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万古霉素_第1页
去甲万古霉素_第2页
去甲万古霉素_第3页
去甲万古霉素_第4页
去甲万古霉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去甲万古霉素百科名片去甲万古霉素,英文名Norvancomycin,英文别名Demethyl、NorvancomycinHydrochloride英文名Norvancomycin,去甲万古霉素为国内产品,其化学结构、药理性质和抗菌作用与万古霉素相似。为目前治疗耐甲西林金葡菌的首先药物。目录药理作用 动力学 适应症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禁忌 过量处理 针剂制品 1. 动力学 2. 适应症 3. 用法用量 4. 不良反应 5. 注意事项盐酸盐制品 1. 适应症 2. 用法用量 3. 不良反应体外诱导耐药性研究 1. 总述 2. 材料 3. 血浆蛋白 4. 方法 5. 球蛋白 6. 结果 7. 讨论

2、副反应案例 1. 致红人综合症 2. 讨论 3. 最老年肾功能的影响改善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1. 肺 2. 结果药物前景 主要城市分布 分析研究药理作用动力学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过量处理针剂制品 1. 动力学 2. 适应症 3. 用法用量 4. 不良反应 5. 注意事项 盐酸盐制品 1. 适应症 2. 用法用量 3. 不良反应 体外诱导耐药性研究 1. 总述 2. 材料 3. 血浆蛋白 4. 方法 5. 球蛋白 6. 结果 7. 讨论 副反应案例 1. 致红人综合症 2. 讨论 3. 最老年肾功能的影响 改善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1. 肺 2. 结果 药物前景

3、主要城市分布 分析研究展开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去甲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与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相近,作用相似。本品对各种革兰阳性球菌与杆菌均具强大抗菌作用,MIC大多为0.065mgL。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几无耐药菌株;肠球菌属对本品亦多数敏感。去甲万古霉素的活性比万古霉素稍强。革兰阴性菌对本品均耐药。本品属快效杀菌剂。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与粘肽的侧链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对多数病原微生物具有杀菌作用;抑制肠球菌生长;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其作用部位与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不同。本品与细胞壁前体的D-丙氨酰-D-丙氨酸部分紧密结合,导致细菌细胞溶解

4、;也可能改变细菌细胞膜渗透性,并选择性地抑制RNA的合成;由于其对细胞内的作用,本品对细胞的L型亦具抗菌活性;本品不与青霉素类竞争结合部位。 编辑本段动力学 去甲万古霉素口服不易吸收。成人静滴0.4g后,血药峰浓度约10mg/L,有效浓度可维持6h。剂量增加其血药浓度及有效浓度持续时间均延长。连续多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有轻度积蓄。消除半减期为6h,肾功能不全者半减期明显延长,易导致严重毒性反应。本品能迅速分布到各种体液、组织和体腔中,可通过胎盘,但不易渗入房水和正常脑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可达有效水平,约1.24.8mg/L。静脉给药后主要以原形自肾排泄,24h尿排泄率为8090

5、。少量药物经胆汁排泄。血透不能清除本品。 编辑本段适应症本品是中国过去生产使用的“万古霉素”在70年代后期经分析鉴定为去甲基的万古霉素。其适应证药理不良反应等均与盐酸万古霉素同。但抗菌活性比万古霉素略强。盐酸万古霉素适应证本品静脉滴注适用于葡萄球菌(包括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所致心内膜炎、骨髓炎、肺炎、败血症或软组织感染等。 青霉素过敏者不能采用青霉素类或头抱菌素类,或经上述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可选用万古霉素。本品也用作青霉素过敏者的肠球菌心内膜炎、棒状杆菌属(类白喉杆菌属)心内膜炎治疗首选药。对青霉素过敏与青霉素不过敏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葡萄球菌属所致动、静脉血分流

6、感染的预防及治疗,万古霉素可作为首选用药。*口服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结肠炎或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的治疗。 万古霉素对多数革兰阴性菌、分枝杆菌属、类杆菌属、立克次体,衣原体或真菌均无效。仅用于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特别是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MRSA、MRSE及肠球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金葡菌败血症、骨髓炎或心内膜炎、肠球菌属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的治愈率可达6070,国内已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口服治疗难辨梭菌所致的伪膜性肠炎亦具极好疗效。 编辑本段用法用量临用前加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静脉缓慢滴注:成人一日0.81.6g(80一160万单位),一次或分次静滴。小儿每日按体重1624m

7、g/kg(1.6万一2.4万单位),一次或分次静滴。不可肌注,因可致剧烈疼痛。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并注意听力。避免与其他耳、肾毒性药物或髓襻利尿剂合用。作为二线药,在常用药物无效或不能应用时(如伪膜性肠炎)使用。 应定期查听力、尿蛋白、管型、细胞数及尿相对密度等。0.4g本品相当于万古霉素0.5g。成人每日0.81.6g,分24次静滴。儿童每日1632mg/kg,分2次给药。每0.8g药物至少加200ml液体在1h以上时间内缓慢滴入。一般疗程不超过2周,全身严重感染可酌情延长至34周。成人口服剂量每日1.6g,分4次服用。 编辑本段不良反应较少听力减退、耳鸣、耳部饱满感(耳毒性)

8、、血尿、呼吸困难、嗜睡、尿量及排尿次数明显减少或增多、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异常口渴、软弱(肾毒性)等。红颈综合症表现发生率少:多见于快速大剂量注射后,症状有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寒战或发热、昏厥、瘙痒、心跳加快、皮疹或面红;颈根、上身、背、臂等处发红或麻刺感(释放组胺)。应定期查听力、尿蛋白、管型、细胞数及尿相对密度等。 1耳毒性。血药浓度超过80mg/L持续数日,即易出现听力损害,轻者耳吗,重者耳聋,是本品最严重的毒性反应。及早停药则听力可恢复,但部分患者在停药后仍可继续恶化直至耳聋。在应用大剂量、长疗程,用于老年患者或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易发生。2肾毒性。主要损害肾小管,轻者表现为蛋白尿和管

9、型尿,重者可出现血尿、少尿、氮质血症,甚至肾功能衰竭。与氨基糖甙类联合使用时更明显。3.过敏反应。偶有药物热、皮疹、瘙痒等。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时可出现上身皮肤潮红、瘙痒和血压下降(红人综合征),采用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4其他。口服可引起呕吐和口腔异味感,静脉给药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偶有粒细胞减少。 编辑本段禁忌孕妇一般忌用,用时要充分权衡利弊.授乳妇女禁静脉给药.老年人有耳毒性、肾毒性的高度危险.听力减退、肾功能不全者慎用.1因具明显的耳毒性并有引起肾毒性的潜在可能性,轻症感染不应选用。2肾功能不全者其半减期明显延长,易引起严重反应,不宜选用;老年人、新生儿与早产儿也不宜选用。必须

10、应用时需严格调整剂量,监测血药浓度,使血药浓度维持在25mg/L以下,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3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并注意听力。4避免与其他耳、肾毒性药物或髓襻利尿剂合用。 编辑本段过量处理相互作用与髓襻利尿剂、肾毒性或耳毒性药物合用时,可能增加药物的耳、肾毒性。与许多药物可产生沉淀反应,含本品的输液中不得添加其他药物。 编辑本段针剂制品药理作用 本品对葡萄球菌属包括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株、各种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肠球菌属等多数革兰阳性菌均有良好抗菌作用。本品为淡棕色粉末或冻干之块状物。 动力学本品口服不吸收,单剂静脉滴注400mg,滴注完毕即达到血药峰浓度

11、(Cmax)25.18mg/L,8小时血浓度平均为1.90mg/L,有效血浓度可维持68小时。单剂静脉滴注800mg,高峰血浓度平均为50.07mg/L。本品可广泛分布于身体各种组织体液,但不易进入脑组织中,在胆汁中的量亦甚微。静脉滴注后主要经肾脏排泄,单次静滴400mg,24小时尿中平均总排泄率为81.1%;单次静滴800mg,24小时尿中平均总排泄率为85.9%。 适应症本品静脉滴注适用于葡萄球菌属(包括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对本品敏感者)所致心内膜炎、骨髓炎、肺炎、败血症或软组织感染等。青霉素过敏者不能采用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或经上述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严重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可选用万古霉素。本品

12、也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的肠球菌心内膜炎、棒状杆菌属(类白喉杆菌属)心内膜炎的治疗。对青霉素过敏与青霉素不过敏的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葡萄球菌属所致动、静脉分流感染的治疗。 用法用量临用前加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静脉缓慢滴注:成人每日0.8g1.6g(80万160万单位),分23次静滴。小儿每日按体重16mg24mg/kg(1.62.4万单位/kg),分2次静滴。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皮疹、恶心、静脉炎等。本品也可引致耳鸣、听力减退,肾功能损害。个别患者尚可发生一过性周围血象白细胞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等。 禁忌 对万古霉素类抗生素过敏者。 注意事项1本品不可肌内注射,也不宜静脉推注。 2静脉滴注速度

13、不宜过快,每次剂量(0.40.8g)应至少用20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缓慢滴注,滴注时间宜在1小时以上。 3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本品,如有应用指征时需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下(TDM)下,根据肾功能减退程度减量应用。 氨基酸4对诊断的干扰:血尿素氮可能增高。 5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听力、尿液中蛋白、管型、细胞数及测定尿相对密度等。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尚缺乏应用本品的资料。妊娠期患者避免应用本品。哺乳期妇女慎用。本品用于老年患者有引起耳毒性与肾毒性的危险(听力减退或丧失)。由于老年患者的肾功能随年龄增长而减退,因此老年患者即使肾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内,使用时应采用较小治疗剂量。 编辑本段盐

14、酸盐制品适应症1.由MRSA/MRSE引起的感染:如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胆系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骨关节感染等。 2.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过敏病人的革兰氏阳性菌感染。 3.具有MRSA/MRSE感染危险因素而其他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感染,特别是重症感染。4.口服治疗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伪膜性结肠炎。 用法用量1、静脉滴注:成人每天0.81.6g,分二次静脉滴注;小儿每千克体重1530mg,分23次静脉滴注。用前先将每瓶药物(0.4g)用10ml注射用水溶解,然后将每次剂量的药物用不少于25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滴

15、注,每次滴注时间不少于1小时。静滴部位应经常变换,以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2、口服:注射剂可用于口服。成人每次0.20.4g,每日4次;小儿每日1530mg/kg,4次分服。 不良反应按常量缓慢静脉滴注本品很少发生毒副反应,少数病人可引起血肌酐和尿素氮增加,个别患者尚可引起听觉功能的损害,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由于肾功能不全或与能引起肾功能和听觉功能损害的其它药物合用引起的,故用本品时检查肾功能且避免与能引起肾功能和听觉功能损害的药物一起应用。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此外,本品在极少数病人身上可引起皮疹、药物热、可逆性中性白血球降低和静脉炎。 编辑本段体外诱导耐药性研究总述至今治疗各种革兰氏阳性菌包括球菌

16、与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仍为万古霉素(VancomycinVNC)。然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已出现,且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可转入葡萄球菌已见报道,人们对此极大关注。控制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的产生成为抗感染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就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对VNC和国产去甲万古霉素(NorvancomycinNVNC)体外诱导耐药进行比较研究。 材料菌株20株MRSA均为1997年16月从北京医院临床血液标本分离而来,并经VITEK-AMS操作程序用GPT鉴定卡上机鉴定。MRSA菌株判定按照NCCLS规定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在MNB中加入2%氯化钠,抗生素使用苯唑

17、西林,接种菌浓度为5105CFUml,35孵育24h后观察MIC4mgL。标准质控菌为金葡菌ATCC25923。 抗菌药物VNC为美国Lilly公司产品,批号X-950561;NVNC批号96702。 血浆蛋白培养基MH肉汤培养基为美国Difco公司产品;MH琼脂培养基、营养肉汤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进;血琼脂平板自备 血浆蛋白方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平皿2倍稀释法和多点接种器定量种菌进行药敏实验。试验菌用营养肉汤增菌,分别将VNC及NVNC配制贮液,用MH肉汤2倍稀释成各种所需浓度,分别加适量到平皿中,MH琼脂培养基溶化后定量注入含药物平皿内混匀,药物的终浓度分别为0.065、

18、0.125256ugml,试验菌接种量为105CFU点,接种后置37恒温培养24h,无可见菌生长的平皿中所含药物最低的浓度确定为MIC。 球蛋白耐药变异株的诱导据VNC、NVNC分别对各菌株的MIC,将上述两种药物分别配制成4倍MIC浓度于4ml营养肉汤的试管中,接种细菌约107CFU,置于37下恒温孵育4h,转种无菌物血琼脂平板上恒温37孵育20h。经在含抗菌药和不含抗菌药培养基中连续20次(代)转代培养,每间隔5次(代)鉴定菌种及鉴定菌种及检测VNC、NVNC对各菌的MIC。若药物诱导后MIC4倍诱导前MIC则定为耐药。 诱导菌株的生长性状、时间和频率分别取未经抗菌药和经4倍VNC或NVN

19、CMIC浓度第5次 球蛋白、第10次、第15次、第20次孵育培养菌的0.1/ml标本,种植在无药物血琼脂平板上恒温37孵育、於18h、36h、54h观察其菌落生长性状;分别取未经抗菌药和经4倍VNC或NVNCMIC浓度第5次、第10次、第15次、第20次孵育培养菌的0.1/ml标本,用10倍生理盐水系列稀释。以每种稀释液的0.1/ml分别种植在不含有抗菌药物的MH琼脂培养基平皿上,置于37恒温孵育,分别於18h、36h、54h做菌落相互计数比较。 结果3.1经VNC诱导20株MRSA,有16株对VNC的MIC(18mg/L平均5.62mg/L)较诱导前MIC(18mg/L平均1.75mg/L)

20、普遍提高,但提高幅度只在2倍之内;另4株VNC的MIC与诱导前相同;经NVNC诱导,有14株对NVNC的MIC(18mg/L,平均6.1mg/L)较诱导前(0.54mg/L,平均1.5mg/L)普遍提高,但提高幅度只在3倍之内;另6株NVNC的MIC与诱导前相同(见表1)。VNCNVNC分别对诱导前20株MRSA的MIC平均值分别为2.05mg/L、1.82mg/L;二者间无显著差异(t=0.409,P0.05)。 10株MRSA经VNC诱导不同次(代)菌株生长的时间-频率;经VNC诱导5代、10代菌株转种普通血平板上培养36h,菌落细小(直径2mm),菌落周围溶血现象减弱;培养54h,菌落生

21、长形态正常;转种无抗菌药MH琼脂培养皿上孵化18h、36h、54h平均生长频率分别为1049、104、101;104.2、103.8、100.7。经VNC诱导15代、20代菌株在血平板上培养18h,菌落生长性状良好;在无抗菌药MH琼脂培养皿上孵化18h、36h、54h平均生长频率分别为100.9、100.7、100.4;100.7、10-0.7、100.5、100.2。经NVNC诱导5代、10代、15代、20代菌株分别在血平板、无抗菌药MH琼脂培养皿上培养18h、36h、54h,菌落生长性状、时间和频率变化均同VNC相同。 讨论引起医院感染的能力及致病性很强的MRSA,近年来 血小板在临床标本

22、检出率迅速增高,不少大医院MRSA检出率约占分离葡萄球菌的80%。MRSA感染危险性和治疗困难性越来越大,人们对治疗MRSA感染有效的糖肽类抗菌药VCN、NVCN寄于重望。故有关MRSA对VCN耐药问题研究倍受人们重视。本研究结果表明VNC对经VNC杀菌浓度(4倍MIC)存活期内诱导培养20次MRSA的MIC仅较诱导前提高两倍,未能诱导耐VNCMRSA变异株产生。这与美国学者ChatrchaiWatanakvnalvrn采用VNC次抑菌浓度(1/2MIC)连续传代诱导MRSE25次,未能诱导产生耐VNCMRSE的研究结果相同,均证实体外诱导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VCN产生耐药相当困难。 细胞间质

23、该结果与VNC被应用于临床近40年,其耐药性未见增加,仍是目前治疗各种严重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特别是对其他抗菌药耐药或疗效差的MRSA、MRSE及肠球菌属所致感染效果可靠这一临床事实相一致。细菌在体外或体内均不易产生对VNC耐药性可能与VNC除了作用于细菌细胞壁与粘肽的侧链形成复合物,从而抑制细胞壁的蛋白合成外,还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及选择性抑制RNA合成等多种作用机理有关。 结果显示国产NVNC对经NVNC杀菌浓度(4倍MIC)存活期内诱导20次MRSA的MIC仅较诱导前提高3倍,未能诱导耐NVNCMRSA变异株产生;经NVNC诱导前、后的MIC平均值分别同VNC诱导前、后的MIC平均值无明显差异

24、(P0.05);证明NVNC体外抗菌活性同NVC相似,在体外也同样不易诱导耐药性产生。提示临床使用国产NVNC治疗MRSA感染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葡萄糖本研究发现,MRSA经4倍VNCMIC或4倍NVNCMIC诱导5代、10代转种血平板或MH琼脂培养皿上培养,在36h内菌落生长,畸形改变,菌株出现频率低(约平均104.2),但经VNC或NVNC诱导至15代、20代,18小时内菌落生长形态正常,菌株出现频率高(约平均100.8);表明MRSA经VNC或NVNC短期杀菌浓度反复接触后,VNC或NVNC的后效作用将消失;说明尽管MRSA经VNC或NVNC体外诱导耐药性难以产生,但能产生一定的耐受性

25、改变;随着诱导时间延长、VNC或NVNC诱导耐药可能性是存在的。提示随着VNC临床实用价值增高,其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应用次数增多,VNC或NVNC诱导耐药性出现可能性及加快耐药出现的趋势越来越大。因此,临床应尽量减少VNC应用,如可能情况下,应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而不是VNC治疗与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VNC仅限于对其他抗菌药耐药或疗效差的MRSA、MRSE及肠球菌属所致感染,同时应对耐VNC菌株进行严密监控,以防止和延缓耐VNCMRSA的出现和播散极为重要。 编辑本段副反应案例致红人综合症患者,女,39岁,因“发热待查”于1997年1月10日入院。患者于1周前发现前胸、腰部出现斑点状皮疹,人院次

26、日起高热,39404,为弛张热,同时伴有咽痛,咳嗽,咳痰。WBC16.9109/L, 皮疹P92。胸片为双肺陈旧性肺结核、左下支气管扩张。考虑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入院后给予头孢呋辛(赐福乐信),甲硝唑、庆大霉素治疗无效,改为红霉素治疗。住院期间做痰培养,24h痰查结核菌,两次为(+),改用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抗痨治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温时有回升,考虑并发细菌或霉菌感染,先后更换氟康唑、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等药,最后给予盐酸去甲万古霉京12克/d静脉辅注,用药第2天,面部充血,逐渐扩展至躯干、四肢、后背皮肤,呈全身红色,经皮科会诊,诊为去甲万古霉索引起的“红人综合征”,停用去甲

27、万古霉素,全身皮肤发红状态逐渐消退。 讨论 肾小管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均属东方链霉菌(Sorientalis)培养液中所得的一种无定形糖肽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相近,作用相似。其诱发的红人综合怔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以躯干以上及四肢皮肤发红及并发皮疹为其临床特征。国外报道应用万古霉素口服,静脉或腹腔给药均可引起红人综合征。其发病机理不详,可能为万古霉素促进机体组织胺释放,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所致,在使用万古霉素前预先应用抗组织胺药可减少红人综合征的发生。 最老年肾功能的影响通过分组对照证实去甲万古霉素对BUN、Scr及尿蛋白的影响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万古霉素对照无显著性差异。本文50例病人11例危重病

28、人通过使用去甲万古霉素及时控制感染,且会改善肾功能,降低BUN、Scr,尿蛋白的值。患者,男,83岁,双侧肺炎,用药前BUN、Scr均正常,用药后(日计量800mg,用12天)出现BUN、Scr均异常。我们分析其原因是在使用初期病情曾一度好转因未及时调整剂量及疗程,导致肾功能出现损害,停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说明去甲万古霉素对肾小管是有影响的,在使用它时必须根据病人的年龄、肌酐清除率(GFR)定期复查肾功能,随时调整剂量,有效后及时停药,合理使用才是安全的。 Appel等认为单用万古霉素时很少发生肾毒性。但肾毒性的发生率在接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的比单用万古霉素的病人要高。本试验组39例合并

29、使用其它抗生素,如丁胺卡那、磺胺类、氟康唑、亚胺培南、喹诺酮类,仅有1例发生肾功能损害,及时停掉所有抗生素两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进一步证实,去甲万古霉素即使与其它抗生素联合使用亦是安全的。 编辑本段改善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肺化疗相关性腹泻(CID)是肿瘤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一种。轻者会降低患者的体质和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血容量减少,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CID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临床医师在CID的认识和治疗方面常常经验不足。目前,CID的发生被认为是多因素的。 肺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普通内科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通过对肿瘤医院新发生的CID患者的大便标本行菌群分布测定,

30、评估了肠道细菌改变在CID中的地位,并探讨了治疗CID的新疗法及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意义。 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新发生的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102例。采用革兰氏染色,测定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及同期化疗无腹泻者的菌群分布情况,对腹泻者试验性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 结果 去甲万古霉素102例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中87例出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83例出现菌群失调,36例出现肠道真菌感染;而对照组菌群分布正常。去甲万古霉素治疗该种腹泻有效率91.2%。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腹泻症状缓解、Karnofsky评分改善,体重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菌群失

31、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真菌感染在化疗相关性腹泻中占重要地位。去甲万古霉素是治疗该种腹泻安全有效的措施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编辑本段药物前景目前,去甲万古霉素的制剂以华北制药原研的“万迅”为主,还有浙江浙北“史比欣”和张家口长城制药等产品,而万古霉素则以进口品牌为主,包括了礼来公司的原研药“稳可信”、韩国希杰的仿制药“方克林”等,浙江新昌药厂也于去年推出国产仿制万古霉素“来可信”。替考拉宁一直以进口品牌主宰市场,主要有赛诺菲-安万特和赫斯特公司的“他格适”。 去甲万古霉素根据2005年1季度的医院用药统计,华北制药的万迅仍在此类市场上占有主导地位,数量上占有了49.2%的份额,但由于价格低于其他品种,在金额上仅占28.1%;礼来位居第二,数量上占38.7%,而金额却占有半成。浙江新昌的来可信进入市场两年来发展较好,2005年1季度在数量上已经由2.0%上升到4.8%,金额占4.7%。 据有关临床研究表明,去甲万古霉素、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在治疗耐药G+感染上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均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但在价格上三者相差较大,因此,使万迅在数量上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