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_第1页
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_第2页
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_第3页
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_第4页
二级压缩制冷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题目要求 设计一个医用低温冷柜所配制冷机组。要求:(1)进行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2)完成各换热器的结构设计;(3)完成主要原件的选型;(4)完成主要部件的图纸。 其中,要求制冷量为600W,冷藏温度为-40,设计工况t0(环境)=35。2制冷循环的热力计算初始条件 制冷剂选择R32蒸发器端部温差5,冷凝器端部温差10. 回热器温差t=5.由蒸发器冷凝器端部温差 蒸发温度t0=-45,p0=0.109MPa. 冷凝温度tk=45,pk=2.8MPa. , 选两级压缩 一级节流 中间完全冷却系统。参数:h1=499.645kJ/kg, h5=286.315kJ/kg, h1=505.8kJ/k

2、g h5=275.6kJ/kg , v1=0.33m3/kg.1、确定中间压力 对应的中间温度为-11.5。在-11.5上下取-5,-7,-9,-11,-13,-15进行计算,取中间冷却器温差 计算结果于下表:参数-5-7-9-11-13-15s2.17332.18082.18832.19612.20362.2116Pm0.6870.6420.60.5590.5220.485h3514.23513.75513.25512.71512.14511.54h7196.5193.09189.69186.31182.95179.6h2585.51582.08578.69575.18571.83568.2

3、7h4s572.34575.03577.74580.57583.3586.24由计算公式得COP的最大值为1.74,此时对应的最佳温度 tm=-7,相应的参数见上表.2、 高压级与低压级的压力比分别是热力计算1、单位制冷量 2、 低压压缩机制冷剂流量 3、 低压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其中 c=4%,m=1,=5.89.(由制冷压缩机得)4、 低压压缩机等熵压缩功率 5、 低压压缩机轴功率 6、 低压压缩机实际排气焓值 7、 高压压缩机制冷剂流量 8、 高压压缩机理论输气量 3=0.057m3/kg G= 0.7752(由制冷压缩机得)9、 高压压缩机等熵压缩功率 10、 高压压缩机功率 11、 高

4、压压缩机实际排气焓值 12、 理论性能系数 13、 理论输气量比 14、 冷凝器热负荷 3冷凝器设计 计算中用下标“1”表示制冷剂侧参数,用下标“2”表示空气侧参数。1、确定冷凝器的热负荷及空气流量:由热力计算得k=1.193kW,取进出口的空气温差t2-t2=8.2,则空气流量为 V2= 0.123 m³/s2、结构初步规划:选迎面风速cy= 2.5 m/s,沿气流方向排数nL=6,冷凝器选用顺排套片式结构,管用8×0.5mm的紫铜管,肋片采用厚为0.2mm的铝片、片间距b=1.8mm,纵向和横向管间距相等S=20mm。据该初步规划,可计算下列参数:(1) 每米管长的肋片

5、面积Af2 Af2= 0.3828 m2/m(2) 每米管长的肋片间基管外表面积Ab2 Ab2= 0.0235 m2/m(3) 每米管长的总外表面积 A2 A2=Af2Ab2=0.38280.0235=0.4063 m2/m(4) 每米管长内表面积 A1 A1=di=×0.007=0.0220 m2/m(5) 肋化系数 =18.48(6) 最小截面与迎风面积之比 =0.516(7) 当量直径de de=2.8123、空气侧换热系数2计算: 2=式中 Re2=c2de/2,C=A(1.360.24Re2/1000), n=0.450.0066(L/de),m=0.280.08(Re2/

6、1000), A=0.5180.02315(L/de)0.000425(L/de)23×10-6(L/de)3 L=nL·S据已知条件,空气最小截面处的流速c2为 c2=4.85 m/s按空气的进出口温度的平均值t2=()/2=(35+43)/2=39 查取空气物性参数值得Re2=832。并经计算得A=0.0709,C=0.0823,n=0.7316,m=0.2134所以2有2=48.68 W/m2·K4、计算肋片效率及表面效率:肋片效率f2=0.942,表面效率02则有 02=1-=0.9435、计算管内侧冷凝换热系数1:1由公式计算,式中C对于氟利昂可选0.6

7、83,若用R32的平均温度选取r¼和Bm值时,则先假定壁温,设壁温tW=43,则R22的平均温度t1=(tk+tw)/2=(45+43)/2=44,由表查得r¼=21.8,Bm=104,代入公式有 1=0.683×20.21×1.92×0.007-0.25×(tk-tw)-0.25=5353.47(tk-tw)-0.25 忽略管壁热阻及接触热阻,据管内、外热平衡关系有 1di(tk-tw)=022A2(tk-t2),即5353××0.007(40-tw)0.75=0.896×48.68×0.40

8、63(tw-34.1)解上式得tw=43.33与假设十分接近,假设合理,不需重算。将tw代入1式则得1=5353(40-38.71)-0.25=4711 W/m2·K6、 计算传热系数及传热面积 忽略污垢热阻,则 K2=38.89 W/m2·K 而t=4.97 所以所需传热面积F2为 F2=5.58 m2 所需肋管总长L=F2/A2=13.374m7、 确定空冷冷凝器的结构外形尺寸 若取垂直气流方向管的列数nb=4则每根管有效长度L1=L/(nb·nL)=0.57 m,高H=nb·S=0.08 m,深L2=nL·S=0.12 m。考虑迎面风速不

9、均匀性,取L1实际长为0.61 m,所以迎风面积Fy=L1H=0.61×0.08=0.0488 m2,则实际迎面风速cy=V2/Fy=2.52 m/s,与假设的迎面风速相符。8、 选择风机 空气流经错排平板肋片管冷凝器进行换热时,流动阻力 式中空气密度,1.124 ; 每根肋管的长度,; 空气在最窄截面上的流速,; 当量直径,; 、分别为管子中心距、肋片间距、肋片高度、肋片厚度、肋管外径。求得 =155 外部风道阻力取0,所以,风机功率为: 0.026 kW是空气质量流量,为风机效率取0.8,是空气密度。取电动机容量的安全裕量为1.15,求得电动机功率为0.03,最后选定已生产的电动

10、机标准。 空气横向流过平套片、顺排肋片管的阻力用下式计算p2=9.810×.007×42.7×(1.15×4.85)1.7=54.47 Pa式中为考虑表面粗糙度的系数,对粗糙表面肋片=0.0113,对光滑肋片=0.007。该冷凝器的额定风量由前面计算可知V2=0.123 m3/s=444m3/h,若选用一台风机,则需每台风量为444 m3/h,风机静压按上面计算pst可取55Pa,全压 P*=pst+Pd=55+2cy2/2=58.59 Pa 根据风压,电动机功率以及风量,选择T35-11系列轴流式风机,机号为3.15,其中电动机的型号为YSF-5024

11、 .4蒸发器设计 已知:制冷量=600W;蒸发温度=-45;工质为R32;制冷剂循环流量=7.056,空气的送风温度为-40;空气的回风温度为-41。设计计算1、 主要参数选择(1) 冷空气的有关参数送回风温度下水蒸气的饱和压力 送风:pgd1=0.01283kPa 回风:pgd2=0.01093kPa空气的含湿量d 式中,B为空气压力,取B=1,01×102kPa; pg为水蒸气分压力送风与回风的含湿量分别为 空气的比焓 经计算,得 送风比焓:=233.06 回风比焓:=232.05(2) 风量选择 风量为 =() 式中,为空气的比体积。按送风、回风的平均温度-41.5确定. =0

12、.658, 则 =1379.9 按此风量选用一台风量为1500的轴流风机,可选择T35-11系列轴流式风机,机号为3.15,其中电机型号为YSF-5024 .(3) 选定风机后,空气的比焓及送风温度 空气通过蒸发器的比焓值 =1.03送风时空气的比焓值 =0.75查图,查得送风温度仍为-40。(4) 蒸发器初步结构的初步规划 取的铜管,外套铝片。铝片间距b=2mm,厚度=0.2mm,管排数N=4,每排管子数n=8根。管子按三角形排列,管间距s=0.024m。 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之比 =0.572 最窄流通面积与迎风面积 =式中,为最小截面处流速,通常取=36,取3.5,代入上式后得 = 0

13、.1095再求出 = =0.191 蒸发器高度,厚度及管长 高度 =0.192 m 厚度 =0.083 m 每根管子的长度=0.995 m 管子总长度 =31.8 m(5) 肋片管参数及管内、外表面积 六角形肋片单侧的表面积 =1417.95 m 1m长管上,肋片的表面积 =2=0.28 式中为每米管子上的肋片数 1m长管子上铜管的表面积 =0.0308 1m长管子上,总的外表面积 =+=0.3108 总的外表面积、肋片表面积和铜管外表面积 外表面积 =9.88 肋片表面积 =8.904 铜管外表面积 0.98 总的表面积 =0.788 外表面积与内表面积之比值 12.42、 传热计算(1)

14、空气侧放热表面传热系数 按公式 = 式中 肋片间距,m; 管外径,m; 肋片高度,m; 空气在管束最窄截面处的流速,; 空气的运动黏度,; 空气的导热率,0.0142W/(m·); ,系数,对六角形肋片=0.205,=0.65。 将各种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中得 =3101 =113.0W/(m·) (2) 管内沸腾放热 质量流速 每8根管子连接成一根蛇管,共得8根管。因制冷剂循环量=7.056, 故质量流速为 =9.75 管内放热表面传热系数 R32在管内蒸发的表面传热系数按公式 = = = = 式中 管内沸腾的两相表面传热系数,; 液相单独流过管内的表面传热系数,; 对流特征

15、数; 沸腾特征数; 液相弗劳得数; 质量流率,; 质量含气率; 管内径,0.01m; 液相动力粘度,; 液相热导率,0.1819; 液相普朗特数 2.2284; 气相密度,4.0671; 液相密度,1194.374;按管内表面计算的热流密度,取700;取决于制冷剂性质的无量纲数。式中的,和为常数,它们的值取决于的大小;0.65, 1.1360,0.9,667.2,0.7,0.3。析湿系数 因管内热阻较小,故可近似地取避免温度为蒸发温度,tw=t0=-45其它数据为 dw=0.2g/kg干,tm=(t1+t2)/2=-40.5. dm=(d1+d2)/2=0.069g/kg干 . cpm=1.0

16、050kJ/kg· .最终求得 =1.0308迎面风速 2.01m/s霜密度u u=340|ts|-0.455+25Wf 近似地取ts=t0=-45,则 u= 110.4m3/kg析湿量 一个融霜周期的霜平均厚度 u 肋效率f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对数平均温差 传热系数式中hof空气侧放热表面传热系数,W/(m2·);管内制冷剂放热表面传热系数,W/(m2·);管内表面的污垢系数,m2·/kW;Fof,Ff,Fr分别为管外的总面积、肋表面积和铜管表面积; 析湿系数。将各种数据代入K0的计算公式后,得到 K0=27.3W/(m2·)按管内表面积计算的

17、热流密度qi 计算表明,假设的q初值700W/m2与核算值689W/m2较接近,偏差小于2.5%,故假设有效。所需管内面积初步设计的内表面积Fi (3) 融霜管功率P 设计规定,每15h要融霜一次,以保证冷风机之正常运转 一个融霜周期的结霜量m m=W×3600×=1.13kg 将融霜化成水所需之热量Q ci冰的比热容,ci=2,05kJ/(kg·) i冰的溶解热,i=334kJ/kg t库温与0 带入计算 得Q=427.4kJ 融霜管功率 t为融霜周期,取t=10min . 带入得P=0.787kW 取P=0.8kW5回热器设计 (壳盘管式结构)参数 冷凝液入口

18、t1=45.2,出口。流量M1=0.0034kg/s; 制冷剂蒸汽入口 t2=-45,出口,流量M2=0.00196kg/s; t=5 过热度 热负荷:Q=M1(h1-h1)=0.0034×6.6=0.02108kJ/s. 又因为Q=M2(h5-h5) 所以 h5=275.6kJ/kg.1、 初选传热系数 K0=30W/(m2·)2、 对数平均温差3、估算传热面积 4、 取15×1.0 钢管. 管长为 5、 壳体内径取600mm=0.6m 绕数为6、取每圈间距为:d=20mm , 壳体长度L2=1.15m 7、壳程流通截面积8、 壳程接管直径由钢管标准相近规格: 取 115×49、 管程流速10、管程换热系数 热阻 rs=0.00017(m2·)/W壳程 壳侧壁面温度:假定tw=42。此时壳侧换热系数为11、 传热系数 传热面积 稍大12、 检验壳测壁温与假定温度tw=40相差0.6。6中间冷却器设计 (壳盘管式结构)1、 换热量 Q=qmd=(h5-h7)=0.00196×(275.6-193.09)=0.162kW2、 蒸发量 qm=qmG-qmD=0.0034-0.00196=0.0014kg/s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