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_第1页
愚公移山教案_第2页
愚公移山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愚公移山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导入1,导入: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

2、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2,复习字词句。多媒体出示:解释下列划线的词1、年且九十 2、惩山北之塞3、指通豫南 4、投诸渤海之尾5、始一反焉 6、汝之不惠7、而山不加增 8、一厝朔东9、汉之阴翻译下列句子 1、惩山北之塞,

3、出入之迂也。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二自由朗读课文,探究课文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2.愚公移山要实现的目标/目的是什么? 3.愚公认为山是移得了理由是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反馈。2过渡:虽然,愚公有把太行,王屋二山移走的决心和信心,但是实际移山过程中还存不存在困难?存在哪些困难?出示问题交流合作。愚公在移山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反馈展示。3,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课文为什么写“邻人”“孤儿”移山的细节?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愚公面对智叟嘲笑的态度是什么?他的话运用了什么修辞

4、?体现了什么品质?5从表面上看,智叟的“智”,愚公的“愚”表现在哪?实际上智叟不智,愚公不愚,如此命名寓意何在?6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以神话结尾的作用)(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师适时点评)三,总结归纳本文对比反衬的作用。本文在写作上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何作用?四,拓展延伸:1, 愚公精神在古今中外都有鲜活的佐证:集盲聋哑于一身的海伦·凯勒最终成就斐然;患有口吃病的德斯梯尼最终成为演说家。你还能不能举出这样的事例?2, 学完愚公移山,你有哪些体会?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学生畅所欲言,)五,总结全文。 没有

5、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让新时代愚公精神永驻我们心中!六,作业。 1,积累本课的文言词语,熟读课文2 ,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板书: 愚公移山 列子          愚公眼光长远不愚           对  智叟鼠目寸光不智      比

6、  妻子       献      疑         遗男 跳往助之                        烘托      神惧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