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正本清源:“日积月累”教学有效之道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正本清源:“日积月累”教学有效之道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正本清源:“日积月累”教学有效之道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正本清源:“日积月累”教学有效之道_第4页
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正本清源:“日积月累”教学有效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发言材料:正本清源:“日积月累”教学有效之道“日积月累”是我们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栏目。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版块,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文资源,涵盖了成语积累、名人名言、趣联佳对、民歌民谣、儿童诗、古诗名句、歇后语、古诗文等,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材安排这一版块,其目的是为了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因而,“日积月累”教学,也成了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状梳理】盘点“移位”的“日积月累”我们的一线语文老师也都非常重视“日积月累”,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日积月累的内容常常成为考点。基于这样的功利主义,“日积月累”在很大程度上

2、被弱化为传统的基础训练。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得平淡无味,缺乏兴趣。“日积月累”轻易沦陷为一块“教学盲点”。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 盲点一:机械单调枯燥型部分教师把“日积月累”简单地理解为抄抄写写。记忆力强的,少抄;记忆力弱的,多抄。能默写出的,少抄;默写有困难的,多抄,反复默写,直到写对为止。这样的教学过于机械单调,淡化了对经典材料的体会和理解,不能发挥文本最大限度的有效作用。盲点二:走马观花孤立型也有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日积月累”这一栏目的设计意图和作用,因而并不重视教学,认为几个词、几句话没有必要煞费苦心,大动干戈。因而,在课堂上,简单的读读背背后,就草草收场。有的教师甚至不在

3、语文课中进行,在课外布置一下抄写,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把“日积月累”孤立起来,没有挖掘文本材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根本谈不上延伸、拓展。盲点三: 不求运用知识型有些老师把“日积月累”简单地理解为“读读背背”,学生会背就算完成任务,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东西学以致用,以致于不少教师在教学时,以读背为主要方式。为了应付考试,临近期末,再集中整册日积月累,进行强化训练。这样一来,日积月累是学完了,可学生的大脑却模模糊糊,难知其义,不会运用,没有达到真正的“积累”之效果。以上这些片面教学,使得“日积月累”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日积月累”教学迫切需要正本清源!【策略探微】追寻有效的“日积

4、月累”那么,如何让“日积月累”教学走向有效之道,我是这样尝试的:对策一:丰富形式,让“积累”有趣机械记忆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我们能变着法子,丰富背诵的形式,会使学生的积累活动充满情趣,让他们徜徉在“日积月累”中乐此不疲。1援引故事言意相融趣相随诸如成语故事、寓言故事、歇后语、谚语的积累教学,我们不妨与学生一起搜集相关的奇闻趣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日积月累的魅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是一串关于战争的成语: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围魏救赵 声东击西四面楚歌 腹背受敌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兵贵神速 突然袭击 神出鬼没 所向无敌这些成语对于学生来说比

5、较陌生,有些还是深奥难懂。于是,我就为他们讲起了其中的一些故事。“围魏救赵”中,学生为孙膑的机智谋略而叫绝;“四面楚歌”中,大家为一代霸王项羽的穷途末路而深感痛惜听着听着,好多学生也讲起了自己熟悉的故事一个个成语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他们更是迫不及待地去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2配以画面诗画相谐趣相济“日积月累”中有许多词句往往取景状物,意境优美。学习时,可以配以合适的画面,以画为引,感受诗词意境,以画为线,指引学生吟诵,使积累达到声声入耳的最佳效果。如三年级下册第一组“日积月累”: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

6、叠翠 苍翠欲滴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入引导,三年级学生就只会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次,过不了多久,这些词语就如过眼云烟般消失。其实,我们可以为它们配上一幅幅赏心悦目的画,用画来诠释词义。在教学第一组词语时,可以配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图片,然后这样叙述:“这是一个群芳吐艳的春天,我和爸爸妈妈到东辉公园去踏青。走在落英缤纷的小道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景象,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牡丹、桃花、迎春花、姹紫嫣红”就这样在欣赏中学习词语,在学词中推进言语表达。再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这些描写风光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学习时,同样可以以诗配画,用画译

7、诗。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感受诗句的意境美。3优化记诵学记相促趣相激有些“日积月累”的内容确实比较难背,如果我们能依据文本,创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让学生充满兴趣地记忆,就会让“积累”变得轻松。寻找规律巧记。如四年级上第二单元的“日积月累”是一首花名歌谣: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如诗句都是描写花的,前面都是花开放的时间,后面都是花开放得怎么样。然后让学生看看诗句是如何描写花开放的,我们会发现有的 “香又香”、“连十里”、“红似火”描写花开得旺;“盆里装”、“靠短墙”、“满池塘”;描写开在哪里:有的用上了比喻:“红

8、似火”;“正上妆”、“雪里藏” 用上了拟人;”“初开放”、“供上案”是直接描写,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背诵起来自然轻松!多种形式妙背。有些成语互不关联,让他们在短时间内记住,是件不容易的事。于是,我就采用游戏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比如,七册园地四中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等词串,我就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来积累这些成语,学生属相是什么,轮到后,就说一个与属相有关的成语。有些诗句富有节奏感。我们可运用拍手,对歌等形式,便于学生诵读记忆。如刚才举例的这首花名歌谣:正月梅花香又香,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连十里,四月蔷薇靠短墙 学生边拍边唱,兴趣盎然,记忆起来非常轻

9、松。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师生互对、小组互背、同桌竞赛、男女生竞赛这样丰富的背诵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背诵的兴趣,使背诵成为充满激情与挑战的竞赛活动。对策二:适度链接,让“积累”丰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发散性的教学,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日积月累”中的内容,往往给了学生无限广阔的延伸空间。因此,我们可以依托文本进行适度的链接拓展,让学生的积累变得丰厚。1巧妙融合与本组课文互渗透很多“日积月累”不光是与单元主题相联系,还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联。所以,我们不一定要等到整个单元学完后才进行积累,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单元整合教学,找到融合点,与课

10、文巧妙融合。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五句读书名言,与本单元课文联系非常紧密。在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可结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句,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对习作的促进作用。走遍天下书为侣介绍了读书的方法,可由此渗透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教学窃读记,“我”的长生果的教学都可以巧妙渗透。第二单元也一样,讲的都是思乡的课文,日积月累的内容都是思乡的诗句。在随文阅读的时候都可以引用并渗透教学。教学中将这些读书名言随机穿插,与课文学习巧妙融合,能使学生对名言和文本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在单元学习中只需归类,学生就觉耳熟能详,无需再花大力气刻意背诵。2由点及面和选文出处巧链接

11、“日积月累板块中好多内容给了我们广阔的延伸空间,教学时,可以把原文也推荐给学生,由点及面,向课外延伸。诵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推荐陶渊明的饮酒;教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们就推荐岳飞的满江红”,读到“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可以推荐阅读草船借箭,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相关内容。这样的链接丰富了“日积月累”本身的语言内涵,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让积累变得丰满。3由此及彼跟类似内容相比较“日积月累”的目标之一是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我们可以将类似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学习,从而达到丰富积累的目的。如,五年级上第八单元的日积月累内容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学习了这首词后,我还推荐学习了另一

12、首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让他们找找这两首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进行比较阅读,会发现,相同的是,这两首词都以梅花自比,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不同的是,梅花的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寂寞凄凉;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积极乐观。同时感情基调也不同。毛泽东的词显得大气豪放,而陆游的词则显得低沉孤寂。这样的比较积累,不再单纯地停留在文本的一词一句中,而是变得立体丰厚。对策三:强化运用,让“积累”灵动“日积月累”重在积累,贵在运用。“只积累不运用,那是消极语言,记忆的痕迹转稍纵即逝;积累并能灵活运用的语言才是积极语言。”(注)因此,我们应积极搭建“日积月累”与学以致用的链接点,

13、促使积累与运用相得益彰,比翼齐飞。1融“单元课文”活用有些诗句蕴含丰富的道理,我们可以让学生把他运用到课文中,作为课文的批注。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时,我就让学生用这些诗句,给第一单元课文批注:生1:我给手指做批注: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因为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生2:我给两小儿辩日做批注:“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虽然是个大教育家,但也有不懂的地方,他“不能决也”,正表明了他实事求是的态度。生3:我读了两小儿辩日,想到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这样教学,一方面加深对日积月累内容的理解,另一方

14、面又对文本作了适当的拓展。另外,我们也可以让学生来评价课文中的人物。例:十册第七组的“日积月累”,同仇敌忾 临危不惧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力挽狂澜 中流砥柱 大义凛然 豪情壮志 不屈不饶 披荆斩棘 奋发向上励精图治 众志成城 舍生取义 任重道远 再接再厉学习时,我让学生用上其中的词来评价概括一下狼牙山五壮士。下面是学生写的几句话:在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时,五壮士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尽管他们知道打败日寇,依然任重道远。但他们仍不屈不挠,为完成任务不惜一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的教学,既联系已学内容,又在运用中真正掌握了词语,不需花很多时间,学得高效扎实。2引生活之源巧说 “学生的生活有多

15、大,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有多大”。语文学习来自生活,回归生活。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多多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激起学生表达的冲动。第十一册“日积月累”中推荐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课件出示),教学这几句看似口号性的句子,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以这几条标语为主题,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对于这富有挑战性的建议,学生立即来了兴趣。这是他们设计的公益广告:( 出示学生的漫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人惊喜。教学第七册第七单元“日积月累”,(课件出示内容)。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谈得很深刻生1:有同学经常欺负小同学,老师批评也不改正。我想对他说:“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

16、而为之。”生2:我的同桌上回学骑自行车,摔了几次就不想学了。我想对他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你坚持,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生3:我的表哥,今年读初一,迷上了网络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我先对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生4:其实对那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同学,也可以用陶渊明的话来教育他的“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此时的名言警句已不再是口号,它已经根植于学生的内心,融入了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价值观。这些没有生命的语句,此时也有了温度,变得情深意切。积累的活学活用,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3借单元习作妙写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在习作的时候,叙事简单,语言贫乏,毫无生

17、命力。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不会运用。因此,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将积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活用于习作中,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生活中或名言警句的启示。(课件出示内容)。而这单元安排的“日积月累”正是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诗句。我就结合“日积月累”展开教学。先请学生举例说说这些诗句的意思,然后用身边发生的事例来说明。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同时,又找到了习作的素材。积累歇后语后,在一次习作训练时,我刻意地进行引导:师:“同学们,我们积累的这些歇后语都很有意思,可是仅仅会背会写,还远远不够,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把他们用上,那么,你的话语就幽默了,语言也会变得生动,老师改作文写评语就不会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了。要不要试一试?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吧!”连续几个歇后语一下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位学生在介绍班级“捣蛋大王”,在班中闹事,忽然发现老师来了时,引用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读来让人觉得有趣;在介绍他虽然调皮,但也有细心的一面时又用上了“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