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觉神经生理学复习资料一i、单选题1 .视觉心理物理学,其内容包括视力、色觉、视野和(A)。A. CS B. ERG C. EOG D. VEP2 .临床上视路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怎样的神经传导径路到枕叶视 中枢。本题应选择(B)A.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交叉B.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C.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交叉、视束D.视放射、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3 .L-视锥细胞的敏感波段向短波段偏移,在颜色匹配时需要比正常人 多的多的红原色,才能得到与正常人接近的色觉。这种情况见于(B)。 A.红色弱B.绿色弱C.蓝色弱D.黄色弱4 . Kollner法则有助于视觉疾病的定位,若
2、患者为获得性的红-绿色 觉异常,则病变部位可能位于(D)oA.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B.光感受器细胞层C.双极细胞层D.视神经或神经节细胞5 .以下哪个是对比敏感度和空间频率之间的函数,本题应选择(A!。A.对比敏感阈值 B.空间频率C.对比敏感度D.对比敏感度函数6 .在一定的时间内,同一个神经节细胞感受野上的光感受器将各自的视觉信号都传递给该神经节细胞,参与同一个视觉阈值形成。即该神经节细胞能将其感受野上,不同空间上各点的信号进行总和后传递。这种能力即称为(A)。A.空间总和 B.时间总和C.空间累计D.时间累计7 .时间频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光闪烁的次数。 一般以1秒内闪烁的次数 来表示,单位为
3、Hz。50Hz表示在1秒内完成了 50次从最亮到最暗的 过程,频率越高,闪烁变化越(GA.高 B.低C.快D.慢8 .当闪烁的频率增快或减慢至某一值时,闪烁光可产生稳定光的感 觉,不再分辨有闪烁,增快到产生稳定光感觉的最低频率或减慢到产 生稳定光感觉的最高频率称为(QoA.时间频率B.空间频率C.闪烁融合频率D.临界频率9 .时间对比度阈值是指一定时间频率时,分辨闪烁光的最低时间调 制(D)。A.函数B. 阈值C. 敏感度D. 对比度10 .时间对比度阈值的倒数是时间对比敏感度,通常用的表示方式是 (B)。A.绝对敏感度 B. 相对敏感度C.敏感度函数D.敏感度函数曲线11 .Traguai曾
4、将视野描绘为一个三维空间的视岛,视岛的底面积代 表视野的范围,海拔高度代表(C)。A.视野的范围B.等视线C.光敏感度D.感受野12 .视乳头在视野颗侧旁中心区形成恒定的绝对暗点即生理盲点,其 中心距固视点题侧15.5° ,水平径线(D)。A.鼻侧 1.5 ° B.颗侧 1.5 ° C. ±1.5 D.下 1.5 °13 .位于中央固视区的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接呈哑铃状,多见于青 光眼的视野损害,可能是乳斑束受损所致,有时亦见于烟酒中毒的患 者。这样的暗点称为(A)。A.哑铃状暗点B.弓形暗点C.环形暗点D.鼻侧阶梯14.EOG检测指标中,Ar
5、den比是应用最多且最有价值的一个指标。Arden比的正常值为(B)。A. <1.5 B. >2.0 C. 1.5-2.0 D. <1.815 .内丛状层的突触是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之间的联系,参与的神 经元有无长突细胞、神经节细胞和(C)。A.水平细胞B.无长突细胞C.双极细胞D.神经节细胞16 .视觉心理物理学,其内容包括色觉、对比敏感度、视野和(A) <A.视力 B.ERG C.EOG D.VEP17 .临床上视路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到枕叶视中枢的神 经传导径路,其中还有哪些具体的传到径路(AB )。A.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 B.视束、外侧膝状体、视
6、放射C.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视束 D.视放射、视束、外侧膝状体18 .M-视锥细胞的敏感波段向长波段偏移,在颜色匹配时,需要比正 常人多的多的绿原色,才能得到与正常人接近的色觉。在色觉异常中, 绿色弱所占比例最大。这种情况见于(B)。A.红色弱 B. 绿色弱 C.蓝色弱 D. 黄色弱19 . Kollner法则有助于视觉疾病的定位,若病变部位可能位于视神 经或神经节细胞,则患者表现为获得性的(D)。A.白内障B.黄-蓝色觉异常 C.青光眼 D.红-绿色觉异常20 .通常用1视角内黑白光栅的周期数来表示,指单位空间上黑白 光栅的周期数的是(B)。A.时间频率 B.空间频率 C.对比敏感度 D.对
7、比敏感度函数21 .在一定的时间内,同一个神经节细胞感受野上的哪个细胞将各自 的视觉信号都传递给该神经节细胞,参与同一个视觉阈值形成(B ), A.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B.光感受器C.神经节细胞D.双极细胞22 .时间频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光闪烁的次数。一般以1秒内闪烁的次 数来表示,单位为Hzo 50Hz表示在1秒内完成了 50次从最亮到最暗 的过程,频率越高,闪烁变化越(A)。A.快 B. 多 C. 慢 D. 少23 .通常指的闪烁融合频率为增快到产生稳定光感觉的最(C)。A.慢B.快 C.低频率 D.高频率24 .时间对比度阈值是指在一定什么时分辨闪烁光的最低时间调制对 比度(B)。A.空间
8、频率 B. 时间频率 C. 空间总和 D.时间总和25 .时间总和是指当刺激面积不变时,视觉系统可以将在一定的什么 范围内到达光感受器的能量进行累积,共同参与视觉阈值效应( Q , A.刺激强度 B.刺激大小 C.刺激时间D.刺激多少26 .在视岛上因不同偏心度敏感度不同,故可测绘出多条大小不同的 等视线圈,正常视岛旁中央部坡度较平缓等视线间距比较大,而视岛周边部尤其是鼻侧周边部坡度较(D )。A.平坦B.大C.小 D.陡峭27 .视网膜上每一点在视岛上都有相对应的位置,与黄斑中心凹相对应的固视点光敏感度最(A )。A.高 B. 低C.多 D. 少28 .视乳头在视野颗侧旁中心区形成恒定的绝对
9、暗点即生理盲点,其 中心距固视点水平径线下1.5° , ( A )。A.题侧15.5 B.黄斑部C.鼻侧15.5 D.后极部29 .位于固视点上或下,与生理盲点相连,并向周边呈弧形扩展,鼻 侧宽于颗侧,此为青光眼视野缺损的典型特征,有时视交叉或视乳头 病变以及血压下降也可引起。这样的是(B )。A.哑铃状暗点 B.弓形暗点C.环形暗点D.鼻侧阶梯30.EOG检测指标中,Arden比是应用最多且最有价值的一个指标。Arden比的异常值为(B )。A.>2.0 B.<1.5 C.1.5-2.0 D.<1.831 .视觉心理物理学,其内容包括视力、对比敏感度、视野和( A
10、 )cA.色觉 B. ERG C. EOG D. VEP32 .临床上视路通常指从视神经开始,经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 传导径路。其中还有哪些具体的传到径路(BD )。A.视束、外侧膝状体、视交叉 B.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C.外侧膝状体、视交叉、视束 D.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33.S-视锥细胞的敏感波段向长波段偏移,在颜色匹配时,需要比正 常人更多的蓝原色,才能得到与正常人接近的色觉的是( C )。A.红色弱B.绿色弱C.蓝色弱D.黄色弱34.1. 一定空间频率上,能分辨光栅的最低对比度的是( A )。A.对比敏感阈值B.空间频率C.对比敏感度D.对比敏感度函数35 .在一定条件下,
11、同一个神经节细胞感受野上的光感受器将各自的 视觉信号都传递给该神经节细胞,参与同一个视觉阈值形成。即该神经节细胞能将其感受野上,不同空间上各点的信号进行总和后传递。这种能力即称为空间总,前提条件是(C )。A.空间B.频率C.时间D.阈值36 .当闪烁的频率增快或减慢至某一值时,闪烁光可产生稳定光的感 觉,不再分辨有闪烁,增快到产生稳定光感觉的最低频率或减慢到产 生稳定光感觉的最高频率称为闪烁融合频率或(C )。A.闪烁临界频率B.时间频率C.临界融合频率.D.时间总和37 .时间对比敏感度通常用相对敏感度表示是时间对比度阈值的(D )。A.函数B.分数C.整数D.倒数38 .时间总和是指视觉
12、系统可以将在一定的刺激时间范围内到达光感受器的能量进行累积,共同参与视觉阈值效应,此时的是( A )。A.刺激面积B.刺激时间C.刺激大小D.刺激多少39 .Traguai曾将视野描绘为一个三维空间的视岛,海拔高度代表光 敏感度,视岛的底面积代表(A )。A.视野的范围B.等视线C.光敏感度D.感受野40 .视乳头在视野颗侧旁中心区形成恒定的绝对暗点,其中心距固视 点题侧15.5° ,水平径线上1.5° ,即(A )。A.生理盲点B.黄斑部C.后极部D.弓形暗点41 .上下弓形暗点环绕中央固视区在鼻侧周边水平合缝相连接形成, 常见于青光眼视野缺损,由于水平合缝上下方对该病的
13、损害敏感性不 同,在视野鼻侧水平径线处下部常略宽于上部,表现为阶梯状,进一 步发展将导致残留中心管状视野和/或题侧新月形视野的是(C)。 A.哑铃状暗点B.弓形暗点C.环形暗点D.鼻侧阶梯42 .EOG检测指标中,Arden比是应用最多且最有价值的一个指标。Arden比的临界值为(B )。A. <1.5 B. 1.5-2.0 C.>2.0 D. <1.843 .每一特定颜色都同时具备的三个特性不 包括(C )。 *A、色调 B 、明度 C 、强度 D 、饱和度44 .广义视力不 包括(D )。*A、视力 B、最小可见力 C、超视力 D、最小视角45 .在暗视状态下,光谱吸收峰
14、在 507nm.而在明视状态下,光谱吸收 峰在(B) nniA.380B.555 C.495D.76046 .以下哪项不属于测量视觉阈值的经典方法(D )。 *A.恒定刺激法 B.极限法 C. 调整法 D.随机刺激法47 .以下哪个是连接视细胞和节细胞的纵向连络神经元( B )。A .单极细胞B .双极细胞 C .纵间细胞 D .水平细胞48 .屈光参差次性弱视:两眼远视球镜相差.> 1.5DS,柱镜相差(A )。A . A1.0DC B . A1.5DC C . A0.50DC D. A2.0DC49 .人类可见光的范围是(A )。A.380760nm B.360760nm C.360
15、780nm D.380780nm50 .下列不属于影响视觉适应的视网膜疾病的是(D )。 *A.眼底白色斑点症B.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小口氏病D.老年性黄斑变性51 .Hering学说又被称之为(B )。A.三色学说B.四色学说 C.立体学说D.阶段学说52 .在明视状态下,光谱吸收峰在 555nm而在暗视状态下,光谱吸收峰在(C ) nniA.555 B.380 C.507D.76053 .视角表示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C )的夹角。本题应选择()。A.角膜 B. 瞳孔中心 C.眼节点 D. 眼睑54 .以下哪项不属于视网膜电图的测量方法(D!)。*A .ERG的测量B. Ops的测量C
16、. 30Hz闪烁反应D. EOG的测量55 .小口病为(B )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A .性 B . 常 C .X D .Y56 .后极部的范围是视盘颗侧和颗侧上下血管弓之间约为(B )。A .5 mm B. 6 mm C .7 mm D. 8 mm57 .生理盲点为一个恒定的绝对暗点是视乳头,在视野中的位置是(B )。A.鼻侧旁中心 B.题侧旁中心 C.鼻侧中心D.题侧中心58 .最小可见力指发现(B )。A.最大单个视标的能力 B.最小单个视标的能力C.最大多个视标的能力 D.最大单个视标的能力59 .中央暗点是位于中央固视区的暗点,同时伴有视力减退的区域是(C )。A.旁中心 B.眼前节
17、C. 中心 D. 眼后节60 .以下哪个不是视觉诱发电位的刺激形式(B )。 *A.闪光刺激 B .电极更换刺激C .图形翻转刺激D . 图形给/撤刺激61 .视觉诱发电位在记录参数时,低频截至(A),高频截至(),放大倍数为2000050000倍,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A 10MKA <1Hz A100Hz B <1Hz >128 HzC <0.1 Hz >64 Hz D <0.1 Hz A 200Hz62 .下列选项中哪个不是视路的组成部分(D )A.视交叉B.视束C.视神经 D.视网膜63 .视神经的全长约为(A )A.4050cm B.2530cm C
18、.670cm D.5060cm64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视觉适应的视网膜疾病的是(B )A.老年性黄斑变性 B.眼底白色斑点症C.先天性黑朦D.图形样营养不良65 .Young-Helmholtz学说又被称之为(A )A.三色学说B.四色学说 C.立体学说 D.阶段学说66 .时间总和是指视觉系统可以将在一定的刺激时间范围内到达光感受器的能量进行累积,共同参与视觉阈值效应,此时的是(A)。A.刺激面积B.刺激时间C.刺激大小D.刺激多少67 .Traguai曾将视野描绘为一个三维空间的视岛,海拔高度代表光敏感度,视岛的底面积代表(A )。A.视野的范围B.等视线C.光敏感度D.感受野68 .视
19、功能包括光觉,(D),色觉等内容,单眼视觉可在中枢进一步综 合为双眼视觉。本题应选择()。A .直觉B.知觉C.感觉D.形觉69 .视功能的检查包括主观的心理物理学检查和客观的( A)。A.电生理检查B.热生理检查C.视生理检查D.环境70 .非彩色是指白色,黑色和各种深浅不同的(B),又称黑白系列。A .无色B.灰色C.蓝色D.单色71 .饱和度指颜色的纯度即通常所谓的颜色的(C)。A .明暗B.大小C.深浅D.对比度72 .为视网膜某一特定区域,在该区域上的信号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该神经元的活动。这个区域是(A)。A.感受野 B.正常视野 C.非正常视野 D.视野73 .时间调制对比度是
20、指闪烁光和背景的光强对比,是在时间上变化 的(0。A.光感对比度B.视野对比度C.光强对比度 D.时间对比度74 .唯一纵向排列的横跨内核层的神经元是(B )。A.单级细胞 B.双极细胞 C.锥细胞D.杆细胞75 .原发性视网膜变性ER酷征是呈D ()。A.单线型 B. 波谷型 C.未知型 D.熄灭型 二、多选题1 .凡是影响维生素A供应,影响视杆细胞功能及色素上皮功能, 凡阻 碍视紫红质光化学循环的一切因素, 均可导致暗适应异常,下列选项 中属于影响视觉适应的视网膜疾病的有(ABCD )A.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B.眼底白色斑点症C.先天性静止性夜盲D. 小口氏病 E.视网膜脱离2 .下列选项
21、中属于颜色视觉理论的有(ABC )A.Young-Helmholtz 学说 B.Hering 学说C.阶段学说D.Tillaux 螺旋学说E.视觉的二元学说3 .影响对比敏感度曲线的生理因素有(ABCEA.年龄 B.屈光因素C.视网膜受刺激部位D.眼的大小E.眼部疾病4 .视野缺损的常见形式有(ABDEA.暗点 B.局限性缺损C.非局限性缺损D.管状视野E.生理盲点扩大5 .视网膜电图检查中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A.视网膜的适应状态B.刺激参数 C.生理因素D.记录技术和实验条件E.屈光不正6 .弱视的临床表现有(CDE)A.视远不能持久B.畏光C.视力不良D.拥挤现象E.旁中心注视7 .
22、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有(BCDA.药物作用B.屈光状态C.瞳孔大小 D.年龄E.视力表的类型8 .下列选项中属于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的是(ACD )A.假同色图B.Amsler方格C.色相排列法D.颜色混合测定器E.雾视法9 .对比敏感度检查的缺点有(ABCD A.检测过程相对复杂和耗时B.验光时,对比度低的视标与屈光不正的对应关系不如常规视力表C.常用视标多为光栅,与患者所关心的阅读能力不一致D.可发现视觉异常,但无法明确诊断E.对早期疾病的检测没有专业的结论10 .下列哪项为眼电图的测量指标中的电位振幅性指标(BCDEA.Arden比B.光峰电位C.基值电位D.电位差值E.暗谷电位11 .弱视
23、的临床表现有(CDE)A畏光B流泪 C视力不良 D VEP异常E 旁中心注视12 .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有(ABCDEA瞳孔大小 B屈光间质 C 照明光强度D 受检的视网膜部位E目标和眼的运动13 .下列不属于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的是(BE ) *A.假同色图B.Amsler方格C.色相排列法D.颜色混合测定器E.雾视法14 .影响闪烁融合频率的主要因素有(ABCDA背景光强度 B受检的视网膜部位C刺激光斑的大小D光的波长 E 光的频率15 .青光眼VEP异常的表现有(AE!)A.峰时延长B.峰值增高C.在小方格刺激下振幅的降低D.峰时轻度延长,敏感性不如振幅改变明显E.振幅降低16 .以下哪些不
24、属于视网膜的组织学结构(CD )。 *A.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B.外丛状层C.棕黑层D.脂质层 E.神经节细胞17 .弱视的临床表现有(CDE )。A.视近不能持久B .畏光C .拥挤现象D .双眼单视功能障碍 E .VEP异常18 .颜色视觉的感知涉及心理、生理和物理等方面,因此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多种多样,下列选项属于影响视觉的因素有( ABCD )。A.环境亮度 B.Bezold-Brucke 效应C.颜色视野D.注视时间E.异常的视网膜对应19 .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有(ABDE )。A.屈光状态B.屈光间质C.屈光时间 D.瞳孔大小E.年龄 20.以下选项中是黄斑疾病的有(ABCD )。A
25、.Stargardt病与黄色斑点状眼底病B.卵黄样黄斑变性C.图形样营养不良D.视锥细胞营养不良E.视网膜脱离21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的主要组分分别是(BCD)A.突触小泡B.轴突C.树突D.细胞体E.髓鞘22 .为了定性和定量地描述颜色,国际上规定了鉴别心里颜色的三个 特征量分别为(BCD )A.波长 B.色调C.饱和度 D.明度 E. 亮度 23.Grassman将颜色光混合实验归纳为颜色混合三定律,下列属于颜 色混合三定律的是(ABD )A.补色律B.中间色律 C.混合律 D.代替律E.亮度相加定律 24.临床中常用的视野计有(BCDA.半自动型视野计B.弧形视野计C. Goldmann
26、B野计D.自动视野计E椭圆形视野计25.以下选项中是脉络膜疾病的有(ABCDE )A.脉络膜炎 B .脉络膜脱离C.无脉络膜症D.脉络膜恶fi黑色素瘤E.脉络膜萎缩三、填空题1 .视觉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由(视网膜)和视觉中枢共同作用完成的。2 .光感受器外段的膜盘富含(视色素),直接捕捉光量子的能量,产 生光化学反应,是视觉产生的基础。3 .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有:(假同色法)、色相排列法和颜色混合测定 器。4 .(空间频率)指单位空间上黑白光栅的周期数。通常用1视角内黑白光栅的周期数来表示,周期数越多,空间频率越高。5 .对比敏感度是(对比度阈值)的倒数,阈值越低,敏感度越高,越 容易分辨低对比
27、度的光栅。6 .(时间对比敏感度)是指一定时间频率时,分辨闪烁光在闪烁的所 需最低时间调制对比度。7 .EOG佥查在暗适应过程中测得的眼静息电位的最小值是(暗谷?) 电位。8 .(中央暗点)是位于中央固视区的暗点,同时伴有中心视力的减退, 多是由黄斑区受损或乳斑束神经纤维受损所致。9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具有三种主要组分:(细胞体)、树突和轴突。10 .在外核层和内核层之间,是(光感受器)与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形 成突触的部位即外丛状层。11 .为了有效地获得视觉信息,眼的屈光系统把外界物体的像清晰地 成在视网膜上以后,光感受器把()信号转变为电信号,该信号通过视网膜上的神经回路逐级传递和处理,再
28、由视神经传送至视觉中 枢,最后分析形成视知觉。12 .暗适应曲线Kohlrausch转折表示视网膜从()活动转向视杆细 胞活动的过渡,这也是混合型视网膜的典型特点, 也是生理学上视觉 二元学说的证据之一。13 .视网膜外层的病变常引起()色觉异常,而视网膜内层及视神经的病变会引起红-绿色觉异常,这一现象称为 Kollner法则。14 .空间频率指单位空间上黑白光栅的周期数。通常用1视角内黑白光栅的周期数来表示,周期数多,空间频率越()。15 .()指在单位时间内光闪烁的次数。一般以 1秒内闪烁的次数 来表示,单位为Hz。50Hz表示在1秒内完成了 50次从最亮到最暗的 过程,频率越高,闪烁变化
29、越快。16 .时间对比度阈值的倒数是(),通常用相对敏感度表示。17 .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该点(),同一视敏度各点即同一 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即视野学上的等视线。18 .中央暗点是位于() 区的暗点,同时伴有中心视力的减退,多是 由黄斑区受损或乳斑束神经纤维受损所致。19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具有三种主要组分:细胞体、 ()、和树突。20.在外核层和内核层之间,是光感受器与水平细胞和()形成突触 的部位即外丛状层。21 .为了有效地获得视觉信息,眼的屈光系统把外界物体的像清晰地 成在视网膜上以后,光感受器把光能信号转变为()信号,该信号通过视网膜上的神经回路逐级传递和处理
30、, 再由视神经传送至视觉中 枢,最后分析形成视知觉。22 .视网膜由神经外胚叶发育而成,当视泡凹陷形成视杯时,其外层 发育成()层,内层分化成视网膜的内9层,又称为神经感觉层。23 .光感受器外段的膜盘富含视色素,直接捕捉光量子的能量,产生()反应,是视觉产生的基础。24 .暗适应曲线Kohlrausch转折表示视网膜从视锥细胞活动转向视杆细胞活动的过渡,这也是混合型视网膜的典型特点, 也是生理学上()学说的证据之一。25 .Kollner法则有助于视觉疾病的定位,若患者为获得性的红 -绿色 觉异常,则病变部位可能位于()或神经节细胞。26 .()是对比敏感阈值的倒数,阈值越低,敏感度越高,越
31、容易分辨低对比度的光栅。27视岛上任何一点的垂直高度即该点视敏度,同一 ()各点即同一 垂直高度各点的连线称为视岛的等高线,即视野学上的等视线。28 .中央暗点是位于中央固视区的暗点,同时伴有中心视力的减退, 多是由()受损或乳斑束神经纤维受损所致。29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具有三种主要组分:细胞体、()和轴突.30 .在外核层和内核层之间,是光感受器与()和双极细胞形成突触的部位即外丛状层.31 .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是()。32 .最小分辨力或视力又称(),指分辨出两点或两条线的能力。33 .对比度是指视标与背景之间的()对比。34 .有些空间差异,其视角低于常规视力阈值也能分辨,成为超视
32、力或()。35 .弱视治疗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双眼视力平衡或正常,从而获得36.在暗适应过程中测得的眼静息电位的最小值是()电位37 .根据色感光细胞的种类,先天性色觉异常可以分为三种色觉异常:即三色视者、二色视者、和()。38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色素上皮与()的分离39 .眼电图是一种测定在明,暗适应条件或药物诱导下眼静息电位发生变化的技术,反映了()和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40 .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有:()、色相排列法和颜色混合测定器。41 .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有:假同色图、()、和颜色混合测定 器。42 .颜色可以分为彩色和()两大类。43 .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色素上皮 与()的分离。44
33、 .临床上视路通常指从() 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 体、视放射到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径路。45 .Kollner法则有助于视觉疾病的定位,若患者为获得性的红 -绿色 觉异常,则病变部位可能位于()或神经节细胞。46 .()表示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眼节点的夹角。47 .视网膜是紧贴眼球后内壁的膜状结构,厚度约为()。48 .黄斑的纤维向鼻测走行直接至视乳头颗侧,形成视乳头黄斑纤维 束即()。49 .()是指颜色的纯度即通常所谓的颜色的深浅。50 .对比度是指()与背景光强度之间的对比。四、名词解释1 .颜色拮抗:指在四种心理基本色中(红绿、黄蓝),两种颜色不能 共存的现象。2 . E
34、RG是指视网膜受全视野闪光刺激时,从角膜上记录到的视网膜 的神经元和非神经元细胞的电反应总和。3 .视角:表示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眼节点的夹角。4 .明适应:从视杆细胞活动为主的黑暗处,突然来到明亮处时,最 初感到眼前一片眩光,不能看清物体,但是稍待片刻后就能恢复视觉, 转换为视锥细胞活动的过程。5 .光色间隔:在色觉和光觉之间产生一个光觉与色觉的间隙.6 .视觉的神经机制:是指从细胞水平甚至离子通道水平,探索视网膜、 外侧膝状体和视觉中枢水平视觉信号的形成和传递机制。7 .EOG是一种测定在明、暗适应条件或药物诱导下眼静息电位发生 变化的技术。8 .视力:指能分辨出两点或两条线的能力。9
35、 .暗适应:当从以视锥细胞活动为主的明亮处突然进入黑暗处,开始时一无所见,但是,随着在暗处停留时间的逐渐增加,人眼对光的感 受性或者敏感度逐渐增加,渐渐能够觉察到暗处的物体,转变为以视 杆细胞活动为主的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10 .视觉的时间分辨:是指视觉系统分析时间上光强度变化的能力, 如 发现光的闪烁等。11 .视觉发育:是指视觉神经系统从胚胎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后,结 构及功能从不成熟向成熟状态变化的过程。12 .VEP:是大脑枕叶视皮层对视觉刺激(闪光或图形刺激)发生反应 的一簇电信号。13 .视锐度:指能分辨出两点或两条线的能力。14 .视野:当一眼注视空间某物体时,它不仅能看清该物体,
36、同时也能看见注视点周围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物体, 所看见的空间范围称为视 野。15 .视觉的空间分辨:指视觉系统发现和分析空间上光强度分布的能 力,如辩认视标方向、图形等。1.1. 乳斑束:黄斑的纤维向鼻测走行直接至视乳头颗侧, 形成视乳头 黄斑纤维束即乳斑束。17 .视角:表示从物体的两端点各引直线到眼节点的夹角。18 .正常视野:当正视眼(单眼或双眼)固视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19 .光色间隔:在色觉和光觉之间产生一个光觉与色觉的间隙。20 .光峰电位:在明适应过程中测得的眼静息电位的最大值。21 .颜色:是不同波长(380760nn)的可见光引起的一种主观感觉, 是观察者的一种视觉经验。22
37、.生理盲点:视乳头在视野颗侧旁中心区形成一个恒定的绝对暗点, 即生理盲点。23 .眼电图:EOG是一种测定在明,暗适应条件或药物诱导下眼静息 电位发生变化的技术,反映了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 能。24 .VEP:视觉诱发电位,是大脑枕叶视皮层对视觉刺激(闪光或图形 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簇电信号,反应的是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到大 脑枕叶视皮层的传导功能。25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正对视轴处为黄斑,直径约为1.5密码,其中央无血管区为一小凹,成为黄斑中心凹。五、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Purkinje ' s现象?日光下明度相等的红花和蓝花,黄昏时蓝花比红花显得亮一些, 这种 环境
38、亮度降低时颜色的明度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Purkinje现象。2 .简述常用的视力表有哪几种?国际视力表、Snellen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近视力表、图形视 力表、新型E字视力表3 .简述影响颜色视觉的因素有哪些?(1)环境亮度(2) Bezold-Brucke效应(3)颜色视野(4)时间(5)颜色的连续对比(6)颜色的同时对比(7)色光的相加混合和染料的相减混合4 .简述.PVEP根据不同的图形刺激形式分为哪几种? 图形翻转VEP图形给/撤VEP闪光-给图形VEP扫描VEP5 .简述说明颜色混合的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相应的补色。 两者以适当比例混合,将产生非彩 色的色光互称为补色。例
39、如,575.5nm的黄色和474.5nm的蓝色按适 当比例混合得到白色,为互补色。6 .简述Bezold-Brucke效应的机制是什么?较亮时,蓝-黄拮抗通道活性较强,色觉受其影响较大,故较易将颜 色分辨为蓝或黄色。而不变点的波长使拮抗通道保持平衡, 色觉感知 不变。7 .简述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屈光状态、屈光间质、照明光强度、受检的视网膜部位、年龄、目标 运动和眼的运动。8 .简述正常视野的对称性包括哪些内容?正常人双眼等视线大小大致相等,形态基本一致,中心视野平均光 敏感度也基本对称。以固视点为中心,水平径线和垂直径线将视野分 为四个象限,鼻侧、颗侧视网膜分别与题侧和鼻侧视野对应,而
40、上、 下视网膜则分别与下、上方视野相对应。9 .简述标准ERGE项检查的组成?(1)暗适应弱闪光ERG(2)暗适应强闪光ERG(3)震荡电位(4)明适应强闪光ERG(5)明适应闪烁ERG10 .简述颜色混合的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将产生介于两种光谱之间的中间色。 其色调 决定于两颜色的相对量,其饱和度决定于两者在色调顺序上的远近。11 .简述光色间隔现象的机制?是由于在亮度很低的条件下,视功能完全由视杆细胞产生,而视杆细 胞没有识别颜色的功能,只有亮度逐渐增加至视锥细胞开始工作时才 能产生色觉。12 .简述影响视网膜电图的生理因素有哪些?瞳孔大小、年龄、性别、日昼变化、麻醉、屈光间质
41、。13 .简述正常视野包括哪两重意义?(1)视野的绝对边界达到一定范围:正常单眼视野外界上方为56° , 下方为74。,鼻侧为65° ,题侧为91,(2)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光敏感度正常,除生理盲点外,正常视野内不应出现光敏感度下降区或暗点。正常视野敏感度以中心固视点最高,随偏心度增加光敏感度逐渐下降。14 .简述EOGt哪几种检查方法?常规的全视野EOG局部EOG色光EOG非光刺激EOG EOG快振 荡电位15 .简述颜色混合的代替律。外貌相似的颜色混合后仍相似。如在颜色外貌上,色A至C,色B=色D,则色A+fe B=fe C疤 D;如色A+fe 8=色C,色X+fe 丫=
42、色B,那 么色A+ (色X+fe Y)=色C。即颜色之间虽然光谱成分不同,但只要 外貌上是相似的,便可以互相代替,所得的视觉效果相似。16 .简述视野检查法有哪些?(1)对比视野检查法(2)动态及静态视野检查法动态视野检查法静态视野检查法阈上值静点检查法17 .简述正常视野包括哪两重意义?(1)视野的绝对边界达到一定范围:正常单眼视野外界上方为56° , 下方为74。,鼻侧为65° ,题侧为91,(2)全视野范围内各部位光敏感度正常,除生理盲点外,正常视野内不应出现光敏感度下降区或暗点。正常视野敏感度以中心固视点最 高,随偏心度增加光敏感度逐渐下降。18 .简述视觉诱发电位
43、刺激和记录参数的影响因素。对比度和亮度空间频率和时间频率刺激野大小和部位 图形清晰度电极位置19 .简述什么是弱视。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 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的年龄视力或双眼 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20 .简述什么是视觉发育。是指视觉神经系统从胚胎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后,结构及功能从不成熟向成熟状态变化的过程。21 .简述自动视野计的测量可靠性分析。自动视野计的测量过程完全依赖患者的反应, 在检测过程中应监测视 野的质量,即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和固视丢失率,将此心理物理学特 点在一定程度上量化,用来判断检查结果的真实性。22 .简述眼电图
44、有哪些临床应用价值。由于EOG5映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受器复合体的功能,是眼科临床 和研究中判断视功能的一种方法。 临床上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光感 受器组织损害的疾病,其 EOG佥查均可表现异常。23 .简述动态视野检查与静态视野检查的原理。(1)动态视野检查:在视野范围内,每一个位点上刚好能被看见的最弱光刺激(阈值)即该点的敏感度。(2)静态阈值检查:是在视野中某一位点静态呈现一系列不同刺激强度的光标,50%!见性的光标刺激强度即该位点阈值。24 .简述视网膜神经上皮的6种神经元。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双级细胞、感光细胞、muller 细胞。25 .简述正常的视功能发育。视
45、觉的基本特征是感受外界光刺激,与感受光刺激有关的视觉基本功 能表现为眼能分辨不同强弱的光刺激,分辨有一定时间间隔的闪光刺 激,分辨不同波长的颜色光刺激和有一定空间距离的两个刺激视标, 同时又通过眼球运动,使眼主动对准和扫描刺激视标,以形成清晰的 视觉。六、论述题1 .试述 Young-Helmholtz 学说。Young根据红、绿、蓝三原色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的颜色混合 规律,假设视网膜上的感觉神经纤维有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兴奋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Helmholtz补充Young的学说,认为视网膜 上有三种神经纤维,对光谱中的某一波长,三种纤维都有其特有的兴 奋水平,三种纤维不同程度的同
46、时活动就产生相应的色觉。“红”和“绿”纤维的兴奋引起橙黄色感觉,“绿”和“蓝”纤维的兴奋引 起蓝紫色感觉。该学说又称为三色学说。近代,通过眼底反射分光光 度法、显微分光光度法和超微电极法等研究证实: 视网膜确实存在三 种分别对长波(红光)、中波(绿光)、短波(蓝光)敏感的视锥细胞, 分别称为L-视锥细胞、M4E锥细胞和S-视锥细胞。2 .试述正常暗视视网膜电图的特征。暗视ER的括视杆细胞反应和最大混合反应。充分暗适应后,弱白光或者弱蓝光刺激的暗视 ER皈应,系纯视杆细 胞反应。波形特点:b波峰时较长,a波极小或者没有。标准白光刺激引出的暗视 ER吏应,系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混合反 应,但以视杆
47、细胞的贡献为主。波形特点:与纯视杆细胞反应比较, a波和b波的振幅都显著增加了, b波的峰时明显缩短,且b/a振幅 比2.0。3 .试述视网膜电图各组分的命名及各波的起源。 (1)视网膜电图各组分的命名视网膜电图的主要组分有:最早出现是一个负相波,称为 a波;继后 是一个快速向上的正相波,称为 b波;最后出现的是正相慢反应波, 称为c波。(2)视网膜电图各波的起源A.波起源于光感受器外段;光感受器外段的视紫红质吸收光量子后, 引发一系列分子活动,使光感受器的细胞膜对 Na+勺通透性降低,光 感受器超极化。该电位变化的总和即为 a波。其中,暗视ERG勺a波 主要反映视杆细胞的活动;明视ERGa波
48、主要反映视锥细胞的活动。B.波起源于内核层的mnfller细胞或双极细胞;光感受器所致的超极 化,减少了其突触终末的递质释放,导致突触后双极细胞和水平细胞 去极化或超极化。双极细胞去极化,使细胞外 K舟高,进一步引导m filer细胞的去极化。形成的跨视网膜的电流变化,即为 b波。C.波起源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等。光致光感受器外段的细胞外低K+也改变了色素上皮细胞两端的静息电位。C波起源于上皮顶端的超极化和mfller细胞远端超极化。D.波或OFF反应4 .试述Hering学说的内容。Hering学说被称为对立色学说或四色学说。1878年Hering观察到颜 色现象总是以红-绿、黄-蓝、黑-白成
49、对地出现,因而提出视网膜存 在三对视素:白-黑视素、红-绿视素和黄-蓝视素。各对视素内互为 合成和分解。对白-黑视素,光刺激时起分解作用产生白色感觉,无 光刺激起合成作用产生黑色感觉;对红-绿视素,红光起分解作用产 生红光感觉,绿光起合成作用产生绿光感觉;对黄 -绿视素,黄光起 分解作用产生黄光感觉,蓝光起合成作用产生蓝光感觉。5 .试述正常明视视网膜电图的特征。明视ER吏应包括闪光视锥细胞反应和 30Hz闪烁反应。在明视状态下,背景光完全抑制了视杆细胞的功能, 以标准白色闪光 刺激,得到纯视锥细胞反应。波形特点:a波、b波的振幅均低于最 大反应,b波峰时更短。30Hz闪烁反应由白色的标准强度的快速闪烁光刺激明适应眼产生, 反映了视锥细胞的功能。波形特点:相对每次闪光,有类似正弦波的 反应波。6 .试述Hering学说的具优、缺点。Hering学说被称为对立色学说或四色学说。此学说很好地解释了混 合色的现象,橙色是黄-蓝和红-绿视素都被分解的结果,蓝绿是黄- 绿和红-绿视素都被合成的结果。该学说解释了红绿色盲产生黄色感觉和颜色后象现象。 当外在颜色刺 激停止时,与此颜色对立的视素开始活动,因而产生原来颜色的补色觉。同时色对比现象的解释是视网膜的一部分正在发生某一视素的分解作用时,其相邻部分便发生合成作用。Hering学说最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文化产业经营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科技大学《给排水工程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届初三第一次中考适应性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考前热身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济南市市中区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现代交换技术与网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拓展英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萍乡学院《物理化学Ⅰ(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生肖专题-酉鸡集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检查表
- 2024年九省联考英语读后续写(原文解析范文)讲义高考英语而二轮复习
- AI工业质检简介演示
- 《钛合金锻造讲》课件
- 2023年11月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编制外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
- 2023年10月自考试题04737C++程序设计
- 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8.1 金属材料(人教版 学习、上课课件)
- 耐高温材料研究
- 2024年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
- 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理论-ch2-海洋波浪理论1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