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选择题1(2013·临沂三模)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甲”和“乙”两个基团的有机物,它受多个基因控制。“甲”能抑制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乙”与致癌有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黄曲霉毒素属于生物致癌因子B人体需要通过细胞免疫抵抗黄曲霉毒素的感染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基因型相同D黄曲霉毒素能够致癌这一表现型属于显性性状解析:选B黄曲霉素属于化学致癌因子,A项错误;具有相同表现型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由题干信息不能确定显隐性性状,D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黄曲霉毒素与致癌有关,而癌细胞的消除需细胞免疫的参与,B项正确。2最新研究发现,抑制Ark5酶的活性,
2、癌细胞将无法平衡代谢与增殖的能量,在能量稀缺情况下,癌细胞仍无限制增殖,最终因缺乏足够能量供应而死亡。据此可知,Ark5酶能够()A降低癌细胞的代谢速率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C诱导癌细胞的基因突变D确保癌细胞的代谢能量需求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Ark5酶能够平衡代谢与增殖的能量,在能量稀缺情况下,首先确保癌细胞自身基本新陈代谢的能量需求。3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的研究团队证实皮肤细胞经过“基因直接重组”后可以转化成为具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过程如下)。他们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利用病毒将四个基因送入皮肤细胞,促使普通的皮肤细胞重新发生分化,最后成为带有胚胎干细胞性质的细胞,称为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下
3、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皮肤细胞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和其他体细胞A过程b是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B与皮肤细胞相比,经过程a形成的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的全能性较低C山中伸弥的这一科学发现纠正了动物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观点D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和神经细胞解析:选C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其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其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变化。过程a是细胞脱分化的过程,细胞脱分化形成的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特性,属于全能细胞。过去有人认为动物细胞的“稳定性差异是不可逆转的”,山
4、中伸弥的这一科学发现表明,已经分化的成熟的动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逆转的。神经细胞是已经分化成熟的体细胞,不再增殖,所以没有细胞周期;诱导式多功能干细胞是全能性较高、分裂能力较强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4(2013·山师附中模拟)粗糙型链孢霉属于真菌,其繁殖过程中通常由单倍体菌丝杂交形成二倍体合子,二倍体合子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后,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最终形成8个孢子。下图表示粗糙型链孢霉的一个合子形成孢子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A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突变B最终8个孢子的基因型共有4种C图中a、b染色体数目相同,与c不同D图示过程中DNA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解析:
5、选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链孢霉经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形成的8个孢子,共有2种基因型,a、b、c的染色体数目相同;图示过程DNA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三次。5成年雄性小鼠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20个四分体,将该小鼠的一个分裂旺盛的未标记的体细胞放入32P标记的培养液中培养,当该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后期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有80条染色体被32P标记B含有2组中心体C每一极含有2条X染色体或2条Y染色体D含有4个染色体组解析:选C由题干可推出小鼠体细胞中有40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0条,染色体组为4个。DNA为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DNA的两条链中的一条是新合成的
6、,另一条来自母链,80条染色体全部被32P标记。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两极各有一组中心体。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其后期每一极都含有1条X染色体和1条Y染色体。6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实验的评价合理的是()A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和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b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中b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解析:选C根尖23 mm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错误。在和之间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和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
7、C正确。b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D错误。7下面的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关系解析:选C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D
8、NA分子数为8,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为8,A项正确;图1和图2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为12,处于图3所示BC时期,图1细胞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之比变为11,B项正确;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数和DNA数都为2n,细胞分裂中不会出现染色体DNA21的现象,D项正确。8.如右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3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46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
9、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1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解析:选A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为92,故n等于46;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92,故n等于46;人体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2个DNA分子,故n等于1;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数为4,故n等于2。9维甲酸(RA)处理未分化外胚间充质细胞后,细胞凋亡的数量明显增加,细胞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分析图中曲线可知维甲酸可能的作用不包括()A抑制了细胞增殖B激活了某些基因C促进了细胞凋亡 D诱导了基因突变解析:选D由图RA处理组与正常组对照,从第2天开始细胞增加数量减少,可能是
10、RA抑制了细胞增殖。维甲酸处理后细胞凋亡的数量明显增加可判断维甲酸促进了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编程性死亡,故维甲酸可能激活了某些基因。10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荧光显示,可以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母亲只患红绿色盲,父亲正常,生下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白化且不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对性腺细胞进行荧光标记,与白化病相关的基因A、a可被标记为黄色,与色盲相关的基因B、b可被标记为绿色,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与卵细胞,以下推测最合理的是()A形成该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形成该卵细胞的次级卵母细胞中有一对性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C卵细胞中有1个黄
11、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精子中只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D卵细胞和精子中都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解析:选D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母亲的基因型为AaXbXb,父亲的基因型为AaXBY,男孩的基因型为aaXBXbY,则参与本次受精的精子基因型为aXBY(初级精母细胞中X和Y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b(最可能是正常减数分裂形成的)。再根据荧光标记的信息,可判定卵细胞和精子中都有1个黄色荧光标记和1个绿色荧光标记。二、非选择题11下图甲为洋葱根尖纵剖面图,图乙中ad表示从根尖不同部位取出的细胞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根尖均分为两组,分
12、别培养在下表所列的培养液中一小段时间,然后检测放射性的分布状况。组别甲组乙组培养液基本培养液3H标记的T基本培养液15N标记的U你认为甲组放射性主要集中在_,乙组中有放射性的部位有_(均用图甲中的序号表示)。(2)在图甲中,生长素主要产生于部位_,该区的细胞形态可用图乙中的_表示。生长素从该部位形成后并不作用于该部位,而是运输到图甲中的部位_,促进该部位细胞的_(能用字母或序号表示的必须用字母或序号)。(3)a、c、d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4)图乙中,细胞全能性最易表现的是_(填字母)。(5)a、b两种细胞相比,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较快的是_。解析:、分别为根毛区、伸长
13、区、分生组织、根冠,ad分别为伸长区细胞、分生区细胞、根冠细胞、根毛区细胞。(1)T是DNA的特征碱基,利用T的部位是正在进行DNA复制的部位即分生组织;U为RNA的特征碱基,根尖细胞都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因此乙组的全部根尖细胞都有放射性。(2)生长素主要产生于根尖的分生组织,通过极性运输方式运输到尖端下部(即伸长区),促进此处细胞的伸长生长。(3)a、c、d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其全能性就越易于表现,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强,分化程度较低,全能性易于表现。(5)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就越小,与外界物质交换
14、的速率越慢。伸长区细胞体积远大于分生区细胞,故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较快的是分生区细胞。答案:(1)(2)b伸长生长(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b(5)b12下图表示某种体外培养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的时间,请分析回答:(1)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_,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约为_。(2)在电镜下观察处于M期的细胞,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_。(3)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h,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S期;去除抑制剂,更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_期终点前,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G1
15、/S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过度表达或缺陷,特别是那些决定细胞由G1进入S期的蛋白若表达异常,使细胞周期进程超越或突破细胞周期的控制点,从而造成细胞恶性增生,出现细胞_。解析:(1)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正确顺序依次是G1SG2M,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约为3.47.92.81.215.3 h。(2)染色单体的消失发生在后期的着丝粒分裂时。(3)由数据可知,DNA的合成在S期;当DNA合成被抑制,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共需要7.4 h。若要使所用细胞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应在G1期终点之前,加入DNA合成抑制
16、剂。(4)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若表达异常,会使细胞异常增生,造成细胞癌变。答案:(1)G1、S、G2、M或G1SG2M(顺序不能错)15.3 h(2)后期(3)S7.4 G1(4)癌变13(2013·重庆高考)研究发现豚鼠血清对人淋巴瘤细胞有抑制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无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发挥作用的物质是L天冬酰胺酶,它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增殖被抑制。(1)为验证该酶对两种细胞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正常细胞、淋巴瘤细胞、培养基(含细胞生长所需的物质)、L天冬酰胺酶实验步骤:a分组:实验组:培养基L&
17、#173;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对照组:培养基_b适宜条件下培养后,观察细胞生长状态,检测L天冬酰胺含量。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分组生长状态L天冬酰胺含量培养液细胞内实验组缺乏缺乏对照组正常缺乏正常结果分析:该实验利用了酶的_特性;表中应为_;对照组细胞内L天冬酰胺含量正常的原因是_。(2)患者多次静脉注射该外源性酶后疗效降低,是因为发生了_反应;该酶口服无效,原因是_。(3)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应该具有的特性是_。解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L天冬酰胺酶对正常细胞和淋巴瘤细胞的影响,因此实验组为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对照组为培养基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实验组细胞生长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生物426个易错点
- DB36-T1852-2023-茯苓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江西省
- 财务成本管理中的绿色管理理念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活动设计题历年真题汇编试卷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全真试题解析及答案
- 2025年注册税务师税法(二)个人所得税专项实战演练卷
- 脾破裂的护理
- 福建省福州市二检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及答案
- 尿路结石护理措施
- 2025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解析
- 《硬件工程师手册(全)》
- 内部控制风险评估
- 2023届广东省六校联盟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2
-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 GB/T 9116-2010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
- GB/T 31974-2015钝化颗粒镁
- GB/T 21709.5-2008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5部分:拔罐
- GA 124-2013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
- 企业生产安全隐患排查奖励台账
-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标-投标书
- DB22-T 5056-2021预拌砂浆应用技术标准-(高清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