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总复习 (3)_第1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 (3)_第2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 (3)_第3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 (3)_第4页
第九单元总复习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课时 数与代数 【教学内容】复习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年、月、日。【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整理 概括的能力和计算能力。2.熟悉时间单位年、月、日,进一步巩固它们之间的关系。3.巩固时间和时刻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熟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应用意识。【重点难点】1.正确进行小数读写、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并能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2.熟练的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复习导入】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的基本认识和年、月、日的知识。知识回顾:自己复习课

2、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1)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_,也就是_。(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_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_。可制作一些复习归纳方法的幻灯片供学生学习。(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_,再相加、减。(4)常用的时间单位有:_。(5)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_时,16时=_时。复习课要避免教师条分缕析式的讲解,要让学生唱主角。应该努力

3、创新复习课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全员参与。(6)公历年份是_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_的倍数才是闰年。(7)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_时刻减_时刻。(8)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_年,1年=_个月,1日=_小时,1小时=_分钟,1分钟=_秒钟。【复习讲授】1.在小数的下面画横线。32 2.01 0.005 26 30.1 10 8.50提问:什么样的数叫做小数?举例说明。(指名回答)并复习小数点及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的划分。2.读出下列小数。1.25 2.05 9.03 0.12 10.006 8.503.写出下列小数。三十六点五( ) 十三点六二( )零点一零九( ) 二点

4、三八( )四点五( ) 十二点三零( )提问:怎样读小数?举例说明。(指名回答)总结: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以前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右边的部分要按照顺序依次读出。4.比较下列小数的大小。3.83.4 5.235.320.850.9 0.80.083.080.83 2.052.0提问: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举例说明。(指名回答)总结: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先比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千分位上的数。5.算一算。4.6+5.8= 0.6+0.4=0.36+0.04

5、= 0.9-0.5=13.4-1.4= 1-0.5=提问:怎样计算小数加减法?举例说明。(指名回答)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计算时注意“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用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6.填上合适的数。(1)时、分、秒和年、月、日互化。3分=( )秒 120分=( )小时4年=( )月 10日=( )小时72个月=( )年 2小时15分=( )分结合学生的回答,复习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8时( ) 晚上9时( )早上7时半( ) 下午2时20分

6、( )(3)用普通计时法表示。16时( )23时50分( )6时( )15时15分( )结合学生回答,归纳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区别。(4)火车6:34从北京开出,10:41到沈阳,经过( )小时( )分。(5)一场足球赛从14时30分开始,经过105分钟,结束时间是(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适当点拨。【课堂作业】1.写出画线的小数。小军的立定跳远成绩是一点六二米:_米;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二十九点四六年:_年;国际马拉松长跑比赛的赛程是四十二点一九五千米:_千米。2.用竖式计算。0.81.6= 1.2812.5= 6.24.5=3.一辆汽车从上午9:30开出,到下午5点半到达,共行驶了

7、416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课堂小结】我们完成了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的复习,请大家谈谈这节课你巩固了哪些学过的知识,哪些知识增加了印象,还有哪些疑惑?【课后作业】1. 教材第112113页“练习二十三”第8、9、10、11题。课后反思:教会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归纳和整理的能力。可制作一些复习归纳方法的幻灯片供学生学习。第一种:标题式,采用序号标出各单元的主要内容;第二种:提纲式,采用大括号的方法标出各单元的内容;第三种:树形图,采用树状结构标出各单元的主要内容;第四种:集合圈式,使用集合圈的方法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当然整理的方法还很多,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做相应的取舍。在

8、教师示范后,就可让学生尝试用喜欢的方法进行各单元知识的整理,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1) 【教学内容】复习位置和方向(教材第108页及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重点难点】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复习导入】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1.师

9、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2.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的整理和复习。【复习讲授】二、回顾整理,沟通联系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1)师: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2)打开书迅速复习本单元,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组长做好记录。(教师参与小组讨论)(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又简单明了。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点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出示)(1)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分别是什么呢?(2)找出教室的东方,然后指名找出其它的

10、七个方向。(3)根据线路图,简单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师板书: 三、联系实际,巩固提高。1.完成教材第109页第1题。(1)看图,说一说小清家的周围有什么?(2)说一说从她家到健身园怎么走?(3)生汇报交流。生1:小清家的东面有医院,西面有公园,北面有饭店,南面有东方广场。生2:东北方向有加油站,西北方向有健身园,西南方向有图书馆,东南方向有学校。生3:由公园南街向西走,然后向北走到公园北街,最后向西走就到了健身园。2.指定教室内任一名同学,请他周围的人分别说一说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课堂作业】1.邮局在学校的( )面;超市在学校的( )面;书店在学校的( )面;碧海园在书店的( )面。 2.森林

11、学校的北面是( )家;南面是( )家;东面是( )家;西面是( )家。 3.“走进科技馆大门,在展厅的正北面有电脑屋,南面有气象馆,在展厅的东北面有环保屋,西北面有天文馆,在展厅有东南面有生物馆,西南面有航模馆。”请你根据小亮的描述,把这些馆名的序号填在适当的位置上。 环保屋 电脑屋 天文馆 航模馆 气象馆 生物馆【课堂小结】这节复习课,我进一步了解了( )、( )、( )、( )、( )、( )、( )、( )这八个方向,并且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 描述行走的路线。 板书: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1) 小结:本节课复习辨认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会看

12、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合作交流的方式整理出本单元知识点;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情境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课后反思:复习课要避免教师条分缕析式的讲解,要让学生“唱主角”。应该努力创新复习课的方式,让学生积极投入、全员参与。例如,可采用先分单元再联结单元结果的复习模式,用课件或者黑板贴纸,将单元整理结果拼接在一起,绘制成一张全册结构图。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册的内容,初步形成以单元为主题的知识网络,积累复习知识的经验。另外,也可以打破单元整理模式,

13、以活动引领或核心问题引领的方式开展复习。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2) 【教学内容】复习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教材第108-112页及相关练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重点难点】1.熟练地解决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问题。2.正确掌握面积

14、单位间的进率。 【复习导入】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复习讲授】1.教材第109页第1题第(3)小题。投影出示题目:(3)健身园是长85米,宽66米的长方形,占地多少平方米?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生1:健身园的面积是长方形的,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列式为8566。师:计算8566,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注意什么呢?生2:应该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生3:最后的单位应该是平方米。投影出示笔算过程: 答:占地5610平方米。2.教材第112页第6题。投影出示:先估计一下自己家的床面、电视机面、房间地面的大小,再测量并计算。 (1)要求学生自己估

15、计一下床面、电视机面、房间底面大小,然后计算出面积。(2)学生汇报交流。3.教材第112页第7题。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的养鱼池,边长是15米,它的水面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米?(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交流。生4:因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所以列式为:1515=225(平方米)生5:因为正方形周长=边长4,所以列式为:154=60(米)【课堂作业】1.你会填吗?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7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3平方米=( )平方分米2.请你来当小裁判。数学作业本的面积约是4平方米。( )学校小操场的面积大约是400平方米。( )我的手表表面面积约是3平

16、方厘米。(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85平方厘米。( )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4平方厘米。( )教室门的面积是2平方米。( )数学书的长是27分米。( )3.你会按要求做下面的题目吗?(1)请画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2)求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4.小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需要多少钱? 答案:1. 5 700 8 300 2.3. 略 4. 56(11)60=1800(元)【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第4课时 图形与几何(2) 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分米=100平

17、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课堂小结:本节课复习了面积、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内容。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出本章的知识点。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求面积的方法。课后反思:估算的结果只是近似值,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能出现错误,需要利用推理作出判断并进行调整。例如,( )19600,学生可能把19估成20,2030=600,根据估大了都等于600,所以3019一定小于600,判断括号里应该填30,这样就得出了错误的结果。教学时,可通过提问关键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30是能填的最大的

18、数吗?”“31行不行呢”,让学生计算3119,发现结果是589也比600小。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估算得出的结果是错误的呢”,让学生发现:把19估成20时,多算了1个30,而3119比3019只多算了1个19,所以结果仍然比600小。并使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只用估算并不能解决,还需精确计算才能找到答案;但估算可以帮我们找到近似答案,指引解决问题的方向。 本章复习和总结 【教学内容】复习复式统计表与数学广角(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三”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会正确认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2.了解搭配的

19、意义,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3.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符号感,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难点】1.正确认读复式统计表,会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2.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复习导入】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统计与数学广角。【复习讲授】一、复习知识点。1.复式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会正确认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2.搭配问题: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二、教材第110115页相关题目。1.投影出示例

20、题:下面是李明和陈东最近四年的体重统计表。 (1)李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2)李明的体重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交流汇报。生1:29.8-22.7=7.1(千克) 生2:9岁比8岁那一年增加最重。增加了27.5-24.6=2.9(千克)生3:陈东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增加了28.8-23.5=5.3(千克)。师:第3小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但是要解答出来。2.投影出示:你参加过几次学校组织的体检?视力怎样?请你选择三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填写统计表。(1)视力5.0以上的,三年级有( )人,五年级有( )人。(2)视力4.2以下的,三年级有( )人,五年级有( )人。(3)5.0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的三年级有( )人,五年级有( )人。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什么?学生根据平时参加的检查视力情况,独立填好复式统计表。学生汇报。3.投影出示教材第105页第68题。(1)学生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