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实验报告_第1页
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实验报告_第2页
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实验报告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铜仁学院班级:10级物本班姓名:,”学号:2010051001指导老师:,”,老师实验内容: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四:实验原理五:实 验步骤 六:数据记录 七:数据处理 八:误差分析一实验名称: 用二次成像法测凸透镜焦距二实验原理:1、掌握位移法测透镜焦距的原理及方法2、理解透镜的成像特性三实验仪器:f, =190mm)6:二维调节架(SZ-16)2:物屏 P (SZ-14)4:二维调整架(SZ-07)1:澳鹄灯S3:凸透镜L (5:白屏 H (SZ-13)图2-1四实验原理:如图2-1,取物体与像屏之间的距离L大于4倍凸透镜焦距f,即L4f,并保持L不变。沿光

2、轴方向移动透则在像屏上必能两次成像。镜,则在像屏上必能u,像距为V);当透镜在位置II时,屏上又将出现一个缩小清晰的像 两次成像。当透镜在位像距为v,)设透镜在两次成像时位置之间的距离为时屏上将出现一个放u二v又从图2-1可以看出:清晰的像(设此物距2u为L(2-1)UV吕C2U V式(4-L4L1)称为透镜成像的贝塞尔公式。可知,只要测出了 L和C的值,就可求得f。此方法避免了测量物距和像距时由于估计透镜光心的位置不准所带来的误差(因透镜的光心不一定与它的对称中心重合),所以这种方法测焦距f,既简便,准确度又较高。五实验内容:1、光学系统共轴的调节。2、改变物屏间距I,测出透镜间距d2 2再

3、计算得透镜焦距。413、透镜转过180。,测I, d,计算f,六实验步骤:1)按图2-1沿米尺布置各器件并调至共轴2)紧靠米尺移动L,使被照亮的物体在屏H上成一清晰的放大 像,记下 L的位置/和P与H间的距离I;3)再移动L,直至在像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像,记下L的位置a2 ;4)将 P、L、H 转 两个位置bi、t ;180(不动底座),重复做前3步,又得到L的5)计算:a2dbb? biatI2 db2fa;fb41待测透镜焦距: 七数据记录:fb正 面A57.4861. 5157. 5259. 6960. 7156. 745& 8555. 0756.4357.48平均 值A97. 3498

4、.6898.6398.8799. 1196. 5996. 7096. 1496.4496.93A39.9637. 1741. 1139. 1838.4039.8537.8541. 7040.0139.5439.41反 面B63. 2763.5755.3362. 7359. 7357. 7862.4363. 7559.4461.43B296.4097.4695. 7796. 1193. 5394.4096.8997.8993. 7096.59B33. 1333.8940.4433. 3433.8036.6234.4634. 1434.6235. 1636. 71物象位置:29. 37cm八数据分析:白屏位置:116. 61cmda a2 di=39 41cmdb b? bi =36. 71cmfaI2 d:41=17 36cm2 2I db/ii二 17. 95cm fa fb2(17. 36+17. 95) /2=17.655cm九误差分析:人眼对成像的清晰度的分辨能力不是很强,因而透镜在一小的范围AS内移动 时,人眼所见的象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