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的妙用_第1页
注射器的妙用_第2页
注射器的妙用_第3页
注射器的妙用_第4页
注射器的妙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注射器的妙用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 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 的原理。主要用以注射药液或抽液。注射器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 的活塞芯杆组成。注射器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或其注入到其它方法无法接近的区域 或者从那些地方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用注射器以及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 的这个过程叫作注射。一、可以取用一定量的液体和气体二、利用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改变容量的大小,达到测定液体或气体的体积。三、利用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改变容量的大小,达到改变其他装置内气体的压强。(1)甲图实验中,装 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

2、医用注射器具有:密封性较好;透明、有刻度便于观察;价格便宜,容易得到的牛I点和优点, 可以根据注射器的特点和优点加以系统的归纳、研究 ,并且有意识地利用这些特点和优点 ,进 行精心的设计,就可以做许多实验,做到一物多用,充分发挥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1、验证分子之间有间隔如下图所示: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注射器中分别抽取等体积的空气和红墨水(图一)。图一图二然后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的前端出口,向前推动活塞压缩注射器管筒中的物质(图二),会发现装空气的注射器的活塞容易向前推动,而装红墨水的注射器的活塞很难推动。该实验不仅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而且还能说明气体分子间的 间隔比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因此

3、易压缩。生活中常见此类现象有将氧气、 石 油气压缩储存在钢瓶中。2、方便添加液体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P43习题5,利用图一中的仪器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注射器就可以用来随时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图二是组装好的利用二氧化钮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发生装置,注射器不仅方便随时添加过氧化氢溶液, 而且能通过推动活塞的速率来控制反应的速率,得到平稳的氧气流。ffi-3、电解水实验如下图所示,把去掉活塞的两个注射器装满水放在碳棒上,通电后就可以发现负极的管筒先收集满气体,且利用管筒上的刻度可观察到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收集好气体后把注射器取出迅速安装上活塞。检验氢气的时候,将针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烧至发红,移开,迅速推动活

4、塞,就可观察到气体被点燃发出蓝色火焰的现象;检验氧气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针孔处,推动活塞就可观察到木条复燃的现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带火星的木条川口两川山0Gz nmntuvmo 12图4-12窿酸钙与盐酸反应如右图所示,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液封状态,拉动注射器的活塞,长颈 漏斗的下端管出现冒气泡,表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妙用一:作一般容器优点悻系抖用,尾气曷必理°2.现靠明显,便于操作.五、籁化亚铁的生成(图G实暗目的工 制取白色氧强牝出扶沉 淀“工熟活鼠翦化亚铁的化学性局,实验创新;L利用注射加输淞瞥达 到清除氧化性气体的目的ol反应盯控制. 现象明显。实粒加摄”一在注射器中放钛

5、好和稀 琥酸,关团3苴至产生足的氧气.2把 氧辄化物流溶液煮沸PL 3.打开/推动注图2融置图射器*用向下排空包法排尽空气04.挤压荒出.吸入松却 后的氢氧化牯溶液,工推动注射概,曲注射爆中氢气先 通过氧弱化钠溶液,并且在酒壶中充满氮气.再便生成 的破题亚铁溶港与氢辄化油溶液相遇.立即产生臼色沉 淀,美团活塞h,白色沉淀可长时间存在. 6.打开活塞b, 吸入空气.白色沉淀即变为红榭色口优点:操作方便,好明显、便于观察,其于进一毋 理将氢氧把亚铁的出军性感&备注:实验中滴壶是医用输液簿,活塞也取之于靖 液器t胜创新实验在河北省创新实验比赛中获特等奖)珍珠粉以其良好的养颜等功效,获得消费者

6、喜爱。资料显示:珍珠中含碳酸钙8093%、蛋白质4 14%、水份2 4%、十几种氨基酸、28种微量元素。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用回收的 贝壳加上工业用氢氧化钠配制的药水进行清洗、晾晒以后直接加工销售,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残留氢氧化钠。 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辨别真假珍珠,并测定珍珠中碳酸钙含量的实验探究方案。【探究一】辨别市售珍珠真与假。将其分别溶于水,充分搅拌、静置,测定上层清液的pH;若pH _7 (填“或"或"=)为假珍珠,理由是_。【探究二】测定珍珠中碳酸钙含量。MM小王用图所示装置测定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方案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连接装好置后,将注

7、射器活塞(不考虑活塞的摩擦和自重,下同)从刻度1mL处向上拉至刻度 20mL处,_(填操作和现象),则气密性良好;在如图Y型装置左管内装入1.1g上述珍珠粉样品,右管内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射器(规格为250mL)活塞推到底部,再次连接装置;设法使左右两管内的药品混合,反应结束后读取注射器读数为220mL;数据处理:计算得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 pCO2=2g/L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实验思考】此实验中的反应原理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考虑注射器因素,该实验方案对珍珠粉的用量多少是否必须作要求?【探究二】中的第步,混合两种药品的方法是该实验装置设计上的优点在于 _ (写出1点

8、即可)。答案:【探究一】 (1分) 假珍珠中残留氢氧化钠使得溶液呈碱性(1分)【探究二】松开注射器活塞,活塞重新回到1mL刻度处(2分) 90.9% (2分)【实验反思】 CaCO3 + 2HCl = CaCl 2 + H2O + CO2 T (1 分)需要。若珍珠粉用量太大,生成CO2气体的体积超过注射器容量限制,则无法测量。 (1分)将异型装置向左倾斜,使稀盐酸流入左边管内。(1分)方便操作和测量气体的体积(或防止酸与珍珠粉混合时出现冲塞现象等)(1分)如右图所示,在250mL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 CO2气体,并用带尖嘴导管的单孔塞塞紧(导管另一端的橡胶管事先用夹子夹紧)。实验开始时,先

9、将注射器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推入到烧瓶中,一段时间后,打开夹子,会观察到的现象有(1) ,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2) 答案:(1)烧瓶形成喷泉,液体由无色变为红色;(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气体压强小与外界大气压,无色酚酬:与碱性物质变红。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J nK I ILlxF_1G H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_ (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取用KMnO4药品时,应选用仪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注射器C可用于检查装

10、置E的气密性,步骤如下:向锥形瓶中加入少量水至下端处。将注射器 C连接到装置E的导管口处。缓慢拉动注射器 C的活塞,观察到 ,表示装置E的气密性良好。(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CO2时,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注射器的作用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如下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感到气闷、头晕、心悸4%-5%感到气闷、头痛、眩晕6%以上使人神智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提出问题】如何检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以便判断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实验探究】方法一: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放入燃着的蜡烛.方法二:分别向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加入适

11、量的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0.03%1%5%10%方法一正常燃烧正常燃烧正常燃烧正常燃烧熄灭方法二不变浑浊变浑浊变浑浊变浑浊变浑浊【分析与应用】(1)上述实验中,方法一所依据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方法二所依据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菜窖中一般会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不能贸然进入.菜窖中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来源是.为确保人体健康不受影响,在进入菜窖前,应对其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进行检验,有关操作步骤是(1)连接实验装置: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f f.【拓展探究】利用如图装置,粗略测定菜窖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Ir-E二-三-ini(2)用于实验的菜窖气体为

12、 50mL,最终量筒中共收集到水为45mL,该菜窖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也验现象%1 /二木化碳-U一小气竦将注射器1中的济液推入 充有8工的瓶中气球鼓起无明显现象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 攫向外拉注射器m澄清石灰水变海浊(1)步骤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中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小忻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1)装置B的作用是(2)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

13、b导气管(3)小意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应添加一后冼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填装置编号)之间加入装有 (填试剂编号)洗气瓶F。a.浓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c,饱和NaHCO3溶?夜d.饱和Na?CO3溶液(4)打开止水夹 K1 ,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至装置E的现象是,可确定装置 C收集满CO2(5)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的氢氧化钠压入 到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的现象是(6)小平同学认为证明 CO2与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 D中浓NaOH溶液换成 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

14、瓶内放了少量水来吸收SO2,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仍残留一定量的 SO2。围绕如何处理这些 SO2的问题,同学们进行了相关探究。【提出问题】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由此想到,选用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吸收SO2,效果会怎样?【设计与实验】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做对比实验(SO2不溶于植物油也不与其反应 ),如卜图所示:5迎1)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要先检查装置的 (2)实验开始叫,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再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分别注入充满SO2的集气瓶;(3)充分吸收SO2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后进入两个集气瓶内植物油的体积。【结论与解释】(1)甲实验中,SO2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

15、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用来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2)乙实验中,SO2与NaOH 发生反应最终生成 NaHSO3 ;分析实验现象得知,用碱性溶液比用水吸收SO2的效果【拓展与迁移】(1)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 SO2,得到的(NH 4)2SO3可用作化肥,但在实验室里吸收SO2, 一般选用NaOH溶液而不选用氨水,主要是考虑 性;(2)在必须用煤作燃料的#况下.要减少SO2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 绿色化学”理念的大力提倡,将促使化学实验教学进行重大革新, 化学实验将朝着微型化、 简单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实验过程中对人 员的伤害以及对环境

16、的污染,力求实现 零排放"和零污染医用注射器具有气密性好、易 操作、体积小、可调节、透明度好、易观察,且使用简便灵活等特点,这些特点将是传统实验仪器无法替代的,同时它具备量取、转移、兼作反应容器等多种功能,能在绿色化学”实验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医用注射器作为绿色化学实验的工具和平台,将其巧妙地应用到高中化学实验中的毒性气体制备、 易氧化物质制取,以及气体动态平衡等实验中,大胆改进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预期将使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发生重大改革。一、氢气燃烧实验的改进由于传统的 H2燃烧试验是在玻璃尖嘴处点燃,学生能看到“H妊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但细心的学生会

17、发现下部火焰呈黄色。教师解释:玻璃中含有钠元素,而钠 元素在燃烧时会发出黄色火焰,学生将信将疑,并提出问题:如何除去黄色火焰?然后分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之上,归纳操作过程:1 .检查注射器气密性。装好针头,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底部,并将针头扎在胶塞上,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然后放开,看活塞能否恢复到原位置,若能则气密性良好;否则漏气。2 .取下注射器的活塞,加入适量的Zn粒,并吸入稀硫酸,然后将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片刻后,去掉胶塞,针头朝上,点燃,观察H2燃烧的火焰。此方法的特点: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节约原料,符合绿色化学理念。二、NO制取的实验改进传统的方法制取 NO是在通风厨中进行,若在教

18、室,则要打开门窗。制取的 NO已被 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 NO2 ,学生不易观察到无色的 NO气体,同时NO、NO2都 有毒,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那么,如何消除污染,既能观察到 NO气体的颜色,还能探究 NO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红棕色的 NO2 ,同时红棕色的 NO2又会转化为无色的 N2O4。分 组讨论后,拿出一个 30 mL的注射器,思考、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操作过程:1 .检验注射器气密性(方法同上述一)。2 .将质量约1 g的一束光亮铜丝绕成螺旋状3 .吸入煮沸过的蒸储水,使其浸没铜丝。4 .吸入适量稀硝酸。5 .将注射器的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观察现象:铜丝上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蓝。 收集到约10 mL无色气体后,去掉胶塞,小心排出液体,再迅速将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 观察NO的颜色。6 .取下胶塞,把注射器的活塞向外轻拉约 5 mL ,再将注射器的针头竖直扎在胶塞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