十五夜望月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二十八字,以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月夜忆舍弟,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
25、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5)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A 符合。出自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原诗: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B 不符合。出自盛唐李白的送友人,原诗: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
26、。C 不符合。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原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D 不符合。出自隋代薛道衡的人日思归,原诗: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首五言小诗写出了远在他乡的游子在新春佳节时刻渴望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普遍心理,诗人即景生情,以平实自然、精巧委婉的语言,表达出他深刻细腻的情感体验。17.C18.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土八种干果掺在二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案子、花
27、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19.五代人。分别是“我的外婆”,“我的母亲”,“我”,“孩子们”,“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20.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21.对孩子们的纪念活动表示认同、被孩子们的诚挚感情感动,并由此触发了对周总理的怀念。22.为后面孩子们为了纪念周总理面而煮腊八粥的记叙作铺垫。【解析】(1)本题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上下文,括号前面讲了孩子们在准备腊八粥的材料,后面讲了八宝粥好吃,可选出C选项符合本文语境。(2)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语句能力。本题不难,可以直接在文中第2段找到答案,注
28、意仔细寻找即可。(3)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文中有文字信息可供参考分析。解答此类问题,还是要从文章中的句子入手,找到相关的文字信息,通过阅读文章可知,共写了五代人。煮腊八粥的有:文章第2、3段写了“我”的母亲煮腊八粥和母亲回忆起她的母亲即“我”的外祖母煮腊八粥;第4段写“我”为了回忆母亲每年也煮腊八粥;第5、6段写了“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为了纪念周总理爷爷也开始煮腊八粥,以及以前是“我”的孩子煮给“我”的第三代孩子们吃的。(4)本题考查寻找关键性语句能力。可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根据结尾语段“我”的第三代孩子们解释煮腊八粥的原因,对照上文“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
29、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此类问题时需要联系上下文反复理解关键性语句,揣摩出作者的心理。本题“我”看到了第三代孩子们也开始为了纪念重要的人而煮腊八粥后,对孩子们的纪念活动表示认同、被孩子们的诚挚感情感动,并由此触发了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敬重之情。(6)本题考查学生对伏笔的理解与掌握。所谓伏笔,就是文章的某一部分的内容是文章后面某些事件发生的契机,也就是前后两部分的因果关系。文章中写“我”为纪念母亲而煮腊八粥为最后一段孩子们为了纪念周总理面而煮腊八粥的记叙埋下了伏笔。23.范文:家乡的风俗我们这儿的农村立了夏,板凳桌子往外拉。上个世纪只要立夏一过,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习惯,吃饭时喜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派送花束活动方案
- 医院质量管理目标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 2025届邢台市柏乡县三上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行政管理经济法概论试题及答案集锦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复习重点试题及答案
- 掌握公共关系学的思维方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项目实践试题及答案
- 防范恶劣天气安全教育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协议
- 心理学社会现象分析试题集
- 【课件】第13课宗教的象征-欧洲中世纪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田家炳先生课件
- 红金大气商务风领导欢迎会PPT通用模板
- 最新高考前20天励志主题班会课件
- 《现代管理学》全套课件
-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与技术要求
- DB64-T 1686-2020 风电场专业气象服务规程-(高清可复制)
- 动物生物技术(课件)
- 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全)
- 南昌航空大学校徽校标
- 广东省中山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水平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