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辛平)黄芩(苦寒)干姜(辛热) 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 黄连一两(苦寒) 大枣十二枚(掰,温甘) 甘草三两(炙,甘平)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原文人参、甘草、大枣半夏、干姜黄连、黄芩甘温益气补其虚辛散开结散寒苦降清热以泄其浊阴 尤在泾:“痞者,满而不实之谓。夫客邪内陷,既不可从汗泄,而满而不实,又不可
2、从下夺,故惟半夏、干姜之辛,能散其结。黄连、黄芩之苦,能泻其满。而其所以泄与散者,虽药之能,而实胃气之使也。用参、草、枣者,以下后中虚,故以之益气,而助其药之能也” 辛开苦降补泻兼施上下复位中气得和痞证自除方义相关条文1,痞“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中痞硬,生姜泻心汤主之。”“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心下痞硬而满,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2.纳差、厌食“狐惑之为病,
3、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3.呕吐“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干呕心烦不得安甘草泻心汤主之。”“呕而肠鸣,半夏泻心汤主之。”相关条文4.下利“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甘草泻心汤主之。”5.嗳气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干噫食臭生姜泻心汤主之。”比较病机相同点:胃阳虚损,表邪化热乘虚入内,寒热相搏,热郁不得外透 。 不同点:半夏泻心汤:兼挟湿浊或寒饮 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兼
4、有兼有食积停滞 甘草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兼有兼有郁热扰神 比较所主病证 相同点:心下胃脘的不适不同点: 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 -呕吐 生姜泻心汤:干呕食臭,腹中雷鸣下利 -下利 甘草泻心汤:下利数行,故不化,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眠 -嗳气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注解半夏泻心汤证为“胃气空虚,客气上逆”。病机:脾胃中虚,客邪上逆,气机升降失司唐孙思邈亦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曰:“泻心汤治老小下利,水谷不消,肠中雷鸣,心下痞满,干呕不安”。主证:心下痞满, 恶心、呕吐、肠鸣、下利及其它消化系统的症状。 泻心汤证常见证型偏于湿热:以苔黄、口苦、嘈杂、吞酸为主要临床特征。清叶天士以泻心法治中焦湿热,并
5、指出“苦寒能驱热除湿,辛通能开气宣浊”。 偏于寒湿:以苔白、怕凉、腹痛、下利为主要临床特征。 常见证型胃热脾寒:临床既有苔黄、口苦、吞酸的胃热证,又有腹痛、下利、畏寒的脾寒证。 痰气痞:证见酒家或饮家患有心下痞,伴有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苔白腻,脉滑等症。 常见证型既无热象又无寒象、更无寒热错杂之象,属非寒非热,但以胃脘痞硬为主,治以半夏泻心汤疗效如神。临床应用1 反流性食管炎 属 “胃脘痛”、“嘈杂”、“呢逆”等病范畴。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寒热食滞等诸邪内阻,导致脾胃虚弱,兼之肝郁气逆,引起脏腑失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致。基本方:半夏10g,黄芩、干姜各10g,党参10g,黄连10-15g,
6、海螵蛸10-15g,连翘10g,甘草10g。随证加减:热重减干姜减至6g;加黄连至15g;湿重加薏苡仁25g;阴虚加石斛、沙参各10g;嗳气频繁加厚朴10g;疼痛加元胡20g,舌苔厚者加炒苍术10g。临床应用2急性胃炎属 “胃痛”、“腹痛”等范畴,病机:寒热错杂,中焦气机失常。基本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10g,党参15g,甘草6g。随证加减:呕吐较剧者半夏量加至15g;热象明显者,黄芩、黄连均加量至15g;中阳不足者干姜加量至15g,党参加量至18g;腹痛较剧者,加用元胡20g;泄泻较剧者,加用白术10g,薏米30,茯苓30g ;年龄较大,体质较差者,党参加至30g。临床
7、应用3 慢性胃炎属于 “胃脘痛”、“痞满”、“嗳气”、“纳呆”等病的范畴。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七情沸郁、六淫所伤及先天禀赋不足等导致脾胃纳运升降失常,气血瘀阻不畅而致。基本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党参10g,干姜10 g,元胡20g,甘草10g。随证加减:偏热着加大芩连量,偏虚者加大党参量;腹胀甚者加木香10g;胃热炽盛、大便结干者加生大黄6g;食滞胃肠者加莱菔子10g,烧心、泛酸者加海螵蛸10-15g。瘀阻胃络者加丹参10g,胃阴亏虚者加石斛10g,沙参10g,脾胃虚寒者加制附子6g。临床应用临床应用4胆汁反流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证”等范畴。病因病机:多为饮食
8、不洁、嗜食辛辣、饥饱劳倦、肝气不舒、损伤中州所致。导致脾失健运、湿浊中阻、日久化热,以致寒热互结、中焦痞塞、气机升降失常,胆汁不循常道而逆流入胃。基本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6g、太子参10g、枳壳10g、乌贼骨15g、甘草6g。随证加减:胃脘痛较重者加川谏子6g、延胡索20g;两胁胀痛甚者加柴胡10g、制香附6g;恶心呕吐重者加竹茹10g;腹胀明显者加厚朴15g、炒莱菔子10g;郁热较甚者加焦桅子10g;久病脾胃虚弱者加焦白术10g。临床应用临床应用5功能性消化不良属 “痞满”、“胃痛”等范畴。病机: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职。基本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
9、10g,党参10g,莱菔子10g,枳实10g,甘草6g。随证加减: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g;气滞、腹胀明显加厚朴10g或木香10g;热甚者黄芩、黄连增量至15g;寒甚者重用干姜15g;气虚不明显者以党参6g;疼痛较剧者加元胡20g、白芍15g;舌苔白腻者加炒苍术10g、佩兰10g。临床应用6胃下垂属 “痞证”、“胃脘痛”范畴。病机:由脾胃戕伤,升降失司,中焦阻滞。基本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6g,干姜10g,党参30g,枳壳10g,甘草6g。随证加减:胃痛明显者加延胡索10g,吞酸嘈杂者加乌贼骨10g、,灼热者加黄连至10g。7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属于 “胃脘痛”范畴。病机:脾胃升降失
10、常,运化失健所致,虚实夹杂,虚者脾胃气虚,实者湿热内蕴。临床应用临床应用8.消化胜溃疡属 “胃脘痛”、“嘈杂”、“吞酸”、“痞满”等范畴。本病之病位在胃(脾),发生是由于正气先虚,而后遭受邪气侵袭,病邪羁留日久,“久痛入络”,气机阻滞胃络,正气亏虚更甚,呈虚实夹杂之证。基本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党参10g,干姜10g,乌贼骨15g,延胡索20g,白芨10g,甘草10g。随证加减:偏寒痛甚者加附子6g、乌药6g温中散寒,行气止痛;胃中灼热、苔黄厚者加炒苍术10g、黄连改15;瘀血痛甚者加丹参100g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胃脘胀满甚者加厚朴10g、木香10g以理气消胀止痛;胃阴虚
11、者加石斛10g、沙参10g以养阴益胃。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9。溃疡性结肠炎属于 “泄泻”、“痢疾”、“便血”、“肠风”、“脏毒”范畴。本病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是湿邪,湿性重浊粘滞,故发病多缓慢,病程长,反复难愈。临床上多表现为寒热错杂,虚实兼见之证,治疗上重点放在健脾除湿上。基本方为:半夏10g,黄连10g,黄芩10g,党参10g,干姜10g,甘草10g,大枣6g。随证加减:湿热下注者,加白头翁、黄柏、红藤;肝郁脾虚者,加当归、白芍、防风、木香、炒山药;脾肾阳虚者,加制附子、补骨脂、乌梅、川椒。气滞血瘀者,加蒲黄、兼服云南白药;阴血亏虚者,重用党参,加麦冬、五味子、白芍、山药。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0
12、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腹泻”、“腹痛”等范畴。病机为各种致病原因损伤脾胃,影响内脏的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脾当升不升,胃当降不降,寒热错杂,清浊不分则生此疾。基本方:半夏、黄连、干姜、黄芩、甘草各10g,党参15g、大枣6g、白芍15g 。随证加减:肝郁者加柴胡10g,脾虚者加黄芪20g,白术10g,云苓30g;肾虚者加肉豆蔻10g,补骨脂10g,腹痛者加延胡索20g,畏寒肢冷加制附子6g、川椒3g。临床应用11糖尿病胃轻瘫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痞满”范畴。病因病机:燥热久蕴,气阴两伤,致使脾胃健运失职,寒热痰食之邪阻滞中焦,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痞塞不畅所致。基本方: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10g,党参15g,木香 10g,甘草10g 。随证加减:有食滞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泽普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题含答案
- 徐州投资管理办法
- 政务效能管理办法
- 投资确认管理办法
- 护士收费管理办法
- 成型胶块管理办法
- 新闻直播管理办法
- 林权日常管理办法
- 日常保养管理办法
- 成品发货管理办法
- 零售行业半年工作总结
- 字节跳动实习合同协议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司机岗)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重点300题)
- 高压电工安全操作技术考核手册(科目2)
- 药店医保刷卡管理制度
- GB 45247-2025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2024-2025北师版七下数学-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复习【课件】
- (完整)供应商管理程序
- 《谈课堂教学改革》课件
- 中西医治疗脾胃病
- DB22T 5169-2024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应用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