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自测题_第1页
病理生理学自测题_第2页
病理生理学自测题_第3页
病理生理学自测题_第4页
病理生理学自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绪论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BA 描述疾病的表现B 研究疾病的机制、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C 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D 研究疾病的诊断E 研究疾病的预防2病理生理学的研究重点:CA 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改变B 疾病过程中症状改变C 疾病过程中功能代谢改变D 疾病过程中实验室指标改变E 疾病过程中体征改变3下属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CA 水肿B 缺氧C 肝炎D 休克E 发热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称为:BA 病理状态B 病理过程C 病理反应D 综合征E 征候群5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BA 流行病学调查B 动物疾病模型C 临床观察病人D 推理判断E 临床

2、研究第二章 疾病概论1 有关健康的真确提法是: CA 健康是指体格健全B 健康是指不生病C 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 健康是指社会适应力的完全良好状态E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 疾病是指:EA 机体有不适感B 细胞受损的表现C 机体对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D 劳动力下降或丧失E 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3 下属哪项属于患者的症状?CA 血压升高B 白细胞升高C 头痛D 肝脏肿大E 体温升高4 下属哪项不属于患者的体征?BA 心脏杂音B 头晕C 骨折D 白细胞升高E 体温升高5 下述哪项是病因学研究的内容?CA 集体的屏障防御

3、作用B 致病因素的蔓延途径C 因果交替规律D 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E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6 下述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EA 血压升高B 体温升高C 哭笑无常D 头痛E 头晕7 能引起疾病的特定性因素称为:AA 疾病的原因B 疾病的条件C 疾病的诱因D 疾病的内因E 疾病的外因8 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A 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 是疾病发生不可少的因素C 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D 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E 条件可称为诱因9 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是:CA 疾病的原因B 疾病的条件C 疾病的诱因D 疾病的危险因素E 疾病的外因10 下述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DA

4、细菌B 病毒C 真菌D 一氧化碳E 疟原虫11下述哪项属物理性致病因素:AA 中暑B 结核病C 糖尿病D 青霉素过敏E 铅中毒12 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DA 生物性因素B 遗传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13 血友病致病因素属于:BA 生物性因素B 遗传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14 基因突变是指: AA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B 染色体数量与结构改变C 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 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 免疫功能的改变15 染色体畸形是指:BA 基因的化学结构的改变B 染色体数量与结构改变C 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 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 免疫功能的

5、改变16 破伤风毒素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致病因素属于:EA 生物性因素B 遗传性因素C 先天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17 发病学是研究:D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条件C 疾病发生的诱因D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E 疾病发生的外因18 下述哪项属于外部屏障:CA 血脑屏障B 胎盘屏障C 粘膜屏障D 肝屏障E 白细胞屏障19致病因素随着血液流动而蔓延属于:CA 组织性蔓延B 神经性蔓延C 体液性蔓延D 接触性蔓延E 远隔性蔓延20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CA 存在诱因B 病理的数据与强度C 损伤与损伤力量对比D 机体的抵抗力E 机体自稳调节能力21下述哪项不符合痊愈的标准:DA 致病因素已

6、经消除或不起作用B 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 劳动能力完全恢复D 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E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22缺氧时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属于:CA 器官储备力的动员B 功能代偿C 代谢代偿D 结构代偿E 形态代偿23按照传统的死亡观念,濒死期是指:AA 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B 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C 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D 脊髓处于抑制状态E 小脑功能丧失24按照传统的死亡观念,临床死亡期是指:BA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B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C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D脊髓处于抑制状态E小脑功能丧失25按照传统的死亡观念,只有在生物学死亡期才出现的变化是:DA 心跳、呼吸停止

7、B 颅神经反射消失C 延髓深度抑制D 尸冷、尸僵和尸斑E 所有组织细胞仍保持微弱的代谢活动26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BA 濒死期B 临床死亡期C 生物学死亡期D 脑死亡期E 转归期27死亡的现代概念是:CA 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 各组织器官的的生命活动消失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D 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 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28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称为:AA 脑死亡B 濒死状态C 植物人状态D 生物学死亡E 临床死亡29下列哪项不是脑死亡的必备条件:DA 瞳孔散大固定B 脑电波消失C 自主呼吸停止D 心跳停止E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第三章 水和电解

8、质代谢紊乱1 正常成年男性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EA 80%B 75%C 70%D 65%E 60%2新生儿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AA 80%B 75%C 70%D 65%E 60%3婴幼儿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CA 60%B 65%C 70%D 75%E 80%4体重为70kg的成年男性,其细胞内容量约为:CA 21LB 25LC 28LD 32LE 35L5体重为70kg的成年男性,其血浆量约为:D A2.8L B3.0L C3.2L D3.5L E3.9L6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CA K+B Na+C Ca+D Mg+E Fe+7正常成年男性组织间液容量约占体重的:AA 5%B 10%C

9、15%D 20%E 25%8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是:BAK+BNa+CCa+DMg+EFe+9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是:B AHCO3 BCl CHPO4DH2PO4E蛋白质10细胞外液中Na+含量约为:BA 130mmol/LB 140 mmol/LC 150 mmol/LD 155 mmol/LE 160 mmol/L11将体内代谢终产物完全排除体外,每天最少应排除的尿量为:DA 350mlB 400mlC 450mlD 500mlE 600ml12 细胞外液中的氯离子含量为:DA. 134mmol/LB. 124 mmol/LC. 150 mmol/LD. 155 mmol/LE. 1

10、60 mmol/L13通常情况下,刺激ADH释放最主要的因素是:CA 血管紧张素增加B 儿茶酚胺增加C 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D 动脉血压降低E 血容量减少14高渗性脱水时,血钠浓度高于:CA135 mmol/LB140 mmol/LC145 mmol/LD150 mmol/LE155 mmol/L15某患者高热,昏迷数日,最易发生哪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AA 高渗性脱水B 低渗性脱水C 等渗性脱水D 低钾血症E 低镁血症16出汗过多又无水喝,最易发生哪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B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钾血症E低镁血症17高渗性脱水早期尿液的变化表现为:A 尿量 尿比重 尿钠含量 A

11、 B C D E 18高渗性脱水时体液含量的变化表现为:B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血浆A B明显 C可有所 比血浆更明显 明显D变化不大 E变化不大 比血浆更明显 19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 体温升高:CA 等渗性脱水B 高渗性脱水C 低渗性脱水D 低钾血症E 高钾血症20低渗性脱水时血钠浓度低于:AA 145mmol/LB 140 mmol/LC 135 mmol/LD 130 mmol/LE 125 mmol/L21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脑血管扩张、出血:CA 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水中毒E水肿22对大面积烧伤者只补5%葡萄糖液,最易发生哪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B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

12、C等渗性脱水D 高钾血症E 低镁血症23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患者最易发生哪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B A高渗性脱水B低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D低镁血症F 高钾血症24低渗性脱水时体积容量的变化表现为:C 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血浆A B明显 C可有所 比血浆更明显 明显D变化不大 E变化不大 比血浆更明显 25低渗性脱水早期尿液的表现为:D 尿量 尿比重 尿钠含量 A B C D E 26下列哪种情况在低渗性脱水的早期即可发生:DA 渴感B 尿量减少C 尿比重增高D 周围循环衰竭E 体温升高27等肾性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在:D A250280mmol/L B260290 mmol/L C270300 m

13、mol/L D280310 mmol/L E290320 mmol/L28等渗性脱水时体积容量的变化表现为:E 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血浆A B明显 C可有所 比血浆更明显 明显D变化不大 E变化不大 比血浆更明显 29等渗性脱水早期尿液的表现为:B 尿量 尿比重 尿钠含量 A B C D E 30水中毒时体液容量的变化表现为:C 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血浆 A B C明显 D 比血浆更明显 E 31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D A20mmol/L B25mmol/L C30mmol/L D35mmol/L E40mmol/L32低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EA 酸中毒B 碱中毒C 经肾失钾D 经皮肤

14、失钾E 经消化道失钾33下列哪种不会引起低钾血症?EA 禁食B 呕吐C 应用大量胰岛素D 长期应用利尿酸E 酸中毒34急性低钾血症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 心肌细胞内外 心肌细胞膜对 静息电位负值 K+浓度比值 K+通透性 A B C D E 35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征的影响表现为:C 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A B C D E 36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表现为:B 肌细胞内外 静息电位负值 肌细胞兴奋性 K+浓度比值 A B C D E 37低钾血症时可发生:B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肾小管上皮细胞离子交换 A细胞外H+内移 K+-Na+交换增强 B细胞外H+内移 K+-Na+交换减

15、弱 C细胞内H+外移 K+-Na+交换增强 D细胞内H+外移 K+-Na+交换减弱 E细胞内H+外移 H+-Na+交换减弱38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表现为:B 细胞内H+浓度 血H+浓度 尿H+浓度 A B C D E 39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高于:C A45mmol/L B50mmol/L C55mmol/L D60mmol/L E65mmol/L40下列哪种情况不会引起高钾血症?CA 急性肾功能衰竭B 严重创伤C 应用大剂量胰岛素D 输入大量库存血E 酸中毒41急性轻度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表现为:A 肌细胞内外 静息电位负值 肌细胞兴奋性 K+浓度比值 A B C D E 42急性重

16、度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的影响表现为:D 肌细胞内外 静息电位负值 肌细胞兴奋性 K+浓度比值 A B C D E 43急性高钾血症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心肌细胞内外 心肌细胞膜对 静息电位负值 K+浓度比值 K+通透性 A B C D E 44高钾血症时可发生:C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肾小管上皮细胞离子交换 A细胞外H+内移 K+-Na+交换增强 B细胞外H+内移 K+-Na+交换减弱 C细胞内H+外移 K+-Na+交换增强 D细胞内H+外移 K+-Na+交换减弱 E细胞内H+内移 H+-Na+交换增强45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是:E 细胞内H+浓度 血H+浓度 尿H+浓度 A B C D

17、E 46急性重度高钾血症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是:A 兴奋性 自律性 传导性 A B C D E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1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CA 硫酸B 尿酸C 碳酸D 磷酸E 乳酸2挥发酸是指:D A磷酸B尿酸C硫酸D碳酸E乳酸3机体缓冲固定酸的主要缓冲对是:AA 碳酸氢盐缓冲对B 磷酸盐缓冲对C 蛋白质缓冲对D 血红蛋白缓冲对E 有机酸盐缓冲对 4机体缓冲碱性物质的主要缓冲对是:CA磷酸氢盐缓冲对B碳酸盐缓冲对C蛋白质缓冲对D血红蛋白缓冲对E有机酸盐缓冲对 5机体缓冲挥发酸的主要缓冲对是:BA碳酸氢盐缓冲对B磷酸盐缓冲对C血红蛋白缓冲对D蛋白质缓冲对E有机酸盐缓冲对6血

18、浆pH主要取决于下列哪种缓冲对的浓度比:AA HCO3- /H2CO3B HPO42-/H2PO4-C Pr -/HPrD Hb-/HHbE HbO2-/HHbO27.正常人动脉血pH为:C A715725 B725735 C735745 D745755 E7557658正常人SB与AB相等,平均为:CA 20mmol/LB 22mmol/LC 24mmol/LD 26mmol/LE 28mmol/L9.下列哪项是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BA 严重腹泻B 严重糖尿病C 大量服用氯化铵D 肾功能不全早期E 肾小管排酸障碍10下列哪项是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CA 酒精中毒B 休克C

19、肾功能不全早期D 大量服用阿司匹林E 严重贫血11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A 红细胞内HCO3 释放入血B 血中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加快C 血中K+向细胞内转移D 主要由磷酸盐的酸化加强,增加H+排出E 主要又铵盐排出,增加H+排出12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表现为:C肾内离子交换 细胞内外离子交换 A K+-Na+交换减少 H+释出 B K+-Na+交换增强 H+释出 C K+-Na+交换减少 H+内移 D K+-Na+交换增强 H+内移 E H+-Na+交换减少 H+内移13下列哪项不是酮症酸中毒时的变化:BA 血K+浓度升高B 血Cl-浓度升高

20、C AG 增大D SB降低E BE负值加大14下列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时的变化:CA AG增大B 血K+浓度升高C 血Ca2+浓度降低D AB降低E PaCO2降低15关于肾小管酸中毒,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A PaCO2升高B BE正值加大C AG正常D 血Cl-浓度正常E 尿H+浓度增高16严重饥饿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以发生哪种变化:CA 外周阻力血管收缩B 心肌Ca2+内流增加C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D 血Cl-浓度增高E 尿H+浓度增高17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损伤作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 心肌收缩能力增强B 心肌自律性增高C 微动脉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高D 脑内ATP生成减少E

21、脑内-氨基丁酸生成减少18.代谢性酸中毒对体内酶的活性可以发生哪种变化:BA -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增高B 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增高C 生物氧化酶活性增高D 碳酸酐酶活性降低E 谷氨酰厂酶活性降低19临床上纠正代谢酸中毒常用的碱性药物是:BA 乳酸钠B 碳酸氢钠C 柠檬酸钠D 磷酸氢二钠E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20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EA 重症肌无力B 呼吸中枢抑制C 大量胸腔积液D 严重肺部炎症E 慢性低钾血症21大气道严重阻塞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BA 血浆碳酸氢盐缓冲对的作用B 血红蛋白缓冲对的作用C 肺的调节D 肾泌H+增加E 肾泌NH3增加22慢性呼吸道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

22、方式是:E A血浆碳酸氢盐缓冲对的作用B血红蛋白缓冲对的作用 C血浆磷酸盐缓冲对的作用 D肺的调节F 肾的调节2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可发生以下哪项变化:DA 血pH正常B BB升高C BE正值加大D AB>SBE 血Cl-浓度升高24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对机体的主要损伤是:EA 组织缺氧B 心机收缩力降低C 外周血管扩张D 心率失常E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25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制是:C ATP生成 -氨基丁酸生成 脑血流量 A B C D E 26下列哪项不是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的变化:DA BB升高B BE正值加大C SB升高D AB<SBE 血pH降低27呼

23、吸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 心机收缩力增强B 心机自律性增高C 微动脉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增高D 脑血管扩张E 脑内-氨基丁酸减少28下列哪项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BA 严重腹泻B 频繁呕吐C 酒精中毒D 严重饥饿E 严重贫血29下列哪项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BA 大量输入库存血B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C 频繁呕吐D 肾上腺皮质肿瘤E 机体缺钾30 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A 血浆HCO3-进入红细胞与Cl-交换B 血浆碳酸氢盐系统起较强作用C 肺的代偿作用很强D 细胞K+内外流E 肾泌H+、泌氨减少31频繁呕吐引起的碱中毒时,机体的代偿调节表现为:B肾

24、内离子交换 细胞外离子交换 AK+-Na+交换减少 K+内移 BH+-Na+交换减少 K+内移 CH+-Na+交换增加 K+内移 DH+-Na+交换减少 K+ 释出 EH+-Na+交换增加 K+释出32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发生下列哪项变化:CA 血K+浓度升高B 尿H+浓度升高C BE正值加大D PaCO2降低E 血pH降低33下列哪项不是缺钾性碱中毒时的变化:B A血H+浓度升高B尿K+浓度升高 C PaCO2升高 DSB升高F BB升高34缺钾性碱中毒时可出现下述那些变化:C 血HCO3- 血H+ 尿H+ A B C D E 35代谢性碱中毒时各种酶活性的变化,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 肾内碳酸

25、酐酶活性增高B 肾内谷氨酰胺酶活性增高C 脑内谷氨酰胺脱羧酶活性增高D 脑内-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增高E 生物氧化酶类活性增高36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 血Ca2+浓度增高B 血K+浓度降低C 脑内-氨基丁酸含量降低D 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E 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右移37代谢性碱中毒时发生面部和肢体肌肉抽动的机制是:AA 血Ca2+浓度降低B 血Mg2+浓度降低C 血Cl-浓度降低D 血Na+浓度降低E 血K+浓度降低38频繁呕吐引起的碱中毒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EA 脑内-氨基丁酸含量增高B 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C 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降低D 肾内H+-Na+交换增加E 用生

26、理盐水治疗有效39下列哪项情况可以引起呼吸性碱中毒:AA 低氧血症 B 低氯血症C 低钾血症D 低钠血症E 低钙血症40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EA 血浆碳酸氢钠缓冲系统的作用B 细胞内外H+- K+交换C 细胞内外HCO3- Cl-交换D 肺的调节E 肾的调节41急性呼吸性碱中毒时可发生哪些变化:D A血pH降低 BBB降低 CBE负值增大 DAB降低F 血Cl-浓度降低42急性呼吸性碱中毒对机体的主要损伤,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A 脑血流量减少B 血Cl-浓度降低C 血总钙量降低D 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E 血红蛋白和氧的亲和力降低43急性呼吸性碱中毒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机

27、制是:D-氨基丁酸生成 -氨基丁酸分解 脑血流量 A B C D E 44血气检测结果为AB升高,AB>SB,提示有:CA 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B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代谢性碱中毒E 呼吸性碱中毒45血气检测结果是AB降低,AB<SB,提示有:E A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B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46血气检测结果为HCO3-升高,PaCO2降低,提示有:E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以上都不是47血气检测结果为HCO3-降低,PaCO2升高,提示有:E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

28、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48某糖尿病患者血气检测结果为pH降低,AB降低,PaCO2降低,提示有:B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B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49某小肠瘘管患者血气检测结果为pH降低,AB降低,PaCO2降低,提示有:DA 呼吸性碱中毒B 代谢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E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50某溺水患者血气检测结果为pH降低,SB正常,PaCO2升高,提示有:C A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B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51某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气检测结果为

29、pH正常,SB增高,PaCO2升高,提示有:D A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B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52某频繁呕吐患者血气检测结果为pH升高,SB升高,PaCO2升高,提示有:C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E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53某癔症患者血气检测结果为pH升高,SB正常,PaCO2降低,提示有:BA代谢性碱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E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54某脑瘤患者血气检测结果为pH升高,SB正常,PaCO2降低,提示有:B A呼吸性酸中毒 B呼吸性碱中毒C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

30、D 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第五章 水肿1 再机体各器官组织中,抗水肿能力较强的组织是:CA 心组织B 脑组织C 肺组织D 肝组织E 肾组织2 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AA 白蛋白B 球蛋白C 纤维蛋白D 凝血酶E 珠蛋白3 水肿是指:CA 组织内液过多B 淋巴管内液过多C 组织间隙或体腔中间液过多D 血管内液过多E 水在体内潴留4 橡皮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DA 局部淋巴管阻塞所致急性局部水肿B 局部毛细血管静脉端阻塞所致局部水肿C 丝病虫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肤色素沉积D 丝病虫局部淋巴管阻塞导致局部水肿并有结缔组织增生E 丝病虫局部淋巴管阻塞伴有局部皮下钙盐沉

31、积5 水肿时,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EA 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 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C 淋巴回流障碍D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 肾小球-肾小管失去平衡6 肾内可分泌肾素的部位是:EA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 肾髓质间质细胞D 集合管上皮细胞E 近球细胞7 正常机体在调节钠水动态平衡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脏器和组织是:DA 皮肤B 肺C 肝D 肾E 胃肠道8 醛固酮主要作用于:DA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 髓袢降支上皮细胞C 髓袢升支上皮细胞D 远曲小管上皮细胞E 集合管上皮细胞9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部位:DA 近曲小管上皮细胞B 髓袢降支上皮细胞C 髓袢升支上皮细胞 D远曲小管,

32、集合管上皮细胞E输尿管上皮细胞10 下列哪种情况会出现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DA 醛固酮分泌增多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 利钠激素分泌增多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 前列腺素分泌增多11 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D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 淋巴回流不足以清除过多的组织液C 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D 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升高E 血管口径增大12 全身体循环静脉压增高的常见原因是:DA 血栓阻塞静脉腔B 肿瘤转移到静脉C 瘢痕压迫静脉壁D 右心衰竭E 左心衰竭13 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是指:E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 毛细血管动脉端流体静压减去毛细

33、血管静脉端流体静压C 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D 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E 毛细血管的血压减去组织间液的流体静压14 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A 肺泡毛细血管内压增高B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 肺淋巴回流受阻D 肺泡毛细血管的血压增高E 醛固酮增大15 脑水肿是指:AA 脑组织含水量增多B 脑动脉扩张而血量增多C 脑细胞外液增多D 脑细胞内液增多E 脑容量增多16 炎性水肿液的特征是:CA 比重等于1.018B 比重小于1.018,蛋白含量低C 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量高D 比重在1.015和1.018之间E 以上各项均不是17 最常见的脑水肿是:AA 血管性脑水肿B 间质性脑水肿

34、C 细胞毒性脑水肿D 脑扩大E 脑积水18 ARDS时肺水肿的基本机制是:DA 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肺淋巴回流障碍D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 钠、水潴留19 当肾循环血量减少时肾内血液分布表现为:BA 大部分血液流经皮质的肾单位B 大部分血液流经髓旁的肾单位C 皮质和髓旁肾单位平均分配血量D 仍按正常比例分配E 以上都不对20 病理情况下,下列哪个激素分泌增加可导致钠在体内潴留:CA PTHB 甲状腺素C 醛固酮(ALD)D ADHE 肾上腺素21 可以引起肾内血液重新分布的机制是:AA 交感神经兴奋,皮质肾单位血管收缩强烈B 皮质肾单位血管扩张C 髓旁肾单位血管强烈收缩

35、D 髓旁肾单位血管扩张E 皮质和髓旁肾单位血管同等程度收缩22 球-管平衡失调会导致:AA 滤过分数,尿比重B 滤过分数,尿比重C 滤过分数,尿比重D 滤过分数,尿比重E 滤过分数不变,尿比重不变23 对心性水肿病人的饮食原则是:DA 高盐饮食B 禁盐饮食C 普通正常饮食D 适当限制钠盐饮食E 禁用钠盐,大量使用钾盐24 肾性水肿首发的部位是:AA 面部眼睑B 上肢C 下肢D 腹部E 下垂部位25 判断是否出现水肿较敏感的方法是:CA 是否出现显性水肿B 检测皮肤弹性C 测量体温D 检测血钠E 观察尿量26 细胞毒性脑水肿是指:AA 脑细胞内体液含量增加B 脑容积增加C 脑细胞外液增加D 脑组

36、织内液体含量增多E 脑动脉内血流量增多27 血管源性脑水肿的发病机制是:CA 脑内毛细血管血压增高B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C 脑内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D 淋巴回流障碍E 脑组织间流体静压增高 28 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A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 肾小管重吸收增加C 肾素释放增加D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E 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增加29 肾病综合征时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是:EA 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减少B 醛固酮分泌增加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 利钠激素分泌减少E 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30 漏出液的特征:BA 比重等于1.018B 比重小于1.018,蛋白含量低C 比重大于1.018,蛋白含

37、量高D 比重在1.015和1.018之间E 以上各项均不是31 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重要因素:EA 肝静脉回流受阻B 门静脉回流受阻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D 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E 有效循环血量增加第六章 缺氧1 缺氧是指:EA 血液中氧分压下降引起的病理过程B 吸入气中的氧不足引起的病理过程C 血氧容量不足引起的病理过程D 血氧含量下降引起的病理过程E 对组织氧供不足和(或)组织利用氧障碍引起的病理过程2 决定血氧饱和度最主要的因素是:DA CO2分压B 血液温度C 血液pH值D 血氧分压E 红细胞内2,3-DPG浓度3有关血氧指标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AA 动脉血氧分压只取决于

38、吸入气中氧分压的高低B 动脉血氧分压可反映内呼吸状况C 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是5ml/dlD 血氧含量是指100 ml血液中实际含有氧的毫升数E 血氧饱和度的高低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量无关4静脉血分流入动脉可引起的缺氧属于:BA 血液性缺氧B 低张性缺氧C 组织中毒性缺氧D 淤血性缺氧E 缺血性缺氧5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其动脉血压分压必须低于:E A9.3kPa (70mmHg) B6.7kPa (70mmHg) C12.0kPa (70mmHg) D10.7kPa (70mmHg) E8.0kPa (70mmHg)6血氧容量正常,PaO2降低,SaO2降低见于:AA 呼吸衰竭B 心力衰

39、竭C 严重贫血D DICE 氢化物中毒7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液性缺氧 :CA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 煤气中毒C 支气管痉挛D 严重贫血E 亚硝酸盐中毒8下列哪种物质可使亚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带氧的能力:DA 乳酸B 磷酸盐C 肌酐D 亚硝酸盐E CO9血液性缺氧时血氧指标最有特征性的变化是:EA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B 动脉血含氧量下降C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D 动静脉氧差下降E 血氧容量下降10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 缺氧不一定有发绀B 发绀不一定是缺氧C 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g/dl即可引起发绀D 严重贫血引起缺氧,其发绀一般较明显E 循环性缺氧可以出现发绀11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