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研究》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国民俗研究》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国民俗研究》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国民俗研究》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国民俗研究》教学大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民俗研究教学大纲.精品文档.附件:中国民俗研究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民俗研究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Studies课程编码:XWLZM3080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学 时: 32学 分:2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先修课程:计划开课学期:第6学期开课学院:文学院1、 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 本课程设定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国民俗文化知识有概要的了解,获得民俗学理论的必要修养,掌握认识与调查民俗文化的基本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必备知识量与合理结构的水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民俗文化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

2、宜于用田野的方法。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当注重生活观察和社会考察,本课程适于读、写、议教学方式。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中国民俗研究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选修课,学习该课程可以极大的拓展学生民俗文化知识,获得民俗学理论的必要修养,同时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3、 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第一章 导论 (2学时)基本内容:基本概念、民俗的成因与特征、民俗的功能与作用、民俗文化研究的领域与分类1、基本要求:了解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民俗学的基本概念、民俗的成因与特征、民俗的功能与作用、民俗文化研究的领域与分类2、重点和难点:重点: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民俗学的基本概念、民俗学的特征难点:民

3、俗的功能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二)第二章 中国物质民俗之一 :饮食民俗(4学时)基本内容:饮食民俗的形成、特征与传承,饮食民俗的作用及功能,汉民族的食俗,各少数民族食俗,变化发展中的中华民族食俗。1、基本要求:了解饮食民俗的形成、特征与传承,饮食民俗的作用及功能,汉民族的食俗,各少数民族食俗,变化发展中的中华民族食俗。2、重点和难点:重点:饮食民俗的特征与传承难点:饮食民俗的发展与变化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三)第三章 中国物质民俗之二:服饰民俗(4学时)基本内容:服饰民俗的形成、特征与传承,服饰的习俗惯制,中国各民族服饰民俗。1、基本要求:了解服饰民俗的形成

4、、特征与传承,服饰的习俗惯制,中国各民族服饰民俗。2、重点和难点:重点:服饰民俗的特征与类型难点: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发展、变化与各个时期的特征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4) 第四章 中国物质民俗之三:居住民俗(4学时)基本内容:居住民俗的形成,居住民俗类型,居住民俗的表现,变易中的中国居住习俗1、 基本要求:了解居住民俗的形成,居住民俗类型,居住民俗的表现,变易中的中国居住习俗。2、 重点和难点:重点:居住民俗类型难点:居住民俗的信仰与禁忌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五)第五章 中国社会民俗(4学时)基本内容:家族及其职能、类型,家族关系的构造,家族民俗的传承1、 基本

5、要求:了解家族及其职能、类型,家族关系的构造,家族民俗的传承。2、 重点和难点:重点:家族的类型划分、时代特征与职能难点:家族关系的构建、家谱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六)第六章 人生仪礼习俗之一:类型、形式与演变(2学时)基本内容:人生仪礼与类型,人生仪礼的民俗形式,变化中的人生仪礼1、 基本要求:了解人生仪礼与类型,人生仪礼的民俗形式,变化中的人生仪礼2、 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生仪礼的类型与形式难点:人生仪礼的时代变化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七)第七章 人生仪礼习俗之二:中国婚姻民俗(4学时)基本内容:婚姻俗制的历史演变,婚姻的民俗形式,婚姻的其他民俗1、基本

6、要求:了解婚姻俗制的历史演变,婚姻的民俗形式,婚姻的其他民俗2、重点和难点:重点:婚姻的历史演变与不同的时代特征、婚姻的民俗形式难点:婚姻的时代表征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八)第八章 人生仪礼习俗之三:丧葬仪礼(2学时)基本内容:葬义与葬仪、安葬方式与类别,丧葬的民俗表现1、 基本要求:了解葬义与葬仪、安葬方式与类别,丧葬的民俗表现2、 重点和难点:重点:安葬方式与类别难点:葬仪习俗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九)第九章 信仰民俗(2学时)基本内容:大自然信仰、动植物信仰、图腾信仰、祖灵信仰、迷信、民间禁忌1、基本要求:了解大自然信仰、动植物信仰、图腾信仰、祖灵信仰

7、、迷信、民间禁忌2、重点和难点:重点:信仰的起源、信仰的表现形式难点:迷信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十)第十章 游艺民俗(2学时)基本内容:游艺民俗的范围与主要类别、民间游戏活动分类、民间竞技活动分类、民间杂艺活动分类1、基本要求:了解游艺民俗的范围与主要类别、民间游戏活动分类、民间竞技活动分类、民间杂艺活动分类2、重点和难点:重点:游艺民俗的特征、功能与分类难点:博戏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十一)第十一章 交际礼俗(2学时)基本内容:拜访与迎送、宴请与礼尚往来、书信礼俗、庆贺礼俗、称呼礼俗1、基本要求:了解拜访与迎送、宴请与礼尚往来、书信礼俗、庆贺礼俗、称呼礼俗

8、2、重点和难点:重点:迎送礼俗、宴请礼俗难点:书信礼俗3、说明:本章节内容适合理论教学方式。四、教学安排及方式 教学环节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实验习 题 课上 机小 计备注第一章 导论112第二章 中国物质民俗之一 :饮食民俗224第三章 中国物质民俗之二:服饰民俗224第四章 中国物质民俗之三:居住民俗224第五章 中国社会民俗224第六章 人生仪礼习俗之一:类型、形式与演变112第七章 人生仪礼习俗之二:中国婚姻民俗224第八章 人生仪礼习俗之三:丧葬仪礼112第九章 信仰民俗112第十章 游艺民俗112第十一章 交际礼俗112 总计161632五、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笔试(开卷)2、成绩评定: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平时测验及作业:30%,期末考试:70%。六、推荐教材与参考资料 1、推荐教材:中国民俗学通识 赵银杏 陆湘怀 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2、参考资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