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_第1页
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_第2页
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_第3页
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_第4页
置身诗境_缘景明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 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诗歌的形象、意象、意境 形象:形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指诗人借以表达思想情感的具体可感的物象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或画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花、草、虫、鱼等自然景物。自然景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意象:意象:“意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象象”就是物象、形象。就是物象、形象。“意象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主

2、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意意”和和“象象”的统一。的统一。 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境互相交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鉴赏思路鉴赏思路1. 抓住景物的外在特征和人物的语言、动作、抓住景物的外在特征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分析诗歌形象的特点。神态等,分析诗歌形象的特点。对诗歌中的景与物,要抓住对诗歌中的景与物,要抓住形、色、声形、色、声等等作具体分析,从而把握景与物的特点。作具体分析,从而把

3、握景与物的特点。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应通过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应通过语言、动作、语言、动作、神态神态来感知。来感知。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 鉴赏实例鉴赏实例枫桥夜泊(张继)枫桥夜泊(张继)月月落落乌乌啼啼霜霜满天,满天,江枫渔火江枫渔火对愁眠。对愁眠。姑苏城外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夜半,夜半钟声钟声到客船。到客船。意象:(景)意象:(景)月:落,残月西沉,暗示时间已过夜半月:落,残月西沉,暗示时间已过夜半乌:啼,凄清,使人心悸神伤乌:啼,凄清,使人心悸神伤霜:满天,凄冷,暗示时令已是深秋霜:满天,凄冷,暗示时令已是深秋江枫、渔火:对愁眠,愁思缠绕,不能成眠(实际是江枫、渔火:对愁眠

4、,愁思缠绕,不能成眠(实际是舟中人)舟中人)寒山寺的钟声:打破夜的沉寂,传到了船中,让人心寒山寺的钟声:打破夜的沉寂,传到了船中,让人心烦意乱烦意乱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秋夜寒江图:凄凉、孤寂,渲染了诗人内秋夜寒江图:凄凉、孤寂,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心的“愁愁”-羁旅之愁羁旅之愁2.2.熟悉诗歌常见意象的特殊含义。熟悉诗歌常见意象的特殊含义。如:折柳如:折柳赠送,送别,惜别怀远赠送,送别,惜别怀远 菊花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坚贞高洁的品质 梧桐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凄凉悲伤的象征3.3.把景、物和人联系起来,由景及情,由物把景、物和人联系起来,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表及里,深入地分析理解诗歌内

5、及人,由表及里,深入地分析理解诗歌内在的思想感情、人物品格或哲理意蕴。在的思想感情、人物品格或哲理意蕴。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 鉴赏实例鉴赏实例宿建德江(孟浩然)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移舟泊烟渚渚,日日暮客愁新。暮客愁新。野野旷旷天天低树,低树,江江清清月月近人。近人。意象:意象:渚:水雾朦胧渚:水雾朦胧日:夕阳西下日:夕阳西下野:空旷野:空旷天:低沉(衬托出原野的阔大)天:低沉(衬托出原野的阔大)江:清澈江:清澈月:离人很近(衬托出江水的清澈)月:离人很近(衬托出江水的清澈)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江夜景色:朦江夜景色:朦胧、空旷、凄胧、空旷、凄清,这一切诗清,这一

6、切诗人是怀着人是怀着“客客愁新愁新”的心情的心情来赏景、写景,来赏景、写景,烘托出了诗人烘托出了诗人旅途的寥落孤旅途的寥落孤寂之感。寂之感。 迁移训练迁移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1.诗人塑造了诗人塑造了“幽竹幽竹”怎样的形象?请加以分析。怎样的形象?请加以分析。2.前两句景物描写对于塑造幽竹的形象起什么作用?前两句景物描写对于塑造幽竹的形象起什么作用?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1.

7、诗人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幽竹不畏春诗人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刻画出了幽竹不畏春残、不改初衷、不屈于流俗的高贵品质,形象地表达残、不改初衷、不屈于流俗的高贵品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之情。在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之情。在“鸟归鸟归”“”“花尽花尽”的暮的暮春时节,窗前阴生环境下的竹子,翠绿葱笼,摇曳多春时节,窗前阴生环境下的竹子,翠绿葱笼,摇曳多姿,不改初衷,深情地迎接我的归来。姿,不改初衷,深情地迎接我的归来。2.前两句写景渲染了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气氛,前两句写景渲染了春光逝去、凋零空寂的气氛,但是,另一方面,幽竹却一如既往地翠绿葱笼,但是,另一方面,幽竹却一如既往地翠绿葱笼,

8、春残花落与幽竹翠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有春残花落与幽竹翠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有力的表现了幽竹不改清阴的高尚品格。力的表现了幽竹不改清阴的高尚品格。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然)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报到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靠近外城。注:带郭,靠近外城。 陆鸿渐,即茶圣陆羽。陆鸿渐,即茶圣陆羽。1.“篱边菊篱边菊”有什么深刻寓意?寻陆鸿渐有什么深刻寓意?寻陆鸿渐“不不遇遇”,作者

9、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从哪,作者会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来?句诗中可以看出来?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置身诗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缘景明情1.“篱边菊篱边菊”,虽然是写景,但却暗含主人公陆鸿渐,虽然是写景,但却暗含主人公陆鸿渐具有陶渊明那样的隐士风格。作者寻访未遇,表现具有陶渊明那样的隐士风格。作者寻访未遇,表现出一种留恋不舍的心情。从出一种留恋不舍的心情。从“欲去问西家欲去问西家”可以看可以看出来,作者想要离开了,可是仍不死心,还要跑去出来,作者想要离开了,可是仍不死心,还要跑去问西家其行踪,可见其未遇的遗憾和不舍。问西家其行踪,可见其未遇的遗憾和不舍。2.陆鸿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