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1页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2页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3页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4页
环境学概论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1 环境(保护法意义上的: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P22环境质量: 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P33 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状态发生变化,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包括大气、水体、土壤、生物污染噪声、热、放射性、电磁辐射等物理因素的污染5 生物多样性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包

2、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6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在操作、储存、运输、处理和处置不当时会对人体健康或环境带来重大威胁的废物。7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对损害环境质量的人的活动施加影响,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几本需要,又不能超出行星(地球的生物容许极限8“三同步、三统一”方针1983年12月,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9 清洁生产:无废工艺乃是这样一种生产产品的方法,它能使所用的原料和能量在原料-生产

3、-消费-二次原料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和综合的利用,同时对环境的任何作用都不致破坏它的正常功能。10 环境经济学研究主题决策与其所处环境质量相互影响的学科,主体包括个人、厂商、政府和国际组织;环境质量是指环境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11 活性污泥法将空气连续鼓入曝气池的废水中,一段时间后,水中能形成繁殖有大量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能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且微生物将不断增殖12 生物膜法将废水连续通过固体填料(碎石、炉渣或塑料蜂窝等,在填料上大量繁殖微生物,从而形成生物膜,能吸附并分解废水中的有机质13 生物转盘一种好氧处理污水的生物反应器,由水槽和一组圆盘构成,圆盘下部浸没在水中,圆盘上部暴露

4、在空气中,圆盘表面生长有生物群落,转动的转盘周而复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简答及论述1 环境要素的特点最差(小限制律等值性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2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P263 环境科学产生的2个重要历史阶段:1生态环境早起破坏阶段时间范围:从人类出现到产业革命,又称为早起环境问题阶段A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地,人类依赖自然环境,以采集天然植物为主,人类主要利用环境,很少有意识改造环境 B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工具不断进步,生产力逐渐提高,人类学会了驯化野生动植物,出现了耕作业和渔牧业的劳动分工(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人类利用和改

5、造环境的力量增强,产生了相应的生态破坏砍伐森林,开垦草地,造成地区性生态破坏2近代城市环境问题阶段时间范围: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出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近代工业革命是世界史的一个新时期的起点,环境问题也开始出现新的特点,并日益复杂化和全球化18世纪后期欧洲一系列发明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生产力,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开采和消耗能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并向全世界蔓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A高度城市化伴随污染的加剧人口,工业密集,燃煤量、燃油量剧增,空气、水、垃圾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汽车尾气等严重 B 发达国家环境改善,而发展中国家步其后尘,重走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城市环

6、境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不伴随严重的生态破坏 C 中国:正在走发达国家的老路在20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4 试以一次用品(木制或竹制品为例,全面分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5 水的生命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水的生命意义(1无色透明太阳光可以透射到水体一定深度(可见光和波长较长的紫外光,而对生物有害的短波紫外光被阻挡,对生命的产生和进化起了关键的作用(2极好的溶剂营养物和废弃物的传输,介电常数最高,使电解质电离,对营养物吸收,体内生化反应意义重大3除液氨外,比热最大;蒸发热极高:白天吸热,晚上放热到大气中,维持地表适宜的温度(44密度最大(保护底层生物(5冰轻于水(

7、保护水下生物人类活动对水圈的影响水體的污染:隨著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劇增、大量農藥化肥的使用,使得油類、重金屬、酸、鹼、放射性物質、氟化物、苯酚、醛等人口合成物質大量進入水循環系統,使水體超過了其涵容淨化能力而導致水體污染問題嚴重,使目前地球上的河流、湖泊、雨水、地下水、海水皆被污染,不僅造成水資源匱乏,水質惡化更直接或間接危害人類的健康。水文網的改變:人類為了農田灌溉、水力發電、生活用水,或者防範水患的發生,建造各種水利工程,且隨著人口的劇增、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各種水利工程的數量與規模愈來愈龐大,而嚴重干擾水文網,另外,超抽地下水,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土地的不當開發與利用,破壞了涵養水分的

8、能力。在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人工引水常造成主流量減少,甚至完全斷流,也造成內陸湖泊水位下降、湖面收縮甚至乾枯消失。由於人類對水資源的大量消耗使水資源得不到適當的補充,而出現水資源危機,進而因水資源的爭奪而引起社會動盪甚至爆發戰爭。海水面的上升:由於全球暖化引發的冰川消融與海水體積膨脹,以及人類超抽地下水導致海岸地帶的地層下陷,皆會使得海水面相對上升,將造成淹沒沿海地帶低窪地區,破壞農地、港灣及交通設施,對沿海地帶的環境、資源和經濟、社會帶來嚴重的威脅與破壞。此外,因人類超抽地下水導致海岸地帶的地層下陷,還會發生海水倒灌、積水不退的情況,而鹽水的入侵更會造成含水層污染,使得淡水的供給出現問題。7

9、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环境问题p228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变暖由于大量的矿物燃料(煤,石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温室效应严重。100多年来,历经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整体为上升趋势,进一步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2臭氧破坏臭氧含量虽然极微,却具有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因此,它能挡住太阳紫外辐射对地球生物的

10、伤害,保护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然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排放出的一些污染物,冰箱、空调等制冷剂用的氟氯烃化物,氟溴烃化物,被紫外线照射后,激化成活性很强的原子,破坏臭氧。3酸雨受酸雨危害的地区,出现了土壤和湖泊酸化,植被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建筑材料、金属结构和文物被腐蚀等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全世界使用矿物燃料的量有增无减,也使得受酸雨危害的地区进一步扩大。全球受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欧洲、北美及东亚地区。4、淡水资源危机地球三分之二被水覆盖,97%为海水,3%为淡水,而2%在极地冰川,仅有1%为可利用的淡水,其中25%为工业用水,70%为农业用水。目前有100多个国家缺水,28个严重缺水, 20-30年

11、后,将增至50个,30亿人口缺水。而且水资源滥用、浪费、污染严重。5资源能源短缺世界上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已经在大多数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人类无计划、不合理地大规模开采所至。从目前石油、煤、水利和核能发展的情况来看,要满足这种需求量是十分困难的。不可再生性矿产资源的储量也在日益减少,这些资源终究会被消耗殆尽6森林锐减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绝大多数是对全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7土地荒漠化全球现有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直接威胁

12、,其中有1.35亿人在短期内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在人类当今诸多的环境问题中,荒漠化是最为严重的灾难之一。对于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来说,荒漠化意味着他们将失去最基本的生存基础-有生产能力的土地的消失。8物种加速灭绝由于人类活动破坏了这种平衡,使物种灭绝速度加快,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本世纪鸟类每年灭绝一种,在热带雨林,每天至少灭绝一个物种。物种灭绝将对整个地球的食物供给带来威胁,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影响是难以预料和挽回的。9、有毒化学品污染市场上约有78万种化学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的约

13、有3.5万种。由于化学品的广泛使用,全球的大气、水体、土壤乃至生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毒害,连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对人类和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10、垃圾成灾全球每年产生100亿吨垃圾,处理能力远远赶不上增长的速度9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p8110 提高粮食产量带来的环境问题p9511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问题p12312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p14414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意义工、农、医等生命资源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必然引起人类自然生存危机及生态环境、食品、卫生保健和工农业的根本危机。A 提供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食物如粮食,油类,蔬菜,水果,野生动植物,目前人类所需营养的70%以上

14、来自小麦,稻米和玉米;一些农作物原始种群,野生亲缘种和传统地方品种的结合,培育高产,优质,抗病的作物B 人类卫生保健方面美国30%以上的处方来自动植物;中国中草药:人参,天麻,贝母,三七,杜仲来于野生植物,500种海洋生物含抗癌潜力的化学物质C 工业原料木材,纤维,造纸,香料,橡胶,松脂,天然淀粉,动植物皮毛,革,羽等原油,天然气,煤等D 对现代科学的特殊贡献15 全球变暖的影响p216对全球:沿海地区海岸线变化,气候带移动,引起一系列环境变化。全球变暖会引起温度带北移,温度带移动会使大气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改变。对中国:农业生产不稳定,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经济发展,对生物多样性产

15、生影响16 臭氧破坏对人类的影响p22417 酸雨的危害p23420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1 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和运输2 压实增大容重,减小体积,便于装卸运输,安全卫生,降低成本,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储存,填埋或做建筑材料,减轻环境污染(均匀的类塑结构,快速安全造地(地基,填海造地材料,节省填埋或储存场地3 固体废物的破碎A 均一化,提高焚烧,热解,压缩等作业的稳定性,高效性B 容积减少,便于运输,储存,高密度填埋C 便于分离异种材料,进一步回收利用D 防止粗大,锋利废物损坏设备或炉腔E 为下一步加工和资源化作准备4 分选回收5 固化处理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固定或包埋在惰性固体基材中

16、包括包胶固化,自胶固化,玻璃固化等,其中包胶固化分为:水泥固化,石灰基固化,热塑性材料固化,有机聚合物固化6 卫生填埋(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炉渣等分为厌氧、好氧、准好氧等三种方式厌氧:最普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费用低,可回收甲烷好氧:类似高温堆肥,能减少水分,减少渗出液,分解速度快,杀菌,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成本高7 安全填埋必须设置人造或天然衬里,下层土壤或结合处渗透率小于10负8次方厘米每秒最下层位于地下水位之上。配备浸出液收集,处理及监测系统8 浅地层填埋放射性固体废物。在浅地表或地下具有防护覆盖层的,有工程屏障的浅埋处理,地下50米以内9 土地耕作处置利用现有的耕地,将固体废物

17、分散在其中,在耕作过程中由生物讲解,植物吸收及风化作用,使固体废物污染指数逐渐降低到背景程度的方法对象:人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冶炼渣,石油废物等,可降解组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投资少,对环境影响小,改良土壤,提高肥效10 海洋处置利用海洋巨大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将固体废物消散在海洋之中倾倒:利用船舶或飞机,把废物运到选定的海洋,仍于海中预处理:包装或水泥固化,抗压,密度焚烧:以高温破坏有毒有害废物设施:船舶,平台,其他人工构筑物优点:氯化氢等冷凝后排入海洋稀释,残渣直接入海,工艺简单,费用低,不用考虑大气污染22固体废弃物综合管理模式P25823、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行政干预是环境保护部门

18、经常大量采用的手段研究制定环境政策、组织制定和检查环境计划运用行政权力,将某些地域划为自然保护区、重点治理区、环境保护特区对某些环境危害严重的工业-交通企业要求限期治理,采取行政制约手段,审批环境影响报告,发放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各种许可证,对重点区域的防治等法律手段是环境管理强制性的措施按照法律法规、环境标准来处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问题,对违反环境法规、污染和破坏环境、危害人民江抗、财产的单位或个人给予批评、警告、罚款,或责令赔偿损失,协助和配合司法机关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的犯罪行为进行斗争经济手段是环境管理的一种重要措施对于积极防治污染而经济上有困难的企业、事业单位给予资助,对排污超标的单位征收排

19、污费,对违规的单位或个人处以罚款,对排污损害人群健康,造成财产损失的单位责令赔偿损失,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征税等环境教育是环境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书刊,报纸,电影,广播,电视,展览会,报告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方针,政策,法令高校,中小学进行环境知识教育培训各级环境管理干部多种技术手段 推广无污染工艺,综合治理和区域治理技术,登记,评价,控制有毒品的生产,进口和使 用,交流科学技术情报组织推广有成效的管理经验和科技成果,开展国际合作 23 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重大工程建设、区域开发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或其他一切可能影响环境的活动 2 “三同时”制度 新建、 改建、 扩建项目

20、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与主 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3 排污收费制度 排污费的 20可以适当补助用来发展环境保护事业 4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规定: 地方行政领导者对主管地区的环境质量负责, 并作为行政 考核内容之一 5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1985 年,国务院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通过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 决定 1988 年国家发布关于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决定 ,包括 5 各方面,21 个指标: 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噪声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和绿化 6 排污证许可制度 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

21、排污单位可排放什么污染物,许可污染物排放量,排放去向等 是一项具有法律含义的行政管理制度 7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一段时期过于强调单个污染源的治理, 片面追求处理率和达标率, 结果区域环境效果不明 显。现在将污染物集中控制在一个特定范围内,集中治理 8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 29 条规定: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限期 治理。对限期治理企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 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限制,其总量控制目标可以按环境容 量确定,也可以将某一时段排放量作为控制基数,确定控制值。 2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 公平性原则 一是代际公平性 二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公平性在传统发展模式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2 持续性原则 指生态系统收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主要的制约因素是资源与环境 必须充分考虑资源的临界性,必须适应资源与环境的承载力 3 和谐行原则 我们共同的未来指出: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与自然之间 的和谐 4 需要性原则 传统模式以传统经济学为支柱,所追求的目标是经济增长,而忽视了资源的有限性,立足 于市场而发展生产 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需要而发展,强调人的需要而不是市场商品 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 5 高效性原则 不仅根据其经济生产率来衡量, 更重要的是根据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来衡量, 是 人类整体发展的综合和总体的高效。 6 阶跃性原则 满足当代人和未来各代人的需求为目标,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类需求内 容和层次将不断增加和提高,所以可持续发展隐含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的阶跃性过 程。 25 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及前二种模式存在的问题 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