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桥涵说明_第1页
第四篇桥涵说明_第2页
第四篇桥涵说明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乌至武义公路工程 (义乌段 ) 施工图设计第三合同段第四篇桥梁、涵洞说明S -1-6义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一、 初步设计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本施工图设计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依据省发改委关于义乌至武义公路工程初步设计 批复的函 浙发改设计( 2011 ) 165号和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义乌至武义公路工程(义乌段)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设计。1. 主要批复意见(1) )同意全线桥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桩基础;桥台采用U 型桥台、扩大基础 (或桩接盖梁)。施工图设计阶段,建议根据地形地质情况,进一步优化桥梁设计,以方便施工,节约造价。(2) )同意桥面铺装采用 4 厘米 AC-13C

2、+6厘米 AC-20C 型沥青砼,下设 10 厘米厚砼层。(3)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进一步核实沿线水系情况,合理确定涵洞设置位置和孔径。2. 本合同批复意见执行情况桥涵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及详勘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地形、地质和河段水文、水力 及当地水利规划等情况,经与当地有关部门多次协商,合理调整了桥长、配跨和涵洞位置。(1) )为方便施工,对全线桥梁跨径进行了归并,主线取消了10 米跨径空心板结构,均采用 13 米跨径。(2) )根据省厅 100 号文精神,本次施工图多孔 16 米跨径空心板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结构,多孔 13 米跨径空心板采用植入式桥面连续结构。(3) )对其它一些小桥、涵

3、洞,根据现场实际调查情况,结合通道、平交口布置,进行 移位、跨径优化调整、归并等。(4) )根据施工图详勘地质资料,合理调整桩长及嵌岩深度。二、 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1. 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D60-2004)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1-200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20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4、F80/1-2004)公路涵洞设计细则( JTG/T D65-04-2007)2. 设计荷载: 公路 I 级3. 设计速度: 80km/h4. 设计洪水频率 :大、中、小桥及涵洞 p1/1005. 桥面宽度 :(1) 整体式路基段 (K10+660 K16+160) :桥面与路面同宽, 桥梁全宽比路基窄 50cm ,但桥台与路基同宽。 桥梁全宽为 2×11.75米,桥面净宽 2 ×10.75 米,内、外侧护栏宽 0.5 米,两幅间距 0.5 米。(2) 涵洞与路基同宽。6. 结构抗震:自公元 288 年到 1986 年史料记载,该区域未发生过大于4.8 级的地震, 1970

5、 年到1986 年未发生过大于 2.0 级的地震,表明拟建公路附近地震活动较弱, 属震级小,强度弱, 频率低的弱震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 ,抗震设防烈度小于 6 度,场地地层主要为中软土岩石。沿线场地属于对建筑物抗震有利地段,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7. 设计安全等级: 一级8. 设计基准期: 100 年9. 环境类别: 类三、 桥涵布设情况本工程路线跨越的河流均为小河流,主要为吴溪支流,本合同段设置桥梁如下表:桥梁设置一览表桥涵布设情况详见其他工程篇说明。四、 水文概况区域内地

6、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补给,由各支流小溪汇入吴溪,再向北流入义乌江。 水量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 一般雨季及洪水期水位较高, 流速较大, 旱季水位低,流速较小。吴溪是县级河道,流域面积163.2km 2,总长 25km ,流红赤岸、佛堂两镇,主要城镇为赤岸镇。桥位处现状河床宽度约 30m ,溪边水塘沿路线方向宽约为 125m ,平均坡降约 1.5 。根据义乌市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工程规划报告 ,该河段规划为梯形断面,护岸堤距为60m 。(一)地表水沿线溪流主要有 2 条,分别为吴溪和慈溪,另外还有数条吴溪支流。吴溪水深小于2 米, 宽约 10 25 米;慈溪水深小于 1 米

7、,宽约 3 8 米。由于是枯水季节,部分河床已经裸露。根据水样分析结果及地方经验:吴溪和慈溪的溪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二)地下水桥梁中心桩号桥名孔数×跨径(孔数×m )桥长备注(m)1. 孔隙潜水测区内孔隙水含水层按时代成因,岩性、地貌形态及其地下水的埋深可分为2 个层:K11+248田沿村 1 号桥3 ×1344.04K11+638田沿村 2 号桥3 ×1344.04K12+307毛店中桥3 ×1344.04K14+142前川 1号桥1 ×2533.2K14+535前川 2号桥3 ×1343.04圆管涵 22 道,盖板

8、涵 4 道,石拱涵 4 道(另有通道箱涵 1 道、通道盖板涵 2 道)。线外(1 )第四系冲洪积层 (Q3 apl ):圆砾、卵石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于冲积平原区和河道两侧,该层主要特征:透水性较强,在垂向上富水性差异大,粘性土为相对隔水层, 与地表水体联系密切, 主要受大气降水、 农田灌溉水和地表径流补给为主, 也有与地表迳流互相侧向补给,地下水位受季节及附近地表水体影响变化明显。具溶滤型淡水特征, 固形物一般 0.4 0.8g/L ,PH=6.7-7.1 ,硬度 3.85-9.84mmol/L,水质类型属 HCO 3 -Ca?Na 或 HCO 3?C1-Ca ?Na 型。(2 )第四系残坡

9、积( Q 2edl )层:含砾粘土孔隙潜水含水层。本层分布于丘陵缓坡地带,厚度较小, 透水性较好。地层含水量受地形地貌影响, 山麓洼地富水性好,山坡地带含水性差。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基岩裂隙水补给,以坡脚点渗或小块渗出排泄,其枯、汛期渗出量相差很大。2.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测区丘陵区,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富水性受裂隙发育程度、风化 程度、岩石性质、地形条件等影响。富水性差异大,无统一的地下水水位,水位及流向主要受 地形地貌条件制约,由山脊向沟谷方向运动,局部以泉和渗流湿地形式排泄,补给地表水。3. 地下水腐蚀性特征根据水样分析结果及地方经验:雅西大桥、赤岸1# 桥、赤岸 2#

10、桥、上吴中桥、上清溪中桥、田沿 1# 桥、田沿 2# 桥、前川 1# 桥、前川立交桥、前川 2桥、高寿尖中桥、慈溪 1# 桥、慈溪 2# 桥、慈溪 3# 桥、慈溪 4# 桥和方坑小桥附近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弱腐蚀性;毛店中桥和后山中桥附近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蚀性。五、 地质条件(见第一篇 总体设计说明及地质勘察报告 )六、 桥梁总体设计情况(一) 为使墩台轴线与水流方向基本一致,桥梁上、下部结构的斜度均与水流方向一致。(二) 桥梁上部结构单孔跨径 2030 米: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T 梁、简支 T 梁, 单孔跨径 1016 米: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连续空心板、简支空心

11、板。(三) 桥梁下部结构根据地质情况不同,桥台采用 U 型桥台、柱式或肋式桥台,桥墩采用柱式桥墩,浅埋扩大基础或桩基础。(四) 支座与伸缩缝支座采用板式橡胶(或四氟滑板)支座,支座厚度根据上部构造伸缩量的大小选定,其性 能应符合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 (JT/T4-2004)的规定。桥梁伸缩装置采用伸缩量 40 、60 、80mm异型钢单缝式伸缩装置,橡胶密封带均采用氯丁橡胶。(五) 主要材料1. 混凝土预制 T 梁及横隔梁、湿接缝、封锚端、墩顶现浇连续段采用C50 混凝土; 预制空心板、封锚、铰缝采用 C50 混凝土,封端采用 C40 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 C50 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墩台帽、

12、盖梁、墩台身、立柱、护栏采用 C30 混凝土; 桩基、承台、搭板及柱式墩台的扩基采用 C25 混凝土; U 台台身及基础采用 C25 片石混凝土;U 型台镶面: M10 浆砌粗料石; 护坡采用 M7.5 浆砌片石。2. 预应力25预应力钢绞线的技术条件必须符合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24-2003)的规定, 单根钢绞线直径 15.2mm,公称面积 A 140mm ,抗拉强度标准值 f pk=1860MPa,弹性模量 Ep=1.95×10 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 con=1395MPa,锚外张拉控制应力不超过 0.75fpk。锚具满足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G

13、B/T 14370-2007)的技术要求。3. 钢筋桥梁结构采用的 HRB335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2007)的规定, HPB235 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的规定。4. 钢板采用符合碳素结构钢 (GB700-2006)规定的 Q235 及 Q345 钢板。七、 耐久性设计(1) 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序号构 件 类 别净保护层厚度(mm)基础、桩基承台( 1)基坑底面有垫层

14、或侧面有模板(受力主筋)40160(2)基坑底面无垫层或侧面无模板(受力主筋)2墩台身、挡土结构、涵洞、梁、板(受力主筋)303箍筋204护栏迎撞面405缘石、中央分隔带、护栏等行车道构件306收缩、温度、分布、防裂等表层钢筋15构件类型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 kg/m3)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离子含量()最大碱含量(kg/m3)中、小桥涵3.0具体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见各钢筋构造设计图。(3) 涵洞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防渗水侵蚀对管涵、钢筋混凝土涵洞的涵身、端墙、翼墙内侧、基础顶面以上等部位,凡被土掩埋部钢筋混凝土0.55275C250.30预应力混凝土0.55350C400.06注:表中氯

15、离子含量指其与水泥用量的百分比。(2) 钢筋保护层厚度特大、大、中桥1.8中、小桥涵3.0特大、大、中桥1.8分的表面均设置防水层,防水层采用涂刷两层沥青。八、 预应力施工1. 钢绞线进场后,必须按有关规定对其表面质量、直径偏差及力学性能进行严格试验。同时应就实测的弹性模量和截面积对计算引伸量作修正。锚具和夹片应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及静载锚固性能试验,锚具产品应配套使用,同一结构或构件中应采用同一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缘或管道外缘至混凝土表 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直线钢筋不应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生产厂的产品,工作锚不得作为工具

16、锚使用。2. 要求锚头平面必须与钢束管道垂直,锚孔中心要对准管道中心。3. 预应力梁板的预应力筋张拉必须在预制板混凝土强度达90及混凝土龄期 7 天以上时方可进行,各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力及张拉方式详见各设计图。张拉顺序为:00.1con0.2con张拉控制应力con持荷 5 分钟锚固钢绞线采用双控,以钢绞线伸长量校核,钢绞线伸长量的量测应注意: 00.1con 的伸长量不宜直接量测,而应采用推算的方法,即以 0.1con 张拉到 0.2con 的钢绞线伸长量作为 00.1con 的伸长量。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提出解决方案,待监理工程师审查批

17、准后,方可继续张拉。4. 钢束张拉完毕,严禁撞击锚头和钢束,钢绞线多余长度应用切割机切割,钢绞线切割后露出锚固外长度为 2.5cm。5. 管道压浆前应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管道内杂质,然后压浆,管道压浆要求密实, 水泥砂浆的水灰比不宜超过0.40.5,抗压强度 50MPa,不得掺入各种氯盐,但可掺入减水剂,掺入量由试验决定。为减少收缩,可掺入适量膨胀剂。水泥浆的掺和材料要求对预应力钢束不能起腐蚀作用。水泥浆强度达到40MPa,梁板方可吊装。6. 预应力管道的位置必须严格按坐标定位并用定位钢筋固定,定位钢筋采用“井”字型定位架,定位架间距在直线段为0.5m ,曲线上为 0.3m 。定位钢筋与空心

18、板腹板箍筋点焊连接,严防错位和管道下垂,如果管道与钢筋发生碰撞,应保证管道位置不变而适当挪动钢筋位置。7. 浇筑前应检查波纹管是否密封,防止浇筑混凝土时阻塞管道。8. 本设计中未考虑备用管道,故施工时必须特别注意对预应力波纹管的保护。9. 对于斜交梁板在制件底模时, 应采取措施,防止因张拉预应力而使板端锐角弯折破坏。九、 上部结构(一)支座、桥面系详见桥梁公用构造设计说明QG 1(二)预应力混凝土 T 梁详见 T 梁设计说明 QT 1(三)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详见空心板设计说明QK 1十、 下部结构1. 设计要点(1) 上部梁板横向分配系数偏载时采用支点杠杆法过渡到跨中偏压法,对称布载时采用杠杆

19、法计算。(2) 盖梁计算双柱时按简支梁、多柱时按连续梁计算。(3) U 型桥台截面强度验算不计入侧墙。(4) 设计参数混凝土:重力密度 =26.0kN/m3,弹性模量为 Ec=3.45×104MPa;浆砌圬工:重力密度 =24.0kN / m3;台后填土:重力密度 =18.0kN / m3,内摩擦角 35°;扩基基底摩擦系数: 0.4;墩台身构件计算长度系数 1.6;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0.15mm。2. 施工注意事项下部结构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义乌至武义公路工程 (义乌段 ) 施工图设计第三合同段第四篇桥梁、涵洞S -1-10义

20、乌市交通设计有限公司F50-2011 )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JTG F80/1-2004)。(1) 钻孔桩施工a. 钢护筒的埋置深度应满足施工荷载的要求,施工后必须保留钢护筒。b. 钢筋笼可分段加工,吊放时接长,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焊,接头位置及接头方式 应按规范要求处理,钢筋笼就位后应固定牢靠,钢筋笼中心与钻孔中心偏差不应大于5cm 。应防止钢筋笼上浮。c. 钻孔桩混凝土的灌注采用导管法, 导管在混凝土下的埋深不宜小于2m ,钻孔桩的混凝土浇注必须一次性完成;桩身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应按照规范JTG/T F50-2011及 JTG F80/1-2004评定标准执行。d. 墩台钻孔灌

21、注桩,桩端进入中风化硅化凝灰岩不小于2 倍桩径,进入中等风化砾(粉砂)岩不小于 2.5 倍桩径;最短桩长为 10 米。e. 钻孔桩成孔以后,必须测量孔径和孔位,并应注意清孔和预防缩孔现象的发生。钻孔 桩成孔质量允许偏差如下:轴线偏差:群桩为 100mm ,单排桩为 50mm倾斜度:小于 1/100沉渣厚度: 50mmf. 桩身质量检测:要求必须对桩基作低应变反射波检测,对低应变反射波检测有问题的桩以及施工时出 现与设计情况不符的桩均要求作高应变动测法检测。监理应对全桥的桩基进行高应变 动测法的抽检,抽检根数不少于 5 根。g. 施工时若地层性质与地质钻探资料有较大变化,应及时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

22、单位做特殊处理。(2) 扩大基础、承台a. 墩台扩大基础应置于均匀一致的中风化岩层内,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 50cm ,基础埋深应低于冲刷线以下不小于 1m 。若基岩面有倾斜角度,须将基坑整平,可用 C20 素砼找平。b. 承台施工应严格控制其顶面高程和平面位置,以免偏差而对上部施工造成困难。c. 承台及扩基属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带来的 不利影响,可采用冷却水法或冰水拌和混凝土,还可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控制 水灰比等工程措施。在混凝土水化热得到有效控制情况下,原则上承台混凝土应一次 浇筑完成。如施工确有困难,可以分两次浇筑承台混凝土,采用两次浇筑时,下层

23、混 凝土表面应设置剪力槽,并应凿毛洗净。施工时应根据两次浇筑混凝土时间间隔长短, 设置对应的施工缝或工作缝。d. 桥墩、桥台基坑开挖后,应及时浇筑结构物基础,并及时回填。对于非岩基的浅基, 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应查明基坑下是否有软夹层。(3) 桥台、桥墩a. 墩身主筋应采用焊接连接,墩身箍筋可采用搭接接头,墩身模板应光滑平整,保证墩 身混凝土做到内实外光。施工中应注意支座预埋件的预埋,防止遗漏。b. 必须保证墩身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接缝和钢筋表面清理干净,没有杂物和水泥浆碴,保证衔接的整体性。c. 桥墩墩身为柱式墩,要求尺寸准确,各墩表面混凝土颜色一致,光洁平整。d. 施工墩身时要注意预埋各种施工和

24、构造用的预埋件。e. 桥台侧墙按纵坡做成倾斜。f. U 型台身外露面使用粗料石镶面,按一顺一丁工艺进行平砌砌筑。g. 为便于以后更换支座,墩台帽顶设支座垫石,支座垫石应与墩台帽整体浇筑。h. 墩、台盖梁顶面支座垫块位置和高程控制要求准确,支座垫块顶面必须保持水平。i. 桥台背墙施工时,应根据伸缩缝设计图的要求,在背墙内预埋相应的伸缩缝锚固钢筋, 并预留安装伸缩缝的位置。j. 应按交通工程设计的要求,在桥台背墙上预留管线通过孔。十一、附属结构1. 台后回填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值后,方可进行台后及锥坡填土。台后选择强度高、压实快、透水性好的砂砾等填料, 填料要求级配得当。 路基填筑时应台前台后对称填筑

25、, 以免造成桥台变位过大, 台后及锥坡填土应采用小型机械严格按照分层压实的原则进行压实,其压实度应不小于路基压实度。桥头路基处理及填土要求详见桥头路基特殊处理设计图。2. 其余详见桥梁公用构造设计说明QG 1十二、 涵洞1. 结构型式: 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钢筋混凝土倒虹吸、钢筋混凝土箱涵、钢筋砼盖板涵、石拱涵。2.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的管径为 1.0m、1.25m、1.5m,钢管内径为 1.0m,箱涵净跨径为 6m,盖板涵净跨径为 2m、3m、4m、6m(含通道盖板涵),石拱涵跨径为 4m、5m。线外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径为 0.5m、0.8m、1.0m。3.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基础地基承载力特

26、征值要求不小于110kPa,箱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不小于 160kPa,盖板涵、石拱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要求详见各涵设计图。4. 主要材料: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节混凝土采用C30 混凝土,管基混凝土采用 C20 混凝土;螺旋形主钢筋采用 HRB335 钢筋,直径 6mm、8mm、10mm。钢筋混凝土箱涵涵身和翼墙采用 C30 混凝土,其受力钢筋及构造钢筋均为HRB335 钢筋;涵身基础为 C20 混凝土;洞口铺砌为 M7.5 浆砌片石,通道洞口箱涵铺砌与洞内路面结构层相同。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混凝土采用 C30 混凝土,受力钢筋为 HRB335 钢筋,构造钢筋为 HPB235 钢筋,涵台采用

27、M7.5 浆砌块石, 涵台基础采 M7.5 浆砌片石。 石拱涵拱圈采用 M10 浆砌块石, 护拱、涵台采用 M7.5 浆砌块石,涵台基础采 M7.5 浆砌片石。八字墙墙身及基础采用 M7.5 浆砌片石。5. 圆管涵 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旋转成型的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为区别适用于不同填土高度的管节,应在管节上写明适用填土高度。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 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510cm 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 管基混凝土可分为两次浇筑。先浇管底以下部分,此时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坐浆混凝土 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

28、旧混凝土的结合及管基混凝土与管壁的结合。 涵洞完成后,当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100%时,方可进行对称分层回填。管顶以上 50cm、涵管每侧一定范围内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填料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应96%(重型击实标准) 。涵洞基底土基的压实度要求大道90%,地基容许承载力要求达到110kPa,达不到时要求进行地基处理。 施工过程中,当洞顶填土厚度不足0.5m 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管节接头应根据图纸分别采用平口式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平口式沥青油毛毡绑扎接口或承插式橡胶圈柔性接口,管节间的缝隙用浸过沥青的麻絮填塞。 每道涵洞涵身及基础每隔 4 6m 设置一道沉降缝,路

29、基边缘下的涵身及基础也应设置沉降缝。管基沉降缝必须与管节接缝相对应,缝宽12cm,用浸沥青的软木板填塞。涵身沉降缝即为管节接缝。此外,为使洞口沉降不致影响涵身,涵洞与端墙、翼墙、进出口铺砌等结构分段处也应设置沉降缝,缝宽12cm,用浸沥青的软木板填塞。 管涵基底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碎石垫层必须均匀、密实。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 53mm。浆砌片石必须分层砌筑,浆砌片石基础第一层必须坐浆砌筑。 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和管节的配置及端墙等位置的准确,对斜交管涵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 1m 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 1m 的管节用 0.5m 正管节调整。管节排放时,只有在两侧路基边

30、坡处允许安放0.5m 的辅助管节。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段洞口构造于管节安装完毕后,再行砌筑。 涵管基础顶面以部位,凡被土掩埋部分的表面均设置防水层,防水层采用涂刷两层沥青。6. 箱涵 箱涵采用就地浇注工艺。全箱可采用两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第二次浇筑剩余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应保证又良好的衔接面(粗糙、干净并不得有堆落的混凝土、砂浆等)。 拆除翼墙模板时应避免产生较大的震动。翼墙、侧墙背后填土,应在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时方可进行,要求分层夯实,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超厚压实法,并须在箱涵两侧对称进行。 台背回填采用级配碎石对称分层夯实回填。 设计图中作为闭合框架的主要受力钢筋可采用焊接或搭接两种方式,图中仅给出了搭接接头的尺寸,当为焊接时,可按有关规范修正搭接长度。 每道箱涵每隔 46m 设置沉降缝一道,沉降缝须贯穿涵身和基础,并填塞沥青麻絮。 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 160kPa,当承载力不足时须采用级配碎石换土或其他加固措施, 换填压实度不小于 93%。 箱涵侧墙、翼墙与路基接触面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mm。7. 盖板涵(1) 涵洞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