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考点大纲记叙文阅读考点一: 概括文章内容考点诠释:此题型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需要搞清文章讲的是什么,进行 简洁概括。解题思路:(1)对全文内容事件进行概括 (2)针对题干要求对文章某一部分内容进行提取概括例题一: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北京时间不到点)【答案】 在德克士,乡下父子错过了"买一送一"优惠活动的时间,在我和顾客的帮助下如愿以偿买到优惠汉堡的故事。例题二:2.作者围绕“素颜如雪”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4分)(素颜如雪)【答案】栀子花开的素洁清香;张岱、季羡林文字的素雅自然;林风眠、吴冠中画作的纯洁静美;
2、钱钟书等暮年爱情的素净如雪;唐诗宋词中意境的清澄素洁。例题三:3.文章写出了山里人的“朴实”,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秦岭深处柿子红)【答案】采摘柿子时特意给鸟雀留几个母亲做好“暖柿子”给左邻右舍拿一点,与大家分着吃用柿子和核桃招待客人,走时给客人装上柿饼和核桃买柿子时,主人让我多拿几考点二:分析人物形象考点诠释:记叙文阅读中,要求学生能准确给文中主要人物进行形象定位。解题思路:(1)分析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外貌 (2)分析故事情节,根据和人物相关的事件来分析人物形象。 (3)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看文中有无对其人性格特征直接概括的词语。
3、例题一:1.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对学生关怀备至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勤劳顾家、理解丈夫的好女人。(3分)(点燃一个冬天)例题二:2.“另外一个自己”是什么样的?请简要概括。 (秦腔吼起来)【答案】热爱秦腔,执著,充满正义感。 例题三:3.有人认为货主老人不肯赊围巾给玛娅,是个冷酷无情的人,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谁也不能施舍你未来)【答案】这种说法不对。货主老人是一个有爱心,用心良苦,教育方式独特的慈祥老人。考点三:把握作者情感、心理变化考点诠释:此类题型考察学生对作者情感心理变化的把握,主要是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的好恶、褒贬之情,其重点是需理清文
4、章的思路解题思路:(1)抓住带有情感色彩的词、句 (2)抓住文章中心理描写的词、句 (3)联系文章内容主旨例题一: 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 如今,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领之下,商洛的各种资源得以开发利用,持别是经济类作物,核桃、板栗、柿子等全国有名。可以说,商洛的核桃独步华夏。桃树那笔直的树干
5、,庞大的树冠,浓密的树阴,姣美的树形,给人一种挺拔伟岸之感;浓绿的阔叶给人一种厚重之感,枝间繁密的果子给人一种幸福喜悦之感。它的身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的木西,蕴含着无穷的魅力。作为生态林木,它从不挑地形,不争地劲,在商洛的房前屋后,山坡沟旁,枝繁叶茂地尽情生长,固土护绿,有的是担当;作为经济林木,它五年成木挂果,年复一年为人们提供长寿果,且与低秆作物和睦相处,农民务林种地两不误,生财聚宝,有的是奉献;作为用材林木,它木质坚韧,纹理美观,质地顺平,为上乘木材,家居日用,有的是用场;作为欣赏林木,它上得了野岭,进得了园林,经济效益极佳,有的是市场。 离开商洛时,我深深地感到:丰收季节,商洛呈现给人的除
6、了无尽的核桃压枝的景致,还有在累累的硕果间,大人们忙碌的旁影和孩予们嬉闹的场面。那荡漾在人们脸上的笑容和那压低枝头的核桃构成了一幅安逸、和谐、福的农家丰收图。我相信这幅图景会在人们的描绘中更美。核桃压枝低1.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发展经历了哪些变化?( 3 分)【答案】刚到商洛工作时,看到了山水之美感慨其经济落后;如今来到商洛,看到繁密的核桃时,感叹核桃给商洛农民带来了好收成;离开商洛时,展望和憧憬商洛的美好末来。例题二:2.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拾穗的脚步)事情“我”的内心变化回乡下时看母亲拾稻穗埋怨(讶异)母亲要“我”拾稻穗 悻悻然(不情愿,犹豫) “我”学着母亲拾稻穗豁
7、然开朗例题三:3.读完全文,请你用恰当的词语说明“我”的情感(心理)变化。(4分)(智慧的美丽) 感动 紧张 着急 流泪考点四:语言赏析考点诠释:现代文阅读中,题目中但凡出现“赏析”“品析”“品味”“分析表达效 果”等关键字时,大都可以定位成语言赏析题型,此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等的理解与运用。解题思路:(1)看修辞:抓住句子或加点词语是否使用修辞手法 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夸张(突出强调) 排比(增强气势、句式整齐、具有节奏感) 反问/反复(增强语气、抒发强烈感情)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对偶(对仗工整、具有音律美) 答题格式:修辞+作用+主旨(内容/情感) (2
8、)看用词:着重看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成语、叠词等具有表现力的词 答题格式:特殊用法/词性/词语本义+作用+主旨(内容/情感) (3)看描写:主要对句子中人物描写或环境描写进行品析 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外/语/动/神/心)+作用+主旨(内容/情感)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再现美丽的自然风光 A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和背景 B渲染气氛 C烘托人物心情 D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E特殊景物象征义 F衬托人物品格例题一: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
9、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孰料这话当即受到商洛同仁的挞伐:“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商洛历史文化厚重,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后来居上待有时。”核桃压枝低1.赏析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3分)【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绿浪”比喻层层翠绿的林木随风摇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木之多、色彩之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林木”“小溪”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林木依山、小溪欢跃的动态之美;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尽显秦岭山水美景及文化内涵。例题二: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
10、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父亲二
11、十年前的叮嘱2.体会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任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例题三: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
12、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壶口,壶口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4分)(1)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答案】形容词贬义褒用,生
13、动形象的描述并赞美洪流勇往直前、义无反顾、不可阻挡的英雄气概。(2)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答案】动词,写出水浪的力量很大。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水流们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胆识、勇气和力量。例题四:他侧着身子,躺在灰色的棉花壳上,头枕着雪白的棉花。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可是,他睡得那么沉,那么香,我又怕惊扰了他的清梦。棉花里的父亲4.按要求品味语言。(4分)头上银白的头发根根扎眼;一张脸就像皱缩的核桃沟壑纵横;青筋暴突
14、的手就像柘树枝,上面是道道血口。(请任选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答案】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核桃比喻父亲的脸,用枯树枝比喻父亲的手,生动地刻画了父亲苍老、瘦弱、憔悴的形象,表现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示例二:运用外貌描写的手法,对父亲的头发、脸、手进行细致地刻画,表现了父亲的苍老、瘦弱、憔悴,突出了父亲的艰辛与劳累。例题五:司马迁墓由青砖镶砌,上嵌有八卦砖雕,据传为元世祖忽必烈敕命建造。墓顶有一株千年古柏,苍劲盘桓。如巨掌撑天,柏上鸣雀跳跃,叫声凄凉,似在叹惋那一段凄美的历史,墓旁也是古柏环绕,浓荫蔽空,在千年古柏的近旁,卓然玉立着、一株青翠的柏树,与这株千年古柏相映成趣。随后,我有幸
15、看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撰写的梦碑一文。其文如下:永徽二年九月,余刺同州,夜静坐于西厅。若有若无,犹梦犹醒,见一女子高髫盛妆,泣渭余曰:“妾汉太史司马迁之侍妾也,赵之平原人,姓随名清娱。年十七事迁,因迁周游名山,携妾至此。会迁有事去京,妾缟居于同,后迁故,妾亦忧伤寻故,葬于长乐亭之西。天帝悯妾未尽天年,遂司此土。代异时移,谁为我知?血食何所?君亦将主其地不揣人神之隔,乞一言铭墓,以垂不朽。余感悟铭之。铭曰:“嗟尔淑女,不世之姿。事彼君子,弗终厥志。百千亿年,血食于斯。”可惜,如此珍贵的碑拓却没有流传,这段凄美的梦碑故事却把人们的神思带到了那悠远的时空,让人们为那位矢志不渝的女子洒一掬同情之泪
16、,更为史公那牺牲许多的悲剧人生而叹惋怜惜。我不由得把那株奇异的柏树与梦碑故事联系起来,莫非是随清娱精诚所至,感而有灵吧?游司马祠5.文中描写墓顶的千年古柏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渲染了司马庄严、静谧,肃穆的氛围,象征着司马迁迁刚毅凛然、坚韧不拔的精神考点五: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考点诠释:主要考察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在结构及内容上的作用的把握解题思路:句段作用答题角度: (1)结构作用(注意句段的位置): 开头: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 开篇点题 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中间:承上启下、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结尾:篇末点题,深化主题,照应,总结全文,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2
17、)内容作用:主要看句子所处段落的主旨或者是从全文的主旨入手例题一: 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核桃压枝低。核桃压枝低1.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答案】(1)内容上,连用两个“又”字,说明商洛的核桃多是这样繁密,总能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喜悦;(2)结构上,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对商洛核桃及经济发展的抒写。例题二:香伶说,我只有一个愿望,我想进县剧团吼秦腔。 老师面露难色地说:“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 香伶斩钉截铁地回答:“再难我也要走,我爹走了一辈子,我也要继续走下去,我忘不了爹临走前望着箱子不忍的眼神。”秦腔吼起来2.“闺女,秦腔艺人的路艰辛啊!”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
18、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香伶爹一生艰辛的总结,又为下文写香伶冈秦腔忍受身心的煎熬埋下伏笔(作铺垫)。 例题三: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善良是心灵的灯盏3.请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的作用。(3分)【答案】总结全文, 照应题目,再次强调善良的重要性.点明文章的中心考点六:标题含义考点诠释:此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浅层及深层理解,重点在于对主旨的把握。解题思路:标题含义题答题分为两步: (1)表层含义: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
19、入手 (2)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主要联系文章内容、主旨去分析。例题一:1. 请你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对文题的理解。(棉花里的父亲)【答案】(1)表层含义:指在棉花田里劳作的父亲;指侧躺在棉花上睡着的父亲。(2)深层含义:指棉花承载着父亲全部的希望;指父亲把一生的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这棉花田里了;指棉花就是父亲的花朵,就是父亲的攒钱罐。 例题二:2.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2分)(没有发芽的种子)【答案】表层含义: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深层含义: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例题三:3. 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站立”指的是什么?(站立在废墟上的衣橱)【
20、答案】“站立”指:地震中没有倒下的大衣橱;灾难中人们坚强、团结、乐观的精神。考点七:标题作用考点诠释:记叙文阅读题干中若有“标题作用”“标题好处”等字眼时,大体定位为 “标题作用”题型,答题模板固定。解题思路:标题作用:点明主题 点出写作对象 概括全文内容 贯穿全文线索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例题一:1. 标题“一个馒头”在文中有哪些作用?(一个馒头)【答案】“一个馒头”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起阅读兴趣。点明中心,突出母亲爱儿子的纯朴感情。例题二:2. 作者以“信任”为文章标题有什么好处?(信任)【答案】点明文章中心事件与“信任”有关;点明文章主题(“赞美信任带来的
21、美好境界”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例题三:3.文章以“素颜如雪”为题,好在哪里?(4分)(素颜如雪)【答案】表达作者对“素颜”的赞美,点明文章的主旨;是全文的线索;以形象的比喻和诗意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说明文阅读说明文是现代文阅读的必考文体。考察材料均选自课外,且呈现显著的地域特色,注重时代性、实用性和知识性。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难度不大,但易失分。考点一:说明对象特征考点诠释:说明对象特征是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快速阅读能力和删选、概括、整合信息能力,总体难度不大,但易失分,要求学生做到仔细认真。方法指导:1、抓首括句和
22、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和关键句。2、结合段落中的说明特征和说明内容进行概括。3、结合标点,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问号,归纳层意。4、对语段中已有的关键词、句摘要整合。考点二:说明方法考点诠释:说明方法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说明方法和语言特点的掌握程度,须准确区分说明方法,并了解不同说明方法的作用。方法指导:1、熟悉常见说明方法2、结合语境分析,抓段落中心句3、说明方法作用:更生动、更形象、更有条理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某特点。4、语言特点:科学性、准确性、严密性等。说明方法相关术语说明方法相关术语举例子具体、形象作比较有力地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列数字科学、准确画图表直观、简明打比方生动形象摹状貌
23、生动、形象下定义准确、简明分类别条理清楚引用的内容相关术语传说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故事诗句史料使文章更真实可信考点三:内容理解和概括考点诠释:内容理解和概括题主要考查学生概括能力,设题主要围绕准确认读、准确理解、准确删选、准确概括来考虑。方法指导:1、通读原文,了解文章大意。2、小结段意,归纳概括段落主要内容。3、明确答题范围,概括主要内容。考点四:词句分析考点诠释:词句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中起限制作用词语的理解,是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主要考查方式,难度适中。考查方式多变,主要有词句作用、文中某词能否删去、文中某词能否替换等。方法指导:1、明确态度,文中词句不能删去或替换。2、理解词句
24、本身含义及文中含义。3、词句作用。4、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考点五:词句含义考点诠释:词句含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上下的理解能力,学生需具备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能力,从而对某个指代性的词语所代表的内容进行删选。方法指导:1、联系上下文,体味词语所指代的内容对其下的定义。2、紧扣上文,由近及远地顺藤摸瓜。考点六:说明顺序考点诠释:主要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说明顺序的理解,说明文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有的说明文可以同时交叉运用多种说明顺序,采用哪种说明顺序,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目的。阅读时要抓住这些说明顺序的标志性语言,更好地进行判断,从而完成说明顺序题的各种变形。方法指导:1、看内容
25、,排顺序。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用等,一般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一般用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一般用空间顺序。2、找重点词句辨别顺序。空间顺序一般用方位词;时间顺序一般用时间名词;逻辑顺序一般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等词语。考点七:段落作用考点诠释:段落作用题是考试中现代文阅读中重要的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组织架构能力,明确每一段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文中主要考查标题、首段和过渡段的作用。方法指导:1、紧扣说明对象,以自然段为单位梳理文章内容。2、分析段落间的关系。3、联系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每段作用。标题的作用:1、点明说明对象,说明说明对象的
26、某个特征,揭示了说明内容。2、运用了某种手法,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段落的作用:1、内容上,引出说明对象,说明说明对象的某个特征。2、形式上,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运用了某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目的上,引起读者阅读兴趣。4、结构上,一般是承上启下或对文章某个部分起总结或总领作用。考点八:内容辨析考点诠释:内容辨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细节部分的把握,一般命题人会把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严密性的一类表修饰限制的词语做改动。方法指导:1、ABCD排列顺序2、概念范围的大小3、事件因果的偏与全4、语气的肯定与推测5、文意理解错误考点九:拓展探究考点诠释: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根据文章所反映的问题
27、和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措施或受到的启发等。方法指导:1、问什么答什么,切忌答非所问。2、所提出的方法必须切实可行。3、主张创新,但不脱离实际。4、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悟。5、把作者在文中所传达的信息,加以整合和修改。文言文阅读桃花源记1、重点字音字形俨yn然 阡陌qin mò 垂髫tiáo 诣yì 间jiàn隔 问津jn 此中人语yù云2、重点实词(1)缘溪行 沿着,顺着 (2)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4)悉如外人 都(5)具答之 详细 (6)乃不知有汉 竟然(7)见渔人,乃大惊 于是,就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8、邀请(9)便扶向路 沿着;从前的 (10)及郡下,诣太守 到(11)处处志之 做标记 (12)欣然规往 计划(13)未果,寻病终 不久 (14)后遂无问津者 访求、探访。津,渡口3、通假字(1)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4、古今异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不足为外人道也。 (6)阡陌交通 (7)屋舍俨然 5、 词类活用:(1)复前行 名词做状语,向前(2)欲穷其林 形容词做动词,走到尽头(3)渔人甚异之 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诧异6、重点句子翻译:(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29、之属。 译文: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田间小路交错贯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译文: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了隔开断绝了。(4)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陋室铭1、重点字音字形惟吾德馨xn 鸿儒rú 案牍dú 2、 重点实词(1)斯是陋室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历史明朝的统治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高功能抑郁症的临床护理
- 2025销售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销售劳动合同样本
- 外伤性低颅内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煤矿井下超大断面硐室施工技术规范
- 眼睑松弛症的临床护理
- 浙江国企招聘2025上半年湖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射洪七小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物资采购合同模板
- 厦大美术高考试卷及答案
- 班组长、员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记录表
- 老年康体指导职业教育79课件
-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图集(2019版)
- 2025年江苏省江宁城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辽宁广告职业学院
- 题型04 化学工艺流程题-【好题汇编】备战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 高钛渣及其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黄油行业供需态势及进出口状况分析
- 三下26《和拖延的坏朋友说再见》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2025届山东省潍坊市高考英语二模试卷含解析
- 2023无人机系统测评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