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后练习(电流和电路)_第1页
章后练习(电流和电路)_第2页
章后练习(电流和电路)_第3页
章后练习(电流和电路)_第4页
章后练习(电流和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后练习(电流和电路章后小结谈一谈,你学到了什么1. 本章知识结构 2. 我印象最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_.(1 通过科学探究, “发现”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经历了用电表测定 电流的过程 .(2实验是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方法,也是用来检验物理规律、结论正确与否的 最终标准 .3. 我还想补充:(自己通过对本章学习,对知识、方法、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方面的感悟、体会等 _.看一看,能给你什么启示例 1 如图 5 42所示的电路中,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 2的电流,正确的是 图 5 42解析:本题考查电流表的连接问题,题目中明确指出要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 L 2中的电 流 .

2、因此, 电流表应与灯 L 2串联 . 从以上四个电路图中不难看出, A 图将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 造成了电源短路, B 图将电流表“串”在干路上,所测的是干路的电流 .C 图电流表与灯 L 2串联, 接法正确 .D 图虽然电流表与灯 L 2串联, 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 故正确答案选 C.方法指导:在使用电流表测电流时,应首先认清所测电流为哪一段电路中的电流 . 然后 仔细观察电流表是否和待测的电路串联 . 再次要认真检查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是否遵循电流 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的规律 .例 2 在图 5 43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 S 1、 S 2断开时,灯泡 _串联;当开关 S

3、 、 S 1、 S 2均闭合时,灯泡 _并联,此时电流表测的是 _中的电流 .图 5 43解析:此题考查同学识别电路的能力,解此题可用“电流路径法” . 当开关 S 闭合, S 1、 S 2断开时,电流由正极出发经 S 灯 L 1电表 A 灯 L 3再回到负极,形成一个回路,故灯 L 1、 L 3串联,当 S 、 S 1、 S 2均闭合时,把电流表 A 视作“导线” ,可观察到 L 3被短路,再把 电流表 A “还原”至原位,可见电流表 A 在灯 L 2支中路,它测通过灯 L 2的电流 .答案:L 1、 L 3; L 1、 L 2; L 2 图 5 44方法指导:用电流路径法识别电路时, 让电

4、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 回到电 源负极;如果途中不分流,只有一个回路,不出现“分支点” “汇合点” ,那么这个电路就是 串联电路(如图 5 44所示,图中灯 L 1、 L 2、 L 3串联,电流路径 E S A L 1 B L 2 C L 3 D F 是一个回路 ;如果电流途中直接在“分支点”分成几条支路,再直接在“汇合 点”汇合,回到负极,形成几条回路,那么这个电路就是并联电路(如图 5 45所示,开关 S 闭合后,电流由正极 E 出发,流经开关 S 在分支点 A 处分成三支:一支路径为 E S A L 1 B D F ;一支路径为 E S A C L 2 B D F ;一支路径为

5、 E S A C L 3 D F ,三支均在 D 处汇合再回到负极 F ,形成三条回路,灯 L 1、 L 2、 L 3为并联 ;如果电 流先流经电路元件 L 1,再从“分支点”分成几条支路,再由“汇合点”汇合回到电源负极, 如图 5 46所示(或者由几条支路汇合后,再经过电路元件 L 3, 回到电源负极,如图 5 47所示 ,那么这个电路既有并联又有串联,统称为混联 . 图 5 46和图 5 47所示电路均为混 联电路,不同之处是图 5 46中是灯 L 2与 L 3并联再与灯 L 1串联,而图 5 47中是灯 L 1与 L 2并联后再与灯 L 3串联 . 图 545 图 5 46 图 5 47

6、例 3 根据图 5 48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画出与该电路对应的电路图 .图 5 48解析:第一步, “走一遍”对电路形成整体印象 . 电流由电池组正极出发流到灯泡 L 的一 个接线柱时分成两支路 . 一支路经 L 至开关 S 1;另一支路经开关 S 2至电动机 M ,两支路均在 开关 S 的一个接线柱上汇合,经开关 S 最后回到电源负极,可见,灯 L 与电动机 M 并联, 开关 S 1控制灯 L ,开关 S 2控制电动机,开关 S 控制整个电路,处于干路上 . 第二步,根据对 电路的总体印象和各实物分布 . 确定相应位置和布局, 画出相应电路元件的符号, 如图 5 49所示 . 第三步,按电路

7、结构把元件符号连成电路图,并标上“分支点” “汇合点”和相应的字 母,如图 5 50所示. 图 5 49 图 5 50方法指导:对于常遇到的根据实物电路连接图画出电路图的问题, 解决时首先要从整体 上熟悉电路的连接情况,不能看一步画一步 . 熟悉电路连接情况,可以从电源正极开始,沿 着电流的路径和方向,把电路“走”一遍,从而对整个电路形成整体印象,明确此电路是串 联还是并联(如果是并联,还要找出“分支点” “汇合点” ,分清干路和支路情况 ,明确开 关的位置和控制作用 . 第二步,根据实物连接图的整体印象,对照实物分布,确定电路图中 相应元件的位置和布局 . 第三步,在所确定的位置上画出相应的

8、电路元件符号,并按电路的结构把这些元件符号连接起来,画出电路图 . 第四步,对照实物连接图,把电路图再“走” 一遍,检查元件是否对应,电路是否符合要求 .例 4 某传达室需要在前、 后门都装上开关, 要求:前门来人按开关, 传达室内电铃 (用 符号“ ”表示响,同时红灯亮;后门来人按开关,传达室电铃响,同时绿灯亮 . 按要求 设计电路图,并将图 5 51中的实物连成所需电路. 图 5 51解析:本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组成,电路连接,以及设计简单电路的能力 . 按前门开 关,铃响红灯亮,说明前门开关控制红灯和电铃,它们可组成一个回路;同理,后门开关、 电铃、绿灯也可组成一个回路 . 但电铃只有一

9、个 . 所以电铃必须连在干路上;红、绿灯并联, 且各有一个开关控制,才能达到要求 . 电路图如图 5 52所示,实物连接如图 5 53所示. 图 5 52 图 5 53方法指导:电路设计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开关的闭合与断开对电路中用电器连接情况产生 影响,解决这类题目一般分三步:第一步,根据题目设定的条件,分析开关的作用,确定开 关在干路、支路上的位置;根据给定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确定电源位置,确定 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 第二步,把上面经过分析判断形成的整体方案画成电路图初稿 . 第三步, 根据题目给定的要求、设定的条件对电路图进行检验、修改 .测一测,你学得怎样知识与技能一、填空题1.

10、 电源是提供 _的装置 . 干电池的碳棒是它的 _极,锌筒是它的 _极 .2. 在玻璃、碳、铜、橡胶、人体、陶瓷、铝、干燥的木材、油中, _是导体; _是绝缘体 .3. 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是 _,电线外面包一层橡胶或塑料,因为它们是 _.4. 家 庭 中 的 用 电 器 是 _联 在 电 路 中 的 ,控 制 用 电 器 的 开 关 跟 用 电 器 是 _联的 .5. 电路如图 5 54所示,闭合开关后,电路将 _,要使电路中两灯串联,只要 拆除导线_. 图 5 54 图 5 556. 如图 5 55所示的电路,如果使灯 L 1、 L 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 _,断开开关 _,如果使灯

11、L 1、 L 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 _,断开开关 _,如 果闭合开关 S 1、 S 3,则会出现 _,这是不允许的 .7. 如图 5 56所示, 在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中, 电流表测定的是 _(填 “甲电阻”或“乙电阻” “干路” 的电流,测得电流的大小是_. 图 5 56 图 5 578. 图 5 57为一个三孔插座,其中有一个插孔的导线是与室外大地相连的,如果这个插 孔的导线断了,使用这个插座还能使洗衣机转动,但是存在的问题是 _.9. 如图 5 58所示,在桌面上有两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它们的连接电路在桌面下无法 看到,某同学试了一下,闭合开关时两灯泡均亮,断开开关时,两个灯泡均熄

12、灭,这两个小 灯泡究竟是串联连接,还是并联连接,请你写出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_. 图 5 58二、选择题1. 某家庭用电器工作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 4 A,则此用电器可能是下 列电器中的哪一个A. 家用空调机 B. 晶体管收音机C. 彩色电视机 D. 电风扇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开关才能控制用电器B. 绝对不能把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直接用导线连起来C. 马路上的路灯是依次排成一列安装的,可以确定,它们必定都是串联的D. 用一开关控制两盏灯,使它们同时亮,同时灭,这两盏灯一定是串联的3. 下列用电器的连接中,属于串联的是A. 节日里装

13、饰房间用的小彩灯B. 家庭里的电冰箱、电扇、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的连接C. 马路上照明用的路灯D. 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箱内的照明灯4. 将两盏小灯泡和一个开关接入电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一定是串联B. 若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两盏灯一定是并联C. 若开关只控制一盏灯,则两盏灯一定是并联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 如图 5 59所示,若闭合开关 S ,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图 5 59A . L 2发光, L 1不发光B.电池被烧坏C. L 1、 L 2都发光D. L 1被烧坏6. 如图 5 60所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泡 L 2的电流的四个电路图中,其测量方法正 确的

14、是 图 5 607. 学生使用电流表时,本应使用“ +”和“ 3”两接线柱,但误将“ +”和“ 0.6”两接线 柱接入电路,而电流还是从“ +”流入电流表,从“ 0.6”流出电流表,这样做的结果将是 A. 指针偏转的角度小了B. 指针偏转的角度大,电流表全损坏,电流表可能被损坏C. 指针不动D. 指针会反向偏转,电流表会损坏8. 图 5 61中, L 1和 L 2是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5 62所示,则通过 L 1的电流为 图 5 61 图 5 62A.0.5 A B.0.25 A C.2.5 A D.1.25 A 9. 小刚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

15、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试电笔测试各处 电路时,氖管都发光 . 他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 灯泡全都烧坏B. 进户零线断路C. 室内线路发生短路D. 进户火线断路10. 小红家的家庭电路进户开关上安装着漏电保护器,上面写着右表中的一些数据 . 在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漏电电流大于 30 mA,保护器会在 0.1 s之内切断电源B. 漏电持续时间超过 0.1 s时保护器才能工作C. 当漏电电流达到以 15 mA时就能起到可靠的保护作用D. 只有当进户电压大于 220 V或用电电流大于 20 A时,才能起保护作用11. 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 . 他把灯

16、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 电线上,灯泡亮,取下灯泡后, 他用双手同时抓住这两根电线芯, 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 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 . 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 是A . 这是伪科学的招摇撞骗行为B. 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C. 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D. 他去抓那两根电线前,零线已被助手切断三、实验、作图题1. 如图 5 63所示,通过 L 1的电流估计为 0.4 A,通过 L 2的电流估记为 0.7 A,要求: 图 5 63(1灯 L 1、 L 2并联,电流表 A 1测 L 1的电流,电流表 A 2测干路电流,请用笔画线代替 导线把实物连接起来

17、,导线不交叉 .(2根据你连接的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2. 在图 5 64中,有带风叶的小电动机一只,电热丝一段,开关两只(S 1、 S 2 ,插头一 只,导线若干,利用这些器材可以连接成一个有冷、热两档风的电吹风电路 . 要求:只闭合 S 1时吹冷风,只闭合 S 2时既无风又不发热,同时闭合 S 1、 S 2时吹热风 . 请你用笔画线作导线 按要求将图中的元件连接起来(连线不要交叉 .图 5 643. 小明同学为了更好的学习,搬进了新书房,可新书房缺少了一盏用拉线开关控制的照 明灯和一个可插风扇的插座, 请在图 5 65中, 为小明同学的正确接线设计一个完整的电路 .图 5 65过程与方法小强

18、想利用图 5 66所示的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请你帮助小强: 图 5 66(1预测探究结论 .(2设计实验方案(器材、原理图、方法步骤(3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4推测:三个支路上的电流是否一定相同?对实验结论有无影响?科学探究1. 洋洋买了一个新型的全封闭镍镉电池(外形与铅蓄电池相似 ,电池的两极旁只涂了 两种不同的颜色, 并未标明 “ +” “ -” 极 . 现在有以下器材:电流表、 小灯泡、 发光二极管 (正、负极已标明,用符号“ ”表示 、电池、开关、导线 . 请你帮助洋洋用上述器材设计两 种判断电池正、负极的方法 . 说明所选器材,画出电路图,简述实验方法 .2. 实验课

19、上,小明把两个灯泡连成了如图 5 67所示的电路 . 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 . 经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老师告诉他是其中一个小灯泡坏了 . 于是,小明又找来了一个小灯泡, 想出了一种检测方法(如下面表格中方法一 ,请你帮助小明,在图 5 68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任选一种,连入电路,设计出另外三种检测方法,并完成下表 . 通的, a 、 c 之间是断开的;当把闸刀向右边按下时, a 、 c 两个接线柱是接通的, a 、 b 之间 是断开的 . 现在请你用这个闸刀来控制红灯和绿灯,使闸刀向左边按下时红灯亮绿灯熄,向 右边按下时绿灯亮红灯熄,画出导线的连接图 . 图 5 694. 给你下列器材:一个电池组,一只小灯泡,一只开关 , 一只电铃(用符号“ ”表示 和若干细导线,请你设计一自动放养奶牛的装置图 .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住,合上开关后,当牛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灯亮而铃不响; 当有牛碰断了圈住的细导线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起来,放牛的人能及时发现 .章后小结 测一测,你学得怎样 知识与技能 一,1.电能;正;负 2.碳,铜,人体,铝;玻璃,橡胶,陶瓷,干燥的木材,油 3.导体 绝缘体 4.并 串 5.短路 b 6.S1;S2,S3;S2,S3;S1;短路 7.乙电阻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