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药药性研究_第1页
养生中药药性研究_第2页
养生中药药性研究_第3页
养生中药药性研究_第4页
养生中药药性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养生中药药性研究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63页n药性药性 主要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主要指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n药性理论药性理论 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是研究药物的性质、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 理论理论n中药药性中药药性 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十八反、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十八反、 十九畏、有毒无毒、妊娠禁忌等十九畏、有毒无毒、妊娠禁忌等 其中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其中四气五味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现在学习的是第二页,共63页 1 1中药四性(四气)中药四性(四气)n性味或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性味或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n 药有:药有:寒、热、温、凉寒、热

2、、温、凉组成四气组成四气( (四性四性) )n 四气中:四气中:热与温、寒与凉热与温、寒与凉,性质基本相同,性质基本相同, 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只是程度上的不同n热是大温,凉是微寒,热是大温,凉是微寒,说明温次于热,凉次说明温次于热,凉次 于寒于寒n此外,作用平和,不产生明显偏热、偏寒反应此外,作用平和,不产生明显偏热、偏寒反应的药,又称为平性。但实际上仍略有偏温、偏的药,又称为平性。但实际上仍略有偏温、偏凉的不同凉的不同n一般仍称药性有四气,而不称五气一般仍称药性有四气,而不称五气现在学习的是第三页,共63页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认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古代劳动人民认为: * *

3、* 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药能治疗热证的药物,便认为属寒性或凉性药 * * * 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能治疗寒证的药物,便认为属热性或温性药 * * * 寒、凉药:寒、凉药: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清热、解毒、凉血、滋阴、泻火-治疗热证的中药治疗热证的中药 * * * 温、热药:温、热药:祛寒、温里、助阳、补气祛寒、温里、助阳、补气 -治疗寒证的中药治疗寒证的中药现在学习的是第四页,共63页n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指出:指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n素问素问. .至真要大论至真要大论说: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说明

4、温热药治寒证,寒凉药治热证是说明温热药治寒证,寒凉药治热证是 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重要原则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重要原则现在学习的是第五页,共63页 中药药性中药药性主要是针对证的寒热而提出的。因此,寒证、主要是针对证的寒热而提出的。因此,寒证、热证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热证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n寒证:寒证: 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喜静、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恶寒喜热、口淡不渴、喜静、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腹痛喜温、关节疼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咯痰稀薄、腹痛喜温、关节疼痛、舌淡苔白、脉迟等痛、舌淡苔白、脉迟等n热证:热证: 面红目赤、畏热喜凉、身热、口渴喜冷饮、烦面红目赤、畏热喜

5、凉、身热、口渴喜冷饮、烦躁谵妄、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痰黄而粘稠、腹躁谵妄、小便短赤、大便闭结、痰黄而粘稠、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等痛拒按、舌红苔黄、脉数等现在学习的是第六页,共63页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1 1、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2 2、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对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3 3、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作用、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作用 4 4、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5 5、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抗感染及抗肿瘤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七页,共63页一、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一、四性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影响)的影响 热证病人

6、:精神振奋、语声高亢、情绪激动热证病人:精神振奋、语声高亢、情绪激动 寒证病人:精神倦怠、安静、语声低微寒证病人:精神倦怠、安静、语声低微 寒证病人寒证病人-温热药(温热药(如麻黄如麻黄)治疗)治疗 热证病人热证病人-寒凉药(寒凉药(如冰片如冰片)治疗)治疗*提示药物的寒热之性与影响提示药物的寒热之性与影响CNS功能有关功能有关 CNS症状症状明显改善明显改善现在学习的是第八页,共63页n 温热药温热药:麻黄麻黄 苦温祛风湿药苦温祛风湿药:天仙藤、独活、五加皮天仙藤、独活、五加皮n寒凉药如平肝息风药寒凉药如平肝息风药:钩藤、羚羊角钩藤、羚羊角 芳香开窍药芳香开窍药:牛黄、冰片牛黄、冰片 -镇静

7、、抗惊厥作用镇静、抗惊厥作用兴奋中枢兴奋中枢抑制中枢抑制中枢现在学习的是第九页,共63页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寒凉药龙胆草、知母、石膏等造成大鼠寒证模型寒凉药龙胆草、知母、石膏等造成大鼠寒证模型 温热药附子、干姜等造成大鼠热证模型温热药附子、干姜等造成大鼠热证模型寒证寒证热证热证电刺激电刺激痛阈痛阈惊惊厥阈厥阈戊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痛觉痛觉消失快消失快恢复慢恢复慢消失慢消失慢恢复快恢复快现在学习的是第十页,共63页中枢神经递质:中枢神经递质:寒证寒证热证热证治疗前治疗前 温热药温热药治疗后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前 寒凉药治寒凉药治疗后疗后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 NANA、DADA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羟

8、化酶酪氨酸酪氨酸羟化酶羟化酶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5-HT5-HT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一页,共63页n表明:表明: 寒凉药抑制中枢:镇静、催眠、寒凉药抑制中枢: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解热镇痛、抗惊厥、解热 温热药兴奋中枢:兴奋温热药兴奋中枢:兴奋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二页,共63页 二、四性对植物神经系统影响二、四性对植物神经系统影响 热证病人大多有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亢热证病人大多有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亢寒证病人大多有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寒证病人大多有交感肾上腺系统功能偏低 以唾液量、心率以唾液量、心率(HR)(HR)、血压、血压(BP)(BP)、尿内儿茶酚胺、尿内儿茶酚胺(CAs)(CAs)

9、、cAMPcAMP、cGMPcGMP作为生理、生化测定指标,作为生理、生化测定指标,可以发现可以发现: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三页,共63页病人体征病人体征 生理指标生理指标 生化指标生化指标 唾液量唾液量HR BPHR BP CAs cAMP/cGMPCAs cAMP/cGMP 寒凉药寒凉药 热象减退热象减退温热药温热药 寒象缓解寒象缓解n寒凉药具有抑制交感肾上腺功能寒凉药具有抑制交感肾上腺功能n温热药具有增强交感肾上腺功能温热药具有增强交感肾上腺功能调整寒、热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调整寒、热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四页,共63页n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寒证大鼠:寒证大鼠:HRHR、adr

10、adr、NANA、DHDH、受体、受体、cAMP/cGMPcAMP/cGMP受体受体热证大鼠:热证大鼠: HRHR、adradr、NANA、DHDH、受体、受体、cAMP/cGMPcAMP/cGMP受体受体n寒凉药抑制儿茶酚胺合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寒凉药抑制儿茶酚胺合成,降低交感神经活性温热药则反之温热药则反之n可作为实验室复制寒可作为实验室复制寒( (虚寒虚寒) )证或热证或热( (虚热虚热) )证的动证的动物模型物模型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五页,共63页三、四性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三、四性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n以血或尿以血或尿17-OHCS17-OHCS、血促甲状腺素、血促甲状腺素(TSHTSH)

11、、血孕酮()、血孕酮(P P)作为观察指标:)作为观察指标: 17-OHCS TSH17-OHCS TSH 人参人参 寒证大鼠寒证大鼠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六页,共63页实验一:实验一:寒证大鼠:寒证大鼠:注射注射ACTHACTH后,后,17-OHCS17-OHCS达峰时间延迟达峰时间延迟注射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注射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LRH)(LRH)后,后,P P达峰时间延迟达峰时间延迟用温热药后:用温热药后:17-OHCS17-OHCS、峰值提前,反应速度加快、峰值提前,反应速度加快 热证大鼠:热证大鼠: 注射注射ACTHACTH和和LRHLRH后,尿后,尿17-OHCS17-OHCS、血接近正

12、常组、血接近正常组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63页实验二:实验二:氢化可的松阳虚大鼠:氢化可的松阳虚大鼠:血浆皮质酮、子宫雌激素受体降低血浆皮质酮、子宫雌激素受体降低经温阳药治疗后经温阳药治疗后,皮质酮、雌二醇皮质酮、雌二醇增加雌激素受体、并提高与雌二醇的亲和力增加雌激素受体、并提高与雌二醇的亲和力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63页说明:说明:n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寒凉药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n温热药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温热药促进内分泌系统功能人参、黄芪:兴奋下丘脑人参、黄芪:兴奋下丘脑- -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人参、黄芪: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人参、黄芪: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

13、能人参、紫河车: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人参、紫河车:兴奋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63页四、四性对基础代谢的影响四、四性对基础代谢的影响 寒证或阳虚证患者:基础代谢偏低寒证或阳虚证患者:基础代谢偏低热证或阴虚证患者:基础代谢偏高热证或阴虚证患者:基础代谢偏高以耗以耗O O2 2、饮、饮H H2 2O O、等测定指标,实验证明:等测定指标,实验证明:温热药:温热药:鹿茸:鹿茸:提高大鼠脑、肝、肾组织的耗提高大鼠脑、肝、肾组织的耗O O2 2 促进糖代谢促进糖代谢附子、干姜、肉桂所组成的复方:附子、干姜、肉桂所组成的复方: 提高大鼠、小鼠的耗提高大鼠、小鼠的耗O O2 2 热

14、性方药四逆汤:热性方药四逆汤:增加大鼠饮增加大鼠饮H H2 2O O 附子:附子:延缓寒冷环境中小鸡、大鼠的死亡时间延缓寒冷环境中小鸡、大鼠的死亡时间 延缓体温下降延缓体温下降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63页寒凉药:寒凉药:石膏、龙胆草、知母等组成的复方:石膏、龙胆草、知母等组成的复方: 降低耗降低耗O O2 2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减少饮减少饮H H2 2O O 降低体温降低体温表明:表明:温热药可增强代谢功能温热药可增强代谢功能寒凉药则为抑制代谢功能寒凉药则为抑制代谢功能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63页已阐明:已阐明: 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强机体产热效应增强机体产热效应 增加组织基

15、础代谢率增加组织基础代谢率 其作用与诱导其作用与诱导NaNa,K K-ATP-ATP酶的产生有关酶的产生有关 NaNa,K K-ATP-ATP酶功能:酶功能: 促进细胞的促进细胞的NaNa,K K交换交换 提高机体耗氧率提高机体耗氧率 消耗腺苷三磷酸(消耗腺苷三磷酸(ATPATP)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63页寒凉药:寒凉药:知母、黄连、黄柏、大黄、栀子、地黄知母、黄连、黄柏、大黄、栀子、地黄 -抑制抑制NaNa,K K-ATP-ATP酶的活性酶的活性 (知母菝葜皂苷元、地黄梓醇:钠泵抑制剂)(知母菝葜皂苷元、地黄梓醇:钠泵抑制剂) 实验证明:实验证明: 甲状腺素:肝、肾甲状腺素:肝、肾N

16、aNa,K K-ATP-ATP酶活性酶活性 知母菝葜皂苷元:抑制知母菝葜皂苷元:抑制甲状腺素所致的甲状腺素所致的 肝、肾肝、肾NaNa,K K-ATP-ATP酶活性酶活性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63页温热药:淫羊藿温热药:淫羊藿 -Na-Na,K K-ATP-ATP酶活性酶活性 细胞贮能和供能物质细胞贮能和供能物质ATPATP 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纠正寒证(阳虚证)病人的 能量不足能量不足 实验证明:实验证明:地塞米松长时期使用地塞米松长时期使用 -出现出现“耗竭耗竭”现象现象=临床阳虚证临床阳虚证 -Na-Na,K K-ATP-ATP酶活性酶活性 淫羊藿:淫羊藿:促进钠泵活性恢复促进钠

17、泵活性恢复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63页五、寒凉药的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五、寒凉药的抗感染和抗肿瘤作用n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一般属热,根据其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一般属热,需以寒凉药为主的方药治疗需以寒凉药为主的方药治疗n清热药、辛凉解表药药性多属寒凉,是清热药、辛凉解表药药性多属寒凉,是中医治疗温热病广泛应用的药物,其中中医治疗温热病广泛应用的药物,其中很多药都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很多药都有一定的抗感染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63页n抗菌、抗病毒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 清热药:黄柏、黄连清热药:黄柏、黄连 辛凉解表药:菊

18、花、柴胡辛凉解表药:菊花、柴胡n抗毒素、抗炎作用抗毒素、抗炎作用(与抗感染作用有关):(与抗感染作用有关):黄连黄连n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黄连、穿心莲、鱼腥草、:黄连、穿心莲、鱼腥草、 白花蛇舌草白花蛇舌草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内酯体外无明显抗菌、抗病毒效(但值得注意的是如白花蛇舌草、穿心莲内酯体外无明显抗菌、抗病毒效果,但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有效。提示药物对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果,但临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有效。提示药物对免疫功能的促进作用,提高机体的防卫功能,可能是取得临床疗效的重要机理之一,亦与中医提高机体的防卫功能,可能是取得临床疗效的重要机理之一,亦与中

19、医传统扶正祛邪的观点相符)传统扶正祛邪的观点相符)n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山慈姑、山豆根、大黄、青黛、山慈姑、山豆根、大黄、青黛、苦参、白花蛇舌草等苦参、白花蛇舌草等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63页n关于四性的物质基础,即产生作用的化关于四性的物质基础,即产生作用的化学成分,可能有其共性学成分,可能有其共性 例例1 1:消旋去甲乌药碱,其结构与儿茶酚消旋去甲乌药碱,其结构与儿茶酚 胺类结构相似,并证明它是胺类结构相似,并证明它是受受 体兴奋药,该成分在附子、细辛、体兴奋药,该成分在附子、细辛、 丁香等药物中都有,故认为热性丁香等药物中都有,故认为热性 药产生作用的共同物质基础是消药产生作用的

20、共同物质基础是消 旋去甲乌药碱旋去甲乌药碱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七页,共63页 例例2 2:无机盐类中药结晶水的存在,是此无机盐类中药结晶水的存在,是此 类中药表现出寒凉性的重要因素类中药表现出寒凉性的重要因素 例例3 3:对对176176种中药分析铁、锰、铜、锌种中药分析铁、锰、铜、锌 四种元素含量及比例与药性的相关四种元素含量及比例与药性的相关 性,发现:性,发现: 热性中药含锰高,寒性中药含铁高热性中药含锰高,寒性中药含铁高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八页,共63页 五味五味n五味五味酸、咸、甘、苦、辛酸、咸、甘、苦、辛 味觉器官辨别味觉器官辨别 根据临床治疗效果而确定根据临床治疗效果而确定 如虎骨

21、、蜈蚣有祛风湿功效而认定如虎骨、蜈蚣有祛风湿功效而认定 其味辛其味辛n有人提出:有人提出: 五味:中药固有的性质,是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五味:中药固有的性质,是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 四性: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效应四性:药物作用于机体后的四种效应 如:辛味药主要产生温热作用如:辛味药主要产生温热作用 苦味药主要产生寒凉作用苦味药主要产生寒凉作用 味与化学成分有一定的规律性味与化学成分有一定的规律性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九页,共63页1.1.辛味药辛味药 465465种中药中:辛味药种中药中:辛味药183183种,占种,占39.8%39.8% 辛味药中:性温热药占辛味药中:性温热药占57.9%57.9%

22、 辛味药成分:主辛味药成分:主-挥发油挥发油 次次-生物碱、苷类生物碱、苷类 辛可发散、行气,并有辛润等功效辛可发散、行气,并有辛润等功效 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辛夷、生姜、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辛夷、生姜、 荆芥等均有发汗解热作用荆芥等均有发汗解热作用 行气药多属辛温行气药多属辛温: :枳实、陈皮、木香枳实、陈皮、木香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进 胃肠蠕动,排除胃肠积气等胃肠蠕动,排除胃肠积气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页,共63页辛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辛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发汗、解热、抗

23、炎、抗病原体 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一页,共63页 2.2.酸味药酸味药 n2626种酸味药的种酸味药的2424种,含种,含有机酸有机酸,其次为,其次为鞣质鞣质n酸有收敛固涩作用酸有收敛固涩作用鞣质鞣质: :能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粘膜或创面能使组织蛋白沉淀凝固,在粘膜或创面 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止泻、止血功效形成保护膜,起到收敛止泻、止血功效酸性药如乌梅、五味子酸性药如乌梅、五味子: :还有与收敛作用密切还有与收敛作用密切 用关的抗菌、抗炎作用用关的抗菌、抗炎作用乌梅抗菌作用与酸性有关,将其调至中性,对金黄乌梅抗菌作用与酸性有关,将其调至中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24、的抑制作用减半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减半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二页,共63页酸味药的酸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止血止血 收敛止泻收敛止泻 抑菌抑菌 抗炎抗炎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三页,共63页3.3.甘味药甘味药 n甘味药的化学成分:甘味药的化学成分: 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机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机 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n有补养、和中、缓和的作用,可调补人体气血阴阳,有补养、和中、缓和的作用,可调补人体气血阴阳,缓急止痛缓急止痛n有人对有人对6161种补益药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甘的药物有种补益药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甘的药物有4343种,约

25、占种,约占7070。 如:人参、黄芪补气如:人参、黄芪补气 阿胶补血阿胶补血 大枣甘缓和中大枣甘缓和中 甘草缓急止痛甘草缓急止痛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四页,共63页甘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甘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影响神经系统影响神经系统 抗炎、抗菌抗炎、抗菌 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平滑肌痉挛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五页,共63页4.4.苦味药苦味药 n苦味药的化学成分:苦味药的化学成分:主:生物碱、苷类主:生物碱、苷类 次:挥发油、次:挥发油、黄酮、鞣质黄酮、鞣质 含生物碱的苦寒药占以生物碱为主成分药的含生物碱的苦寒药占以生物碱为主成分药的757

26、5 含苷类者占总数的含苷类者占总数的5656 苦温药多含挥发油苦温药多含挥发油n苦味药有燥湿和泻下作用苦味药有燥湿和泻下作用苦寒药如大黄含蒽苷,可刺激大肠粘膜而致泻,有泻实通便苦寒药如大黄含蒽苷,可刺激大肠粘膜而致泻,有泻实通便作用作用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有较好的抗菌、抗炎、抗黄连、黄柏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有较好的抗菌、抗炎、抗毒作用毒作用杏仁含氰苷,有止咳平喘作用,具有降气平逆功效杏仁含氰苷,有止咳平喘作用,具有降气平逆功效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六页,共63页苦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苦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抗菌、抗炎、杀虫抗菌、抗炎、杀虫 平喘止咳平喘止咳 致泻致泻 止吐

27、止吐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七页,共63页5.5.咸味药咸味药 n咸味药成分:咸味药成分: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钠、钾、钙、镁、碘等无机盐-有软坚润下、软坚散结、滋阴潜阳功效有软坚润下、软坚散结、滋阴潜阳功效如芒硝如芒硝( (硫酸钠硫酸钠) ),在肠内不易吸收,保留肠内水份,在肠内不易吸收,保留肠内水份,使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引起蠕动增强而泻下使肠容积增大,刺激肠壁引起蠕动增强而泻下海藻、昆布含碘,可防治甲状腺肿,起到软化瘿瘤海藻、昆布含碘,可防治甲状腺肿,起到软化瘿瘤之效之效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八页,共63页咸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咸味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抗肿瘤、抗炎、抗菌抗肿瘤

28、、抗炎、抗菌 致泻致泻 影响免疫系统影响免疫系统 现在学习的是第三十九页,共63页n素问素问. .宣明五气篇宣明五气篇说:说:n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咸入肾、甘入脾n表明不同的药对机体的作用部位,具有表明不同的药对机体的作用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定的选择性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页,共63页升降浮沉升降浮沉n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中药性能的又一种表现,是中药性能的又一种表现,表明药物作用的不同趋向表明药物作用的不同趋向 n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产生: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产生:升举提陷、下降平逆升举提陷、下降平逆 上行发散、下行泄利上行发散、下行泄利n升

29、浮:向上向外的作用升浮:向上向外的作用沉降:向下向内的作用沉降:向下向内的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一页,共63页n升浮药升浮药主上行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主上行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 开窍、祛风、散寒等作用开窍、祛风、散寒等作用n沉降药沉降药主下行而向内,具有潜阴、降逆、收敛、主下行而向内,具有潜阴、降逆、收敛、 止咳、平喘、清热、利水、通便等作用止咳、平喘、清热、利水、通便等作用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二页,共63页n 药物的升、降、沉、浮之性又与性味、炮制、药物的升、降、沉、浮之性又与性味、炮制、配伍用药等密切相关配伍用药等密切相关如升浮药大多具有辛、甘味,属温热性如升浮药大多具有

30、辛、甘味,属温热性沉降药大多具酸、苦、咸味,属寒凉性沉降药大多具酸、苦、咸味,属寒凉性n通过炮制也可改变此种特点通过炮制也可改变此种特点如酒制提升、盐制润下、姜制则散、酸炒则敛如酒制提升、盐制润下、姜制则散、酸炒则敛等等有些药物受配伍影响,如橘皮有些药物受配伍影响,如橘皮“同补药配则补,同泻同补药配则补,同泻药配则泻等药配则泻等”有些药如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可有些药如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可“引诸药下行引诸药下行”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三页,共63页 如:临床如:临床-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补中益气汤治疗子宫脱垂 药理证明:药理证明:全方能选择性提高家兔、犬全方能选择性提高家兔、犬 的子宫肌张力的子宫

31、肌张力 方中如去升麻、柴胡:方中如去升麻、柴胡: 作用减弱且不持久作用减弱且不持久 * * 表明:兴奋子宫平滑肌是升麻、柴胡升阳表明:兴奋子宫平滑肌是升麻、柴胡升阳 举陷功效的药理学基础之一举陷功效的药理学基础之一n从质地来看:花、叶及质轻的药材多能升浮从质地来看:花、叶及质轻的药材多能升浮 种子、果实、质重药材多沉降种子、果实、质重药材多沉降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四页,共63页 归经归经 n 中药归经中药归经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机体是根据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机体的选择性作用归纳而成的的选择性作用归纳而成的n归经包含趋向和归属两个含义归经包含趋向和归属两个含义-可理解为是指药

32、物作用的部位、作用范围和选可理解为是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作用范围和选择作用择作用或指药物对某经、某脏腑的选择性作用或指药物对某经、某脏腑的选择性作用n祖国医学认为每一证候都是脏腑、经络发病的表现,祖国医学认为每一证候都是脏腑、经络发病的表现,故将治疗某脏腑经络病证的药物就归入某经故将治疗某脏腑经络病证的药物就归入某经如黄连可泻心火,故入心经如黄连可泻心火,故入心经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五页,共63页 1.1.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归经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n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钩藤、白花蛇舌草、天麻、全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钩藤、白花蛇舌草、天麻、全蝎等蝎等2222味均入肝经,入肝经率味均入肝经,入肝经率

33、100100,明显高于不具,明显高于不具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有抗惊厥作用的中药(42(42) ),与中医所谓:,与中医所谓:“肝主肝主筋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认识相吻合的认识相吻合n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大黄、芒硝等具有泻下作用的中药大黄、芒硝等1818味,入大味,入大肠经率肠经率100100,与大肠传导之腑理论相符,与大肠传导之腑理论相符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六页,共63页n止血作用的仙鹤草、白及等止血作用的仙鹤草、白及等2121味药入肝味药入肝经率经率85.885.8,与肝为藏血器官有关,与肝为藏血器官有关n止咳作用的中药杏仁、百部等止咳作用的中药杏仁、百部等1818味,化味,

34、化痰作用的中药桔梗、前胡、远志等痰作用的中药桔梗、前胡、远志等2323味,味,平喘作用的中药麻黄、地龙、款冬等平喘作用的中药麻黄、地龙、款冬等1313味,入肺经率分别为味,入肺经率分别为100100、100100和和9595,与肺主呼吸,为贮痰之器一致,与肺主呼吸,为贮痰之器一致 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七页,共63页 2.2.归经与药动学的关系归经与药动学的关系n 有人用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有人用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来进行分析与归经的关系,结果认为它来进行分析与归经的关系,结果认为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用如用1414C-C-鱼腥草素给小鼠尾静脉注射,鱼腥草

35、素给小鼠尾静脉注射,观察其排出的情况,结果发现观察其排出的情况,结果发现1414C-C-鱼腥鱼腥草素大部分从呼吸道排出,这一结果为草素大部分从呼吸道排出,这一结果为鱼腥草归肺经提供了依据鱼腥草归肺经提供了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八页,共63页n还有人对还有人对2323种药物作了归经与有效成分种药物作了归经与有效成分在体内的比较,结果发现:在体内的比较,结果发现:杜鹃花叶杜鹃花叶( (杜鹃素杜鹃素) )、鱼腥草、鱼腥草( (鱼腥草鱼腥草素素) )、丹参、丹参( (隐丹参酮隐丹参酮) )、冰片等、冰片等1414味药味药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腑基本一致,

36、占脏腑基本一致,占6161鸦胆子鸦胆子( (油酸油酸) )、莪术、莪术( (莪术醇莪术醇) )等等6 6味药味药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大致相符,的归经所属脏腑与有效成分大致相符,占占2626,两者共占药物总数的,两者共占药物总数的8787,仅,仅3 3味关系不大,占味关系不大,占1313现在学习的是第四十九页,共63页n认为归经与有效成分在所属脏腑的高度认为归经与有效成分在所属脏腑的高度分布有关分布有关n 但应注意:分布多的器官不等于就是但应注意:分布多的器官不等于就是药物作用的靶器官,很可能是中毒器官;药物作用的靶器官,很可能是中毒器官;西医的脏腑不等于中医的脏腑西医的脏腑不等于中医的脏腑

37、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页,共63页3.3.归经与微量元素的关系归经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n有人认为微量元素与中药归经有密切的有人认为微量元素与中药归经有密切的关系。微量元素也是中药的有效成分。关系。微量元素也是中药的有效成分。有效成分可以达到病变部位,是由于微有效成分可以达到病变部位,是由于微量元素的迁移、富集和亲合的运动来实量元素的迁移、富集和亲合的运动来实现的现的n试验表明,试验表明,1313味补肾药含有较高的味补肾药含有较高的ZnZn、MnMn配合物,认为补肾药是通过配合物,认为补肾药是通过ZnZn、MnMn的的归经而达到补肾作用的归经而达到补肾作用的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一页,共63页4. 4.

38、 归经与受体学说、环核苷酸归经与受体学说、环核苷酸 * * 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与相应受体具有较中药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与相应受体具有较 强的亲和力,通过激动或阻断受体而产生相应强的亲和力,通过激动或阻断受体而产生相应 的药理作用,这种亲和力的存在是中药归经理的药理作用,这种亲和力的存在是中药归经理 论的基础论的基础 如如: :细辛归心经细辛归心经 原因:去甲乌药碱兴奋心肌原因:去甲乌药碱兴奋心肌11受体受体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二页,共63页* * 许多中药可调节环核苷酸(许多中药可调节环核苷酸(cAMPcAMP、cGMPcGMP)水平)水平 如:如:4 4种中药(麻黄、丹参、葛根、大黄)连种

39、中药(麻黄、丹参、葛根、大黄)连 续续7 7天给大鼠灌服,发现每种药物对动物天给大鼠灌服,发现每种药物对动物 不同组织脏器中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是不不同组织脏器中环核苷酸水平的影响是不 同的同的 分析发现:分析发现:环核苷酸含量变化显著的脏环核苷酸含量变化显著的脏 器,与各药归经的关系密切器,与各药归经的关系密切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三页,共63页5.5.四气五味是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四气五味是药物归经的依据之一n咸入肾者占咸入肾者占57.1457.14酸入肝者酸入肝者56.2656.26辛入肺者辛入肺者5050n一味中药,往往不限定归一经,如甘草、一味中药,往往不限定归一经,如甘草、附子能通行十二

40、经。还有一些中药,不附子能通行十二经。还有一些中药,不但能自入某经,并能引导他药进入别经但能自入某经,并能引导他药进入别经称为引经药称为引经药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四页,共63页有毒、无毒有毒、无毒 n有毒无毒有毒无毒也是药性的组成部分,对中药也是药性的组成部分,对中药有毒无毒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有毒无毒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说,说明古人对药物的有毒无毒已有了初步的明古人对药物的有毒无毒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了解n所谓有毒无毒,是指药物对人体有无毒所谓有毒无毒,是指药物对人体有无毒性而言性而言 现在学习的是第五十五页,共63页n有毒的药物有毒的药物,大都性质强烈,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安,大都性质强烈,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安全性低,用药不当,药量稍大,即对人体产生毒害,全性低,用药不当,药量稍大,即对人体产生毒害,轻者损伤机体,重者使人毙命,如砒石、乌头、莞花轻者损伤机体,重者使人毙命,如砒石、乌头、莞花等等n无毒的药物无毒的药物,性质比较平和,安全性高,一般对人体,性质比较平和,安全性高,一般对人体无毒性作用,其中一部分常用量或稍大于常用量应用无毒性作用,其中一部分常用量或稍大于常用量应用不会毒害人体,如车前子、茯苓等不会毒害人体,如车前子、茯苓等n另一部分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