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思维_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__读书笔记_第1页
《民法思维_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__读书笔记_第2页
《民法思维_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__读书笔记_第3页
《民法思维_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__读书笔记_第4页
《民法思维_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__读书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完美WORD格式民法思维一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一一读书笔记摘要:学习民法,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学会分析双方权利和义务以及之 间的关系,这也正是王泽鉴教授所说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之基础,“分析请求权基础的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 系法律人的基本能力,涉及法 律上的利益衡量及价值判断,不能徒事记忆,需要理解,始能于具体案件加以适用" 1。其逻辑框架总体概括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规 范,主张何种权利”。由此看来请求权基础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培养严 谨细密法律思维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维护法律适用合理性、可预见 性和安定性的方法。阅读王泽鉴老师的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个人深感无论是在民法基础知

2、识方面抑或是思考 方法方面,思路都有所扩展,此文从读书笔记的方式总结阅读感想。 关键词:请求权;民法思维;权利义务一、请求权理论基础问题请求权基础(Anspruchsgrundlage ),也可以被称 为请求 权规范 基础,是指一方当事人据以向另一方当事人提 出请求、主张权利的法律规范。也有学者认为,请求权基础不仅包括 法律规范,也包括法律行为。陈卫佐将请求权基础定义为“使请求权 得以发生或成立的法律规范(请求权规范)以及法律行为”,其将请求权基础分为请求权规范与作为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行为2。前者是指使请求权得以发生或成立的法律规范,后者是指使请求权得以发生或i王泽鉴:法律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

3、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第49页。22陈卫佐: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2007年版,第61页。成立的法律行为,例如,买卖合同中的一方当事人一一出卖人可以基 于该合同而拥有价款请求权。广义上的请求权基础“既可以是法律规 范也可以如合同、遗嘱等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法律依据。即:它主要 是法律规范,但又不限于法律规范” 3。解决民法实例,实际上运用的是请求权与抗辩权对抗的思维, 请 求权是这一思维的主导。诉讼中的请求权往往都是依据实体法上的请 求权规范基础。民法中分析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最重要的方法即请求权 基础分析法。其逻辑框架可以概括为“谁得向谁,依据何种规范,主 张何种权利”。请求权基础

4、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培养严谨细密法律思维 方法的过程,也是一个维护法律适用合理性、 可预见性和安定性的方 法。王泽鉴教授在其所著的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书中,对请求权 规范的基础、请求权性质、请求权基础的分析方法等进行了详尽的阐 述。1、请求权基础理论书中“谁得向谁”是指一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而谈 到“依据何种规范”就需要对于法条规定有准确的掌握。王泽鉴教授 对请求权基础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将法条分为完全性法条、不完全性 法条、准用或拟制性规定三种。完全法条既有构成要件又有法律效果不完全法条定义性法条对概念进行阐释补充性法条将不明确的概念明确化王利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政法论坛(中

5、国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3月拟制性法条简化法条完全性法条是指一个法条规定既有构成要件又包含了法律效果。典型的比如不当得利:“没有法律上的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损害” 为构成要件,而“应当返还其利益”为法律效果。不完全性法条包括两种:定义性法条,旨在对其他法条(尤其 是完全性法条)构成要件上所使用的概念进行阐释。比如“动产,即 不动产以外之物”等等。补充性法条,旨在将一个不明确的法律概 念予以明确化,比如对于完全性法条规定的“应负损害赔偿责任”这 种法律效果进行补充规定,从而确定损害赔偿的方法以及赔偿范围。准用性规定常常是“准用之规定” “比照规定”,在于简化条文,避免重复。拟制性规定则常表述为

6、“视为”,其功能 也在于简化条文。同样的拟制性规定我们在学习刑法时也有所体会。比如行为人实施刑讯逼供行为,并致人伤残或者死亡的,依照故意伤 害罪、故意伤害罪定罪并从重处罚。该规定便属于法律拟制,即只要 刑讯逼供致人伤害或者死亡,不管行为人对伤害或死亡具有何种心理 状态,均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这种拟制规定是一种立 法技术。个人认为,拟制的规定,相当于免除其证明,其中的合理性 还有待深入的探讨。二、请求权基础体系王泽鉴教授在解读请求权基础的过程中, 强调“主张何种权利” 是一个请求权基础检索的过程,王泽鉴老师认为检索顺序应该是:契 约上请求权,无权代理等类似契约关系上请求权,无因管理上

7、请求权,物权关系上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 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其 他请求权。王泽鉴教授之所以主张按照这样的顺序检索, 是因为在检讨某项 特定请求权基础时,会出现以另一个请求权作为前提或者基础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作为前提条件的请求权基础还需要再检索一次。 为了避 免这种重复,才这样安排。1-契约上的请求权一一基于债权契约而生的请求权首先要认定该契约的类型。王泽鉴老师将其分为履行请求权和次 契约请求权。其细化分类如下图:整理分享时才1指L库事臼.1契为上笆清求.用早g髓窗耀咽诩戒/意211顺保、能源福怯其中契约上的请求权与第三人内容对应的就是我们民法中所说 的债的移转。契约请求权的行使要以

8、契约成立且有效为前提。 王泽鉴教授在此 处细化分类了履行请求权的五大要件,提出了让我们对于民法中“效 力未定、得撤销、无效”等进行利益衡量上的分析。比如对于受胁迫 的意思表示,民法规定为“得撤销”,王泽鉴老师提出是否适宜改成 “无效或者效力未定”,并鼓励我们去进一步思考。学习民法过程中,有老师曾以我国合同法 54条为例讲解,“一 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 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 销。”如果将此种情况由可撤销改为绝对无效, 会为那些恶意企图使 合同无效的欺诈企业提供可乘之机而损害相对方的利益。 但是当欺诈 胁迫行为损害到国

9、家利益时,此时还规定合同为可撤销,就会出现比 如国有企业负责人因故意与欺诈行为人串通, 而不主张合同权利的情 况,此种情况下必然会损害到国家的利益。因此,合同法 52条规定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 合同无效。从中我们可 以看出,对于民法中契约的效力待定,可撤销或是无效的考虑,需要的利益衡量和价值的判断。2、类似契约请求权前述契约请求权无论是主契约请求权还是次契约请求权皆以契 约有效成立为前提,而类似契约请求权则是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但 是又和契约有关,因此被称为类似契约请求权。王泽鉴教授将此类请 求权分类为:表意人撤销错误意思表示行为的损害赔偿责任、无权代 理人责任、自始客观

10、给付不能的损害赔偿责任。3、无因管理上之请求权正当无辐理仔忏本儿且不连 背本人麻或可推脱馥i诫 本鹿思, 陛感溢上视乐)目正无靠理值为他人管理之意思)无因触档无廓f理(不利于本人,姬背本人明示或可推知意思J 丕真正无因管理(禧为似管理之意思)在这个部分,王泽鉴教授从构成要件及具体分类上帮我们理清无 因管理的含义,将这个介乎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事实行为划分清楚。对于不真正无因管理,以此为请求权基础进行请求要远远优于通 过侵权损害赔偿和不当得利实施请求权。 举一个例子,甲把一件古董(当时价值10万元)放在乙处,乙擅自作为己有。并以 15万元出 售给丙。甲知道这件事后,2年后才决定向乙主张权利。此时该

11、以何 种请求权为基础才能最大化地保护甲的利益呢?按照王泽鉴教授的 观点,可以得出,如果就不当得利请求权主张权利,甲只能得到10万元的返还。如果就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行使权利, 此时已过消 灭时效,乙可以拒绝给付。而如果甲主张向乙请求交付管理物品所得 的利益15万元,即以无因管理请求权为基础。则可以得到利益最大 化。通过此种分析,我们发现,请求权基础的分析不仅是一种逻辑思 维方式,而且通过不同请求权基础的权衡比较, 可以使请求权人的利 益达到最大化的保障,其中体系的精深巧妙之处还待我们深入感悟。4、物上请求权王泽鉴教授在书中指出,物上请求权所以列在不当得利及侵权行 为之前,系因为物权变动常为前

12、提问题。现行民法上的物权,除所有 权外,仍包含担保物权、用益物权等。所有物返还请求权的分析主要 以基于买卖契约的占有、共有人内部之间的无权占有、共有物分割的 问题、时效取得地上权、在他人土地种植树木等判例或案例解析所有 物返还请求权。书醐谓魅I所有戊物上请求权 所有械害除去请求权(二种可黄鼾玮)物上网权所有物妨酬止请求权占有人洲上il求权 方有人之物上请求林霸疆购醺请求权il5、不当得利请求权书中,王泽鉴教授以举例的方式引入对不当得利的解析, 案例具有典 型性:某甲有6岁之子与某乙7岁之子同在丙家游玩,乙之子不慎毁 灭丙价值一万元的录音机,甲误以为是其子所为,即对丙赔偿同类型 等值的录音机,丙

13、不知而受领之,并即将该录音机以1.1万元让售予 丁。这种情况下如果并将该录音机赠与丁时如何?整体分析以此案例 展开,将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解析具体,笔者将分类整理如下图:不当得利N类型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敕自始欠缺目的(如非债清偿) 目的不达如狗期条件丕成就) 目的消灭(如解除条件成就)基于行为 琲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极受益人行为受损人行为第三大行为基于法律烈定 基于事件的结果在给付型不当得利类型中,在二人之间的给付不当得利比较好判 断。但是如果是三人之间呢?该对谁为给付行为呢?这是一种利益的 衡量和比较而非单单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下图可以非常清晰地表现三 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该如何处理。甲债权人要约人对价关

14、系买卖)/ 补偿关系买卖)/ / 受益人丙(第三人 债莠人乙(受约人)给付履行关系甲向乙购车,转售于丙。然后约定丙可以向乙直接请求给付。此 时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上图。分别存在三种情况的不当得利请求权:补偿关系不存在。此时乙为利益受损方,而虽然受益人是丙,但是乙向丙为给付是为了清偿甲对第三人的债务。 我的理解是从是否 存在法律根据上看,甲和乙补偿关系不存在,即不存在法律上的原因, 故乙该向甲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对价关系不存在。同理分析,丙和甲之间的买卖契约不存在, 欠缺给付目的,不具有法律上的合法根据。因此甲该向丙主张不当得 利请求权。补偿关系和对价关系均不存在。此时王泽鉴教授认为构成了双 重瑕疵

15、。同理,应该分别由乙向甲,甲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 通过上面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分析出三人之间的不当得利请求权关 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哪一对当事人之间丧失了法律上的合 法根据。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地梳理和分析多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6、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侵权行为法的体系构成,可以将侵权行为分为一般侵权行为 和特殊侵权行为。其进一步划分可以总结如下图: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权利一般侵棚访以背干善良风俗N方知域H也入侵根行为法体系违反保护他人力蜂,推定其有过失小共同侵权行为“客观化气倾向于不以有意思联络 位必要)r雇佣人责任“严格优”特殊侵权行为连带侵权责任扩张(七)其他请求权

16、除上述请求权之外,还有遗失物拾得的费用、报酬请求权、 邻地 所有人之偿还损害赔偿请求权、越界建筑而生的请求权、共有人的请 求权、基于亲属关系而生的请求权等。三、读书后感请求权基础分析法有助于针对问题集中探讨各种可能成立的请 求权基础要件,亦可避免个人主观价值判断。比较符合司法实践的需 要。阅读王泽鉴教授的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请求权基础理论体 系,个人自觉无论是在民法基础知识方面抑或是思考方法方面,思 路都有所扩展:1.以请求权基础分析法为代表的,体系化、类型化的 学习方法、抗辩与抗辩权的辩证思维方式、还有以法律解释为核心的 法学方法论,都让个人获益匪浅。本文囿于篇幅之限, 仅对请求权基 础理论体系进行简要论述。2.法学本身乃实用之学,旨在处理实际中 的问题。王泽鉴老师在此书中,以案例为导引来探寻法律,同时又把 法律规范具体化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之中。 深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