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课内讲座l定义l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南变化l诊断标准l经验性抗感染方案l病案报告 一、定义一、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非医院环境中受感染因子侵袭所发生的肺部炎症,以及住院后48小时内或特殊病原菌在潜伏期10天内所患肺炎,又称院外获得性肺炎。 CAP的发病率为4.7%11.6%,其中22%51%的CAP需住院治疗;住院CAP死亡率7%,重症CAP死亡率29%。 1、重视非典型病原菌在CAP的地位 欧洲、南非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早年欧洲、南非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早年的指南倾向于推荐以-内酰胺酶类为基础治疗方案,
2、原因在于该类药物对肺炎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并未过多考虑覆盖非典型病原体。 2000 年美国IDSA指南仍推荐非ICU住院患者可单独选用-内酰胺类, 但在2003和2007年IDSA及欧洲地区颁布的指南中推荐针对该类患者采用-内酰胺类联合用药方案 。 2005年日本年日本指南也已明确推荐-内酰胺酶类或头孢菌素类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治疗CAP 住院患者。2、耐药的肺炎链球菌 日本日本2000年年版指南中尚推荐氟喹诺酮类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但在其2005年更新版本中将氟喹诺酮类从一线降为二线推荐药物。主要原因是, 日本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 氟喹诺酮类对肺炎链球菌耐药率逐年增高。 l200
3、0年美国年美国IDSA 指南指南中针对CAP门诊患者的推荐方案包括单用大环内酯类 ; l2003年年 IDSA 修订指南中已明确指出: 近期未使用过抗菌药物门诊患者可 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 近期使用过抗菌药物者则需联合其他抗菌药物使用 大环内酯类 。l2007年年 IDSA /ATS 更新的指南中, 虽然仍推荐大环内酯类及多西环素 作为门诊患者的治疗方案之一, 但增加了既往3个月未使用过抗菌药物的限制; 尤其对于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高发地区则不推荐单用大环内酯类 。l我国我国2006年颁布年颁布的CAP指南中不推荐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治疗; 当怀疑存在 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可考虑联合使用大环内酯
4、类。 三、三、CAP诊断诊断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 2.发热。 3.实变体征或湿性啰音。 10000,或4000/mm3。 5.胸透或胸片出现片状、斑片状阴影或间质改变,并排除肺结核及肺栓塞、肺水肿等非感染性疾病。 以上1、2、3、4任一项加上第5项可诊断为肺炎,若符合CAP定义,则可诊断为CAP。 其他国家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分布其他国家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分布-3-主要根据患者处所分层主要根据患者处所分层l1、门诊病人、门诊病人 l2、住院病人住院病人- 普通病房普通病房l3、住院病人、住院病人ICU 病房病房l既往健康既往健康, 无耐药肺炎链球菌无耐药肺炎链球菌(DRSP)
5、 危险因素危险因素: 阿奇霉素( 推荐度强) ; 或多西环素( 推荐度弱)l有基础疾病或近有基础疾病或近3 月用抗生素月用抗生素*: 呼吸氟喹诺酮类; 或- 内酰胺类* 联合大环内酯类; * 按“以往抗菌药物使用情况”选择不同类别的药物 * 阿莫西林1g 3 次/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g 2次/d; 另可选:头孢曲松、头孢泊肟、头孢呋辛 ( 1)年龄65 岁或2 岁 ( 2)抗生素应用3 月内用内酰胺类 ( 3) 酗酒 ( 4) 患有内科其他疾病 ( 5) 疾病或治疗使免疫抑制 ( 6) 接触过在日间护理中心的小孩( 1) 慢性心肺肝肾疾病( 2) 糖尿病( 3) 酗酒( 4) 恶性肿瘤(
6、 5) 没有脾脏( 6) 免疫抑制( 7) 3 月内抗生素应用l呼吸氟喹诺酮类( 推荐度强) ;l 或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类( 推荐度强)。 (推荐内酰胺类: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苄西林; 特定病人 可选择厄他培南;主要考虑病人前3 个月内抗生素使用的情 况决定选择上述哪一个方案)(1)无假单胞菌感染因素(2)有假单胞菌感染因素 均推荐联合用药 内酰胺类*联合 阿奇霉素 或 氟喹诺酮 ( *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或氨苄西林/舒巴坦)l内酰胺类* 联合 环丙沙星 或 左氧氟沙星; l内酰胺类* 联合氨基糖苷和阿奇霉素; l内酰胺类* 联合氨基糖苷和抗假单胞菌氟喹诺酮。(* 具有抗肺炎链球菌和假单胞
7、菌活性: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l另外指南还提及 1、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 高度怀疑有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MRSA)时应联合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 2、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液体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的重症肺炎。 3、关于停用抗菌药物: 至少用药5 d, 退热后4872 h; CAP 相关体征未稳定1项。l主诉:咳嗽、咳痰、发热3天;l现病史:3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咳黄色粘痰,无痰中带血及咯血,无胸痛及放射痛,发热最高体温39.5,无昼夜规律,伴头痛、全身关节、肌肉酸痛,无乏力及夜间盗汗,无胸闷、心悸,无头晕及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
8、院外自行口服“阿莫西林、对乙酰氨基酚”对症治疗,体温可暂时降至正常,但体温反复升高,我院就诊,胸部CT示“右肺炎”,为进一步治疗,今日我院急诊就诊,门诊以“肺炎”收入我科。l既往史:既往体健;院外先锋皮试(+),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出现 恶心、呕吐。l体格检查: T 38.9,P 130次/分,R 25次/分,Bp 129/77mmHg 神志清,精神差,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颜面潮红,浅表淋巴结未触 及肿大。胸廓对称,双侧胸廓活动度正常,双肺叩清音,右肺中野可闻及 湿啰音。余(-) l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常规:WBC 16.11109/L NEU% 0.849% (2)胸部CT示右肺中叶密度
9、增高影;(如图所示) 入院后患者因对“头孢”皮试过敏,行“青霉素”皮试(+),静脉点滴 左氧氟沙星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尿常规示尿蛋白(2+) 给予“美罗培南 1.0g q12h”抗感染及祛痰等对症治疗,体温呈逐渐下降 趋势,3天后热退;更换为左氧氟沙星0.6g qd继续治疗,疗程10天, 复查胸部CT,基本吸收,出院。l主诉主诉:发热、呼吸困难10余天l现病史现病史:1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呼吸困难,伴轻微咳嗽,干咳为主,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夜间不能平卧睡眠,发热多在夜间,最高体温39度以上,发热伴头痛、颈痛及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头孢曲松、炎琥宁、退热
10、药物”(具体量不详)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4天前,于章丘市相公医院就诊,行胸部CT示双肺可见多发结节影,血常规示WBC 6.5*109/L,Neu% 82.5%,给予“左氧氟沙星”对症治疗,发热、呼吸困难不缓解,逐渐加重;今日我院门诊就诊,行胸透检查示“双下肺多发密度增高影及双侧少量胸腔积液”,门诊以“发热”收入我科。既往史既往史:既往体健。入院查体入院查体:度,P 100次/分 R 25次/分 BP 97/53mmHg 中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查体合作。颜面部皮肤轻度黄染,全身皮肤粘膜无皮疹及出血点。巩膜轻度黄染。胸廓对称,双肺呼吸动度均等,右下肺叩诊实音,语颤减弱,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吸气相细湿啰音。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Murphys征(-),移动性浊音(-),肝区叩痛(+)。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201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仿形铣刀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酒厂笔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多肽药物批生产调度管理方案
- 水果精深加工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建筑装饰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 代理商合同补充协议
- 充电桩建设周期管理方案
- 钣金件加工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仪器销售协议书模板
- 住宅水电包工协议书
- (2025)度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高级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土建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实验教育集团2026届九上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公路养护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
- 2025年6月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SF-36健康调查量表(含excel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非开挖技术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传染病防治法》综合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真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山西省评标专家人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集团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