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红柱石与捕收剂作用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2012-03-21 论文导读: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起方法中的RHF(Hartree-Fock-Roothaan)方法,利用中等大小的基组6-31G(d, p),计算了红柱石晶体中各离子的电荷分布以及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与红柱石相互作用的键级和吸附热。根据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分析了红柱石与.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起方法中的RHF(Hartree-Fock-Roothaan)方法,利用中等大小的基组6-31G(d, p),计算了红柱石晶体中各离子的电荷分布以及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与红柱石相互作用的键级和吸附热。根据量子
2、化学计算结果分析了红柱石与这两种捕收剂的成键机理,认为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化学吸附,十二胺为物理吸附,同时预测十二烷基磺酸钠对红柱石的捕收能力大于十二胺,上述捕收能力预测与浮选试验结果相一致。浮选是红柱石的主要选矿方法之一,在红柱石的浮选工艺中,捕收剂的选择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阳离子和阴离子捕收剂均可很好地浮选红柱石,在较低的pH范围内,用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乙酸盐可很好地回收红柱石,在苏打介质中,使用油酸作捕收剂最有选择性。阴离子捕收剂羟肟酸和塔尔皂对红柱石的捕收能力最强。在红柱石浮选工艺中最佳捕收剂选择尚无定论,而且有关捕收剂与红柱石表面的作用机理报道甚少。为此,采用量子化学从头算起方法中的RH
3、F (Hartree-Fock-Roothaan)方法,在分子水平的尺度上计算了红柱石晶体中各离子上的荷电量,定量地研究了阴离子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与红柱石作用过程中的键级及能量(相当于吸附热)变化,并结合浮选试验结果,分析了红柱石与捕收剂的成键机理,以期为红柱石浮选工艺条件的优化选择提供依据。试验:矿样研究所用的纯矿物样品红柱石采自河南西峡红柱石矿。将纯矿物破碎,手选出完整矿物晶体,在浓盐酸中煮沸半小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用瓷磨机磨细,筛出-0.105+0.045 mm粒级,阴干装入磨口瓶备用。试验所用矿样的化学纯度为96.18%。浮选药剂在浮选试验中,用氢氧化钠和
4、硫酸(均为化学纯)作pH值调整剂。浮选所用捕收剂(均为化学纯)分别为十二烷基磺酸钠(CH3(CH2)11SO3Na)和十二胺(CH3(CH2)11NH2)。浮选试验纯矿物浮选试验采用XFG型挂槽浮选机,浮选机转速为1 750 r/min,每次称取矿样5 g,试验在40 mL浮选槽中进行。浮选加药顺序为:pH调整剂(搅拌1 min)、抑制剂(搅拌1 min)和捕收剂(搅拌3 min),刮泡3 min;矿浆pH值用pHS-29A酸度计测量,以刮泡前矿浆pH值作为浮选pH值。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和模型应用Gaussian03W计算软件,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HF,并用中等大小的基组6-31G(d, p
5、)对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胺在红柱石表面的捕收作用进行研究。选择红柱石的晶体结构中的单位晶胞作为计算模型,红柱石的这个原子簇计算模型中含有4个Al2SiO5分子,可以表示为Al8Si4O20,共有32个原子,模型中各原子的编号及排列如图1所示。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胺的分子式分别为CH3(CH2)11SO3Na和(CH3(CH2)11NH2),用Gaussian03软件在6-31G(d, p)基组水平上优化后的几何构型如图2所示。计算结果及讨论:红柱石晶体中各原子上的静电荷分布量子化学计算可以得到体系的总能量和分子轨道能量,在得到分子轨道后,可以再把分子轨道分解成各个原子轨道的贡献,还可以得到电子
6、在各个原子以及在原子之间的分布情况,得到各个原子上的净电荷Q。表1为通过计算得到的红柱石矿物模型中各原子上的Mulliken电荷数。由表1可见,不同位置的铝原子其配位数不同,电荷分布也不同。原子序号为10的铝原子(配位数为6)上的正电荷最多。因此当捕收剂与矿物的作用受电荷控制时,阴离子型捕收剂将首先选择编号为10的铝原子Al(10)为作用点,其作用强度将由10号铝原子上的电荷多少来决定。当用十二烷基磺酸钠阴离子捕收剂浮选时,矿物与捕收剂间的连接方式应该是OSDS(16)-Alandalusite(10),对烷基胺,因为红柱石中编号为14的氧原子O(14)所带负电荷最多,故选择14号氧原子为作用
7、点,矿物与捕收剂的连接方式是NTDA(13)-Oandalusite(14),如图2所示。红柱石矿物模型中各原子上的Mulliken电荷数原子编号原子电荷/(au)原子编号原子电荷/(au)原子编号原子电荷/矿物/捕收剂相互作用的键级两个原子之间共用电子数的多少对应于共价键的强弱。要探讨红柱石矿物表面和捕收剂所成共价键的强度,用共价键级P(AB)的形式更为方便7-10,P(AB)反映了A原子与其他原子B形成共价键的强度,共价键级越大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级越强。同时共价键级也是由电子结构决定的,它反映了原子之间电子云的成键重叠程度,一般用Mulliken的重叠布居函数来表征。表2给出了红柱石和捕收
8、剂作用后原子之间的键级值。从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红柱石与十二烷基磺酸钠间相互作用的键级P(AB)很大,说明它们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共价键,是典型的化学吸附。十二胺与红柱石作用的键级P(AB)为很小,是典型的物理吸附。红柱石与捕收剂相互作用的键级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胺OSDS(16)-Alandalusite(10) NTDA(13)-Oandalusite(14)P(AB)=0.474 6 P(AB)=0.035 82.3捕收剂/矿物吸附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前后伴随着一定的能量变化。能量变化的大小决定了捕收剂在矿物表面吸附的难易程度。这种能量变化可以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准确地求出。一个吸附
9、分子M与一个表面位置S形成表面化合物M-S,那么其相互作用能可以通过三个相关体系的总能量的计算,即三者的差求得E = E(M-SM-S)-E(SS)+E(MM)双斜杠表示每个体系的能量都是在各自平衡构型的条件下求得的。这种处理方法有时称之为超分子方法。E相当于捕收剂在矿物上吸附时放出的热量。E大,表示吸附在矿物上的捕收剂不易脱附,也就是说,捕收剂容易吸附在矿物上;反之,E小,表示捕收剂不易在矿物上吸附。两种捕收剂在红柱石上吸附热的量子化学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根据吸附热的大小,捕收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在红柱石上的吸附强度大于十二胺。当捕收剂非极性基的疏水能力相差不大时,可以近似地认为吸附强度相当于捕收能力。图中标出的捕收剂用量为经试验确定的最佳捕收剂用量。由图3可以看出,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做捕收剂,在介质pH值为3.5时,红柱石的回收率达到93%,采用十二胺作捕收剂,在介质pH值为7.1时,红柱石的回收率达到85%。根据回收率的最大值可以看出十二烷基磺酸钠对红柱石的捕收能力大于十二胺,与前面根据量子化学计算所做的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助理广告师试题及答案有效解答
- 2024年广告中价值观表达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质量检验要点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评估标准解读试题及答案
- 全面提升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服装展览展示技巧试题及答案
- 儿童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模拟考试准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考试直击核心考点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流程指南试题及答案
- 北京法源寺话剧剧本
- 健康评估试题库
- 被执行人财产申报表
- 吊装安全确认表及技术交底
- DBJ41∕T 228-2019 河南省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
- 三级安全教育考试试题(的)
- DB13 5325-2021 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 芒针疗法课件
- 鼓乐铿锵课件 (2)
- 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件1.《春夏秋冬》大象版(22张)ppt课件
-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图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