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候类型4种_第1页
热带气候类型4种_第2页
热带气候类型4种_第3页
热带气候类型4种_第4页
热带气候类型4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热带气候类型4种 1、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南北纬10度之间,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尼等地区。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控制,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洲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高原等。处于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终年暖热,干湿季节明显。 3、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大陆的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带控制。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而形成的:信风带一般是干燥的,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及印度一带,冬天刮来自大陆的东北季风,干燥,夏天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

2、过赤道,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为西南风,来自海洋的西南风降水丰富。所以有明显的干湿季节。 4、热带沙漠气候,大致位于南北回归线30度之间大陆西部和内陆,非洲撒哈拉沙漠,亚洲阿拉伯沙漠和澳大利亚沙漠等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或信风带控制。终年气温较高,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 亚热带气候类型有2种: 1、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南北纬25度35度之间大陆的东岸,中国秦淮一线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洲大陆的东岸。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降水少。 2、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南北纬30度40度之间大陆的西岸,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30度40度之间西岸、澳洲大陆和非洲大陆

3、西南角。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雨。故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 温带气候类型3种: 1、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北纬35度50度之间的东部,亚洲大陆35度-50度之间东部,东北,华北,俄罗斯东部,日本和朝鲜的北部。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控制的结果,故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热而多雨。 2、温带海洋气候,南北纬4060度之间大陆西部,系;西欧,北美和南美大陆西部狭长地带。终年受西风控制,温暖湿润。故冬季不冷,夏季不热。终年湿润,冬雨较多。 3、温带大陆气候,主要是内陆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终年受海洋影响小的缘故。 故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变化大,终年干旱少雨。 亚寒

4、带气候1种: 1、亚寒带气候,北半球50-70度之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因为纬度高的缘故,冬季漫长而寒冷,暖季短促,降水量少,多集中于夏季。 寒带气候类型2种: 1、苔原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边缘地带。纬度高,所以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 2、冰原气候,分布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终年严寒,陆地上覆盖着很厚的冰雪。 高山和高原气候 分布于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气温随高度增减而降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日照强,风力大。 注意特殊的气候类型: 1、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度季风气候,位于大陆的东岸。 2、温带海洋气候:位于40度-60度大陆的西

5、岸。 3、地中海式气候:位于30度-40度大陆的西岸。 注意特殊地区气候: 南亚印度河流域的热带沙漠气候。 南亚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 中国东部的季风气候。 大西洋北部欧洲西岸的温带海洋气候。 太平洋南部南美大陆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秒 图片简介:编辑本段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即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 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

6、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影响大型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 近年来厄尔尼诺现象曾经在以下年份出现:1986-1987、1991-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9-2010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厄尔尼诺现象,是几个世纪来最严重的一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丧生,经济损失近百亿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

7、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2左右;同时,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也相应地出现异常,热带及其他地区的天气出现异常变化;南美洲的秘鲁北部、中部地区暴雨成灾;哥伦比亚境内的亚马孙河河水猛涨,造成河堤多次决口;巴西东北部少雨干旱,西部地区炎热;澳大利亚东部及沿海地区雨水明显减少;中国华南地区、南亚至非洲北部大范围地区均少雨干旱。 1990年初又发生厄尔尼诺前兆现象。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温度高于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温度比往年高出0.5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域水面温度也比往年高出将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层比往年浅10米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时上涨1530厘米。 1997年至1998年

8、的厄尔尼诺现象,太平洋东部至中部水面温度比正常高出约3至4,令长江出现大水,华南地区有持续暴雨,东南亚地区发生大规模的森林大火。这次厄尔尼诺现象紧接1990-1994年发生,频密程度罕见,但规模较小。中国西南五省的旱情也是由厄尔尼诺现象所引起的。 同时,厄尔尼诺现象带动的温暖海水,影响鱼类的成群移动,破坏珊瑚礁的生长。对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科学界有多种观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翻,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

9、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翻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厄尔尼诺形成的前兆包括: 印度洋、印尼与澳大利亚气压上升; 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东面的海面气压下降; 南太平洋的贸易风减弱或往东面吹; 秘鲁附近的暖空气上升,令当地沙漠下雨; 暖空气由太平洋西岸扩散至印度洋与太平洋东面。同时它令东面较干燥和有干旱的地方降雨。 编辑本段基本特征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大范围内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海水水

10、位上涨,并形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他使原属冷水域的太平洋东部水域变成暖水域,引起海啸和暴风骤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另一些地区降雨过多的异常气候现象。可溶性岩经受水流溶蚀、侵蚀以及岩体重力崩落、坍陷等作用过程,形成于地表和地下各种侵蚀和堆积物体形态的总称。 所属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定义2: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积,以及重力崩塌、塌陷、堆积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Krast)一词

11、源自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文名称:低压槽 英文名称:trough;trough of low pressure 定义1:在水平气压场中, 等压线向气压较高一方伸出的槽状部分中文名称:高压脊 英文名称:ridge 定义:水平气压场上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突出的脊状部分。 所属学科:(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审定公布 百科名片高压脊高压脊,是水平气压场上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突出的脊状部分。三面气压较低而一面气压较高的天气系统,简称脊,高压脊内气候较弱。常伴有辐散和下沉运动。天气晴好。 高压脊是高压向外伸出

12、的狭长部分,或一组未闭合的等压线向气压较低的方突出的部分。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气压沿脊线最高,向两边递减。脊附近的空间等压面,类似山脊。 天气图上高压向某个方向伸出去的一部分,略呈“U”型或“n”型的高压区域就叫作高压脊。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部分叫作高压脊。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地理书上不是有吗?!风海流。盛行风长期作用于海面所形成的稳定洋流叫风海流。风吹过海面时,风对海面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表面海水一旦开始流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马上发生作用。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以及风对海浪迎风面施加的压力,迫使海水向前移动,

13、便形成风海流。表面海水在风力、地转偏向力和下层海水的摩擦力取得平衡时,海流处于稳定状态,以相等的速度向前流动,此时的海流就是风海流. 密度流。由于各海区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压力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同,造成海水密度水平方向上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而产生的海流,称为密度流. 补偿流。海水具有连续性和不可压缩性的特点,某一海区的海水因风力或密度差异等原因流走后,相邻海区的海水就流来补充,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与垂直的。垂直补偿流又可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这种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也有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极大陆的外围,陆地很少,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盛行东北风,海水向西流,洋流呈逆时针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