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大运新城片区法定图则_第1页
龙岗区大运新城片区法定图则_第2页
龙岗区大运新城片区法定图则_第3页
龙岗区大运新城片区法定图则_第4页
龙岗区大运新城片区法定图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市龙岗LG201-04&05&07号片区大运新城地区法定图则目录1、总 则2、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3、土地利用性质规定4、土地开发强度规定5、配套设施规定6、道路交通规定7、地名规划8、城市设计及其他有关规定附件: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批准的关于该片区法定图则的局部修改申请(增补中)1、总 则1.1 本图则适用范围(以下简称本片区)为:龙岗区龙岗中心组团西部,机荷高速、深惠大道以北,黄阁路以西,规划龙岗区盐龙大道以东围合区域。总用地面积 854.80 公顷。 1.2 制订本图则的主要规划依据是: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6 2010 )、深圳市龙岗中心组团分区规划( 2005 2

2、020 )、深圳市大运新城规划设计国际咨询及优化汇总方案等。 1.3 制订本图则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公共设施优先开发原则;土地集约使用原则;持续活力原则;刚性与弹性并重的原则;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1.4 本片区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图则的有关规定。本图则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深圳市的有关政策、法律、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1.5 本图则涉及的所有技术指标(本图则中特别注明者除外)均依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 版)确定。 1.6 有关名词解释及其他技术规定详见附件法定图则统一注释(以下简称注释)。注释是制定和执行法定图则必须共同遵守的通用技术规定。 1

3、.7 在本片区内编制详细蓝图或城市设计,均应以本图则的要求为依据进行。 1.8 本图则所确定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设施的用地范围,在下阶段详细规划设计时确需略有修改的,须按程序报批。 1.9 本图则由市规划委员会负责解释;若需修改,必须符合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二十七、二十八条规定。 1.10 本图则自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批准签发之日起实行。即日起,该地区原有的图则(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废止。 返回目录2、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2.1 本片区的发展目标是:山水环境突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具有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接待能力的城市片区;居住、体育、会展、教育、高新产业和谐发展的示范新区。 2.2

4、本片区的功能定位是:深圳市全民健身基地,大运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设有大型体育设施、会展设施,以居住、体育、会展、教育、高新产业及交通枢纽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片区。 返回目录3、土地利用性质规定3.1 依据本片区的功能定位,确定本片区的土地用途为: 居住用地( R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C )、政府 / 团体用地( GIC )、工业用地( M )、道路广场用地( S )、对外交通用地( T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U )和绿地( G )等 八大类。各地块土地利用性质详见本图则“图表”。 3.2 图则所确定的土地用途是对未来土地使用的控制与导引,现状合法的土地用途与图则规定用途不符的,原则上可继

5、续保持其原有的使用功能;一旦这类土地要求进行改造与重建时,必须与图则规定的用途相符。 3.3 规划区范围内除保留现状荷坳新村外,其余旧村住宅用地进行改造,统建上楼,集中安置于 06-01 地块。 3.4 规划保留位于规划区北部的工业园区和具有合法手续的工业用地单位,而对于位于清霞路以南地区的工厂进行改造,迁出规划区异地安置。 3.5 图则中保留的原新村住宅用地和转型利用的工业用地在未来改造时,应符合图表中地块相容性的规定。 3.6 规划将 10-07 、 10-08 两个地块确定为体育发展备用地,二类用地性质兼容政府社团用地及公共绿地。该区域列为特别管制区。鉴于目前规划前景暂不明确,该区域地块

6、近期应严格控制预留,适当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审批程序和专项规划研究确定其开发方式。该地块不排除结合大运公园整体设计的可能性。 3.7 地块 11-10 , 11-14 , 11-15 , 13-01 和 13-02 五个地块,一类和二类用地性质中不得相容 C5( 游乐设施用地 ) 。 3.8 地块 12-01 现状为龙岗中心城水厂用地。若该水厂于中远期搬迁,则该地块的土地利用方式、开发强度需结合城市发展需要及本地区规划定位,做专项研究,予以确定。 3.9 规划对于部分合法宗地位置略有调整,若该地块尚未建设,建议依据本次图则所确定之位置建设,若已经建设,近期可予以保留,一旦进行改造或重建时,必须与

7、图则规定的位置相符。 3.10 本图则所确定的公共配套设施及市政设施,若安排在土地使用权已出让的地块上,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可依法在有需要的时候收回土地使用权。 3.11 图则所确定的地块界线,并不一定代表确实的用地红线范围,在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地块进行合并或细分。 3.12 图则对所有地块均规定了三类土地利用性质:一类是指“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性质”;二类是指“须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方可变更的土地利用性质”;三类是指“须经市规划委员会批准方可变更的土地利用性质”。 3.13 图则中确定为“现状保留”的地块,仅指保留其合法的现状土地用途和建设规模;“规划”指该地块内指标为规

8、划经综合判断所确定;“依据政府批件”指该地块的规划指标已经合法程序确定。 返回目录4、土地开发强度规定4.1 图则确定本片区的建设规模总量为 515 595 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250 310 万平方米 , 规划人口规模约为 14 万人(包括信息学院规划人口 2 万人)。当实际开发建设的总量超过规划总量,会对本片区的交通、配套设施等带来影响时,应对图则进行必要的检讨。 4.2 大运新城处于岩溶发育地区,甚至局部城市建设用地处于岩溶强度发育地带,故新城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经过详尽的地质勘查和地基处理的经济技术论证,满足工程地质安全建设的规定。 4.3 地块 11-12 , 11-14 , 1

9、1-15 , 13-01 , 13-02 , 13-03 和 13-10 处于岩溶强度发育地带,地块开发强度的确定需进行初勘和地基处理的经济技术论证,并满足相关工程地质安全建设规定,其上限不得超过图表备注确定之容积率上限。 4.4 为增强换乘枢纽综合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混合度,提升轨道站点周边人气,规划增加了 11-14 , 11-15 , 13-01 和 13-02 四个地块对于二类居住的相容性,但各个地块的商业服务建筑容量不得低于总建筑量的 50% 。 4.5 01 至 03 街坊内工业用地地块(除地块 02-03 和 02-12 外),虽近期保留现状已建合法地块,为集约利用新城土地资源,并为

10、该区域中远期改造和重建预留弹性,本图则设定了该区域工业地块的容积率区间,下限为现状容积率,上限为 2.5 。若进行改造和重建,现状已出让合法地块可提出申请,通过合法手续,在容积率区间内提升开发强度。 4.6 若本图则中表达的地块用地面积和容积率等控制指标,因计算口径原因,与已出让土地的实际情况不符,总建筑面积将保持一致。 4.7 在本图则执行过程遇到以下特殊情况时,土地开发强度及建设总量应保持不变: ( 1 )对本图则确定的地块进行合并开发的; ( 2 )对本图则确定的地块进行细分开发的。 但对地块的细分如涉及对建设总量的重新分配,且细分后用地权属分宗,需按程序报批。 4.8 本片区内已出让的

11、土地开发强度按照已有的政府批件确定。 4.9 本片区内各地块土地开发强度详见本图则“图表”的规定。 返回目录5、配套设施规定5.1 本片区的配套设施包括市、区级市政公用设施及为本片区服务的配套公共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 5.2 图则中的配套设施的数量与规模依据上层次规划和本片区的人口规模等综合确定,当实际人口规模超过一定限度时,需对此进行必要的检讨。 5.3 本片区内配套设施设置详见“配套设施规划一览表”(表 5.3 )。 表5.3 配套设施一览表 序号设施类别项目名称数量所在地块号总量规划增加现状保留规划1教育设施幼儿园6405-01 06-01  07-10&#

12、160;08-06 11-12 13-04九年一贯制学校4205-03  08-01 11-0813-07 寄宿制高中11 10-05普通高中11 13-11专科学校体育学校11 10-01、10-06信息学院11 12-022医疗卫生设施综合医院11 07-03社区健康服务中心98 02-14 05-0206-01  08-03 08-05 11-11 11-12 13-03 13-043文化娱

13、乐设施会展中心(市区级)11 09-0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98 02-1406-01  08-02 08-03 08-05 11-11 11-12 13-03 13-04社区文体中心11 04-04老年人活动中心1013-05 影剧院11 07-14图书馆11 07-14市级体育中心11 09-04,09-05社区体育活动中心32 05-02 08-0213-06 4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设施居委会或社区管理机构55

14、60;02-14 05-02 07-10 08-05 13-04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66 05-02 07-10 11-11 11-12 13-03 13-04派出所11 07-12社区警务室98 02-14 05-0206-01  08-03 08-05 11-11 11-12 13-03 13-045商业设施肉菜市场54 02-1406-01  07-10&#

15、160;11-11 13-036道路交通设施社会停车场(库)99 09-01 09-03 09-04 09-05 10-04 10-07 10-08 13-01 13-02加油站41 10-02 10-10 11-03 13-12 加气站11 11-02轨道站点出入口88 03-03 05-01 07-07 09-01 09-05 11-01 11-14 13-01公

16、交首末站44 02-10 04-05 06-05 07-09公交枢纽站33 09-04 09-05 13-01公交综合车场11 10-04穿梭巴士站22 09-05 13-017给水排水设施给水厂1012-01 8电力设施变电站1011-05 9邮政设施邮政支局11 07-11邮政所87 02-14 05-0206-01  08-05 11-11 11-12 13-03 13-0410燃

17、气设施调压站1111-04  11 环卫设施 压缩式垃圾转运站88 02-15 05-04 06-04 09-04 10-04 11-06 12-02-01 13-08公共厕所151305-01  05-0406-01  07-10 08-02 08-05 09-04 09-05 11-01 11-12 12-02-01 13-01 13-04 &

18、#160;13-08 13-1312防灾减灾设施消防站11 06-06注: 地块号加下划线表示该设施为非独立占地。 5.4 本图则规定的配套设施是为本片区服务的必不可少的基本设施,不得随意减少数量或压缩规模。 5.5 配套设施的建设必须满足相关法规和规划规定的卫生和安全防护要求。 5.6 现状福安学校和荷坳小学,规划予以保留并扩建,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两个学校分别位于 05-03 和 13-07 地块。 5.7 图则地区污水排至横岭污水处理厂,工业及特种废水经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系统。 返回目录6、道路交通规定6.1 本片区的对外联系的主要道

19、路为机荷高速、水官高速、盐龙大道、龙平西路、深惠路、红棉路、黄阁路。各街坊出入口及内部道路详见本图则“图表”。 6.2 本片区规划道路分为四个等级: 城市主干道:深惠大道,道路红线宽120米; 龙翔大道,道路红线宽80米; 黄阁路,道路红线宽80米(50米); 龙兴大道,道路红线宽4470米; 龙平西路,道路红线宽80米; 如意路,道路红线宽65米; 清林西路,道路红线宽65米; 红棉路,道路红线宽50米。 城市次干道: 清霞路,道路红线宽50米; 清辉路,道路红线宽50米; 鼓岭路,道路红线宽40米; 大运路,道路红线宽36米; 仙岭路,道路红线宽29米; 白灰围一路,道路红线宽27米。 城

20、市支路: 竹篱路,道路红线宽29米; 创园路,道路红线宽27米; 阁荔路,道路红线宽24米; 福霞路,道路红线宽20米; 官岭路,道路红线宽20米; 官塘街,道路红线宽20米; 犁头路,道路红线宽20米; 犁中路,道路红线宽20米; 犁嘴路,道路红线宽20米; 桂坪路,道路红线宽20米; 荷风路,道路红线宽20米; 荷韵路,道路红线宽20米; 荷新路,道路红线宽20米; 荷坳路,道路红线宽20米; 坪新路,道路红线宽20米; 沙塘路,道路红线宽18米; 围塘路,道路红线宽18米; 围坑路,道路红线宽18米; 阁溪路,道路红线宽18米; 塘新路,道路红线宽16米; 草塘路,道路红线宽16米。 组

21、团道路:组团道路主要为北部产业园区内部道路,道路红线宽1218米。 6.3 禁止在商业零售街道设置机动车出入口;不宜在行人集中与有限地区设置机动车出入口。 6.4 除本图则指定外,本片区内各地块机动车出入口不宜设置在城市主干道上,本片区内各支路设置尽量减少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支路和城市主次干道相交时,交叉口限制车辆左行。 沿 城市 干道距离城市道路交叉路口 70 米 范围内不得设置机动车出入口。6.5 部分城市支路及组团道路可结合实际需求,实行单向交通组织。6.6 本片区的机动车位配置标准按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2004 版)表 12.4.2 .1 中的“主要项目配建停车场(库)的停车位指

22、标”执行。6.7 已建成的用地,停车位不足的应鼓励增设停车位及使用社会停车场库。6.8 所有停车场应为残疾人提供不小于总数 1.5% 的专用停车位。 6.9 应为大运中心增设人行过街设施,增加其步行系统连贯性。 6.10 地下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的设置应满足(1)出入口应直接与街道的人流集中集散处相连(不应占用人行道空间); (2)最小净宽不小于5米; (3)全天候通行; (4)不影响道路及城市景观。 6.11 除本图则指定外,可以考虑在以下情况下设置人行地下通道: ( 1 )与通往地铁站的相邻街区直接相连; ( 2 )能极大地改善步行系统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 3 )在可能影响街道景观的地段;

23、 ( 4 )与地下市政管网不发生矛盾。6.12 轨道线路及站点位置依据相关规划落实。6.13 人行天桥和人行过街通道依据相关规划落实。6.14 步行系统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无障碍设计。6.15 本片区内各主、次干道及支路均不得设置道路障碍及限制设施。区内建议性支路以虚线表示,具体线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返回目录7、地名规划7.1 遵循一地一名的原则,保证本片区地名标准化、规范化和稳定性,根据深圳市地名规划管理条例(草案)和深圳市地名、更名、注销规则的规定(草案),编制本片区的地名规划。 7.2 本片区的地名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规划道路名称和公共开放空间名称。7.3 本片区地名命名具体

24、情况详见“地名规划一览表”(表 7.3 )。表7.3   规划地名一览表类别 序号 规划名称 现状名称 命名说明 道路等级 备注 道路 1   盐龙大道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快速路 北至龙岗区,南至盐田区 2   深惠大道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干道 西起深圳,东至惠州 3   龙翔大道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干道 西起水观高速大运新城段,东至龙平西路 4 龙兴大道 龙兴路 基本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干道 北至清林西路,南至深惠路 5   黄阁路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干道 北起龙平路,南至深惠路 6   如意路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

25、干道 西起盐龙大道,东至深惠路 7   红棉路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干道 西起荷坳地区,东至爱联地区 8   清林路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干道 西起盐龙大道,东至龙潭公园 9   龙平西路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主干道 西起大运新城,东至深惠路 10   白灰围一路 遵照原有路名 城市次干道 西起创园路,东至龙福路 11 大运路 三十二号路 依据大运中心及大运会名称命名 城市次干道 北起清辉路,南至如意路 12 鼓岭路   该道路沿着铜鼓岭山系布置,南北走向,故命名鼓岭路。 城市次干道 西起盐龙大道,东至大运路 13 仙岭路   该道路沿

26、着神仙岭山系布置,南北走向,故命名仙岭路。 城市次干道 北起黄阁路,南至鼓岭路 14 清霞路 二十八号路 结合清林路,以“清”字系列命名。 城市次干道 西起仙岭路,东至黄阁路 15 清辉路 二十九号路 结合清林路,以“清”字系列命名。 城市次干道 西起盐龙大道,东至黄阁路 16   桂坪路 遵照原有路名 支路 西起红棉路,东至犁嘴路 17   荷坳路 遵照原有路名 支路 北起荷新路,南至荷坳地区 18   荷新路 遵照原有路名 支路 北起红棉路,南至桂坪路 19 荷韵路   结合荷坳社区 ,以“荷”字系列命名。 支路 北起红棉路,南至深惠路 20 荷风路

27、   结合荷坳社区 ,以“荷”字系列命名。 支路 北起红棉路,南至深惠路 21 草塘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盐龙大道,南至龙平西路 22 创园路   结合留学生创业园区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龙平西路路,南至清霞路 23 阁溪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予以命名。 支路 西起沙塘路,东至黄阁路 24 围坑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阁荔路,南至如意路 25 福霞路   结合“福安学校”及“清霞路”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清霞路,南至龙兴大道 26 官岭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

28、官坑塘”予以命名。 支路 西起仙岭路,东至龙兴大道 27 官塘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官坑塘”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 官岭路,南至清辉路 28 围塘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清辉路,南至如意路 29 阁荔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予以命名。 支路 西起仙岭路,东至黄阁路 30 沙塘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阁荔路,南至如意路 31 竹篱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竹篱晒网”予以命名。 支路 西起盐龙大道,东至龙兴大道 32 犁头路   根据临近自然山体“ 犁头咀 ”予以命名 支

29、路 西起龙兴大道,东至红棉路 33 犁中路   根据临近自然山体“ 犁头咀 ”予以命名 支路 西起龙兴大道,东至犁嘴路 34 犁嘴路   根据临近自然山体“ 犁头咀 ”予以命名 支路 北至犁头路,南至黄阁路 35 塘新路   结合周边自然实体名称予以命名。 支路 北起清辉路,南至阁荔路 自然地理实体 1   砧板岭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2   青草塘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3   对面山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4   官坑塘 沿用现有地名   水塘 5   铜鼓岭 沿

30、用现有地名   山体 6   大岭鼓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7   南蛇岭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8   犁头咀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9   竹篱晒网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10   路头凹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11   求水岭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12   草地下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13   白公地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14   公仔岭 沿用现有地名   山体 公共开放空间 1

31、 大运中心   纪念深圳市成功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而命名     2 大运公园   结合“大运主题”予以命名     3 华美广场   结合临近道路“华美路”予以命名     4 福安广场   结合临近道路“福安路”予以命名     5 阁溪广场   结合临近道路“阁溪路”予以命名     6 犁心广场   结合临近自然山体“ 犁头咀 ”予以命名     7 荷坳广场   结合荷坳社区名称予以命名 

32、0;   8 红棉广场   结合临近道路“红棉路”予以命名     9 创园广场   结合“留学生创业园区”予以命名     其 它 1 兰桂书室 兰桂书室 沿用现有名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 陈康适墓 陈康适墓 沿用现有名   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7.4 本片区规划的地名路名,以批准生效的相关地名规划命名为准。 返回目录8.城市设计及其他有关规定8.1 本片区的城市建设及开发活动应遵守以下几方面原则: · 系统性设计原则 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本片区与周边城市功能区在功能、交通、景观和公共系统等多

33、方面的衔接和呼应。 · 特征性设计原则 应充分尊重本片区的特征性自然实体,并通过对城市形态、肌理、色彩、公共空间体系、建筑形式和标识系统等方面的设计,塑造大运新城的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和气质。 · 多样互动性设计原则 应通过渗透型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将大运中心、大运公园与周边各类型城市功能区有效串联,通过多样、互动性的用地组织和空间系统,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空间。 · 绿色、运动、健康的设计原则 充分利用大运新城及周边地区特有的山水环境和齐全完备的体育设施,将绿色、运动、健康的理念融入场所设计观,为新城居民营造特有的健康生活氛围。 8.2 整体空间景观意象

34、 : 营造南北向城市绿化带(神仙岭绵延山体)通过大运公园及大运中心形成的开敞空间切入城市功能区的整体空间景观空间;并通过由龙兴大道、龙翔大道、黄阁路等重要道路形成的公共系统,实现大运公园、大运中心等核心公共空间与周边地区的衔接和渗透。 8.3 各 区域景观特征: 本片区由北部产业园区、中部居住区、大运中心及大运公园区和南部复合功能区四个部分。城市设计应结合各个组团的功能来组织片区景观风貌。 · 北部产业园区主要以高新产业园区构成,应塑造简洁、富有现代感的产业园区形象,并加强园区内部公共活动空间的景观设计。 · 中部居住区是大运新城的大型高尚社区,应营造突出大运新城生活特征、

35、亲切宜人、充满活力的现代住区景观风貌。 · 大运中心及大运公园是规划区的核心公共空间,应塑造标志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场所特征。强调大运中心内大体量、水平展开的文体建筑形成的标志建筑群及展示作用。并通过场所设计和引导,加强公共空间作为群众活动核心的吸引力。 · 南部复合功能区主要形成以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主的学院风貌区和以换乘枢纽为主的综合开发区风貌。 8.4 景观轴线及界面: 龙兴大道、龙翔大道、黄阁路及如意路四条重要景观轴线及界面的设计应遵循以下要求: · 龙兴大道是大运新城重要的城市门户和景观大道,它通过轨道三号线大运新城站点换乘枢纽形成的门户,北向延伸,通

36、过穿梭巴士提供的特殊公交服务串联各个功能组团。应营造轻松、愉悦、自然、充满活力、观光和体验新城生活氛围的道路景观意向。该道路设计应加强与周边场地的整体设计,宜增设自行车道、散步道。 · 龙翔大道是大运新城的主要城市门户、景观大道和公共服务设施轴线。以水官高速出口为起点,通过神仙岭山体营造城市绿色门户,并通过体育场形成视觉焦点,并通过进入连续的商业服务建筑群(规划区外)形成一个由放到收的空间序列与龙岗中心城相衔接。 · 黄阁路是规划区重要的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和大运新城的重要展示界面。应强调其空间节奏感、现代感和大运中心东侧展示界面的景观设计。 · 如意路是新城重要的景观轴线,它以北环快速路立交出口为起点,从西部横穿规划区中心并与龙岗中心城串联。应加强作为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