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资料_第1页
论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资料_第2页
论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民营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鸡?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实体。从1980年10月北京中关村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创办到现在,我国的民营科技企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风雨历程,历经初创、快速发展、调整、“二次创业”和全面发展等若干阶段,以超常规的速度增长。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到141353家,企业数量比2003年增加13.14,全年总收入48083亿元。 ?鸡? 一、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 ?鸡? (一)、 按创新的主体来分 ?鸡? 1. 二次创业型 大量的传统产业民营企业属于这种类型。他们经

2、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二次创业”过程,发展为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科技型企业。如浙江宁波的康福得公司,在传统的人造皮革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实力的基础上,投入高科技的车载智能导航系统项目,为企业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 ?鸡? 2. 科技人员领办型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人员或归国留学人员为主创办的科技型企业。这种类型的科技型企业往往拥有技术先进、市场前景看好的科技项目,因而起点很高,近年来发展也十分迅速。如浙江的波导,最初是由几个硕士生带着传呼机芯片技术自主创业,经过几年快速发展成为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国内第一大手机生产企业。 ?鸡? 3. 外资引入型 外资带着科技产

3、品或者科技项目进入我国举办的科技型企业。一般来讲,这种科技型企业起点更高,管理水平更好,因而成功率很高。如摩托罗拉公司,尽管其在美国本土业务发展缓慢,但是在中国却获得极大成功。目前,该公司在中国生产的移动通讯系列产品占据国内该领域的极大市场份额。 ?鸡? (二)、 按民营企业与外部经济环境的关系分类 ?鸡? 1. 自主创新模式。 ?鸡? 所谓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不但由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独立研究开发出来,而且时效上要率先获得,从而拥有具有领先性的原创技术。企业然后再通过对市场的运作,实现对新市场的率先开拓,确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地位,在竞争中为企业带来实际的利润

4、。如北大方正就是采取科技率先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这种技术创新模式,较适用于经济技术实力雄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采取在内部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兼并或合并已有科技机构的方式,来实现研发活动的内部化。 ?鸡? 2. 合作创新模式。 ?鸡? 所谓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合作创新是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创新资源方式。在寻求外部资源支持方面,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合作创新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鸡? (1). 与国际优势企业合作。 ?鸡? 通过国际合作引进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可以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这样企业可以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充分发挥

5、技术进步的后发性优势。事实上,合作开发创新是近年来国际上特别是在高技术产业领域盛行的一种方式,正在作为具备一定规模的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重要选择。如四通集团通过与松下、COMPAQ的合作拓展了产品范围,扩大了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方正集团与香港金山合办香港方正,为方正集团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鸡? (2). 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 ?鸡? 这种合作创新是指大学与企业利用各自的要素占有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的行为。大学、科研机构拥有知识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但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这些正是企业所长,因此大学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通常扮演不同的角色。 ?鸡? (3). 与国内

6、企业合作。 ?鸡? 国内合作开发避免了民营科技企业在资金、实验手段、市场反应不足和企业技术能力上的不足,形成优势互补。随着国际上合作创新联盟的蓬勃发展,我国民营科技企业与其他类型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渐呈现出旺盛的趋势。其中以若干企业组建企业集团这种形式成为企业间加强合作促进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中关村民营高科技企业时代集团重组济南试金集团,时代集团一次性买断试金集团78.2%的全部国有股对应的经营性资产6831万元,中国知名品牌。时代集团进入“试金”后,将在研发、生产、销售、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 ?鸡? 3. 模仿创新模式。 ?鸡? 所谓模仿创新模式,就是企业在学习科技率先创新企业的创新成

7、果的基础上,通过模仿、消化或二次开发以提供类似的产品,从而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与自主创新模式一样,技术跟随创新模式也可以与企业的基本战略有机地整合起来。对于实施成本优势战略的企业来说,采用技术跟随创新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模仿、回避初始研究开发费用,少走弯路,避免科技率先创新者的失败风险和损失,以达到降低成本的基本目标。而对于实施差别化战略的企业而言,采用技术跟随创新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领先者的经验,迅速达到或接近领先者的技术水平并利用市场和其他经营资源优势,使产品特性和服务系统更适合买主需要。这种技术跟随创新模式迄今仍是我国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四通、联想就是采取技术跟随的技术创新模式的典

8、型代表。应该指出的是,四通、联想这些采取技术跟随技术创新模式的企业,都是在引进、模仿国外产品的同时,努力吸收其中的先进技术,并在推出的产品中越来越多地加进自己的创新,在模仿中实现了技术的持续积累,其中自己开发的成分不断增加,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 ?鸡? 按技术知识的获取方式来看,自主创新模式属于内部化模式,即通过自身的研发活动获取所需的技术知识;而合作创新和模仿创新模式属于外部化模式,即通过技术学习活动来获得对自己有用的技术知识。内部化模式和外部化模式是密切联系、相互结合的。一方面,单纯的封闭式研发的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技术学习又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内部研发活动,因为这样有利于企业对学来的技术进行

9、消化、吸收、创新,而且竞争优势终将会体现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上。 在外部化模式中,模仿创新是一个“引进吸收创新”的渐进过程,技术引进是基础。在技术引进的不同方式中,技术合作是一种典型的企业间学习型合作创新方式。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去考虑,技术贸易和学术交流也可以看作是合作创新的特定形式。因此,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不是彼此独立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相互重叠的部分,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是密切联系、相互促进的。 ?鸡? 二、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 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企业自身的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市场环境都会影响企业的创新模式的选择。对于创新主体不同的民营科技企业,他们所选择

10、的创新模式会是不同的。 ?鸡? 1. 二次创业型企业 ?鸡? 这类企业是在我国企业中最早(超过国有大中型企业)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向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成果、要技术的企业。这些企业经历了从没有创新组织到创建创新管理组织,到引进创新人才,到创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相联接的创新队伍的过程,从而为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打下了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这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由模仿创新为主逐步向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发展。 对于二次创业型的民营科技企业,走由模仿创新为主逐步向合作创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必然是高效率、低风险。其原因在于:第一,企业家是从市场需求出发,以追求最大利润为创新目的。第二,它构建的广泛而畅通的创新

11、网络,包括了信息网络、人才网络、装备网络和中介网络,不但会使这种创新高效快速,而且成功率高。第三,企业没有力量建立自己的研究队伍,和研究实验室,也没有创新经验的积累。如果此时要走选择自主创新模式是花大钱办不成大事的决策。相比之下,利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使社会的科技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是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第四,在一次创业中积累的创业经验和模仿创新经验,使其在二次创业时可以运用自如,大大降低了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鸡? 当这类民营科技企业积累了经验,集聚了人才,为将来的自主创新打下了很好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基础;传播了企业家文化,培养了一支企业家队伍,为我国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取得胜利储备了决定性

12、的力量,它们能很快在获得潜在超额利润的基础上而变成大企业。如浙江台州的一家医药化工企业,最初由仿制国营大厂的化工原料产品起步,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有利市场条件下,企业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实力。随后,该企业走上了与国内著名科研院所联合研发的创新道路,伴随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企业的经营领域逐步拓展到医药中间体和生物化工领域,并具备了独立开展新产品研发。 ?鸡? 2. 科技人员领办型企业 ?鸡? 科技人员领办型企业往往起点高,成长性好,与科技结合紧密,与科技进步同步性好。此类企业的创新主要属于自主创新,也有一部分模仿创新的成分。这类创新过程特点在于:首先,创业过程较长,创新有一定技术风险;其次,创业的科技人员

13、是技术创新的组织者,由于他们对市场把握程度不够,对企业的管理缺乏经验,加大了创新的市场风险。所以整个创新活动的风险很大。硅谷即是一例,科技型小企业成功率在10%左右。 因为这些科技型企业自己有一部分技术基础,通过OEM这种合作方式可以迅速达到规模经济。一方面能快速跟上世界先进科技水平,另一方面降低市场风险,使企业获得生存的经济基础,可以为以后打自有品牌打下埋伏。台湾IT产业的巨头宏基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先例,通过给OEM等大型跨国高科技企业作定牌生产的方式,积累了技术和经济实力,再推出自有品牌已是水到渠成。 ?鸡? 3. 外资引入型 ?鸡? 对于外资引入型企业而言,引进外资的首要目的并不是资金本身,而在于技术的溢出效应。因此,这种创新主要属于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的结合。 ?鸡? 如果对产业的选择得当,其起点更高,与科技结合更好,与母公司同步前进,可以使我国产品迅速达到产业前沿水平。虽然核心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是其产品的示范效应和技术的溢出效应(通过人才流动、零部件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