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电驱动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电驱动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电驱动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电驱动及控制技术》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编 码:ME06126 Code: ME06126课程名称:电驱动及控制技术 Course Title: Electric Drive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 Course category: Elective Courses in Specialty学 分:2 Credit(s): 2开课单位: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Offering College/School: College of Mechanical & Vehicle Engineering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学生扩大专业知

2、识面的专业拓展课程。本课程以电工电子学、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为前导课程,为学生学习电动汽车提供支持。本课程主要包括电驱动系统匹配、电驱动系统结构、电驱动控制技术、电机驱动技术等学习内容。学生需要了解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熟悉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控制技术,培养学生进行电动汽车开发的电驱动系统设计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学会电动汽车电机控制的关键技术,获得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设计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和严谨细致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和工程素养以及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Course description: This course

3、is an elective course for vehicle engineering majors, which is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urse for students to expand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e leading courses includ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automobile construction and automobile electronics. This course provides support for students t

4、o study key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vehicle.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electric drive system matching, electric drive system structure, electric drive control technology, motor drive technology, etc. The students will know about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the electric car motor drive technology an

5、d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will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electric vehicle drive motor, will master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electric vehicles drive motor, will trains the student to develop electric drive system design capabilities on EV. Through this course, the

6、students learn key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vehicle. Get the ability on design of electrical vehicle, develop a serious and responsible and rigorous and meticulous attitude which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should have. Written, graphical, teamwork and oral communications are also emphasized

7、.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 通过该课程教学使学生熟悉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最新动态与关键技术(毕业要求12.2)。2. 掌握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毕业要求1.3)。3. 掌握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工作原理及控制技术(毕业要求1.2)。4. 培养学生进行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开发的设计能力(毕业要求2.2、3.2)。(二)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匹配教学目的:了解驱动电机的特性;了解传动装置的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掌握电动车辆电驱动系统参数匹配准则。教学重点: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参数匹配。教学难点:电动汽车传动装置的参数匹

8、配。相应毕业要求:12.2教学内容:1. 驱动电机的特性。2. 传动装置的特性。3. 电动汽车动力性能分析。4. 电驱动系统的特性要求。5. 驱动电机参数匹配。 6. 传动装置参数匹配。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第二章、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结构教学目的:了解单电机驱动系统;熟悉多电机独立驱动系统;掌握多电机耦合驱动系统。教学重点:多电机耦合驱动系统。教学难点:多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关键技术。相应毕业要求:2.2教学内容:1. 单电机驱动系统。 2. 多电机独立驱动系统。 3. 多动力耦合系统。 4. 双电机耦合驱动。 5. 双机械端口电机。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第三章、电驱动控制技术教学目的:了解

9、电力半导体器件;了解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驱动电路及保护;熟悉整流电路;掌握逆变电路,了解母线支撑电容器。教学重点: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教学难点:逆变电路。相应毕业要求:1.2教学内容:1. 电力半导体器件。2. 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驱动电路及保护。3. 整流电路。4. 逆变电路。5. 了解母线支撑电容器。学时分配:课堂教学6学时第四章、电机驱动技术教学目的:了解各种驱动电机的结构,熟悉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电机控制技术。教学重点:电机控制技术。教学难点:永磁交流电机工作原理及控制技术。相应毕业要求:1.2教学内容:1. 直流电机。2. 交流异步电机。3. 永磁交流电机。4. 其它驱动电机。学时分配:

10、课堂教学14学时第五章、驱动系统电磁兼容教学目的:了解电磁兼容基本概念与术语;熟悉电机驱动系统电磁骚扰源,掌握电驱动系统电磁骚扰发生机理,熟悉电动汽车的车载电磁骚扰源,掌握抗电磁干扰的措施。教学重点:抗电磁干扰的措施。教学难点:电磁骚扰发生机理。相应毕业要求:1.2、2.2教学内容:1.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与术语。2. 电机驱动系统电磁骚扰源。3. 电驱动系统电磁骚扰发生机理。4. 电动汽车的车载电磁骚扰源。5. 电驱动系统印制电路板电磁兼容,屏蔽,滤波。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第六章、电驱动系统参数测试教学目的:熟悉电压电流测量;掌握电功率计算、电机转速与转矩测试、电机直流电阻测试;了解电机噪

11、声及其测试;掌握驱动电机系统性能测试方法;熟悉自动测试系统。教学重点:自动测试系统。教学难点:电机噪声及其测试。相应毕业要求:1.2教学内容:1. 电压电流测量、电功率计算。2. 电机转速与转矩测试。3. 电机直流电阻测试。4. 电机噪声测试。5. 驱动电机系统性能测试。6. 驱动系统自动测试系统。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第七章、电驱动系统安全性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掌握电驱动系统能源安全及防护措施;了解电动汽车碰撞安全要求。教学重点: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教学难点:电驱动系统能源安全。相应毕业要求:3.1教学内容:1. 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2. 电驱动系统能

12、源安全。3. 电动汽车碰撞安全。学时分配:课堂教学2学时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期评成绩占比:1.平时成绩一(考勤、课堂测验)占20%2.平时成绩二(作业)占30%3.期末考试成绩(开卷)占50%持续改进方法1、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理念。课堂教学部分内容采用实物教学,让学生直观理解所教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布置三次论文形式大作业,巩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建立师生交流群,课后对疑难问题安排答疑。教材及参考书1、王志福、张承宁. 电动汽车电驱动理论与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徐国凯. 电动汽车的驱动与控制. 电子工业出版社.授课手段(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学时为32学时,课堂多媒体演示讲解,结合自学、作业。课堂教学主要讲解与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通过将电动汽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