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1页
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2页
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3页
班主任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潮安县实验学校 辜黛玲【摘 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就必须高度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卫生指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从事了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经常会发现一些同学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如孤独、自私、说谎、嫉妒、自卑、抑郁等。请看下面的两个案例:案例1: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在上课时坐在座位上没精打采地听课,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作业不会做又不敢问别人。下课的时候,不敢与别人一起玩,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还被一些同学嘲笑,有时甚至被个别同学殴打。案例2:个别顽皮的学生公然违反学校纪律,老师

2、迟到教室上课的时候,就大吵大闹,班干部也不管,甚至“同流合污”,走过位讲话。有的同学在恶作剧,扮演“孙悟空”,惹得全班不得安宁,当老师到教室的时候,有的人就恶人先告状。以上案例可见,小学生的生活作风、思想作风和学风正在逐渐形成,如果让这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继续发展下去,不但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那么,班主任应当如何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呢? 一、努力保持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3、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就是教育的力量,用自身的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我觉得,作为班主任,一要对工作、对学生充满信心,不论是顺利还是挫折,都一如既往地负责、耐心、热情地工作,决不动摇;二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和蔼可亲,主动地用自己乐观、愉快的心境感染学生,使他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三要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流露出信任、期待的态度,使学生产生“只要我努力,就能学好”的自信,激发他们自我激励的能力。我们既要做学生的良师,更要做学生的益友,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做的结果,学生愿意与你

4、亲近,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减轻学生心里恐惧感,这对健康地发展学生心理是很有利的。如2005年我当了刘鸿的班主任,新学期开始不久,他总是心事重重,精神恍惚,不愿与同学来往。我发现后,有意接近他,与他交朋友,在生活上帮助他,在学习上经常教他完成作业,每次都鼓励“你能行的”。在单元测验中我有意提高他的分数,他尝到了成功的希望,认为老师是个可靠的朋友,消除了心中的顾虑。在每周的班会课上,我有意举行一些班级活动让他积极参加,还鼓励一些热心的同学与他交朋友、一起玩。从此,他逐渐改变以前那种孤独、胆怯的心理,成为一个性格开朗、努力学习的好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可爱之久,都值得我们一视同仁,去关心他们的细微进步

5、。这样,不需要太长时间,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就建立起融洽的情感关系,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育作用。二、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以便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些学生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与作为教育者的我们长期固守着一种“师道尊严”的观念有很大关系。我们习惯于这种方式:一旦学生做事错,或学习成绩有所退步,就训斥、责骂,有时甚至还要讽刺、嘲笑,学生几乎成了老师的出气筒。一次、两次学生苦不堪言,被刺得“遍体鳞伤”,幼小的心灵变得渐渐变得麻木不仁,自卑胆怯;或产生逆反心理,变得粗暴固执,喜怒无常。学生越是如此,教师越是要批评,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长此以往,一些学生出现

6、心理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尊重、理解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来解决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其实,学生如果具备了健康的心理,还能反过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今年在我们班里有“四大天王”,这四个人每逢写作文总是最后交,不到天黑不着急。记得有一次,到放学他们作文还没交,而我一会儿还要开会,只好请小干部看着他们。开完会,回到教室,只见四个小家伙作文本上还是我走时那么几个字,一边的小干部倒是说了一大通他们如何调皮,不肯做作业的劣迹一时间,我只觉得怒从心中起,真想狠狠地教训他们一通。但我突然想到“以情动人”会更有效。于是,我耐下性子

7、,好好地对他们讲做好作业的重要性。事实证明,孩子们也是能理解老师的苦心的。三、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我从班中的人际关系入手,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1)创建良好教室环境,陶冶学生心情。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良好的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加深和拓宽课堂知识,开发潜能,尤其是对个性心理的充分发展,大有稗益。例如在开学时,我把教室布置得美观而大方、朴素而合适。在教室前面写着“健美、勤奋、乐学、尊师”八个大字,上方挂着一面五星红旗。后面黑板围绕学习、心理健康等内容,每月出版一期黑板报。地板每天打扫

8、得干干净净,台凳摆得整整齐齐,教室左右两边有两个铝合窗,旁边贴着伟人的像,为学生学习和陶冶性情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在课间开展“同桌互相帮助”的活动。(2)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和睦共处的人文环境。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学生的行为规范、知识的增长、审美情趣的提高,无不受到优美、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例如我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了“性格气质的自我完善”的专题讲座,从心理学的角度向学生剖析各种性格气质的特征,让学生知道任何一种性格气质都不是尽善尽美,让学生明白一个人优良的心理品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后天培养完善的道理,并要求学生对照各种性格、气质的心理特征,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进而引导学生以诸葛亮、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为楷模,不断完善自我,自觉地培养热情、开朗、宽容、乐观豁达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自己成为倍受欢迎的人。在班上开展“先进结对子”、“先进组帮助落后组”活动。如:第一组帮助第三小组,在小组的带领下,他们经常组织组员与该组开展有益的活动,利用双休日到镇文化广场参观书画展,利用课后时间互相帮助打扫卫生,利用课间大家交流学习心得等,由于组与组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出现了大家共同进步、共同学习的崭新局面。通过这些活动,全班同学结成一种凝聚力,形成了一种亲切、合作、互助、温馨、充满友爱、积极进取的班集体实践证明,学生的心理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