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开裂渗漏质量问题综合调查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_第1页
楼板开裂渗漏质量问题综合调查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_第2页
楼板开裂渗漏质量问题综合调查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_第3页
楼板开裂渗漏质量问题综合调查分析及处理措施报告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区3层顶板质量问题综合调查分析及处理措施一、质量问题简述B区多层办公楼3层顶板梁板模板拆除后发现局部板面存在裂缝、渗漏质量问题,具 体轴线详见下图红色阴影部位:现场图片如下图:裂缝宽度肉眼不可见(站在楼板下方),渗水痕迹明显,裂缝无规则走向。以上两处板 面为较严重处,其他三处板面有轻微开裂及渗水。二、原因分析混凝土是一种多相、非匀质的脆性人工材料,在施工、自身变形和约束等系列问题影 响下,极易产生空隙、麻面和裂缝等缺陷。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可能会降低了混凝土 材料的承载能力、抗渗能力以及耐久性,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但如经过有效的 修复和处理,则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正常使用功能。混凝土楼

2、板裂缝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1)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为亚热带气候,且正处夏季高温时段,空气温度高达38C,相对湿度较低;该部位混凝土浇筑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覆盖养护措施,混凝土长时间裸露 在空气中风吹、日晒,致使混凝土水分急剧蒸发产生收缩而开裂。(2)上荷载太早造成楼板裂缝:现场为抢进度,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范要求的1.2N/mm要求,就开始吊箍筋、焊接柱筋,尤其是钢管吊运、堆放的过程,对楼板的冲击力 较大,造成楼板震动开裂。(3)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混凝土后,因模板吸水量 大,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4)混凝土浇筑时,为便于收面,在刚铺设的混凝土表面随意洒

3、水,严重增大了表层 混凝土的水胶比,致使表层混凝土强度大大降低,无法抵抗早期收缩而导致开裂。(5)工程施工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楼面负筋位置的正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经踩踏 后的钢筋弯曲、变形,降低了楼板负筋的有效高度;钢筋保护层偏大,使该位置钢筋混凝 土楼板上部抗拉能力大幅降低,从而导致在负弯矩钢筋端部的混凝土出现裂缝,裂缝沿负 弯矩钢筋端近似成直线发展。(6)混凝土浇筑后,未进行二次抹面、压实,楼面糙面严重,加剧了混凝土表面的塑 性收缩。(7)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有过振和采用拖动振动棒方式振捣的现象,导致混凝土表面形 成一层收缩较大的砂浆层,它与下层混凝土相比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形成塑

4、性收缩裂缝。(8)混凝土的振捣不密实:楼层混凝土浇捣时,操作工人重点关注柱子、墙板、 关键部位的振捣,楼板可能部分漏振或振捣不密实,容易出现渗漏。(9)混凝土罐车等待时间过长,混凝土塌落度过小,操作工人趁管理人员不注意私自 加水,导致混凝土配合比改变。(10)拆模太早造成楼板裂缝:常规 30多度的天气,混凝土强度至少 5天才能达到75刈 上(阳台等悬挑构件要求 100%,拆模清理后再转到上部楼层使用,基本在 7天左右。为了 节省费用,加快进度,往往 5天一层,甚至4天一层,楼板混凝土强度未到便拆模,容易产 生裂缝。(11)混凝土泵管与楼板留洞之间未完全隔离,泵管震动扰动楼板;泵管拆除过程掉 落

5、的混凝土不及时处理;浇混凝土前管内的润管砂浆处理不当。(12)楼板内预埋管线的问题:楼板内管线过于集中,交叉太多,浇混凝土时石子下不 去,管线周边容易出现蜂窝,孔洞,楼板开裂等问题。(13)部分混凝土拌制未严格按照搅拌站实验的设计配合比执行,水灰比过大。经现场业主、监理、及我司技术部、商碎单位等技术人员现场分析、讨论结合此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和当天施工日志、气候条件以及技术资料,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可能因(1)、(7)原因导致。三、裂缝修复对该部位楼板裂缝由大家认定的有相关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满足设计使用功能则采 取以下修补措施。1、裂缝修补材料情况裂缝修补材料选用环氧树脂AB组分裂缝封缝胶和 AB

6、组分微细缝灌缝胶两种,其具体技术指标见表 1、表2和表3。走裂遣封缝胶技术指标的一剪切 强度(MP鲂网-泗拉伸强度(MPa)胶体抗压强9混凝土正拉粘接强度强度等维AC5O)固化 3d同化 7d同化阖化3d 7d阖化固化3d 7d固化7d12 Q17.63344 385 7 100.24 71泡凝土破坏)表2微细缝灌缝胶技术指标检测项”标准要求检潴结果倒一钢拉伸可切强度标准(MPa)孑1021.7抗拉强度(MPbi20337受拉伸性根造(MPa)>1500220 J皎体性能抗压强度MPa染5065 Jdm三30.且不得里脆性辞抗弯强发(MPa |盘状)破坏58表3微细缝灌缝胶性能粘度 (M

7、Pas7OC)抗压强度 (MPa)拉伸强度 (MPa)1. : -,! -:- (MPa)可灌裂缝宽 度(mml60 - l(K)及35>15>3.02、裂缝修补工艺流程对于裂缝宽度大于或等于0.15mm的裂缝以及贯穿裂缝,采用自动恒压、低压灌注微细缝灌缝胶浆液的方法对混凝土裂缝进行修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并拟定按以下流程 图(图1)所示的步骤进行修补,且保证修补材料能均匀注入到细而深的裂缝中去,从而 保证裂缝修补的质量。图1流程图对于宽度小于 0.15mm和未贯穿型裂缝,采用 AB组分裂缝封缝胶泥封闭即可,施工 基本流程为:混凝土表面处理,达到干净干燥一涂刮封缝胶泥一在胶泥上涂

8、刷一层环氧树 脂AB组分微细缝灌缝胶液一检查封缝质量。3、裂缝的修复处理通过灌水的方式,仔细检查、定位现浇板存在的裂缝,并做好相应的标记,待混凝土 充分干燥后,用金刚砂轮骑缝打磨混凝土表面裂缝,并用吹风机清洁干净,打磨范围应超 出裂缝四周各 50100mm打磨深度为 0.51mm对于宽度大于 0.15mm和贯穿的裂缝处 理,具体操作如下:(1)骑缝粘贴固定专用灌浆器的基座,基座中心对准裂缝中心,基座间距为200400mm(即每延米裂缝粘贴 36个),基座间裂缝表面刮涂AB组分裂缝封缝胶泥,待胶泥固化后再在其表面涂刷一层环氧树脂AB组分微细缝灌缝胶液进行严密封闭,防止压注时灌缝胶从基座间裂缝中溢

9、出。(2)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要求配兑灌缝胶,每次配兑的灌缝胶数量以一次压注完胶液 不在灌浆器内发热、变稠和凝胶为限,专人配兑、专人检核、称量准确、搅拌充分、即配 即用。(3)先将灌缝胶吸入灌浆器并用活动卡条固定,再将灌浆器装入基座拧紧固定,全部 灌浆器安装完毕后松开固定卡条,使灌缝胶在灌浆器配套的专用压力作用下低速低压连续 自动地将灌缝胶源源不断地压入裂缝深处,一个灌浆器的灌缝胶注射完毕,立即换上另一 个预先吸满灌缝胶的注浆器继续压注,直至裂缝完全灌满为止。(4)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基座堵死,待树脂完全固化后敲掉基座及堵头。对于宽度小于0.15mm和非贯穿型的

10、裂缝,骑裂缝打磨混凝士表面,打磨宽度 5080mm刮涂专用 AB组分裂缝封缝胶泥,胶泥厚度0.51mm并在封缝胶泥上涂刷一层环氧树脂AB组分微细缝灌缝胶液进行封闭。4、裂缝修复后检查验收对该层楼板的混凝土裂缝修复后,进行灌水试漏、自检,无渗水现象后,报工程监理 和业主单位检查验收合格,并交工。四、裂缝的预防措施针对楼板出现裂缝的情况,我司制定了预防类似裂缝产生的如下措施:( 1)在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的情况下施工时,混凝土振捣完成后,边找平边收面,同时立即用湿麻袋或塑料薄膜覆盖,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2)规范振捣作业,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应垂直于混凝

11、土表面,切忌以拖动的方式振捣混凝土,振捣时做到不漏振、过振、欠振。( 3)混凝土浇筑前,充分湿润模板和垫块,防止因模板和垫块吸水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4)对已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二次或三次抹面、压实,减少有害裂纹的形成,同时加强对混凝土覆盖保湿养护。( 5)减少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次数,对弯曲、下沉变形的板面负筋进行及时规整,保证板面负筋保护层的有效厚度,防止因保护层过厚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6)严禁施工人员向混凝土表面浇水收面。( 7)在混凝土未到达足够强度前,严禁过早上荷载,以及严禁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表面任意行走。( 8)合理分布管线走向,尽量分散,确保管线间距不小于25mm减少管线交叉。若无

12、法避免,则交叉位置增加过路盒。若设计管线实在太多,则考虑减少预埋,采用明装方式。公共部位有吊顶遮挡,户内配电箱可以设置在厨房等位置,部分管线明装,后期有吊顶遮挡。( 9)控制混凝土级配,减小水灰比:通过掺一定比例粉煤灰、矿粉,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对防止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十分有利。适量减水剂,能增加和易性,减少混凝土泌水现象,降低水化热,减少混凝土收缩裂缝。( 10)现场重点控制混凝土的出厂时间,和现场开始浇捣的时间,两者时间差控制在1.5小时以内,并确保足够的施工时间,避免初凝后影响结构质量。高温时混凝土运输、等待过程中塌落度损失较快,要考虑使用缓凝剂。( 11)严格控制拆模时间,必须拆模试块试压合格后才能拆模。如确实需要抢进度的,应增加模板套数;同时为避免混凝土强度不足时,受到上部施工荷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