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定稿)_第1页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定稿)_第2页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定稿)_第3页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定稿)_第4页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堂教学设计课名:认 识 时 间小学学科: 数学年级: 二(下)教师: 吴淑华学校: 三岔河中心校认识时间 一、 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1、本课安排教学内容(1)了解钟面(2)认识分(3)认识几时几分(4)认识1时=60分2、教学内容特点1、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2、用直观的图画来呈现知识。3、本单元的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关系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第一阶段是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就是本册教材的第七单元认识时间,主要让学生学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是

2、三年级上册,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所以这个内容既是认识钟表的延续,同时又为以后时、分、秒的认识以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对象分析认知基础:在一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认识钟表”,已经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12个大格等;能读、写整时和半时,掌握了认识整时和半时的方法,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耳熏目染能认其它的钟面。学习障碍:1、抽象性。时间悄无声息、稍纵即逝,不像其他计量单位直观、形象,感知比较困难。一年级学生对时间平时关注的也比较少,很少自己看时间,在生活中认识的大多也是电子表、手机、电脑、电视上呈现的电子

3、计时的时间,读成几点几分或几点零几分,很少研究怎么认怎么读。所以,学习任务比较艰巨。尤其是认识几时55分更是困难,是本节课的难点。2、计算能力。因为学生没有学习过乘法口诀,只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分5分的加认识分针从刻度12走到每个数字各是几分,增加了学习的难度。3、理解力。一年级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很有限,对钟面动态演变的过程,缺乏整体的认知。(三)教学环境分析传统的教学中,课本上的有些知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难教;时间的抽象性,仅靠机械操作、语言反复强调学生难学。而且在操作中难以避免误差,教师的演示也不尽人意。把信息技术引进数学课堂,不仅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形象的显示出来,还具有比较强的

4、刺激作用,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的本质属性,让教学在教师讲得少、学生思考多的过程中解决本科的重难点。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整5分的时间),特别是接近整时的时间。2、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二)数学思考借助动态演示,经历时分进率的探索过程,理解1时和60分的关系。(三)解决问题能正确读写整5分的时间,特别是接近整时的时间。(四)情感与态度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感受时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体验数学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分针从刻度12走到每个数字各是几分,能正确读写几时

5、几分知道1时=60分难点:认读接近整时的时间理解1时=60分四、教学理念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直观的动画来呈现知识五、教学资源师:多媒体课件 生:数学书、学具钟、作业单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设计(一)动画引入,激发兴趣1、播放龟兔赛跑的动画2、说说观察的结果【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龟兔赛跑”引入生动的画面告诉了我们龟兔比赛的结果,为后面认识1时=60分埋下伏笔。(二)再现生活,走进数学1、复习旧知:认识同伴的两个作息时间起床6:30 上学7:00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复习认半时、整时的方法)2、引发冲突:猜测学生的进校时间-7:25你认识这个时间吗?(预设:7: 2

6、5 和7:05)质疑:小朋友的进校时间有的说7: 25,也有的说7:05,你们同意哪个?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看的?3、提出问题:这个25分怎么看出来的?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时间。【设计意图】: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人,用同伴的作息时间出发,过度到自己生活情境中的进校时间,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尝试、猜测。在出现不同答案时进行质疑,由学生内心的真正需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自然的引出相关钟面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一次探究过程,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全新感觉,这是本堂课精心设计的第一个地方。(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师:想要认识几时几分,我们必须进一步了解钟面。关于钟

7、面你们已经知道的有些什么?再观察学具钟还有什么?钟面上一共有几大格?(课件演示)在大格里你还发现了什么?投影交流:有几个小格?你选择哪个大格数给大家看。以第1大格为例,一起数小格(课件演示)用正确的数小格的方法再选择其它大格数一遍。 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小格呢?(看学具钟)你是怎么数的?(引出不同的数法)比较:怎么数更快?课件演示:5个5个数小结: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大格里有()个小格,一共有()个小格。【设计意图】:利用投影的优势展示学生数小格的方法,从学生的自身实际了解他们的困难点,再用课件演示正确的数小格方法-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区域是1小格,带领学生走出以为一条刻度线就是1小格的

8、误区2、认识分师:我们知道时针是用来看几时的,分针是用来看几分的,那么时针走一大格经过了几小时?分针走一大格经过了几分?学生猜测课件演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为什么?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结论:时针和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大格经过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学生举例说分针走哪个大格也是走了5分。 铺垫:分针从12走到2走了几分呢?怎么想的?小组讨论后完成作业单:表示分针走到每个数字是几分。课件反馈:分针走到每个数是几分?分针走一圈是几分?抢答游戏,即时评价。问答游戏。【设计意图】:认识分针从刻度12 走到每个数字各是几分,是这节课的重点。因为学生没有学习乘法口诀,只

9、能通过一个格一个格的数或5分5分的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在这里设计了师生间的抢答游戏、生生间的问答游戏等,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探究交流的时间,同时有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动态演示,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认识几时几分打下坚实的基础。3、认识几时几分师:我们对钟面有了这么多了解,老师相信大家都能认识几时几分了。进校7:25 进校时间是几时几分?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吗?小组交流、说自己的想法。集体反馈:怎么看几时,怎么看几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方法。写时间课间活动:9:20先让学生写集体反馈艺术活动:2:55学生观察。反馈:你认为是几时几分?预设: 2:55

10、 3:55突破“55分”a、提出问题:有的说是2:55,也有的说是3:55,这两个时间里都有“55分”,那这个“55分”是怎么看出来的?b、学生自由发表看法c、联系9:20进行引导【设计意图】:对于认识2:55的学习分两步走,首先解决怎么看这个“55分”。这里并没有让学生从12开始5分5分的加,而是巧妙得顺应前面认识9:20已经探究过的“分针从12走到4是20分”这一新知,让学生接着从5开始往下数,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连贯性,给学生一种顺其自然的感觉,这也是本堂课精心设计的第二个地方。突破“2时多”a、质疑并引起学生思考。师:那到底是2:55 ,还是3:55呢?b、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估计学生会

11、各抒己见)c、课件验证3种方法d、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连3时还没到,不可能是3:55,从而知道这个时间是2:55。【设计意图】:时针不是正好指着几,而是快到几时的时间,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往往弄不清究竟是几时。因此到底是是2:55 ,还是3:55,这是可以预见的学生必然出现的两个答案,同样也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地方。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争论未果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时介入,利用课件演示动态过程,让学生充分的体验,积极的反思,形成主动的建构,从而正确揭示此类钟面显示时间所隐藏的本质规律,使学生真正内化了知识,相信学生以后辨认几时50分或几时55分时会得心应手了。放学3:05 认一认写

12、一写投影反馈: 3:5 3:05 比较什么不一样?为什么写“0”?小结:分钟数不到10分,电子计时要在5的前面用0占位,读的时候0不用读出来,看着电子计时读时间。【设计意图】:用数学语言正确表达像3:05这种时间的读法和写法。总结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4、体验1时=60分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时间,那么时和分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猜测: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了多少?演示验证:先走到半圈:认识12时30分(也就是12时半)再走完一圈重新完成的演示一遍你发现时针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分针走了多少?也就是几分?结论: 1时和60分有什么关系?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设计意图】: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比较抽象,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1时=60分,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