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_第1页
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_第2页
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_第3页
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_第4页
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章编号 :100926825(2008 0620361202坐 标 方 位 角 通 用 计 算 公 式收稿日期 :2007210218作者简介 :王红芳 (19802 , 女 , 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硕士研究生 , 河南 焦作 454001张保亮 (19802 , 男 , 助理工程师 , 新乡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 河南 新乡 453000王红芳 张保亮摘 要 :通过理论推导 , 提出一种更简洁 、 实用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新方法 , 使其成为真正利用坐标增量求得 “ 真” 方位角的实用通式 , 并能够实现象限自动判断 , 该坐标方位角通用计算公式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 关键词 :坐标 , 方

2、位角 , 计算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近期有关坐标方位角计算的文章不断涌现 , 且各具特色 , 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123。其 中文献 1和 2在自动判断象限方面作了研究 , 文献 3结合计 算器的特点 , 在简易实用方面进行了阐述 。 但是文献 1和 2的 公式比较繁琐 , 文献 3仅适合计算器 , 适用范围小 。 从自动判断 象限 、 计算机和计算器的特点两方面入手 , 根据理论推导 , 给出用 arctan (X 程序设计 。1 方位角计算问题的统一模型设有一直线 AB , 如图 , A X A , A , B 点坐标 (X B , Y

3、 B , 现推导求直线 AB 公式 。X AB =X B -X A , Y AB =Y B -Y A , =arctan (X AB /Y AB , 为方便书写 以下皆省略下标 。1 当 在第一象限时 Y >0, >0, =90°-=180°-(90°+ =180°-90°-=180°-90°sgn (Y -。 2 当 在第二象限时 Y >0, <0, =180°-=180°-(90°+ =180°-90°-=180°-90°sgn

4、 (Y -。 3 当 在第三象限时 Y <0, >0, =180°+(90°- =180°+90°-=180°-90°sgn (Y -。4 当 在第四象限时 Y <0, <0, =180°+=180°+(90°- =180°+90°-=180°-90°sgn (Y -。 5 当 X =0, Y 0时 , =180°-90°sgn (Y -=90°或 270°。6 当 Y =0时 , 令 Y 等于一个无穷

5、小量 , =arctan (X/ =arctan =±90°:=180°-90°sgn (Y -=180°-90°sgn ( -=0°或 180°。综上所述改进式为 :=180°-90°sgn (Y -arctan (X /Y 。 改进式中坐标增量取值范围为 :Y 0, 若 Y =0则令 Y等于一个无穷小量 。 通式值域为 0°,360°。2 编程计算目前由于 Casiofx4500以上系列计算器和便携机在施工设计 单位的普及 , , 不但可以缩短程序步 长 , 。:, 起点

6、坐标 ” V “ E1” , 终点坐标 E =U -X :F =V -Y F =0=>F =1E -15: =>F =F %I =180-90(F/Abs (F -tan -1(E/F , 方位角 S = (E 2+F 2 , 距离在计算器上运行本程序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用 1E 215作为无穷小量取代 0。 2 本程序应在角度制下运行 。3 由于 Casio 计算器没有 sgn (函数 , 采用 F/Abs (F 来实现sgn (函数的功能 。 因为当 Y =0时 ,Y 被一无穷小量 代替 , sgn (=1, 计算式中不存在 sgn (0 的情况 , 因此完全可以使用 F/A

7、bs (F 来实现 sgn (函数的功能 。4 可以通过改变起点或终点坐标 , 进行重复计算 。本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应根据适当的语言进行改编 。 if Y =0then Y =1E -20I =pi -pi ×sgn (Y /2-tan -1(X /Y End if3 结语1 坐标方位角计算的改进式 , 大大简化了文献 2中原通式 3对 sgn (函数的使用频率 , 使公式变得简洁 、 明了 , 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2 使用计算机 (器 编制程序时 , 只需一个判断 Y 是否为零 的语句 , 程序设计简明 。 参考文献 :1罗来恩 . 坐标方位角计算新方法 J.测绘通报 ,200

8、4(5 :63264.2陈德标 . 坐标方位角计算实用通式 J.测绘通报 ,2006(2 :30232.3涂群生 . 距离和坐标方位角计算的简易方法 J.测绘通报 , 2006(7 :43244.4蒋维恒 , 章书寿 . 测量学 M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94.163 第 34卷 第 6期 2008年 2月 山 西 建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34No. 6Feb. 2008 文章编号 :100926825(2008 0620362202影 响 工 程 水 准 测 量 精 度 的 探 讨收稿日期 :2007210226作者简介 :马海霞 (19682 , 女 ,

9、 工程师 , 洛阳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河南 洛阳 471000马 海 霞摘 要 :通过两个实例 , 分析了工程水准测量存在的方案研究不够 、 方法不科学以及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 同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 探讨了提高三角高程测角精度的方法 , 以供测量人员作业时参考借鉴 。 关键词 :工程水准 , 三角高程 , 测量精度 , 方案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1 问题概述在大中型工程项目的工程测量中 , 经常要测设二 、 三 、 四等水准 , 有时用三角高程测量来代替三 、 四等水准 。不管采用哪种办 法 , 满足工程施工需要是首先要考虑的 。很多情况下 , 工程施工 都有一些

10、特殊要求 , 需要测量精度在规范要求的正常范围内有所 提高 , 一般原则就是将主要限差指标提高到满足规范规定的 1/2限差要求 。 实际上就是要求质量上优质 , 但在实际工作中 , 经常存在水准测量的精度不理想 至接近限差或超限 , 误工 , 引起甲方的疑问 , , 分析原因 , 提出改进的办法 。2 问题分析 2. 1 水准测量2. 1. 1方案问题 由于水准测量比较简单 , 在施工前不进行方案选择评定 、 实测方法研究 、 精度分析等工作 。实际上 , 进行方案研究不仅是工 作的需要 , 而且是提高工程质量 、 积累技术经验的主要途径和必 经之道 。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任务分析 、 技

11、术要求 、 仪器和作业方 法选择 、 精度估算 、 质量保证措施等 。这些对于一般的工程可能 不需要进行书面的作业 , 但对于重要的项目 , 就应该按规范要求 进行必要的作业设计 。实际上 , 从以往的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 , 有很多问题就 出在最初的方案设计中 , 有技术上和质量上的漏洞 。2. 1. 2 方法问题由于方案研究不够 , 造成方法选择上不科学或是考虑方面欠 缺 , 影响到实测质量 。比如 :水准视距控制 、 跨越障碍物方法 、 仪 器等级选择 、 图形条件 、 闭合条件等选择不当 , 会带来一系列问 题 , 不仅仅是精度问题 , 很多时候是增加出错误的机会 。 所以 , 方

12、案优化是很重要的技术措施 。 例 1:某工程由两个项目组成 , 施工中存在一些时间上的差 别 ,A ,B 项目的水准控制点是各自独立做的 , 布置和实测路线分 别如图 1, 图 2所示 。这两种实测方法均存在一些技术漏洞 。 说明如下 :1 A 方法没有在施工控制点之间构成闭合线路 , 容易将施工 区域外的测量误差引入到区域控制点上 , 引起相邻的点位如 A1, A4点之间产生较大误差 , 当控制起算点到工地的距离较远时 , 误 差会大到不允许的地步 。2 B 方法在施工控制点之间构成了闭合线路 , 但是进出区域 控制网只有一个结点 , 而且主要线路重合 , 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 一旦 B1,

13、P 点出现问题 , 就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施工区域水准网 。 从图形强度来说 , 完全是一个柔性链接 , 没有强度可言 。两种情况应该改为如图 3所示的方式 , 当 A ,B 有联系时 , 还 应该进行必要的联测 , 保证 A ,B 为同一个系统 。当然 ,A ,B 区域 也可以同时作 , 高程基准从 BM1经 A1,A4,B1,B3到 BM2, 形成 附和线路 , 满足要求后 ,A ,B 区各自选一个起算点 , 进行闭合环平 差 , 保证区域内部环线有足够的相对精度 。例 2:某工程施工区域距控制点较远 , 只有一个方向有高程控 制点 。 最初的水准路线如图 4所示 , 往测时联测了 D1,D2

14、,D3, ,D12, 返测时虽然沿原往测线路返回 , 但线路设计上不考虑原 点 。 计算时从 D12直接到 BM 点 。在上面的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权系数在 D12点上差别 极大 , 本来就是单线路往返测 , 分开后表面上是闭合环 , 实际上降 低了观测的精度 。网图设计和计算应按如图 5所示 。对应的点 应该按往返测进行比较 , 高程最好取中数 。5张平风 . 坐标导线测量及其近似平差计算 J.山西建筑 ,2006,32(16 :1392140.G eneral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coordinate azimuthWANG H ong 2fang ZHANG B ao 2liangAbstract :By means of theory deduce ,put forward a new more concise and more practical formula of coordinate azimuth. It calculates “ real ” az 2imuth really by use of coordinate increased value and can judge qu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