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1页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2页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3页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4页
第十一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军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2008.11班级_姓名_项 目书 写识 字阅 读等 级温馨提示:请认真书写,做到卷面整洁,涂改少,不写潦草字。识字写字( )一、看拼音写词语。(28) zhèng zhòng tuán jù chú fáng cì wèi( ) ( ) ( ) ( )zhu dào ké sòu shì shì yí t( ) ( ) ( ) ( )hú lún tn zo zhng un l dài b

2、o jng fng shung( ) ( )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给下列词语中正确的一组读音打“”,错误的圈出来。(5)A.畜生(chù sheng) 五行(w xíng)正月(zhng yuè) ( ) B.佣人(yòng rén) 五更(w gng)逃窜(táo chuàn ) ( )C.祭祀(jì shì) 秕谷( b g) 憎恶(zng è) ( ) 2给下列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打“”,错误的圈出来,并在括号里改正。(7)A北风努号 疲备不堪 迫不急待 永往直前( )B不曲不挠

3、头昏脑涨 一知半解 一目十行( )C大病新愈 精神抖擞 开辟道路 无穷无尽(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8)深奥( ) 团聚( ) 保存( ) 颓唐( )阴暗( ) 轻视( ) 艰苦( ) 莽撞(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4)1.闰土是鲁迅小时候最好的朋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谊。文中的“我”就是鲁迅。少年闰土这篇课文节选自他的小说故乡。 ( )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自鲁迅的作品自嘲。“千夫指”源自汉书·王嘉传,这里指敌人的指责,“孺子牛”出自左传,这里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 ) 3.寿镜吾先生的考对“独角兽

4、”,周樟寿(鲁迅少年读书时的名字)以“比翼鸟”作答。 ( )4.狂人日记、故乡、呐喊、野草、毁灭是鲁迅的作品。( ) 5.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 四判断下面的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用规范的符号进行修改。(5)A尽管没有太阳,地球上还是不会有植物和动物。( )B.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两年多前刚刚发生的事情。( )C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D. 伊拉克军队击落了英美联军的一些飞机和坦克。( )F. 考古学家在三峡库区发现了许多过去的古文物。( )阅读( )

5、一、背一背,填一填。1表现鲁迅无私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2表现鲁迅“韧”的战斗精神的名句是 。3.鲁迅告诫年轻人要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 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一句鲁迅的名言: 。4.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 。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5.( )天空中挂着(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的( )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 ),手( )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 )去。那猹却将身一( ),反从他的( )下逃走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 海边农村少年形象。二、课内阅读(片段)。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黑洞

6、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1.在文中的“”里填上标点符号。2.这个片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3.文中描写人物神态表情的词语是 ,请你再写三个 、 、 。4.“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四周黑洞洞”原指 ,这里是指 ,“碰壁”原指 ,这里指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 是因为 。三、课外阅读(片段)。 一九三四年十月,一个二十三岁的东北姑娘,突然闯进鲁迅先生的生活来,她立即引起鲁迅先生的注意。先生待她如亲人,又视她如调皮的女儿,她就是萧红。 一个陌生的东北姑娘,从遥远的关外来到举目无亲的上海。原来一

7、颗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心,被几年来流浪生活给打击得已经有点冰冷了。然而,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 在这以前,这世界上已经有了一个寂寞的萧红,一个在生活中挣扎搏斗的东北姑娘。萧红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姑娘一见如故。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甚至连小海婴(周海婴,鲁迅先生的独生儿子)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正是由于鲁迅先生的帮助闯进了上海文坛。从此,一股沁人心脾、清新如朝霞的风便吹进了文艺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才华的青年女作家诞生了。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人们都看到她前进的奔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的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1.给下面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在序号上打上“”。举目无亲 抬起 全 推选 举动一见如故 原来的 原因 朋友 故意2.根据文章内容,在“ ”上写出合适的标题。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1)“当她找到鲁迅先生以后,她的希望产生了,心里的冰块开始融化了。”请结合带点词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