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资料_第1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资料_第2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资料_第3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资料_第4页
高二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二地理第一学期复习资料1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最终取决于什么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最终取决于什么出生率与死亡率出生率与死亡率之比之比2根据数据、表格、图形等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及说明其特点根据数据、表格、图形等判断人口再生产类型及说明其特点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差异是判断人口再生产的根本依据。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差异是判断人口再生产的根本依据。根据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判断根据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判断原始型和传统型的区分:原始型和传统型的区分:两者人口出生率都在两者人口出生率都在3.0%以以上上,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降低。但传统型的死亡率相对降低。传统型和过渡型的最主要区别是死亡率的差异传

2、统型和过渡型的最主要区别是死亡率的差异, ,传统型传统型死亡率一般接近死亡率一般接近2.0%,2.0%,而过渡型那么一般缺乏而过渡型那么一般缺乏1.0%1.0%。过渡型后期和现代型的区分:两者的死亡率相差不大过渡型后期和现代型的区分:两者的死亡率相差不大, ,大致都在大致都在1.0%1.0%左右左右, ,但过渡型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但过渡型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远高于现代型远高于现代型 ( (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现代型的人口出生率大致在1.5%1.5%以下以下) )。根据人口再生产的分布判断根据人口再生产的分布判断过渡型: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地区过渡型:主要分布在亚、非、拉等地区 现代

3、型:主要分布在兴旺国家和局部开展中国家现代型:主要分布在兴旺国家和局部开展中国家如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如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 2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兴旺国家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兴旺国家内部之间的差异、开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差异内部之间的差异、开展中国家内部之间的差异1 1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原因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原因2 2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1 1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影响人口生育率的环境因素有那些:主要是社影响人口生育率的环境因素有那些:

4、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开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会环境因素经济开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等。 影响人口死亡率的环境因素有哪些:从地理角度主要是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和自然灾害等,另外还有环境污染问题。 环环 境境 因因 素素生育率生育率死亡率死亡率自然自然环境环境因素因素气候气候 淡水资源淡水资源 土壤土壤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社会社会环境环境因素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婚姻制度婚姻制度 生育政策和避孕技术生育政策和避孕技术 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条件 文化教育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社会

5、稳定状况社会稳定状况 传统习俗和社会风气传统习俗和社会风气 宗教宗教 3 3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1 1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表达在哪些方面:达在哪些方面: 对资源需对资源需 人类开人类开 给资源、环境给资源、环境 求量增大求量增大 发扩展发扩展 带来巨大压力带来巨大压力人口数人口数 人口分人口分 生活排污生活排污 侵害侵害量增多量增多 布集中布集中 量剧增量剧增 环境环境 生产规生产规 生产废弃生产废弃 对环境对环境造成造成 模扩大模扩大 物剧增物剧增 负面影响负面影响2 2根据图表能判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那些

6、人根据图表能判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那些人口问题和会产生哪些人口问题。口问题和会产生哪些人口问题。 2 2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容量 合理人口容量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合理人口容量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多少才最适宜。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出的, ,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正确的人口规模或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正确的人口规模或理想人口规模。理想人口规模。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承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

7、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3 3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原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原生环境因素是指未受或较少受人类影响原生环境因素是指未受或较少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因素的自然环境因素, ,如地形、气温、降水、湿度如地形、气温、降水、湿度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有很大影响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有很大影响, ,如地方病就表达了这种影响。如地方病就表达了这种影响。地方地方病病发病原因发病原因举例举例化学化学性性某些地方水土某些地方水土中的某些元素中的某些元素过多或过少过多或过少,人人体与环境间的体与环境间的元素交换不平元素交换不平衡。衡。缺碘或高碘

8、缺碘或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缺碘-地方性呆小病;缺硒地方性呆小病;缺硒-克山病、大骨节病;高硒克山病、大骨节病;高硒-地地方性硒中毒;高氟方性硒中毒;高氟-地方性氟地方性氟中毒中毒(氟骨病、氟斑牙氟骨病、氟斑牙);自然;自然放射线高放射线高-胎儿畸形。胎儿畸形。生物生物性性某些特异地区某些特异地区的某些致病生的某些致病生物或致病媒介物或致病媒介生物孽生繁殖生物孽生繁殖野鼠鼠疫源地野鼠鼠疫源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地区地区)-鼠疫;疟蚊鼠疫;疟蚊(湿热多湿热多雨地区雨地区)-疟疾疟疾.4 4环境污染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环境污染次生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 环境

9、污染环境污染类型类型污染源污染源对人口身体素质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的影响物物理理性性环环境境污污染染放射性放射性污染污染原子能企业、医用、工农业用放原子能企业、医用、工农业用放射性废弃物处理不当,核武器爆射性废弃物处理不当,核武器爆炸产物,原子能企业事故。炸产物,原子能企业事故。损害人体或直接损害人体或直接造成死亡造成死亡。微波辐微波辐射污染射污染电信业的发展电信业的发展 噪声污噪声污染染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危害听力危害听力,影响神经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化学性化学性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燃料燃烧有害气体排放燃料燃烧有害气体排放,工业废液工业

10、废液排放排放,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农药污染, 食品食品添加剂污染。添加剂污染。致病变、致癌变、致病变、致癌变、致畸变致畸变。生 物 性 环生 物 性 环境境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水、粪便生活产生的垃圾、污水、粪便,生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医院等产生物制品厂、食品厂、医院等产生的废弃物的废弃物,没有得到适当处理而造没有得到适当处理而造成水体和土壤污染。成水体和土壤污染。通过饮食传播传染通过饮食传播传染病,危害人口身体病,危害人口身体素质素质1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1科学文化素质的上下影响人们的: 资源观、环境观、开展观;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后果。2人口科学文化

11、素质与环境、经济开展的关系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人口素质的上下往往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生态环境意识强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人口与环境良性开展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1 1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是根人口迁移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是根底因素。底因素。2 2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对人口流入地区:如果是矿区和边疆,可以改变经对人口流入地区:如果是矿区和边疆,可以改

12、变经济落后的局面,但开发不当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济落后的局面,但开发不当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是城市:可以弥补劳动力的缺乏,提高城市化如果是城市:可以弥补劳动力的缺乏,提高城市化水平,同时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水平,同时给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对人口流出地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等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缓解迁出地区的人口压力和人地之间的矛盾。六中国人口迁移 主要考察内容1 中国人口迁移:有组织的,有自发的中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方向和原因 映文化景观的那一种特性3 3现代旅游活动的主要特点现代旅游活动的主要特点旅游主体的群众化、旅游空间的旅游主体的群众

13、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扩大化、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旅游目的的娱乐性。旅游目的的娱乐性。3 3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1 1合作与冲突原因合作与冲突原因不平安和稳定不平安和稳定2 2地缘合作地缘合作建立区域性国际组织建立区域性国际组织3 3地区冲突的共同原因地区冲突的共同原因出现在中东、巴尔干、东南亚、南亚、中美洲、非出现在中东、巴尔干、东南亚、南亚、中美洲、非洲等地的热点问题,他们的形成大多具有以下的地理洲等地的热点问题,他们的形成大多具有以下的地理条件: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分自然环境分隔隔人文

14、地理复杂人文地理复杂地缘战略位置。地缘战略位置。 主要考察内容主要考察内容 这一局部知识的考察内容以根底知识为这一局部知识的考察内容以根底知识为主主 识图识图: :中国的邻国、边缘海、内海、主要的岛屿、中国的邻国、边缘海、内海、主要的岛屿、海峡、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海峡、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等的分布,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等5 5对中国的国土、人口、地形、对中国的国土、人口、地形、气候、水文等知识要综合分析利弊气候、水文等知识要综合分析利弊和开发利用等问题。和开发利用等问题。中国国土中国国土一一 中国地理总论与其它知识点的衔接中国地

15、理总论与其它知识点的衔接二重点考点剖析二重点考点剖析使得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使得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十分丰富。丰富。1.1.各种地形对农业开展的影响:以各种地形对农业开展的影响:以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为例。提供有利条件提供有利条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哪些保护和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哪些保护和治理措施治理措施2.2.各种地形对工业开展的影响:各种地形对工业开展的影响: 以四川攀枝花为例。以四川攀枝花为例。 提供土地、提供矿产、能源提供土地、提供矿产、能源3.3.各种地形对城市开展的影响:各种地形对城市开展的影响: 城市的区位选择、城

16、市的环境等城市的区位选择、城市的环境等 以兰州为例。以兰州为例。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地区石油、天然气的分布地区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舟山渔场的成因、沿舟山渔场的成因、沿海主要海产养殖地区海主要海产养殖地区化学资源化学资源三大盐场的名称、分布、三大盐场的名称、分布、成因成因 “赤潮和赤潮和“石油泄漏石油泄漏 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危害、防御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危害、防御 的措施的措施 港口的建立港口的建立 围海造陆围海造陆澳门澳门 1.1.分析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地分析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分布地区与成因的关系质灾害的分布地区与成因的关系 二相关高考题型二相关

17、高考题型105年黑、蒙、桂文综年黑、蒙、桂文综39题题204年湘文综年湘文综36题题304年粤大文综,综合题年粤大文综,综合题4内蒙古地形内蒙古地形 与居民点的关系与居民点的关系404年粤大文综,选择题年粤大文综,选择题6昆明气候、昆明气候、 地势特征及生态城市建立地势特征及生态城市建立502年天津文综,综合题年天津文综,综合题37兰州城市兰州城市 区位区位一补充知识点和教材分析方法一补充知识点和教材分析方法5 5地形的不同地形的不同热量、光照的差异热量、光照的差异对农业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 东部季风区:有利条件:雨热同期;东部季风区:有利条件:雨热同期;不利条件: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不利条

18、件: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北方热量缺乏;西南地区光照缺乏。北方热量缺乏;西南地区光照缺乏。 西北地区:有利条件:热量和光照西北地区:有利条件:热量和光照充足;不利条件:严重缺水充足;不利条件:严重缺水 青藏地区:有利条件:光照充足;青藏地区:有利条件:光照充足;不利条件:热量缺乏不利条件:热量缺乏1 1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速度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速度2 2对局部地区:对局部地区:东南沿海地区:气旋东南沿海地区:气旋台风、热带海洋台风、热带海洋 风暴等风暴等 东部地区:反气旋东部地区:反气旋伏旱、春旱等伏旱、春旱等 北方地区:冷锋北方地区:冷锋冬季的寒潮、沙冬季的寒潮、沙 尘暴;夏季的暴雨

19、尘暴;夏季的暴雨西北地区:距海远,深居内陆,降水西北地区:距海远,深居内陆,降水 少,干旱地区广少,干旱地区广青藏地区:地势高,热量缺乏青藏地区:地势高,热量缺乏 山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山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 严重严重3 3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无视人为因素的影响不能无视主要主要对下垫面的影响对下垫面的影响102年广东地理题年广东地理题36题题205年北京文综题年北京文综题3、4题题305年广东地理题年广东地理题8题题402年上海文综题年上海文综题13、14题题504年广东地理题年广东地理题5题题一补充知识点和教材分析方法一补充知识点和教材分析方法2.2.地势的上下地势的上下对流向、流

20、速的影响对流向、流速的影响3.3.气候气候对流量的大小;径流量的季对流量的大小;径流量的季 节、年际变化的影响;有无结节、年际变化的影响;有无结 冰,冰期长短的影响;冰,冰期长短的影响;4.4.植被植被的覆盖率对含沙量多少的影的覆盖率对含沙量多少的影 响响1.1.长江水灾的原因:长江水灾的原因: 河流径流量变化大与流域内降水河流径流量变化大与流域内降水集中,持续时间长集中,持续时间长 河流南北支流多与流域汇水面积河流南北支流多与流域汇水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大,持续时间长 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与中上游植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与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被破坏严重 中下游分洪能力降低与下游干流中下游分洪能力降低与下游干流泥沙淤积严重和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严重和围湖造田2.2.防洪的措施:防洪的措施: 中上游营造水土保持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