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重庆输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方案_第1页
华能重庆输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方案_第2页
华能重庆输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方案_第3页
华能重庆输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方案_第4页
华能重庆输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 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方案(章)年 月 日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水土保持验收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年 月 日目录1、 编制依据2、 项目概况3、 工程特点4、 水土保护和水土保持5、 环境保护6、 敏感区段环境保护标准依据与项目环境监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3) 中华人民共和国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1年3月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4年12月 7) 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1996年第3号令)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与项目环境监理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 钢铁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13456-92)8) 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3、(GB13297-1996)9)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0) 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项目概况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华能重庆两江燃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本工程规模:(1)输气管道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区,线路起于重庆市铜梁县太平镇中贵线铜梁分输站(含分输站),经铜梁县、合川区、璧山县、北碚区,止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水土末站(含末站)。管道总体走向大致为由西向东,全长81.7km。(2)线路途经二、三级地区,选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管道穿越、水下管段等特殊地段以及全线热煨弯头选

4、用直缝埋弧焊钢管,以提高管道在特殊环境和条件下的安全型。管线全线地区共分为二级、三级,D610mm管道设计壁厚分别为7.9mm、9.5mm。(3)线路沿线通过山区、丘陵地形地貌。丘陵段56.2km,山区段25.5km。(4)定向钻穿越河流1处,穿越长度1200m;大开挖穿越河流、沟渠51处,穿越长度3800m,鱼塘穿越15处,穿越长度850m。(5)穿越高速公路3处,穿越长度240m;穿越高等级公路7处,穿越长度270m;穿越省级以下公路82处,穿越长度1890m。(6)穿越铁路2处,穿越长度200m。(7)管道全线设铜梁分输站(扩建)、水土末站2座输气站场;旧县阀室、八塘阀室、西山坪阀室和天

5、府阀室4座线路截断阀室(其中八塘阀室、西山坪阀室为监控阀室)。 建设地点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和两江新区。自然条件状况及社会依托沿线自然概况地形、地貌和沿线植被管线沿线地貌主要为丘陵和山区。线路经过区域多为农田、林地,植被发育,部分地段为封山育林区,禁止砍伐区,自然植被主要有润楠、真楠、枫香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桉、马尾松、杉木为主的暖性针叶林、以黄竹、慈竹、楠竹、凤尾竹、水竹等种类的竹林及野蔷薇、野桐、黄荆、马桑为主的常绿阔叶灌丛;人工植被有花椒、油桐、桑树、柑橘、李、桃、梨、杏、枇杷、花圃及林圃等经济果林。线路通过地区人类工程活动的主要形式为农业生产活动。线路沿线主要为水田、旱地、果园和林地。

6、水文地质概况1)地表水本工程经过的主要水系为嘉陵江水系、涪江水系,嘉陵江为长江上游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凤县北部的秦岭南麓,向南流经甘肃再入陕西,与西汉水汇合后经阳平关入川,流经广元、苍溪、阆中、南充等地,于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嘉陵江干流全长1102km,总流域面积157969km2,在广安地区境内平均比降为0.45,江水流经武胜县境段为浅丘或深丘地带,河道经多次切割变迁,河曲发育,构成西关、礼安、黄石、华封、中心五大河曲,蜿蜒曲折,有“九曲回肠”之称。河谷地貌类型众多,有宽谷、阶地、滩、沱等。江面均宽550m 左右。河段落差25m,河床多为卵石砂砾覆盖,滩槽处间有岩石外露。江水涨落频繁,冲

7、淤变化大,沿江两岸交错形成河漫滩、江心洲或半岛状的阶地。嘉陵江汛期为510月,枯水季为114月。汛期水位急涨急落,变幅大,一日之内可涨10m以上,最快1小时可涨1m以上。嘉陵江北碚段流速、流量变化特点与水位相似,暴涨暴落,变化急骤。510月洪水期最大流速达4.09m/s,穿越河段上游约 2km 处修筑水坝(新草街电站)水位可以进行调整。2)地下水Ø 地下水类型沿线地下水受地形、岩性、岩相、构造和地质等因素的控制,地下水类型为三类:松散堆积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水和碳酸岩盐类裂隙岩溶水。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主要赋存河谷两岸的河流冲洪积地层。为潜水类型。其含水性与堆积层的厚度及颗粒大小有关,水

8、位埋深 0.5-5m,水量丰富。土体饱水降低强度,在开挖中是形成滑塌、坍岸和砂土液化的主要因素。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三叠系须家河组、侏罗系各组地层中。三叠系须家河组,由块状细-中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夹粉砂岩、泥岩及少量煤层,且多构成褶皱翼部成单面山,其中砂岩裂隙、孔隙发育,形成了良好的储水空间及透水性。此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顺单面山向下渗透和排泄,普遍具有承压性,形成自流涌水及自流井特征。该层水量丰富,地下水活动性强,暴雨期间是形成静水压力,是造成斜坡失稳,特别是基岩斜坡失稳。侏罗系各组地层为砂、泥岩不等厚互层,构成宽缓褶皱的核部及翼部,砂岩孔隙裂隙发育,为地下水良好的径流空间和

9、赋存空间。暴雨期间,层间裂隙和风化裂隙充水形成静水压力,是斜坡失稳的主要因素。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该类地下水沿线分布在中梁山和华蓥山分支,水量较丰富,但埋深大,对工程影响不大。Ø 地下水补径排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的补给,随地形条件由高向低处径流,在地形低洼处汇集和排出地表,或沿下伏基岩裂隙空隙进入基岩含水系统。它的径流和排泄严格受地形起伏和沟溪发育状况的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呈分散状循环,且补给、径流和排泄的区间界线不是很明显。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主要依靠含水层的天然露头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沿裂隙通道以纵向运动为主,并向本区最低的排水基面嘉陵江运动。此外,横切含水

10、层的较大河流及分布在不同高程和不同地段的小煤窑或采煤平硐,还有涌水钻孔等,也是该类型地下水重要的排泄通道。一般情况下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但是当地下水被开采使水位降低时,也会出现地表河溪水补给地下水的现象。碎屑岩孔隙裂隙层间水具有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当含水岩组处于背斜翼部时,往往构成自流斜地,含水岩组出露部位为补给区,露头倾没线以下为承压区。大气降水沿裂隙渗入地下,并顺裂隙系统向深部运动,至下部裂隙相对密闭的深度受阻后,部分沿裂隙上升于露头倾没线附近溢出地表,或在较大河溪切割含水层的地段排泄,构成了浅层自流水独有的补给径流排泄系统。当含水岩组位于背斜轴部或倾没背斜端部时,具有自流斜地

11、的水循环特征,唯出露状况有所差异。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降雨,除位于高槽洼地区在旱季出现地表水暂时补给地下水,其他地区均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降水的渗入量以槽丘区最大,槽洼及槽坡区次之,槽沟的地面排水条件好,渗入量较小。在本区特定的构造条件下,岩溶水主要沿地层分布,作纵向运动,并且有垂直分带的规律,其循环强度自分水岭向深切河谷或低位洼地急剧增大。分水岭地段地下水埋深浅,中小型泉水出露亦多,常形成洼地积水或有小型上升泉流出。但由于现代侵蚀作用的深入,地下水正处在向下适应的阶段,故分水岭处积水已处于不稳定状态。在深切河谷或低位槽洼边缘,地下水埋藏很深,水力坡度极大,暗合及泉水出露甚多。

12、2.2.1.3 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区域内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地形地貌形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特征、不良地质发育情况等,并按其对管道工程的影响程度,将全区划分为四个区:即中低山区、深丘区、中浅丘区、缓丘平坝区:1)中低山区管道路由中低山区主要有四段,位于华蓥山山脉的四个分支:旧县-八塘的华蓥山第一个分支、澄江-天府的第二分支缙云山、天府-静观的中梁山、三圣-兴隆的华蓥山第四个分支。地形起伏大,冲沟深切,海拔高程一般600750m,海拔最高位于天府镇大同村,相对高差200330m,相对高差最大位于大包寨翻山段,山体多呈单斜状,降水较多,山顶森林植被覆盖好,地表覆盖层薄。二叠系和三叠

13、系地层的砂岩、泥岩、页岩和灰岩、白云岩广泛出露。岩层倾角陡,一般 2570°。管道通过区大段基岩埋藏浅,石方量大(如中梁山段、缙云山段),局部靠近煤矿和采石点(如天府磨心坡等煤矿、合川地区盐井第二煤矿、金九采石场),煤层产于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地层中,煤层厚约 12m 左右,采掘以矿井矿洞式采掘为主,管道通过区地表未见塌陷现象,三叠系、二叠系的灰岩分布区,岩溶较发育。采石场一般以露天开挖为主,形成高大边坡,多数未经专门治理,本工程管道对于采石场,均采取了绕避措施。2)深丘区该区位于华蓥山山脉四个分支中间的山地前部地带,深丘海拔高程 400m600m,相对高差 100m200

14、m,谷宽 30m100m,沟谷多呈“”形。岩层主要为侏罗系自流井组的泥岩、砂岩与页岩互层,岩层倾角较大,一般 1525°。地形起伏大,冲沟切割较深,受岩性及产状控制,地貌以单面山为主,地表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厚度 0.00.6m。下伏侏罗系砂、泥岩和叶岩,地下水除冲沟内埋藏较浅外,基岩强风化带裂隙潜水,水量较小;管道通过区大段基岩埋藏浅,石方量较大。3)中浅丘区该区位于华蓥山山脉四个分支中间的山前地带,中丘海拔高程 300m400m,相对高差5090m,谷宽50m100m。岩层组合主要为侏罗系的砂、泥、页岩等组成,岩层倾角8°15°,切割较深,沟谷较窄,呈“

15、U”形。在厚砂岩地区常形成方山或平顶桌状山梁及馒头山,阶梯状地形明显,梯距较大。低丘台地海拔高程 240m300m,相对高差 30m50m 谷宽50150m,局部达200m,沟谷呈“U”形,地形比较简单,丘间有小块平地,以浅丘、宽谷为主。岩层多为厚层泥岩夹砂岩,岩层倾角小于3-8°。地表多为坡、残积之粘性土覆盖,其厚度分布不均,丘顶薄,局部基岩裸露,管沟开挖深度内沿线土石地段交替频繁。丘间冲沟相间,沟宽约60200m不等,多为水田,丘顶多呈浑圆状、台状和趾状。地下水冲沟地段埋藏浅,约0.22m。4)缓丘平坝区该区包括铜梁清管分输站小安溪穿越附近,地形起伏小,地表多为近似园形的弧立丘体

16、或低矮的短梁状丘体与冲沟相间分布。地形平坦,管道总体呈东西走向。缓丘丘间间隔150300m 不等,局部大于500m,多为水田,为重要的水田农耕区,沿线地势起伏低缓。地表多为粉质粘土覆盖,厚度 0.33m,局部大于 3m,下伏侏罗系中统砂、泥岩,地下水为少量上层滞水,埋深 0.22m。该区边坡稳定,丘顶基岩埋藏浅,覆盖层厚约 0.21.5m,平坝呈条带状分布,两侧过渡为中深丘区。地震烈度本管道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可不考虑地震液化的影响。本工程近场区内主要有华蓥山断裂带,断裂走向近 54°。管道路由位于华蓥山基底断裂构造南东侧,通过合川向斜、沥鼻峡背斜、壁山向斜、温塘峡背斜、北碚向斜

17、、观音峡冲断背斜、悦来向斜等次级构造。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论,由上述次级构造形成的与管道走向交叉或平行的断层,均为早、中更新世断层,不需要考虑管道线路抗断问题。气象条件重庆市境内管道所经区域属渝西地区,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终年少霜雪、 多云雾、冬暖、夏热、春早、秋短,雨量充沛,夏秋之交夜雨更多。年平均气温 15.718.4 , 年平均降水量 1000mm 以上。对管道危害最大的主要气候灾害是暴雨,大范围的暴雨引起的洪灾发生的机率较小,区域性的突发性暴雨机率较大。本工程管道多在丘陵地段敷设,尤其是穿嘉陵江段,河滩宽阔,处于洪水位以下,且该区地表水系非常发育,位于嘉陵江流域内的山地型河流、

18、溪流众多,汛期冲沟内河流瞬间汇集并携带大量泥沙、碎石向低洼处下泄,将对斜坡段管道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应引起重视。社会依托重庆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相结合的综合运输体系,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本工程在铜梁县、合川区、璧山县境内与铜合公路、G319 国道、G212 国道、渝遂高速公路交叉,同时县、乡水泥道路和村级碎石路分布呈网状;在北碚区和两江新区境内管道与碚金路、后峰路、后芹路、S204 省道、S208 省道、渝武高速交叉,有多条县、乡水泥道路和村级碎石路可供施工运输利用;另外,在本工程附近有渝邻高速和重庆绕城高速(外环)连接市内,交通便利。工程特点1、配套天然气输气管道

19、工程2#标段地处重庆市北碚区、合川区和两江新区,沿线经济较为发达,外协处理难度较大。2、管线沿线地貌主要为丘陵和山区,沿线地形复杂,局部地形为急陡坡地段,需针对现场情况编制相应的专业施工方案。3、天然气管道和与多条已建管道并行,施工时需要合理组织,安排施工。4、管道穿越地下障碍较多,施工难度较大,需合理安排施工。编制原则在遵循水土保持法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和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同时,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界定工程建设期与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明确建设

20、单位的防治责任。(2)落实“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项目建设区植被破坏后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地表扰动后植被自我恢复困难,为此方案中通过认真调查和统筹分析,将预防和治理有机结合,减少建设过程中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最大限度地控制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同时搞好工程建设和运行期的管理,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3)落实“三同时”原则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方案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布设、实施进度安排与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相衔接、相协调,在工程验收前,首先要验收水土保持设施。(4)落实“分

21、区防治、重点突出、效益明显”的原则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按照水土保持分区防治原则,把水土末站、铜梁首站区、施工区作为防治重点,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方案新增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相衔接。(5)生态优先、经济可行的原则在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时,要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在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前提下从经济合理的角度,为业主负责,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占压、损坏地表植被,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由前述可知,工程建设将占地达十多公顷,尤其矿石开采的废石将占用大量的耕地和林地,使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在短期内有所

22、降低。基建时平整场地、开挖土方及修筑道路扰动了原有地貌,改变了土地结构,破坏了原有植被,将加重降雨对地表土层的侵蚀,建设中形成的成片废弃地、裸露地及闲置地等,会对区域景观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运输道路的边坡在雨水的冲刷下会失去稳定性,形成滑坡阻断交通;另外,雨季由于降雨的作用,会引起公路下边坡滑塌,形成水土流失,采区虽然上部设置了截洪沟、下部设置了挡渣墙可以起到一定防治作用,但在强降雨的情况下,渣场内部由于没有植被覆盖,弃渣边坡也会形成一定的水土流失,从现场调查的情况看,虽然流失的程度不大,但还未达到允许值。破坏水土资源项目工程建设,使工程建设区土地受到扰动和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土壤有机质流

23、失,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土壤保水能力下降、耕地和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加剧当地人口、水土资源的矛盾和影响了全县的水土保持总体功能。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原有已被破坏的裸露岩石面可能会由于重力或水蚀造成坍塌或者泥石流,危及周围居民的生活和破坏周边环境。由于项目区的采矿行为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降低了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加剧了水土流失,不仅会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环境,而且会对项目区下游造成危害。根据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使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护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必须要求恢复和新建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并对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实施监测。水工保护和水土保持根据以上因素采取有针

24、对性的施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将该设计段的水工保护措施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如发现遗漏处以及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处应该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华能重庆两江燃机电厂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的管道敷设形式为沟埋,在工程建设期由于开挖和扰动而破坏了地表土壤以及植被,减弱了地表的抗侵蚀能力,加剧了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破坏了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给管道的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态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原则,以水工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尽量减少对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以及地面侵蚀,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管道的安全,全面防治水土流失和恢复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水工保护验收应

25、遵循以下规范标准:(1)水保措施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本设计验收针对多数小型河流、沟渠采取夯实恢复原貌的措施,部分河流采取浆砌石护岸、压重块、混凝土连续浇筑等保护措施;对山坡段管道应采取(截水墙)措施;对田、地坎采取恢复措施;施工时还应注意采取一些临时水保措施;在管道线路施工结束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水工保护还要进行补充完善。分别说明如下:1) 护岸本管段对河岸可能遭受水流冲刷,地基土质较好的河流,采用浆砌石坡式或挡墙式护岸,对水渠开挖穿越处,采用回复原貌措施,最好与原来保持一致,护岸位置、尺寸及施工注意事项应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遵循国家相关法律依据与标准。2) 固床稳管a) 混凝土连续浇

26、筑河床面表层为碎卵石层,下部基岩埋深较浅的河段,采用混领土连续浇筑防护。b)压重块稳管对于土质、碎卵石河床或塘底,采用混凝土压重块稳管保护措施。3) 缓丘段管道保护及水土保持在管线顺坡敷设段,为防止雨水冲刷管沟,沟底纵坡一般不小于8度的管沟内应设置截水墙,对管道进行保护。截水墙位置以及个数详细见施工图纸。4) 田、地坎恢复本工程施工中破坏的田、地坎,采取草袋素土堡坎的形式进行恢复。堡坎位置及个数见纵断面施工图;本工程施工中破坏的山坡上的田、地坎,采取浆砌石堡坎的形式进行恢复。堡坎位置及个数见纵断面施工图。5) 临时措施6) 管道敷设十,应分层开挖管沟,分层堆放。施工完毕后,耕作土层应均匀的铺在

27、地表上,保证农业耕作持续进行。汛期施工应用防雨布覆盖开挖土和耕作土层管道敷设,在施工前应先将排水设施和拦挡措施布设完毕,以防止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和弃渣流失。渣场应先拦后弃。管道作业带两侧应在施工前修建临时性排水沟,施工结束后,结合原农田排水沟,进行部分排水沟的恢复,将编织袋集中处理,避免垃圾的乱丢乱放影响生态环境,并重视和完善坡面排水设施。河流、沟渠、水塘穿越恢复要求管线在敷设过程中穿越的主要水域又河流、沟渠、水塘等。在采用大开挖的形式进行穿越时,首先要保证埋深(无冲刷资料时管顶埋深需不小于2.0m),以防河渠冲刷或水塘清淤对管道的影响。除采取稳管保护以外,对损坏的河岸、沟岸和水渠要严格恢复原貌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工保护。岸坡恢复主要采用浆砌石坡式或挡墙护岸,地基图纸较好、坡度大于1:1的河岸、沟岸用挡墙式防护,坡度不陡于1:1的河岸采用坡式护岸防护。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部分采用了岸坡夯实恢复原貌措施。环境保护1) 施工作业带清理应由熟悉施工段区域内自然状况、熟悉施工技术要求的人员带队进行,尽量缩小施工作业范围;应注意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