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文解字概述及火部字浅议摘要说文解字在中国语文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历代学者都重视对其的研究,以至于从古至今关于说文解字的著作和名篇数不胜数。而本文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说文解字的材料来源、版本注本及说解方式等作一个概述,并在此指导下,对火部字从分类、说解方式及功用三个方面进行浅议,以期对说文解字能有更深的理解。关键词版本;注本;说解方式;火部字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语文学史中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它为汉语字典创立了部首,用五百四十部统摄当时所有的文字,并逐字解释其形、音、义,把文字、声韵、训诂溶于一炉。它还广泛地引用典籍,以证明其解释的可信度。但是就说文本身而言,因其文字简
2、古,不容易读懂,所以很多学者都试着为说文做注,于是就出现了比较著名的注家和注本,下文将一一介绍。另外根据各注家对说文的解说,本文对其说解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根据前面的解说重点对火部字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说文有更深的理解。一、说文的材料来源说文的材料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文字形体方面的材料来源,许慎在说文中说“今于篆文,合以古籀。”,就是把周秦以来久经使用的九千三百五十三个篆文作为文字的主体规范。此外,把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古文、籀文、大篆等别体作为重文。其次是对每个字说解的材料来源,许慎在说文序中说“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根据研究,说文对文字形音义各方面的解释引用了孔子、董仲
3、舒等三十一家解说。一云博士说也有八家。引了汉代所传古代文献,如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传、论语、孝经、老子、尔雅等三十四种文献古籍。最后说文中引用方言俗语约有一百七十几条,其中见于方言一书的约有六十几条,但说文所引方言与方言一书相比,在文字上互有详略。二、说文版本和注本说文是由许慎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完成的,并由其子许冲进献给朝廷。从此以后,说文便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一) 版本自说文问世之后,后世所传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个:当代大历年间,号称“中兴篆籀”的著名书法学家李阳冰重新刊定说文为二十卷。李阳冰根据他自己的研究,对说文中的篆法和解说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动,从此,许氏的原本说文就
4、再也见不到了。但是李阳冰的版本因其改动太多,主观性较强,受到后世诸多的批评。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最早的说文本子,是唐代的残写本。这个残写本说文,是由一位清代学者在同治年间偶然得到的,此人还因此撰写了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一卷。因其内容只剩下木部的一百八十个字,所以学术参考价值并不是非常的大。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说文是由两个系统传下来的。一是南唐时期徐锴的说文系传,一是北宋时期徐铉、葛湍等人校订的说文解字。徐铉与徐锴是两兄弟,二人都因研究说文而出名,世称“大小二徐”。他们校注的说文也分别被称为“大徐本说文解字”和“小徐本说文解字”。二徐的本子都把许慎原来的十五篇各分上下,为三十卷。据考究,直到唐末,李阳
5、冰的改本说文还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但在二徐的说文扩充了内容,提升了价值以后,李阳冰的版本便逐渐被人们淘汰了。(二) 注本及注家1.清代以前的重要注家主要有李阳冰、徐铉、徐锴三人。李阳冰的刊定说文解字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因其臆断的地方太多,受到后来徐锴等人的批评,最终也被社会所淘汰。徐铉,字鼎臣,广陵人,南唐旧臣。他的注本为校订说文解字,他在研究说文中的贡献除了精心校改传本的错误之外,还增加了注释,新附字和反切。徐锴,字楚金,著说文系传四十篇。说文系传的成书时间先于徐铉的校订说文解字,所以徐铉的校订本,也常引述其弟的解释,后世学者在评论二徐的学问时,大多认为兄不及弟。但从影响上
6、说,徐铉的功绩应大于徐锴。徐锴的说文系传,据四库全书提要等书说,包括通释三十篇,部叙两篇,通论三篇。祛妄、类聚、错宗、疑义、系述各一篇,总计四十篇。其中通释三十篇是系传的主体。2.清代四家清代笺疏说文的书,当推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桂馥的说文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和说文释例,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名。四家之书各有特点,段氏深明古音,每字必溯其原委;桂氏取证宏博,说义精赅而通贯;王氏义例缜密,善取众说之长;朱氏则以声为本,常有创见。段玉裁一向被誉为四家之长。他的说文解字注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阐发体例,校订讹误;二是考释名物,注解古语;三是解说词义引申,论说文字亲缘;四是论说音理,发展
7、古音学。但是由于受时代限制,不免因袭前人的错误,而且考证有些繁琐。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成就很大,与段注相为伯仲。其特点:材料丰富,解释字义有两个部分,一是列举用例,证实说文所说的本义,二是引用古籍,讨论许慎的解说或论说字头的别义。不足之处在于引文往往来自记诵,所以常有错漏。王筠的说文释例是研究性著作,该书既善于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有许多创见,主要特点有:分门别类,条分缕析;征引古字,考辨较多;剖析字形,清楚具体。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也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学著作,从资料价值上说也很重要,不仅搜罗了方言、广雅、释名、尔雅等训诂专书中的材料,而且对经史子集中的词语及其训诂也广泛搜求。三、说文的
8、说解方式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说文的说解方式,分别是说解字形的用语、说解字义的方法、注音方法、重文等。(一) 说解字形的用语1.“象形”、“象某形”、“象某某之形”,这几个术语主要用来解说字形整体象某物、某事之形,有时用以解说文字中某个部分象某物、某事之形,可广泛运用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等中。例如“囗”:回也,象回币之形,这是用来象事。而“火,象形”直接用来表示象形。2.“从某”,也是一个释形兼释义的术语,一是用来解释独体文,以某字为基本形状,损减其笔画构成指事字,即曰“从某省”,例如“再,一举而二也,从苒省”;二是解释合体字,主要指某字作为表意成分组合在文字里,省去了一些笔画,例如“熯
9、:从火,漢省声”。(二)说解字义的方法1.使用义例法释例:(1)使用通俗、浅近的同义词解释字义。例如,“元,始也”。(2)使用反义词的否定式解释字义。例如,“拙,不巧也”,“涩,不滑也”。(3)使用定义式的语言解释字义。例如,“吏,治人者也”。(4)使用互释法和辗转相注法解释字义。例如“考,老也;老,考也”。另外还有使用描述性质、形状、景象的方法和提供语言环境的办法解释字义。2.使用声训法释义(1)使用“故谓之”,指明字头的音义由来。例如,“芋,大叶,实根骇人,故谓之芋也”。(2)使用“从某,某亦声”指明字头的音义由来。例如,“煣,屈申木也,从火、柔,柔亦声”。(3)采用不是字头意义得同音字,
10、近音字解释字头,暗示字头的音义由来。例如,“天,颠也”、“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三)注音方法注音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读与某同”,例如“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二是“某声”,三是“读若”,四是在读若中加进其它的话,目的是提供大家所熟悉的音读,以便给字头注音。(四)关于重文重文主要是指说文中出现的异体字,共计一千一百六十三个,从字体上看主要有篆文、古文、籀文、俗字和奇字。四、说文火部字说文火部字是整个说文收字的一个缩影,也是全部汉字的一个缩影。就说解形态而言,火部的说解形态反映了说文整个的体例,采用了同义词释义,既有同训也有互训;读若,既标音又表意;一字多义的解释,采用术语
11、“一曰”;大量引用书证,或者用来解释意义,或是用来证明字形来历,又或者是用来标音;重文,一般引用古或是。所以说从”火”部的解说就可以看得到整个说文的说解体例。从析型方式来说,火部的象形字与会意字共12个,不到收字总数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形声字的形旁直接表示字义的较少,多数只是表示跟火相关的意义范围;由于语音的历史演变,文字本身的变化等原因,声旁至今能准确表音的已经不多,其中少数的声旁可以被看作是探寻该形声字的语源义,在这些方面,火部字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就释义而言,火部字中表名物、表功能、表形态的字齐全,表功能的字相对要多一些。火部所收的字都与火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许慎以解释字的本意为
12、出发点,也展示了火部字的初义,释义简洁明了。但是有些字的释义又不够详尽,如同训之词,虽然说都是同训,但是却有细微的差别,而许慎并没有标明。(一)分类及说解方式下面对火部字进行了归纳整理,主要从六书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汉字的造字方法传统的说法是“六书”,即象形、会意、形声、指示、转注、假借。据分析,火部字有象形字1个,会意字11个(包括两个亦声字),形声字100个(包括6个省声字)。没有转注字和假借字。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象形字“象形字是从图画文字发展来的,它的产生过程就是图画文字逐渐加强它的符号性质,逐渐减弱它的图画性质的过程。”许慎在说文序里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拙。”象形是最原始
13、的造字方法。火部字只有一个火字属于象形字。许慎云:火,燬也。南方之行,炎而上。说文解字约注:“金文中从火之字多作,甲文多作,皆半圆形,象火之上锐下阔,旁有火星迸出也。”火是一个独体字,而且象征了火所独有的形态,所以是象形字。2.会意字说文序:“会意者,比类合宜,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也即“凡是会合两个以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的意义都不相同的意义得字,我们都看作是会意字。”说文.火部的会意字的析型形式有:从某,从某;从某某;从某;在这里我们把“从某某亦声”也归入会意字。根据我们考察,火部有11个会意字,其中包括两个亦声字,占该部收字总数将近十分之一。裘锡圭先生把“表意字”中“会意字”
14、分为图形式会意字、利用偏旁的位置关系的会意字、主体和器官的会意字、重复同一偏旁的会意字、偏旁连读成语的会意字,以及其他共六小类。根据这个标准对火部的会意字进行简析:2.1图形式会意字尞,说文云:柴祭天也。从火从眘。眘,古文慎字。祭天所以慎也。段玉裁认为“柴尞二篆为转注也”,殷墟文字有:。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从木在火上,木旁诸点像火焰上腾之状。”小篆化作“尞”,有相乘增火旁作“燎”。文源:古作,吕像物投入火中。2.2利用偏旁位置关系的会意字这类会意字大都也是按照以图形表示字义的原则造出来的,所以它们的偏旁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表示字义上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造字时或者明确的用了象征手法,或者把意符
15、硬当作形符用,因此字形的书画意味就淡了。例如:尉,从上案下也。从;又持火,以尉申缯也。说文解字约注云:“凡物不平者,以手按之则平;缯不平者,籍火气以按之则平。”又如: 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古文。古文。说文解字约注云:“凡以火照物者,恒伸手高举其火。光字从火在儿上,谓火光高出头上,非谓人头之上有火也。甲文中光字作,作,金文中作,取意正同。”小篆,从“火在人上”,意即持火在人顶上,则所照必广且远,凡所照及,无不皆明亮。 2.3偏旁连读成语的会意字这一小类的特点在于通常由两个可以连读成语的字构成,连读而成之语能说明或暗示字意。“火”部所收的会意字中,属于此类的有两个字。例如:爂,火非也。
16、从火、。与同意。段玉裁曰:“此与熛音意皆同。凡从票为声者多取会意。即之或体。训升高。炎飞亦升高。故为同意。”用连读成语的解说即是升高之火,火飞也。再如:,盛火也。从火,从多。段注云:“凡言盛之字从多。”说文解字约注云:“之言也,谓火焰盛也。”按连读成语的解说既是火多,火盛也。2.4亦声字“亦声”笼统的说就是指汉字中部分合体字的意符兼有表音的作用。例如:“煣,屈申木也。从火、柔,柔亦声”,又如“樊,烧田也。从火,亦声”。从上述二例可以看出,“柔”既是“煣”的意符,又是“煣”的声符。同样,“”既是“樊”的意符,也是其声符。3.形声字说文.序:“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段注:“事,兼
17、指事为本,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以事为名,谓本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固取工可成其名也。其别于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独体;其别于会意者,会意合体主义,形声合体主声。”段氏之注,非常准确地说明了形声字的得名及其与象形字、指事字和会意字之间的界限。说文.火部收录形声字约一百个,下面从几方面进行分析讨论3.1从某,某声。这一种书例是许氏最常用的说解形声字的一种形式。例如:,火也。从火,尾声。燬,火也,从火,毁声。燹,火也。从火,声。火部形声字中百分之九十多都是这种析型方式,简单、明了。形旁、声旁一目了然。3.2从某,某省声。说文中的“省声”指的是在形声字构型时由于一些原因担任声旁的形体被省略掉一部分的一种现象。火部的省声字,都是省去声符字的一个部分,将形符补于同一位置构成的省声字。例如:熯, 乾兒。从火,汉省声。焛,火兒。从火,门省声。炭,烧木余也。从火,岸省声。 ,交灼木也。从火,敎省声。,束炭也.从火,差省声。3.3从某,从某省,某声。这种书例在说文中运用较少,在火部只有一个。“”说文释为:“以火乾肉。从火,稫声。”以上就是对火部字的简单介绍,主要从六书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说。五、小结本文从多方面对说文进行了概述,最后又结合六书及说文的说解方式对火部字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对说文这部著作有更深刻的理解。由于本文的解析并不是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联盟销售协议书
- 广告牌安装安全协议书
- 篮球教练协议书
- 商场手扶梯使用协议书
- 深圳税务联盟链协议书
- 液化气施工合同协议书
- 财务合作协议书
- 老年餐桌协议书
- 小足疗加盟合同协议书
- 肌肤管家协议书
-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实际操作考评标准
- 【MOOC】保险学概论-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GIS安装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C919飞机首飞试飞机组培训-指示记录
- 社保费扣费协议书范文范本下载
- 【一等奖课件】《刑事摄像技术》比赛课题:现场照相内容及方法
- 卷纸有多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VDA6.3 2023 过程审核检查表-参考表单
- 数据库原理英文选择题
- 水电站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程施工自检报告
- 2024年出纳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